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扶贫经验的材料总结

扶贫经验的材料总结

时间:2022-06-10 14:52:54

扶贫经验的材料总结

扶贫经验的材料总结

扶贫经验的材料总结

  镇坪县位于陕西南端,与重庆、湖北交界,幅员1503平方公里,辖4镇6乡、78个村,总人口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5万人)。由于地处大巴山腹地,境内九山半水半分田,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始终是制约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瓶颈因素。在党的扶贫政策指引下,1997年我县跨越温饱线。近年来,我们全面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扶贫开发统揽工作全局,坚持城乡统筹搞开发,构建和谐社会抓扶贫,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努力,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群众的致富路子越走越宽,全县扶贫开发奔小康的信心越干越足。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

  1.8万人,下降到20XX年的1.2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XX年1247.47元,增长到20XX年1636.65元,年均递增9.45%。

  一、 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局,建设“一区两谷”,发展特色经济

  作为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较大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84%的植被覆盖率,年径流量9. 9亿立方米的南江河是镇坪最具优势的自然秉赋。为避免 贫困-开发-破坏-再贫困的恶性循环,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上,坚定不移地坚持了以扶贫开发统揽工作全局,在开发方式上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重点,坚持把解决贫困农民的问题放到全县工作的突出位臵。

  我们认识到,让占人口总数近40%的贫困农民实现温饱、迈向小康,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逐渐成为财富的创造者、消费的拉动者是我县全面发展取得成效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工作目标,落实发展任务,加强干部管理考核和选拔任用等方面,都将是否有利于农村发展、是否有利于农业增产、是否有利于贫困农民增收作为衡量标准和考核指标。

  一是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工作全局,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不等不靠,自加压力,创新机制,在规划管理、资金捆绑、产业服务、考核评比、乡镇职能转变、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建立工作机制,为推进全县扶贫开发创造了前提。

  二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重点村建设,改变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在艰苦的条件下,我们抓住政策机遇,大胆提出和全面实施了统筹城乡的三个两万人发展规划,突出建设重点村,着力改善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激发了贫困人口提高自身素质,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因户施策,扶贫到村到户,扶真贫,真扶贫。区别村情,对重点村实行了相对集中的集镇式建设与相对分散的庄园式发展相结合。到户划分层次,对不具备发展能力的弱势群体予以救助,确保基本生活;对量大面广的普通农户扶持帮助、创造条件,激励致富;对少数尖子户优化环境、加强服务,促进发展。工作的重点紧紧抓住量大面广的普通农户,提出了122的发展目标,抓住了扶贫开发的关键。

  四是坚持扶贫工作一盘棋,整合资源,捆绑资金,增加投入,形成合力。以三个两万人统筹城乡,捆绑财政扶贫资金、涉农项目资金、农户自投资金,加强了重点村建设;实行干部包扶、社会帮扶、群众参与 三结合,加大了对重点户的扶持;建立群众投入为主、财政适当补助、协调金融扶持的发展机制,推动了产业建设;坚持路、电、水、通讯、电视五到村,强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到位,找准了扶贫抓手,形成了扶贫合力。

  五是坚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始终把扶贫开发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社会两手抓,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计生、科普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长足发展,县乡村三级服务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为全县扶贫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建设一区两谷,理清了以产业开发为主导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在多年积累总结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建设绿色镇坪,发展‘一区两谷’的发展思路。即:把保护和开发1000平方公里自然生态区作为贫困农民致富、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为依托,建设绿色生态保护区;发展以优质地道中药村产业为主的特色药谷,以生猪产业为主的绿色畜谷,积极培育农民增收的支撑点,明确了产业扶贫的方向和目标,争创人均经济强县。

  进入扶贫开发新阶段的五年来,认真落实天然林禁伐政策,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植被覆盖率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发展木本药材6万亩,核桃、板栗等林果10万亩,在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的同时为农民培育了新的增收产业。坚持突出优势、面向市场、以销定产的思路大力发展以玄参、黄连等地道品种为主的草本药材4万多亩,在种植业结构逐渐调整的同时拓展了群众的收入渠道。立足本县生猪养殖规模大、农家腊肉品质好的实际,积极扶持生猪产业,20XX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12.2万头,实现了农民人均2头猪。一区两谷战略的实施,突出了镇坪特色,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了扶贫开发的后劲。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抓手

  20XX年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发展规划,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实现二万人居住县城、二万人居住集镇、二万人居住新村的和谐人居目标,实现农村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通过三年努力,城镇和扶贫新村已吸纳2.5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4.7%),使近7000贫困农民结束了高山居住的历史,告别了肩扛背驮、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

  一是把握扶贫重点村建设的机遇,扩大扶贫新村的人口容量,推动高寒山区贫困人口向新村集中居住。省市确定我县40个扶贫重点村,在建设中我们在加强领导力量、建立工作机制,强化绩效考评上狠下功夫,在捆绑建设资金、突出民居特色、形成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功能上集中突破,现已有6个村通过验收,20个村正在建设,已经吸纳人口1.2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5%,偏远山区的大量群众告别了恶劣的生产和生存环境,极大地降低了农村发展成本,有力地推动了广大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二是把握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扩张集镇规模。20XX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争取公路建设投资8000多万元,年内将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同时对全县9个集镇完成了规划修编,全面实施了集镇街道硬化工程,硬化集镇道路总计8.9公里,加快完善了集镇的排供水、照明、绿化等配套设施,大力加强了集镇市场建设,着力提高集镇的公共服务能力,以财政性资金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拉动民间资本在集镇二三产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推动集镇内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为转移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三是把握市场开发的机遇,提高县城建设水平。我们坚持经营城市的理念,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调整,县城规划区面积由0.9平方公里扩张到3平方公里,并对县城功能分区和各类行业规划,按照2万人的人口规模进行了布局配套。在建设中,按照开发-臵换-再开发的思路,对临街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资产臵换,投资1283.9万元,完成了两期县城综合改造。采取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实施了街心广场、南江大道、南江二桥和三桥等十大工程,开工建设了狮子凸生态公园,规划启动了柿子树坪商住新区开发,拉大了县城骨架,完善了整体功能,提高了城市品位,为脱贫以后的农民进入新的发展领域提供了平台。

【扶贫经验的材料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材料经验交流总结07-06

电商扶贫总结范文07-13

初中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经验材料总结范文06-17

总结失败的经验06-20

农开办扶贫帮扶总结范文07-26

扶贫日鼓吹实践运动总结08-08

社会扶贫开展情况总结范文08-02

学习经验总结05-29

备考的总结经验06-16

总结数学的复习经验06-17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