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地阅读。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瀑布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美好,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渗透识字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4、体会课文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5、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感悟到诗歌语言的美,体会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3、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猜猜他是谁?请听(播放课件:瀑布的声音。)你猜出来了吗?(生猜。)
2、板书:瀑布怎么了?少一部分,谁来补充(瀑的右下部分,和水比较。)瀑布是水,但不是一般的水,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
3、谁来说说瀑布与我们平时见过的河水、江水有什么不一样?
4、是啊,瀑布的水是从高处直落而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的。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赞美瀑布的诗篇。谁还记得描写瀑布的古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笔下的瀑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的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灵去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2、你感觉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或者眼前出现了什么?老师有个建议:在说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我觉得……;我感觉……;我认为……。
3、哦,你们想象的真丰富,想不想自己也来读读课文呀?好,请同学们打开书72页,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小诗。
4、请同学们自由读小诗,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画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
三、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汇报。(以学生为主体,他们说喜欢哪小节,就从哪一小节开始学起。)
第一小节。读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觉得你读出来了吗?再读读。指名读,评议。
2、作者用什么比喻瀑布的声音的?(生答)
板书:叠。边板书边说:“看,浪涌上了岸滩,‘又’一个浪涌上来,‘又’一个浪涌上来。”你从“叠叠”这个词看出了什么?
生答:浪很大,一个压过一个,声音也很大,一阵紧接一阵。
师:让我们边读边想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是什么样的声音。(播放课件:句子)
3、想不想听听“浪涛声和松涛声”呀,我们来听听。(海浪声、松涛声)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读到这里,你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很激动,特别想看看瀑布。板书:激动)
第二小节
还没有看到瀑布,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瀑布那磅礴的气势,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叶老先生一起去看看吧。
1、读第二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你们互相说说为什么喜欢。(同桌互学)
2、汇报。指读,评议。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千丈’说明山高而陡,瀑布壮观。白银是瀑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的样子。)让我们来看看。
师:是啊!瀑布太美了,太壮观了,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千丈青山挂着一道白银。(出示句子)
比较:“衬”和“挂”用哪个好?
查字典:“衬”是衬衣的意思,是贴身穿的衣服,衬托外衣的。引申为“衬托”的意思。诗中“青”衬托“白”,(播放课件)青白相互映衬,青的更青,白的更白,多美呀!让我们再读读诗人精心挑选的文字吧。再读这小节。
指名读,评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两个“!”,你此时有什么感想?(惊讶,板书)让我们也来感受感受但是的情景吧。(播放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第三小节
刚才我们只是从远处望见了瀑布,最美的景色还在后面,让我们来读读第三小节。请你自己读一读,学一学。把你读懂的和想象到的和小组里同学说一说,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1、自学。
2、汇报:指读课文。
生:我读懂了:没风和有风时瀑布的样子是不同的。没风时像“珍珠的屏”,有风时“如烟、如雾、如尘。”读一读。
生:“仰望”说明瀑布是从很高的地方倾泻下来的。
师: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瀑布从很高的山上流下来,水碰到石头上,溅起很多的小水珠,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颗颗珍珠,许多连在一起就像一座珍珠的屏。)(课件:屏)
师:如果你就站在瀑布脚下,看到如此美丽壮观的景象,你会说什么呢?(齐读前两句)
师:这时忽然吹来一阵风,会把珍珠的屏吹成什么样呢?(如烟、如雾、如尘)
师:你能读读吗?指读,评价(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课件:(瀑布的图片)创设情景:
师:瀑布从千丈青山直泻而下,被风一吹,溅起许多的小水珠,那些轻飘飘的,纷纷扬起,像烟;那些密集一些的,迷迷蒙蒙的像雾;那些细小飞散落下的像尘。这样美丽的景象,如人间仙境。你此时的.心情如何呢?(陶醉)作者的心情呢?板书:陶醉
还没有看见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然后远远的看到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一座珍珠的屏,不但叶圣陶老爷爷被这美景陶醉,我们也被陶醉了,让我们带着陶醉的情感一起读读小诗,能背诵的可以不看书。
背诵小诗。
师: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创造出这么美的奇观呢?(大自然)你还听过或见过哪些景象是大自然的杰作呢?(生答)
小结:学习了《瀑布》你有什么想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答)
是啊,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惊叹作者用词的精辟,更惊叹这创造神奇美景的大自然,让我们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吧。
附板书设计:
瀑 布
叠 激动
惊讶 大自然的杰作
陶醉
课后反思
1、激情引入,整体感知。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首先我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瀑布情境中。真实的瀑布,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读,感悟语境,体会气势。
文中第一节比喻瀑布的水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让学生观看“浪涛翻滚,松涛轰鸣”,的动画,在此基础上学生感情朗读,揣摩作者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的比喻突出了瀑布先声夺人的非凡气势。这样避免了对比喻句作复杂的讲解,让学生从自身体验语言的美丽,体会瀑布的雄伟气势。文字的音效化将学生的体验与重点句的欣赏,理解结合起来。
