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六年级太阳系教学设计
科教版六年级太阳系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
基本信息教材版本教科版下册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和操场模拟实验场地
二、教材简析
教材是《宇宙》单元的第五课,是在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三个天体运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太阳系的天体。教材分为“认识太阳系”和“建立太阳系模型”两个部分。教材中,对各天体的介绍只是虽然学生们可能听说过太阳系中一些其他行星的名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直接观察到,因此学生们自己先查找资料,并利用一些资料来帮助学生们认识太阳系,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建立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太阳系;能对数据、信息按需求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来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地收集太阳系有关的资料,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有关太阳系的信息;在制作太阳系模型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是可以被认识的。
四、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重点: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卫星和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五、学习者特征
学生们之前可能听说过太阳系中一些行星的名称,但对行星的认识很少,并且在实际生活中难以直接观察到。学生课前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会学习太阳系,在讨论会上充分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在课上讨论交流中加深对天体的认识,老师进一步补充相关资料小结太阳系。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八大行星的资料,按照一定比例,尝试建立一个太阳系的模型。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建立太阳系的模型。先在教室里进行,再到操场上进行,来体验太阳系的浩大以及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运行特征。加深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理解力,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有关宇宙空间的概念。
六、教学策略
主要以多媒体课件和模拟实验相结合
七、教学评价
方式策略学生学习成果汇报;建模。
板书设计:
太阳系
八大行星(卫星) 矮行星 小天体(彗星、小行星、流星)
操场建模:
叫九名学生代表这 9个星体,发给每个人一张纸条,到操场或大体育馆开展这项活动。按下列步骤指导这九名学生摆成太阳系模型。
⑴“太阳”站在场地的一边。
⑵ 水星从太阳开始走 4小步。
⑶ 金星从水星开始走 3小步。
⑷ 地球离开金星 2小步。
⑸ 火星离开地球 5小步。
⑹木星离开火星 34小步。
⑺ 土星离开木星 40小步。
⑻ 天王星离开土星 90小步。
⑼海王星离开天王星 100小步。
【六年级太阳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通用10篇)12-01
六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设计02-26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04-30
六年级科学《相貌各异的我们》的教学设计03-02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