实用文档>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

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23 22:29:38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

  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稳定、促进老年群体健康幸福生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局的要求,市统计局走访了相关部门,对全市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资金得到保障

  今年以来,由市发改委牵头,争取健康服务业类项目290个,获得资金14084.26万元。其中,医疗服务类(卫计)项目286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2154.26万元;健康健身类(体育)项目1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430万元,为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基本保障得到加强

  20xx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4.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2.43万人,工伤保险11.59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3299个,其中,医院49个,卫生院2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 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82个,村卫生室244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 个,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14011 人,增加94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749人;注册护士4424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4624张,增加1165张。我市实行“非禁即入”鼓励社会兴办健康服务业,并在土地、医保、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目前,全市已建成民营医院36家,开放床位2366张;新审批巴中肛肠专科医院、巴中东大肛肠医院、巴州外科医院等民营医院,新(扩)建XX市中心医院南坝院区、XX市第一人民医院(ppp模式主体竣工)、巴中中医医院回风院区(XX区人民医院)、XX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XX县中医院(已投用)等建成后,将切实缓解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商业保险产品得到丰富

  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责任保险,年内,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参保率达80%。20xx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22.0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6.25亿元,占全市保费收入的73.66%。小额人身保险保费收入2309.73万元,参保人数77.01万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费收入8347.61万元。

  (四)中医药保健服务全面发展

  XX市治未病研究所的建设进展顺利,市、县(区)中医医院均已设立“治未病”科,XX市中医医院设立了“老年病科”,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85%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积极促进全民健身

  20xx年我市拥有体育场地2724个,体育场地241.32万平方米,在建的XX市体育馆游泳馆占地88.78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内设4500人座篮球场一个和2000人座游泳池一个。近年来,我市新开多家健身俱乐部,为广大热爱健身的市民提供了很好的室内健身场所。我市体育系统紧扣发展新要求,围绕“山地运动休闲”战略,结合“生态”和“文化”两个品牌,不断夯实山地运动城市建设。依托山地优势,以山地马拉松、山地网球运动、山地自行车运动作为三个相对固定的代表性项目,启动全市山地运动项目发展规划工作。启动了20xx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相关工作,已开始器材采购工作。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加强体育社团建设,成立了市户外运动协会、市羽毛球协会、等体育社团2个,全市体育单项协会社团协会达28个。积极推动乡镇老年体育工作,市老年体协召开全市老年体育协会会员大会,向乡镇、社区覆盖延伸。着力打造全民健身“一地一品牌”活动,努力把正月十六登高节与文化、旅游、招商、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打造为巴中全民健身特色品牌。筹备成立XX市体育文化促进协会,借助相关赛事加大山地运动城市的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巴中体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

  大力支持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一是科学编制规划。组建专班、落实专人,与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编制了《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开展招商活动。编印《医药产业招商推介手册》和《四川省XX市食品产业招商推介手册》,到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庆等地开展食品药品招商引资推介活动,西部国际医疗器械城、四川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先后到巴中进行了投资考察,四川科伦医药贸易公司拟在巴中投建制药企业。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对引进的秦巴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指导帮助,该公司在XX区6200多亩皂角、丹参、玫瑰种植,在XX县皂角示范园建设,在恩阳区完成了示范基地选址。

  (七)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开办了农村医学、护理和助产三个中职专业。新办的三个医护专业已通过省教育厅、省卫计委的审验批准,20xx年秋季实现自主招生,将为巴中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促进人才流动,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我市医师多点执业的方案正在制定中,出台后,将大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八)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

  一是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加快普及居民健康卡,方案已起草完毕,今年计划发放20万张;20xx年全市拟采购健康一体机2474台,实现每个村(社区)配备一台;市中心医院、XX县人民医院、XX县人民医院、XX县人民医院已建立远程会诊医疗平台。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编制健康服务业重点招商项目44个,投资总额达156亿元;充分利用各项平台活动和小分队招商活动,重点推出31个健康服务业招商项目;建立投资巴中微信平台,加大健康服务产业投交项目推介力度;促成长城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有庆御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众安集团、中信信托等来巴考察生态康养产业项目。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按照联合国测算老龄化进程标准,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进程加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创新养老服务形式,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养老事业发展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通知》、《关于印发20xx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安排表的通知》、《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快落实20xx—2017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市级相关部门按照市政府总体部署,相继出台了《XX市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办法(试行)》、《XX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XX市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减免养老和医疗机构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XX市民政局关于委托各区民政局实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明确了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监督管理和保障措施,切实抓好全市各项养老工作措施的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构建全市养老服务体系,依法维护老龄人的合法权益。