3、质疑启思,突破难点。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要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去理解。“你喜欢哪小节?”“读了这小节,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问题促进学生作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孩子能自由、大胆地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在协作交流中逐渐学会与人交往、沟通,消除人际交往中的自卑、紧张心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可能。这样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构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新型师生关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用“挂”与“衬”作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图,此时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瀑布”与“白银”的相似以及“衬”字的贴切。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为依托,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4、审美陶情,融为一体。
欣赏完瀑布的色彩美之后,我再用录像展现了第三节描写的近看瀑布的情景。当学生欣赏到瀑布飞流直下,腾起水汽,缓缓飘落,如烟、如雾、如尘的美景时,他们陶醉了,此时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为这种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这种审美感知力也就是审美素质的核心。在多角度欣赏了瀑布的壮丽和柔美之后引导学生自读感悟,互读点评,用声音之美展现文字之美,景物之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在读中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赞科夫说“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情感,其余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感情的自然结果。”一个“情”字,道出了教学的精髓。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情感。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情感为突破口,让学生主动走向教材,在广阔的知识领域获得更多的知识。正如新课标中提到的:“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学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收集有关瀑布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学文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CAI
教学过程:
一、猜声音,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既不是调皮可爱的小猴子,也不是聪明过人的曹冲,但是从下面二句诗中你能猜出它是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这两句诗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庐山瀑布的.赞美)
二、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课前你们收集了很多有关瀑布的资料,请拿出你的收集卡,给大家介绍介绍。
小结:我们通过上网,查书,看报纸,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等各种途径了解了瀑布的这么多知识,想知道课文的诗歌是怎么写瀑布的吗?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2、学习这些生字,你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我们来读读这些生字,注意看清字形,把字音读准确,一个生字读三遍。
生字学得真不错,回到课文中,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观赏瀑布。世界上有很多的瀑布,现在将带领大家去领略亚洲第一大瀑布――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一起来欣赏吧!
问:欣赏了这秀美的瀑布景色,你想说什么?
小结:是啊,这样壮观的景象,能不让我们陶醉吗?叶圣陶老爷爷也被这壮美的景象吸引住了,他写下了一首诗歌,诗歌中的瀑布有声,有形,让我们赶快去读一读!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诗歌,找出描写瀑布声音和形态的句子用“——”画下来并多读几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弄懂?
五、汇报、学习。
作者没有看见瀑布就先听到了瀑布的()?
说明瀑布的声音很()?
1、哪小节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给大家读一读。从哪儿知道瀑布的声音很大?
A、海浪涌上岸滩会发出什么声音?
(海浪一层赶着一层,发出怒吼,向岸滩冲去)
B、风吹松林会发出什么声音?
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 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3、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够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背诵全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师生共同讨论,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学习目标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
投影仪及投影片
六、教学步骤 计算机及软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发出的声音很大,景色很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板书课题:1、瀑布)
(二)初步感知。
1、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附课前预习提纲,把预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渎准生词,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3)找出不懂的词句,画上“?”
(三)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2、理解词语。
叠叠:诗中是指一层又层,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也就是后浪推前浪。
屏:指遮挡用的屏风,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如:好像。
涌:这里指水浪往上冲的意思。
2、检查读书情况
(1)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分小节渎。
(2)指名读全文,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在学生说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基础上,师再问:主要写了瀑布的什么?从而引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
(板书:远——近)
3、学生质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质疑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教师要抓住学生提出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一些非实质性的问题,可在当堂让同学们交流解决。教师鼓励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
教师根据学生质疑归纳出下节课学习目标:
(1)你感觉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各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怎样朗读才能把瀑布声音和样子的特点表现出来?
