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教育局工作总结
市委教育局工作总结
20*年上半年,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市教育局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印发*市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蚌政[20*]35号)和《调整完善*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蚌教[20*]6号),20*年全市4734*名学生享受免除学杂费的优惠政策;387011名学生享受免书费政策;7965名住宿贫困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全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预算(不包含校舍维修改造资金)23228.42万元。其中:免杂费2328.92万元;公用经费14101.82万元,补助住宿贫困学生生活费596.98万元;免费教科书5251.7万元
截至5月31日,全市免杂费资金到位1132.99万元,到位率为48.65%;公用经费到位4312.37万元,到位率为30.58%;免费教科书为政府采购形式,已执行50%;补助寄宿贫困学生生活费,中央和县级政府各承担50%,中央资金未下达。
(二)、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机制,我市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并制定了《关于市教育局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下划方案》。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并多次召开有关区政府以及人事、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会议,进一步讨论下划方案。目前,在人员、经费、资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统计和测算,并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拟将原19所局属中小学下划到所在行政区。此项工作将于6月底前完成。
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法》,落实防辍堵流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0%以上,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0.01%以下;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68%以上,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0.85%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5.3%以上。
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在全市设置12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定点学校的基础上,在*一中开设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普通高中就读班。使这部分学生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孩子同样的待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改革普通高中录取的单一形式,在*二中进行自主招生实验,在*铁路中学、*九中、*十二中实行推荐优秀毕业生直升高中。
通过对蚌山区胜利三小、纬二路小学、禹会区张公山三小、淮上区后场小学(农村)评估验收,正式命名4所学校为市级特色小学。对禹会区大庆路小学、龙子湖解一小创建市级特色小学,固镇县新马桥中学创建市级示范中学进行了视导。组织普通话测试三批,人数超过500人。
积极安置地震受灾地区的学生来我市就读。我市13所学校共接受20名灾区前来就读的学生。拟定了*市接受四川地震灾区学生就读安置方案。拟在*三中、十二中、新城实验学校接受80名初、高中学生前来就读。
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以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春夏季传染病预防为重点,大力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制定了工作预案,及时转发省、市文件,做好市教育系统防控工作部署,开展学校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防控知识培训,发放相关宣传材料,确保了我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胜利。固镇县、回民小学、师范附小在省教育厅专项督查中获得好评。
(三)、以德育为首,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年上半年,我们拟定了20*年《*市学校德育工作意见》,组织开展了*年度市优秀班主任,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集体的的评选活动。6月17日在*四中和禹会区朝阳一小举办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表彰大会暨首届德育论坛开幕式。省文明办、市政协、市政府、市文明办以及教育系统近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上午与会人员观摩了十二中班级文化建设,参加隆重的德育表彰大会和*德育网开通仪式。会议交流了德育工作的先进经验,表彰了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市优秀班主任、市三好学生和先进集体。省市领导、市教育局局长马明生的重要讲话给予全市德育工作者莫大的鼓舞。下午与会人员移师至禹会区朝阳一小,观摩禹会区特色德育工作展示聆听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詹万生教授的精彩讲座。一天的活动充实、丰富且意义重大,它必将对我市学校德育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组织参加市"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市教育局代表队荣获一等奖第一名佳绩。并代表*市参加省"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优异成绩。由于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被评为"第八届省文明单位"称号。
结合党情、社情,加强对广大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踊跃交纳"特殊党费",为灾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教育局党委隶属关系有36家单位踊跃交纳"特殊党费",截至6月13日,共计交纳226737.6元。此次交纳"特殊党费"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是对广大党员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
加快市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年初就提出整合市区职教资源的要求。市长陈启涛、副市长江娅对我市职教资源进行了专题调研。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娅多次听取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并深入到职业学校进行调研。市职教工作联席会议听取了市教育局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和市区职业院校布局整合意见。市教育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局长办公会多次研究市区职业学校布局整合方案,以做大规模、做精专业、做强学校为目标,在认真分析今后几年我市初中毕业生人数的基础上,按照逐年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招生职普比1:1的要求,树立全市职教资源一盘棋的思想,提出了市区职教资源整合设想,现方案已报市政府。
抓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市教育局把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5月28日召开了全市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座谈会,三县教育局局长、分管局长、计财、基教、职成、招办等科室负责人及市辖各区教育局长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省中职招生工作会议精神,三县教育局长分析了招生工作形势及加大中职招生的举措,市辖各区教育局长就如何做好初中毕业生分流指导工作进行了交流。市教育局各位分管局长从不同角度就做好今年中职招生工作提出要求。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明生做了重要讲话,他深刻分析了今年我市中招工作特别是中职招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普通中学、职业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从战略的高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今年中职招生工作。马明生局长明确提出了今年各县、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指标和职普比例,要求高中阶段招生以县统筹协调、以市统一管理。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下达20*年度高中阶段招生计划的通知》(蚌教[20*]28号),将市区及各县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招生计划明确到县,要求层层分解指标,想方设法完成今年高中阶段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