  (二)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稳步推进

  截止20xx年底,我市公办养老机构82家,其中市本级1家,XX区12家,恩阳区17家,经开区2家,XX县22家,XX县12家,XX县16家。民办养老机构12家,其中XX区2家,恩阳区1家,XX县2家,XX县4家,XX县3家。公建民营5所。日间照料中心105所,其中XX区17所,恩阳区15所,XX县16所,XX县41所,XX县16所。由市民政局牵头将“医养融合”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供养型、医护型、老年公寓等业态多元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护型养老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截止目前,全市建设“医养型”民办养老服务机构3家、床位950张,其中:XX县老年康复中心、XX县大椿养老康复中心已建成450张并已投入使用。启动“XX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巴城“一城两翼”为重点,按照“规划先行、定位明确、城乡统筹、合理布局”的总体原则,聘请专家团队开展编制工作,并对健康养老服务发展进行重点规划,于年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同时,积极指导各县(区)加强与本地规划、住建、国土、卫生计生等部门的联系和协调,扎实做好本地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对60周岁以上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三)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1.扩面征缴成效显著。我市先后解决了被征地失地农民、代课教师、退伍军人、城镇集体企业养老保险问题。将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居民等符合参保条件的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政策激励、宣传促进、执法监督等方式,提高各类人员参保意识,引导其及早参保、高额缴费、连续缴费。截止20xx年底,全市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共141.95万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8.1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8.7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04.97万人。“十二五”期间,全市养老保险费累计征缴收入90.3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5.25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1.5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49亿元。上级财政补贴收入42.24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上级补助18.1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14.06亿元。

  2.积极落实养老政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连续上调,20xx年人均养老金992.7元/月,20xx年人均养老金水平达1341.59元/月,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55元/人·月增长至75元,年均增长率为7%。四年来,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累计发放养老金105.84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5.3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6.8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3.67亿元。XX县将80-89岁老人纳入高龄补贴范围,每人每月发放补贴30元,将90-99岁老人的高龄补贴由60元提高到100元,将100岁及以上老人的高龄补贴由100元提高到300元,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13.49万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区管理,累计拨付丧葬抚恤补助金1.29亿元,实现了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全市五保老人13018人,五保老人在自愿前提下免费入住敬老院,全市机构供养五保老人9364人。

  三、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难到位,产业扶持政策难落实

  残疾人康复、公益性养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公益性健康服务机构,属政府性投资项目,除使用国家或省级项目资金外,均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而我市财政配套能力薄弱,部门项目存在建成一个项目负债一个项目的现象。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这些政策很难落到实处。比如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用地问题,省政府文件张要求“在年度用地计划中优先安排保障养老机构建设用地”,但是在办理过程中,条款规定多,程序复杂,时间长。

  (二)健康服务机构行业监管亟待加强

  民政、残联、卫计委和社会资本均可兴办健康服务机构,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但由于部门管理职能交叉、“多头管”,结果导致对健康服务机构规范运行监管乏力。

  (三)健康服务机构政策保障难以跟进

  健康服务业属于新兴产业,公益性健康服务机构需要人员、编制、投入、医保等政策性保障,随着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对各方面的保障需求日益旺盛,保障压力也将日益增加。我市现有国家编制政策、专业技术力量、公共财政能力、医疗保障水平,难以支撑健康服务业健康、永续发展。我市现有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医疗技术和设备以及人才等,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要求。

  (四)养老服务业总体资源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

  我市社会养老复苏体系存在总量匮乏,结构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专业化服务程度不高等问题,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仍较突出。作为新兴产业,部分企业对健康服务业发展认识不足,不太愿意将资金投入健康服务业领域。目前我市养老主要还是公办无偿为主。

  (五)养老产业市场没有充分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滞后

  目前我市养老仍是家庭式为主。据调查,我市入住养老机构每月费用约在1200元-3000元左右,虽然不少老人有进入养老机构的愿望,但农村老年人因家庭经济能力有限、思想观念不适应、照顾家庭等原因不能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城市老年人因乡镇敬老院条件不理想不愿入住农村区域养老机构,实际进入养老机构的较少,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受到市场制约。居家养老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社工、志愿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厚实的人员或者其他按照市场发展配置的服务人员上门入户提供养老服务。而我市社区尚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也未能建立社区社工组织。目前社会自发形成的家政服务所提供的服务缺乏专业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覆盖面很小,难以满足居家养老的要求。在农村,作为社会福利性质的居家养老服务尚在起步,绝大部分老人没有得到过政府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