4、本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学会了生字、生词知道了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瀑布的。)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小节主要写了没见到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2、自由读这小节,说出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教师先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节给我们的感觉是瀑布的声音很大,瀑布很壮观。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瀑布声音的响亮。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重点词句中去理解。
(1)“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
(2)“叠叠”“涌”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
指名说出海浪的声音怎么样? (去过海边的都能说出海浪翻滚时声音很大,哗……哗……的。)板书:叠叠)
(3)“阵阵”“吹”
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板书:阵阵)
(在理解到“叠叠”和“阵阵”这两个重点词语时,播放瀑布落下进的声音的录音,帮助学生理解“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和“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3、指导朗读
(1)复合投影片出示第一节停顿和重音提示: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习读。
(4)揭去复合投影片中的朗读提示
5、学生再次感情朗读第一小节,体会写法的巧妙。
(三)总结学法。
师生共同总结出第一小节的学法:
1、读这小节,了解这小节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说出这一节给你什么感觉?说说从哪读出来的?
3、有感情朗读这一节。
过渡: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了眼前。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按照刚才学习自学第二、三小节。
(四)自学二、三小节
1、让学生按上述学法自学二、三小节,投影为学困生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2、3小节,想想:这两个小节各写了什么?
(2)默读两小节,思考:看到瀑布之后,瀑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3)怎么读才能表现出瀑布的特点?
(4)这两小节中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2、学生自学,遇到困难可以在组内讨论。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讨论。
3、学生汇报。
(1)第二小节写远看瀑布的样子。第三小节写近看瀑布的样子。
(2)学生概括出感觉瀑布很雄伟之后,引导学生重点通过以下词句进行理解。
①“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中的“千丈青山”和“一道白银”(运用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没条件的可以用投影。)
“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白银”是指瀑布。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得瀑布显得更加壮丽。(板书:一道白银)
师提问或生质疑:为什么作者先说没法比喻,然后又把瀑布比作了白银呢?
(引导学生从作者看到瀑布时的心情去理解。初见瀑布,它实在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一时被它的美吸引住了,想不出用什么比喻好。仔细看看瀑布的样子和周围的山,作者自然想出了这个比喻,并且用一个“衬”字,非常巧妙。)
②“一座珍珠的屏”也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和美丽。(继续运用计算机软件)
“屏”是指比较讲究的装饰品,珍珠的屏说明瀑布飞泻而下时,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整个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真是雄伟、美丽。(板书:珍珠的屏)
③“如烟,如雾,如尘”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计算机软件帮助理解) (板书:如烟如雾如尘)
师重点指导:读这句话时,如烟,如雾,如尘之间停顿时间可略长些,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作者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
说明:学生理解到哪,教师就随着学生指导到哪并且理解到哪,学生就在已有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师指导。
(3)有感情朗读这两小节。
(4)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写得非常好。在学习第一节的基础上,学生回答出这样写更加形象,具体,使瀑布的样子更雄伟,美丽。
(5)质疑: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第二、三小节瀑布的样子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
(五)计算机软件播放整首诗。让学生边听,边看,边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
(六)总结。
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气势磅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如浪涛轰鸣,似松涛欢吼的瀑布声音,又仿佛看到了那雄伟、美丽的瀑布景象。在我们国家,像诗人看到的这样的瀑布还有许多,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等。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把我们今天听到的和看到的变为现实。
(七)作业。
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望庐山瀑布》感受瀑布之美。
3、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瀑布的声、色、形,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法:
主题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读思结合法,联想比较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知道咱班同学最喜欢猜脑筋急转弯,我来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一年四季都盛开的花是什么花?(假花)什么池不能有水?(电池)什么布不能做衣服?(瀑布)
2、让我们一起来写“瀑布”,注意“瀑”字的右下方不是“水”。
(师板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联想比较,以诗会文
1、说起瀑布,我们一定会想起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出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配上瀑布图)
2、谁来读读这首诗?生齐读
3、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写瀑布的诗,但不是古诗是现代诗,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想听老师朗诵这首诗吗?(老师配乐朗诵《瀑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道这首现代诗写的是什么瀑布吗?(是我国最大的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
2、同学们想读这首诗吗?打开书,自由大声朗读一遍。
3、谁来把你的朗读展示给大家?(每人读一小节诗)
四、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同学们读书已经达到正确、流利了,但要想读得有感情,读得入情入境,还需细细品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首诗,找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节诗,在旁边做上批注。做批注时,可以从诗歌的语言,也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来写。
(生默读、思考,师巡视,与生交流)
2、准备好了吗?先不回答,请你把你最喜欢的这节诗读出感情来,用朗读表达出你的喜欢。
3、现在我们来交流,谁来第一个发言,第一个发言是需要勇气的。
(根据生发言,相继出示三小节诗交流感受、感情诵读)
①生:我喜欢第一节诗(生读)
(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的图片)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这节诗写的是瀑布的声音。
师:诗中怎么写瀑布的声音的?