(五)、实施民生工程,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
根据*市教育局文件《关于印发*市20*年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实施方案的通知》(蚌教[20*]3号),20*年我市目标任务是完成D级危房改造4.0118万平方米(不含在建的1.69万平方米),资金预算为24*.*万元。其中:淮上区0.4539万平方米;怀远县0.9392万平方米;五河县0.81*万平方米;固镇县1.8*9万平方米。到目前已开工15个项目,建设面积9840平方米,改造D级危房98*平方米。
(六)、开展20*年度县(区)党政干部教育督导考核工作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教育督导团、省教育厅教督[20*]2号文件要求和全省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工作会议精神,市委组织部、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市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市级复查实施方案》。并组织召开了20*年度全市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培训会。
5月15日到5月23日,市级督导考核专家组实施对全市七个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考核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审计局密切协作,统一思想,坚持考核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即重视过程性评价,又注重工作实绩的考评。督促县(区)、党政领导干部落实教育责任,推进县(区)教育发展,取得显著的工作成效。督促县(区)党委、政府增拨财政性教育经费,基本实现"两个比例"、"三个增长",进一步规范税费征收与使用。20*年5月份前,有关县(区)不断加大整改力度,积极采取增补措施。全市共增补教育经费1838.5万元,含市督查追补240万元。
(七)、正式启动二中新校区建设
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教育局全面启动二中新校区建设工作。首先,市教育局成立了二中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机制,小组每周召开会议一次,具体研究实施二中新校区建设情况,每两周向市政府分管市长报告二中新校区建设情况。市发改委已下达《关于*二中新校区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发改社会[20*]84号),据此文件正在办理土地相关手续。按发改委要求,市教育局和二中正在制定二中新校区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聘请具备规划设计资质的一机部设计院做二中新校区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二中新校区建设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和通过教育资源整合途径来解决。二中新校区整体规划方案(草案)规划用地200亩,分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理化实验区、运动区、生活区。学校建设用地已报市规划局和土地局审批,二中新校区建设已完成可行性论证报告,已报市发改委,等待评审批准。
二、20*年下半年全市教育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完善中小学下划工作
进一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按照市政府批准的下划方案,完善局属中小学下划工作,尤其做好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下划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同时加大对市辖各区的教育投入,市财政、市教育局拟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学校下划工作和下划学校建设。
(二)、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市、县(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城市改造和新区建设中,要同步建好配套的中小学和幼儿园。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对于办学条件低于基本要求的薄弱学校,集中力量分年度改造。对少数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改造难度大,短期内不能取得改造成果的薄弱学校实行兼并管理。
加大投入,确保薄弱学校改造资金。各县(区)在教育投入方面确保做到"三个增长"。市级财政将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薄弱学校建设和中小学布局调整。鼓励建立改造薄弱学校专项资金"融资平台",采用政府担保、分期偿还、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保证薄弱学校改造资金的落实。
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落实城镇学校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及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上学和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贫困学生助学机制,建立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予以经济资助。
(三)、以德育为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突破口,坚持"健康第一",强健学生体魄,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方法,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做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践,为2009年的课改实验前提下的高考做准备。坚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强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园文明,创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四)、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宗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切实加强市、县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和领导,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完善市级统筹管理、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落实市级政府在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和统筹经费等方面的职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新突破。保持职普比大体相当,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做大、做强一批职业院校。进一步打破地区、部门、学校类型界限,推动各类职业教育资源联合重组。围绕优势学校、优势专业,采取划转、合并、迁建等办法,每个县组建一所综合性的职教中心,力争组建若干所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培养实用性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活力。
深化教育改革,扶持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贯彻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鼓励与支持公民个人、企业、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五)、加快二中新校区建设速度
*二中新校区建设项目作为20*年市提出的建设项目,并列入了我市"3461"重点项目建设,已进入实质性的筹建阶段,市教育局正在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土地、规划、建设、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加快二中新校区建设速度。力争在20*年二中新校区建设有形象性的展示。
【市委教育局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市委会委员五年述职述廉报告范文03-20
市委办办文办会的经验总结(通用11篇)10-27
厂工作总结03-25
妇联工作总结03-25
家访工作总结03-19
幼师工作总结03-19
电信工作总结05-29
师德建设工作总结04-19
学校人才工作总结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