  (六)日间照料中心管理难,工作人员工资难保障

  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有专项资金,建成不难,但是由于没有落实管理经费,后续管理有难度。虽然部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采取收取一定费用、社区工作人员服务和老人自助相结合方式运转良好,但这种模式在农村和人口较少的城镇社区行不通,所以不少日照中心解决不了谁来管理,谁来服务,谁来买单的问题,故而紧锁大门,置之不用。对于敬老院,没有落实敬老院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工资,如果我市集中供养率要达到50%,那么所需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工资将达到几千万元,我市财政解决起来有难度,缺乏刚性支撑保障。

  四、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老龄人口问题也显得更为复杂。健康的国民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国民健康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重要保障。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社会公益、全民参与的原则,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定规划,确保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公办、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职责分工和具体实施办法。尤其是要全面落实国家养老产业扶持政策,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优势。强化政府主导,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加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训和科研投入力度,强化土地、编制、财税、医保等保障,促进健康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服务业领域

  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深化改革、创新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养老服务领域,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我市旅游、森林和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现代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积极探索股份制、公办民营、ppp等方式兴办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开展“治未病”和老年病研究工作。

  (三)创造健康、养老服务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人才培养交流,规范执业行为。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健康与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充分有序流动机制和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养老机构的合作机制。加强对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机构服务质量、服务行为、收费标准等方面的约束和监管。维护各类投资主体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四)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

  当前我市按照“9073” 格局,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我市应在全力打造“巴山新居”的基础上,完善居家养老政策支持体系,巩固家庭养老功能,减少老年空巢现象。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养老院、医疗卫生机构、文体活动场所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构建安全、舒适、便利的居家养老生活圈。加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完善硬件设施,增加服务项目,配齐服务人员,提高人员待遇,落实经费保障。

  (五)加强农村老年活动场所建设

  我市城镇化率低,农村人口多,农村留守老人也很多,但老年活动场所较少。针对农村实际情况,以“巴山新居”建设为契机,将老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中,建设完善文化、体育等必要的活动设施,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加强对老人问题活动的培训和指导,引导农村老人积极、健康的生活,不断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服务业发展工作调研报告07-07

调研报告写作的格式09-18

调研报告的写作指导08-02

调研报告的写作格式08-01

关于调研报告的写法07-13

关于服务业发展工作自查报告范文08-10

特色小镇调研报告范文08-15

水系水环境的调研报告08-02

番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07-07

关于联村联户的调研报告09-18

用户协议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

  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稳定、促进老年群体健康幸福生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局的要求,市统计局走访了相关部门,对全市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资金得到保障

  今年以来,由市发改委牵头,争取健康服务业类项目290个,获得资金14084.26万元。其中,医疗服务类(卫计)项目286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2154.26万元;健康健身类(体育)项目1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430万元,为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基本保障得到加强

  20xx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4.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2.43万人,工伤保险11.59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3299个,其中,医院49个,卫生院2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 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82个,村卫生室244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 个,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14011 人,增加94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749人;注册护士4424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4624张,增加1165张。我市实行“非禁即入”鼓励社会兴办健康服务业,并在土地、医保、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目前,全市已建成民营医院36家,开放床位2366张;新审批巴中肛肠专科医院、巴中东大肛肠医院、巴州外科医院等民营医院,新(扩)建XX市中心医院南坝院区、XX市第一人民医院(ppp模式主体竣工)、巴中中医医院回风院区(XX区人民医院)、XX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XX县中医院(已投用)等建成后,将切实缓解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商业保险产品得到丰富

  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责任保险,年内,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参保率达80%。20xx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22.0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6.25亿元,占全市保费收入的73.66%。小额人身保险保费收入2309.73万元,参保人数77.01万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费收入8347.61万元。

  (四)中医药保健服务全面发展

  XX市治未病研究所的建设进展顺利,市、县(区)中医医院均已设立“治未病”科,XX市中医医院设立了“老年病科”,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85%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积极促进全民健身

  20xx年我市拥有体育场地2724个,体育场地241.32万平方米,在建的XX市体育馆游泳馆占地88.78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内设4500人座篮球场一个和2000人座游泳池一个。近年来,我市新开多家健身俱乐部,为广大热爱健身的市民提供了很好的室内健身场所。我市体育系统紧扣发展新要求,围绕“山地运动休闲”战略,结合“生态”和“文化”两个品牌,不断夯实山地运动城市建设。依托山地优势,以山地马拉松、山地网球运动、山地自行车运动作为三个相对固定的代表性项目,启动全市山地运动项目发展规划工作。启动了20xx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相关工作,已开始器材采购工作。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加强体育社团建设,成立了市户外运动协会、市羽毛球协会、等体育社团2个,全市体育单项协会社团协会达28个。积极推动乡镇老年体育工作,市老年体协召开全市老年体育协会会员大会,向乡镇、社区覆盖延伸。着力打造全民健身“一地一品牌”活动,努力把正月十六登高节与文化、旅游、招商、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打造为巴中全民健身特色品牌。筹备成立XX市体育文化促进协会,借助相关赛事加大山地运动城市的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巴中体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