生读“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师:你觉得瀑布声音怎样。(板书:声音美)
师: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导朗读,带上动作读)
师:这节诗写还没看到瀑布,先听到瀑布的声音,真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谁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听到瀑布的声音,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
师:听到了吗?瀑布直泻而下,冲击岩石,跌进潭中,声音如浪涛翻涌,又像松涛阵阵,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来读读这节诗。
②师:继续交流,说说你最喜欢哪小节诗。
生:我最喜欢第二小节(生读)
(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这里把瀑布比作白银。
师:是啊,瀑布不仅像白银一样有颜色,更是光亮无比,再来读读这句话。(板书:色彩美)
师:这节诗中第二行运用了两个什么标点符号?(感叹号)
师:用上感叹号表达一种感情,此时作者忽然看到瀑布,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作者突然看到瀑布非常激动、兴奋、惊讶。
(把不同的心情分别送到诗歌的文字里练读)
男同学一起读这一节诗,读出瀑布雄伟的气势,色彩之美。
③师:喜欢第三节诗的同学请举手。
请××同学读一读(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生:作者把瀑布写得很美,比作珍珠的屏。
师:屏是什么?珍珠的屏又是怎样的?
师:是的,瀑布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美丽迷人。(板书:形态美)
师:还有喜欢这节诗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你看,水珠轻柔飘逸,像烟;白茫茫朦朦胧胧,像雾;纷纷扬扬又像尘。
师:谁来读读这节诗,让我们进入仙境之中,女生一齐来读一读。
4、叶圣陶先生的《瀑布》,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美、色彩美、形态美,这么好的诗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背诵,配乐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带上动作每人背一小节)
五、比较异同,学习表达方法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叶圣陶的《瀑布》,还联系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请同学们看看这两首写瀑布的诗,作者观察瀑布的顺序一样吗?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瀑布的?何以见得?(课件出示两首诗)
(板书:远 近)
2、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是在哪里观察瀑布的?(远处)
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远处观察瀑布的?(遥看)
3、请同学们再看这两首诗,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为了把瀑布写得形象、生动,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他大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把比喻句找出来读一读。
请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比喻吗?这不仅仅是比喻,还是夸张,瀑布哪有天上的银河那么大,但正是李白这一奇特想象,使得这首诗气势雄伟,难怪人们称李白是(诗仙)。
让我们一起背诵《望庐山瀑布》。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庐山瀑布气势雄伟,黄果树瀑布灵动飘逸。同学们,这么美的瀑布,给你什么感受?(喜爱瀑布,真想去看一看)
人们说,湖是大地的眼睛。老师认为,瀑布是大自然馈赠我们人类的美丽奇观,不管谁看到之后都会为之心动。你们还想看一看更为壮观的瀑布吗?(师播放视频欣赏)
怎么样?美不美?此时心中有何感想?(我们为祖国有这么雄伟壮丽的黄果树瀑布感到骄傲和自豪)
那么,就让我们全体起立,再一次深情地吟诵《瀑布》。
伴随着优美的乐曲,我们即将结束这节课,愿叶圣陶笔下那壮美的黄果树瀑布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清清的水”,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强调学生独立识一部分生字。《瀑布》是本单元的开篇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全诗以描写景物而见长,比喻手法的运用尤具特色。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以描写的对象为题,突出主体,简洁醒目。诗句使用叠句、对偶和排比,十分富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学情分析:
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加之二年级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可以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 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感悟语言文字,升华情感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熏陶,背诵这首诗。
3、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中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示单元主题,并出示水的不同图片。
2、出示瀑布图片,进行比较,引出课题。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齐读。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齐读。
4、指生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想一想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说一说呢?
