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简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简述基因的重要作用。
2、能力培养
通过观察和分析、讨论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遗传物质基础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基因的概念和功能。
教学难点:
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播放带有“生物学”字样的动画,动画引入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提问学习过的内容:⑴什么是遗传?(屏幕显示)两幅动物家庭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中所包含的遗传现象;(学生齐答)
教师讲评并且显示遗传答案(屏幕显示)。
新课引入:(屏幕显示)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答的主要问题。
2、讲授新课
1)大家都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科学家通过实验方法为我们找到了答案,对照画面(屏幕显示人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画面),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向学生介绍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主要载体、DNA和基因。指导学生阅读书本有关内容。学习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内容(屏幕显示)。然后归纳:起遗传作用的是DNA;每个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上面包含很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再通过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简图(屏幕显示),从而使学生形成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等为主的概念体系。为使学生清楚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展示常见动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表(屏幕显示)。指导学生阅读书本相关内容。
2)学习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的内容。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遗传物质,那么,这些遗传物质是具体如何将这些信息“告诉我们的身体具体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师生讨论问题:基因它是如何控制性状的呢?除了课文的形象举例,再通过事例“转基因绵羊”(屏幕显示),使学生清楚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屏幕显示这种示意画面)
3)通过扩展资料,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加深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3、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4、巩固练习题供学生抢答后显示答案(屏幕显示动态画面)。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相关文章:
《故乡》的导学案02-14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铁的性质导学案09-01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03-20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