  大力支持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一是科学编制规划。组建专班、落实专人,与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编制了《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开展招商活动。编印《医药产业招商推介手册》和《四川省XX市食品产业招商推介手册》,到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庆等地开展食品药品招商引资推介活动,西部国际医疗器械城、四川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先后到巴中进行了投资考察,四川科伦医药贸易公司拟在巴中投建制药企业。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对引进的秦巴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指导帮助,该公司在XX区6200多亩皂角、丹参、玫瑰种植,在XX县皂角示范园建设,在恩阳区完成了示范基地选址。

  (七)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开办了农村医学、护理和助产三个中职专业。新办的三个医护专业已通过省教育厅、省卫计委的审验批准,20xx年秋季实现自主招生,将为巴中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促进人才流动,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我市医师多点执业的方案正在制定中,出台后,将大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八)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

  一是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加快普及居民健康卡,方案已起草完毕,今年计划发放20万张;20xx年全市拟采购健康一体机2474台,实现每个村(社区)配备一台;市中心医院、XX县人民医院、XX县人民医院、XX县人民医院已建立远程会诊医疗平台。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编制健康服务业重点招商项目44个,投资总额达156亿元;充分利用各项平台活动和小分队招商活动,重点推出31个健康服务业招商项目;建立投资巴中微信平台,加大健康服务产业投交项目推介力度;促成长城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有庆御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众安集团、中信信托等来巴考察生态康养产业项目。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按照联合国测算老龄化进程标准,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进程加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创新养老服务形式,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养老事业发展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通知》、《关于印发20xx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安排表的通知》、《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快落实20xx—2017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市级相关部门按照市政府总体部署,相继出台了《XX市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办法(试行)》、《XX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XX市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减免养老和医疗机构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XX市民政局关于委托各区民政局实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明确了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监督管理和保障措施,切实抓好全市各项养老工作措施的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构建全市养老服务体系,依法维护老龄人的合法权益。

  (二)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稳步推进

  截止20xx年底,我市公办养老机构82家,其中市本级1家,XX区12家,恩阳区17家,经开区2家,XX县22家,XX县12家,XX县16家。民办养老机构12家,其中XX区2家,恩阳区1家,XX县2家,XX县4家,XX县3家。公建民营5所。日间照料中心105所,其中XX区17所,恩阳区15所,XX县16所,XX县41所,XX县16所。由市民政局牵头将“医养融合”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供养型、医护型、老年公寓等业态多元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护型养老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截止目前,全市建设“医养型”民办养老服务机构3家、床位950张,其中:XX县老年康复中心、XX县大椿养老康复中心已建成450张并已投入使用。启动“XX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巴城“一城两翼”为重点,按照“规划先行、定位明确、城乡统筹、合理布局”的总体原则,聘请专家团队开展编制工作,并对健康养老服务发展进行重点规划,于年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同时,积极指导各县(区)加强与本地规划、住建、国土、卫生计生等部门的联系和协调,扎实做好本地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对60周岁以上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三)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1.扩面征缴成效显著。我市先后解决了被征地失地农民、代课教师、退伍军人、城镇集体企业养老保险问题。将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居民等符合参保条件的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政策激励、宣传促进、执法监督等方式,提高各类人员参保意识,引导其及早参保、高额缴费、连续缴费。截止20xx年底,全市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共141.95万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8.1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8.7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04.97万人。“十二五”期间,全市养老保险费累计征缴收入90.3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5.25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1.5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49亿元。上级财政补贴收入42.24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上级补助18.1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14.06亿元。

  2.积极落实养老政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连续上调,20xx年人均养老金992.7元/月,20xx年人均养老金水平达1341.59元/月,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55元/人·月增长至75元,年均增长率为7%。四年来,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累计发放养老金105.84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5.3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6.8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3.67亿元。XX县将80-89岁老人纳入高龄补贴范围,每人每月发放补贴30元,将90-99岁老人的高龄补贴由60元提高到100元,将100岁及以上老人的高龄补贴由100元提高到300元,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13.49万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区管理,累计拨付丧葬抚恤补助金1.29亿元,实现了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全市五保老人13018人,五保老人在自愿前提下免费入住敬老院,全市机构供养五保老人9364人。