三、品读课文,感悟意境
1、第一小节
(1)自读第一小节,想想这一小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2)从“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了解到瀑布的声音很大。指读。
(3)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抓住“叠”字理解叠叠的浪是什么样子,借助画面加深理解。感悟朗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比较: 哪句更好?为什么?感悟画面,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
(4)播放瀑布录音,想一想,你觉得这声音还像什么?展开交流。
(5)学了第一小节,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6)齐读第一小节,读中感受瀑布的壮观。
2、第二小节
(1)“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抓住感叹号,体会作者心情,感情朗读。
齐读。
(2)“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借助图片,理解为什么将瀑布比喻成白银。
引入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抓住“衬”、“丈”字,理解青山从哪些方面衬托了瀑布?
创设情境,朗读诗句。
此时瀑布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第三小节
(1)“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抓住“仰望”,释义,了解反义词。
抓住“屏”理解作者为什么把瀑布比喻成珍珠屏呢?这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感情朗读。
(2)“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识记“尘”字,引导学生结合字形记字义。
抓住“烟 雾 尘”,交流它们什么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播放视频,启发想象。如果你置身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这是怎样的瀑布?个性化体会读。
(3)男女生合作朗读第三节
四、回归整体,学习写法
1、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的?(从远到近)
2、结合板书,回顾全文。
3、配乐齐读全文。
五、丰富积累,延伸拓展。
课件出示其他有名的瀑布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六、课后搜集,完成作业
1、出示家乡水的图片,感受家乡的美。
2、课下游览家乡的水,完成语文天地的习题“说说家乡的水”。
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猜猜他是谁?请听(播放课件:瀑布的声音。)你猜出来了吗?(生猜。)
你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的?
2、讲解: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好,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瀑布的图片。
3、图片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来说一说。同学们说得好极了,是啊,瀑布的水是从高处直落而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的。
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赞美瀑布的诗篇。谁还记得描写瀑布的古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笔下的瀑布,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跟随叶圣陶爷爷到庐山瀑布脚下看看瀑布的美丽,感受瀑布的魅力。板书课题:瀑布。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两遍。学习生字“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这首诗。同学们这首诗美吗?想不想读,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到47页,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可以问同桌还可以看后面的查字表。)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自由大声的读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按刚才的方法解决。同学们开始吧。
2、好,现在请同学们把书轻轻的和上。请同学们看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会读的同学情举手。我们一起来读吧!现在老师指名同学来读。
3、词语同学们都会读了,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根据讨论,板书:声音、样子
三、导读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作者离瀑布还很远,就听见了瀑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很大。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理解“叠叠”(一层一层)
一层又一层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是怎样的?(谁来模仿)
这说明瀑布的声音怎样?
谁能把瀑布的声音的`大读出来?(个人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是怎样的声音?(谁来模仿)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3、再听瀑布的声音
联系课文,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瀑布更恰当?(板书:雄伟壮丽)
4、有感情地朗读
5、填空:瀑布的声音像()。
四、导读第二节:
1、从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接着,我们跟着作者继续往前走,来看看瀑布的样子。
2、自读第二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法学习第二节,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你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美美地读一读,把你读懂的意思读出来,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瀑布的美景。
3、交流自学情况。
出示学生的画:点评
两座高大的青山,根据诗中的“千丈青山”画成
(山很高大,山上长满了绿色的村)
中是的白色的水:根据“一道白银”画成:
“一道白银”在诗中指什么?
为什么把瀑布比作一道白银?
(瀑布的水清澈透明,它从山下直冲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真美啊!)
请喜欢读的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
画面定格,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4、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不禁想起李白的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有感情朗读。
(读出作者的惊喜,读出瀑布的雄伟壮丽)
6、填空:
瀑布的全身像()。
7、接着作者又情不自禁地来到哪里看瀑布?(完成板书)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把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完成填空。
3、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觉第三节
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通过会意字、形声字的认识,能准确朗读“松林、千丈”等13个词。
2.通过想象,学会用“好像——要像”说一句话。
3.通过朗读,感受瀑布的声势浩大。
4.学会规范书写字“丈”教学过程。
一、复习图片,揭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是什么》这课中,告诉了我们水的各种形态:(课件出示)看这是这是小溪的水,这是江河的水,这是大海的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认识另一种水,这种水由高往低奔流而下,它是——瀑布拼音出示pu生读。板书。
二、认识生字词,初读课文
师:你读得真准确
师:请同学轻轻翻开课文第74页,这是叶圣陶老先生看庐山瀑布所写下的一首诗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圈出。师:同学读得真认真。
1.分组读生字
第一组:千丈如尘这般师:谁会读
(课件出示拼音)“丈、尘”是翘舌音,请读准
师:(会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合成一个新的意思。)我在汉典中查“松”是形声字耶!再斟酌一下哦!
师:你还看出了哪个字也是“会意字”。(教参好像没要求学生掌握哪些是会意字。)生:尘
师:你能像老师那样向同学解释会意字“尘”吗?
生:尘由小和土两个独体字组合起,表示很小的土,就是尘,所以可以说尘是个1
会意字。
师:丈是“会意字”吗?(生摇头)师:往下看就知道了,出示“丈”字的字形演变,
小篆楷书
从小篆“丈”可看出它也是由两个独体字组成。上面是“十”,下面是“尺”,所以根据度量单位市尺就是一丈。
师:看,中国汉字多么有意思,值得我们一步一步品尝呀。不仅如此,写好中国汉字也不简单,别光看“丈”笔画少,只有细心观察才能把它写好看。师:你觉得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生回答。
师:请在生字上写两个,注意写字三个一。
第二组:涌上一座比喻如雾师:请这位同学读师:(出示拼音)从拼音中发现了什么生:后两个词是整体认读音节。
师:你有一双火眼金睛。这四个字跟第一组的会意字不同,你知道它们有属于哪类字吗?生:形声字
师: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字说说它为什么是形声字吗?生回答。
师:同学们,通过形声字的认识,我们可以猜到这个字的读音。但通过形声字猜读音,却不是每次都正确的。
第三组:(带拼音出示)松林岸滩衬着脚下珍珠的屏师:这些字你们会读了吗?
师:这些字也是形声字,但它字的读音是不是跟声旁的读音一样?生:不是
师:所以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往往猜完之后,我们还必须用上字典朋友来确定是否猜的是对的。
2.混合读生字
课件出示:把“松林千丈如尘涌上一座比喻如雾岸滩这般衬着脚下珍珠的屏”放在一张幻灯片中,并且位置与课文中的位置一致。师:把刚才学习的三组词混合在一组,你还认得它吗?让我们开火车来完成。小小火车开起来——
师:我们的火车开得真顺利,看来同学们词掌握得不错。小小的词语真调皮,看他们跳到了课文中来了,(课件出示课文),你还认得他们吗?生:认得
师:这篇课文有三个小节,我们请三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是不是能把每个字都读准了。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注意字读准确,句子读流畅。
师:读完这首诗歌,我们知道第一小节写的是瀑布的——声音(学生能一下概括出来吗?有点难度。)
第
二、三小节写的是瀑布的——样子。
三、细读第一二小节
1.细读第一小节
师:叶圣陶先生是怎样写瀑布的声音的。听声音(课件出示)
师:叶圣陶先生觉得瀑布的声音像什么生: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1)师:像叠叠、阵阵这样的词我们把他叫做叠词你还能说出向这样的叠词吗?生:悄悄静静徐徐缓缓纷纷
师:见过叠叠的浪吗?出示图片,可见叠词具有用上叠词具有什么效果?