  三、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难到位,产业扶持政策难落实

  残疾人康复、公益性养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公益性健康服务机构,属政府性投资项目,除使用国家或省级项目资金外,均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而我市财政配套能力薄弱,部门项目存在建成一个项目负债一个项目的现象。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这些政策很难落到实处。比如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用地问题,省政府文件张要求“在年度用地计划中优先安排保障养老机构建设用地”,但是在办理过程中,条款规定多,程序复杂,时间长。

  (二)健康服务机构行业监管亟待加强

  民政、残联、卫计委和社会资本均可兴办健康服务机构,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但由于部门管理职能交叉、“多头管”,结果导致对健康服务机构规范运行监管乏力。

  (三)健康服务机构政策保障难以跟进

  健康服务业属于新兴产业,公益性健康服务机构需要人员、编制、投入、医保等政策性保障,随着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对各方面的保障需求日益旺盛,保障压力也将日益增加。我市现有国家编制政策、专业技术力量、公共财政能力、医疗保障水平,难以支撑健康服务业健康、永续发展。我市现有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医疗技术和设备以及人才等,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要求。

  (四)养老服务业总体资源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

  我市社会养老复苏体系存在总量匮乏,结构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专业化服务程度不高等问题,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仍较突出。作为新兴产业,部分企业对健康服务业发展认识不足,不太愿意将资金投入健康服务业领域。目前我市养老主要还是公办无偿为主。

  (五)养老产业市场没有充分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滞后

  目前我市养老仍是家庭式为主。据调查,我市入住养老机构每月费用约在1200元-3000元左右,虽然不少老人有进入养老机构的愿望,但农村老年人因家庭经济能力有限、思想观念不适应、照顾家庭等原因不能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城市老年人因乡镇敬老院条件不理想不愿入住农村区域养老机构,实际进入养老机构的较少,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受到市场制约。居家养老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社工、志愿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厚实的人员或者其他按照市场发展配置的服务人员上门入户提供养老服务。而我市社区尚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也未能建立社区社工组织。目前社会自发形成的家政服务所提供的服务缺乏专业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覆盖面很小,难以满足居家养老的要求。在农村,作为社会福利性质的居家养老服务尚在起步,绝大部分老人没有得到过政府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

  (六)日间照料中心管理难,工作人员工资难保障

  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有专项资金,建成不难,但是由于没有落实管理经费,后续管理有难度。虽然部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采取收取一定费用、社区工作人员服务和老人自助相结合方式运转良好,但这种模式在农村和人口较少的城镇社区行不通,所以不少日照中心解决不了谁来管理,谁来服务,谁来买单的问题,故而紧锁大门,置之不用。对于敬老院,没有落实敬老院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工资,如果我市集中供养率要达到50%,那么所需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工资将达到几千万元,我市财政解决起来有难度,缺乏刚性支撑保障。

  四、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老龄人口问题也显得更为复杂。健康的国民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国民健康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重要保障。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社会公益、全民参与的原则,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定规划,确保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公办、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职责分工和具体实施办法。尤其是要全面落实国家养老产业扶持政策,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优势。强化政府主导,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加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训和科研投入力度,强化土地、编制、财税、医保等保障,促进健康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服务业领域

  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深化改革、创新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养老服务领域,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我市旅游、森林和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现代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积极探索股份制、公办民营、ppp等方式兴办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开展“治未病”和老年病研究工作。

  (三)创造健康、养老服务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人才培养交流,规范执业行为。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健康与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充分有序流动机制和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养老机构的合作机制。加强对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机构服务质量、服务行为、收费标准等方面的约束和监管。维护各类投资主体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四)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

  当前我市按照“9073” 格局,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我市应在全力打造“巴山新居”的基础上,完善居家养老政策支持体系,巩固家庭养老功能,减少老年空巢现象。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养老院、医疗卫生机构、文体活动场所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构建安全、舒适、便利的居家养老生活圈。加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完善硬件设施,增加服务项目,配齐服务人员,提高人员待遇,落实经费保障。

  (五)加强农村老年活动场所建设

  我市城镇化率低,农村人口多,农村留守老人也很多,但老年活动场所较少。针对农村实际情况,以“巴山新居”建设为契机,将老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中,建设完善文化、体育等必要的活动设施,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加强对老人问题活动的培训和指导,引导农村老人积极、健康的生活,不断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