(2)师:“涌”,在字典中yong的读音有许多字“蛹甬俑踊涌”,为什么这句话中要用涌字生回答
师:你认为这个“涌”字该怎么读。视频播放海浪涌动的画面。生:涌字要有波涛的气势。师:是啊,你能读一读吗?生读。
(3)师:那“阵阵的风”又应该怎么来读。生读。
(4)师:在叶圣陶先生的眼里,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你觉得:瀑布的声音好像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你还能用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师: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来读出瀑布的声势浩大。
2.细读第二小节
这如浪涌岸滩,如风吹松林的瀑布声,吸引着我们急切地向瀑布走去。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1)如果老师把句子改为:(课件出示)山路一转,
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师:通过对比读,你觉得可行吗?为什么?师:你还发现什么不同?生;感叹号
师:眼尖的同学找得真快。
师:为什么作者要连续用上两个感叹号?生:用上感叹号可看出瀑布的壮丽那激动的'心情。
师:出示瀑布图片,是啊,叶圣陶先生看到的是如此壮观的瀑布,读——他看到的是“这般景象没法比喻”的瀑布,读——?师:标点符号要是朗读的重要指示灯。
(2)师:作者把瀑布的样子比作了什么?一道白银
师:巍峨高耸的青山之巅,凌空舞落一道长长的瀑布,它快如闪电,顺着陡峭的石崖直泻而下,奔腾激荡,水花四溅,冲刷着瀑流左右的岩壁。哦!那是流淌的白银,那更是九天泻落的银河!
师:不禁让我们想起同样把瀑布比喻成“白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出示词语:千丈,师:这里的“丈”与“尺”都是一个长度单位,“千丈”“三千尺”都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值,而是形容——高师:你认为瀑布还会想什么生:像一条白龙。
是啊,这幕幕的瀑布就像白银,像白龙从高空了下来,让我们闭上眼睛,仿佛我们的眼前就是瀑布,师读。(3)师: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
四、课后延伸,情感升华
师:其实还有许多世界之最瀑布,让我们感到“这般景象无法比喻”。图片出示,师用动情的话叙说每幅图的瀑布。
师:让我们带让情感一同走进瀑布,读一二节(配乐)
师:下节课我们还要看看近看瀑布,叶圣陶先生又是如何描写的。
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写会本课9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搜集材料,了解瀑布的更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5.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及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合作、认真倾听、积极表达及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声音,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听听他的声音,猜猜他是谁?愿意猜吗?(课件放瀑布的声音)猜出他是谁了吗?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72页,认真看看题目,试一试能不能和我一起把题目写到黑板上?师生共同板书:瀑布。
二、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课前我们已经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瀑布的材料,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搜集卡,把你搜集到的材料介绍给大家。
交流后小结:看,我们通过上网、查书、看报纸、看台历、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等各种途径了解了瀑布的这么多知识,想不想知道我们课文的小诗歌是怎么写瀑布的?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办?(提醒学生注意(1)标出生字;
(2)读书的姿势:头正、身直,手拿书,眼明、心快,口要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3.同桌汇报生字学习情况:用手指给你的同桌看,用嘴读给你的同桌听,提醒同桌要跟着读。
4.找名学生做小老师,帮老师检查生字。
5.生字挑战游戏:挑战其他同学,随便问他关于生字的情况,如:组词、小魔术、结构、写法、造句子等。
有感情朗读课文至背诵,理解诗歌。
1.生字大家学的这么好,再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识他们吗?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这次读,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引导学生: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破句,还要注意读书的姿势。)
读完后小结:刚才做到四个一的同学请举起手来,同学们做的可真棒!能够说到做到。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三名同学读诗歌)
2.你还愿意听谁读,可以直接告诉他,并说明理由。(推选三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余同学和我一起端起书来,认真听。)
读完后师生评价,如果有缺点,可引导学生,别人的意见你能接受吗?再读一读试一试。
3.为了帮大家读好课文,我还从网上搜集了很多图片,愿意看吗?(多媒体课件放瀑布图片、录像材料)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现在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能不能比刚才读得更好?
4.分小组读课文比赛:各小组可以选择喜欢的形式来读,如:齐读、接读、表演读等,再给大家一点时间,读一读,练一练,再来比。
5.各小组读课文比赛开始。
6.师配乐范读:听大家读得这么好,我也忍不住了,让我也来参加比赛好吗?
7.尝试背诵:还愿意来读吗?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读读课文,能背过的同学可以合上课本,没背过的同学可以看着书来读。
四、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质疑。
1.现在让我们来默读课文,默读后回答我的三个问题,所以要认真读,读后动脑猜猜我会提出哪些问题?
2.引导学生质疑:我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释疑。(不能解决的,引导学生课外再查资料自己解决)
3.我的问题:你听到瀑布的声音了吗?看到瀑布的样子了吗?能把听到的和看到的说出来吗?
五、交流收获,引导课后再搜集。
学过这篇瀑布后,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谈。
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
水帘挂在悬崖边,隆隆作响生雨烟。千万双手抓不住,可是银河落九天。
你还能搜集到到这样的诗句吗?下课以后试一试!
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叠、喻、屏”3个生字,会写“瀑、滩”等7个生字,掌握“瀑布、重叠、涌上、岸滩、衬着”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背诵课文;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写法的好处;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描写的意境。
三、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瀑布?你们在哪儿见过瀑布,是什么样的?
2、书中描写的瀑布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自学情况。叠(提醒学生:中间是秃宝盖,要写在横中线上)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2)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析结构复杂的字的字形,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2、自读诗歌,画出新词并把新词带到句子中去读一读。
3、小结: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牢固地掌握新字,理解新词,并把好词语记下来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三、读文质疑,理清顺序。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瀑布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了解主要内容。(先写声音,后写样子)
2、练习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诗。
(3)、小结:把诗读熟,试着背一背。
四、指导写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新词放入词语花篮中。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
3、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检查旧知,引入新课:
1、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交流抄写的语句。
二、自学思考:
1、出示要求:
(1)默读全诗,思考:哪些诗句是写瀑布声音的?哪些诗句是描写瀑布样子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去欣赏瀑布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自学讨论:
3、班内交流。
三、重点研读问题:
1、瀑布声音的特点。
(1)、指名读这一节诗。
(2)、出示文字:
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
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瀑布声势浩大,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朗读、齐读。
2、远望瀑布的样子。
(1)自由读有关诗句。
(2)从“忽然一转”这几个字中,你能想到作者刚才是在瀑布的哪一面听到声音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背面听声音大,现在转到正面声音就更大了,感受到瀑布的声势巨大,一定雄伟壮观。)
(3)“啊”字该怎么读呢?为什么这么读,或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4)瀑布什么样,作者是怎么打比方的?为什么先说没法比喻?又说“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5)读出情感(指名读、领读、齐读等方式展示)。
3、近看瀑布的样子。
(1)指名读这一小节。
(2)“仰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站在山脚下仰望?(用诗句中的语句回答)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
(3)为什么把瀑布比成“珍珠的屏”?
(4)为什么说被风吹过的瀑布如烟、如雾、如尘?
(如烟:轻柔飘逸,弥漫如雾:白茫茫一片,朦朦胧胧如尘:纷纷扬扬的落下。)
(5)赛读,读出美感。
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1、归纳板书,深入体会。
2、根据板书提示,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五、作业:
1、用“好像……又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2、背诵全诗,整理《我的采集本》,继续丰富内容。
板书设计:
浪涌上岸滩
风吹过松林 声(听觉) 雄伟壮丽
瀑布 青山衬着白银 色 由远及近
珍珠的屏 形(视觉)
如烟 如雾 如尘
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流程】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而我课前采取“小导游30秒”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游玩过的地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入情入境,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五一节快到了,又是一个旅游的好时光,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美丽的大自然玩一玩,大家高兴吗?
2.在“小火车之歌”的律动下,火车来到了“心语林”车站。课件播放瀑布的声音,猜想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3.了解学情,心中有底。
小调查:学习课文前你们自己都做了些什么?
(读课文、认字、查资料、提不懂的问题、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等。)
l请自己认字的同学读读生字
l请同桌同学互读、互纠、互教、互动。
二、入情入境,感悟诗意
1.小火车开动,来到“快乐林”。
2.欣赏影片,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什么。
3.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自主学习,并作学习汇报。
(结合指导朗读,随文识字,重点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4.试着自己美美地读读课文。
三、入情入境,畅所欲言
1.在优美的瀑布声中欣赏各地瀑布图片。
2.我口说我心:说说自己看完图片最真实的感受。
(感悟瀑布的雄伟、壮观,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画外之音】
《瀑布》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清清的`水》中的一篇主体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乐趣,在朗读中领悟感情,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兴趣。
【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上册《看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10-17
三年级音乐上册《放牛山歌》优秀教学设计10-14
课文《手指》优秀教学设计02-27
《租船问题》优秀教学设计02-10
三年级上册巧求周长教学设计(通用11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