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景美如画》教学活动设计范文(通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风景美如画》教学活动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风景美如画》教学活动设计 1
【教学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从中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和相处。
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活动重点】:
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间故事、民间艺术和美食小吃、特产等内容
【教学活动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节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各种展示汇报方式进行总结、交流,增进对家乡的了解。
2、在活动中锻炼、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分享、交流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成果展示材料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家乡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根,是我们世世代代生命不息的源头。我们生在安阳,长在安阳,为了让大家对家乡有更多、更深的了解。自九月底起我们开展了了解家乡、我爱家乡美实践活动。(板题:我爱家乡美)
我们的活动经历了选择专题、成立小组,制定方案、小组调查,分析整理几个阶段,今天终于迎来了最后的成果汇报展示。首先请一句话概况,你们在前面的`活动中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了家乡哪些方面的美呢?屏幕示同学们活动的照片(板:历史文化? 风景名胜? 特色艺术)
家乡这么美,下面就请大家做小小宣传员,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吧!
二、活动要求:
1、各小组汇报展示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方式自定;
2、汇报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尊重汇报的同学。
三、活动开始
(一)历史文化小组汇报展示
爱家乡,一定要先了解家乡的历史,就从历史文化小组开始吧!
历史文化小组汇报展示内容:
家乡名字由来、历史概况、甲骨文、安阳庙会来历、历史名人故事(仁义巷的故事、妇好的故事)、唱豫剧
展示方式:图片讲解、讲故事、手抄报
(二)风景名胜小组汇报展示
从刚才同学们对家乡历史和文化知识的讲述,我感受到了安阳历史文化的悠久、厚重,更感受到了你们学习的热情。历史已成过去。一代又一代的安阳人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建设着家乡,使我们安阳越来越美好。相信风景名胜组的同学会给我们呈上一场视觉盛宴。让我们欢迎他们小组为大家展示!
风景名胜小组汇报展示内容:
风景名胜概况(媒体播放视频)、小导游带您游安阳、争当小小志愿者活动、? 风景画、小组收集资料编制《红旗渠精神伴我行》宣传册
(三)特色艺术小组汇报展示
大家刚刚游览了家乡的美景,现在肚子一定咕咕叫了吧? 有请特色艺术小组的同学先带大家去品尝家乡的美食。
特色艺术小组汇报展示内容:
家乡特色美食、家乡特产、老艺人杜兆山剪纸作品、
工艺美术大师、书法家赵乾民伯伯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同学们的手抄?
报、剪纸作品
(四)童谣展示
是啊,家乡不仅景美人也美!这种美也融入了大家创编的童谣中,请各组选出一首为大家展示。
1、历史文化组
锦绣安阳好地方,历史悠久好风光。
红旗渠水流域广,洹河滚滚向远方。
东有文字博物馆,西有殷墟美名扬。
岳飞庙宇有声望,文峰塔内佛像藏。
林虑山上常青树,桃花谷里雾茫茫。
袁林古色又古香,羑里城中禁文王。
太行平湖风景秀,大峡谷美旅游旺。
中外游客来安阳,称赞安阳好地方。
2、特色艺术组
我的家乡在安阳,安阳是个好地方,
文峰塔,羑里城,殷墟美名天下扬,
粉浆饭、炸血糕、生煎皮渣格外香,
林州栗、内黄枣、道口烧鸡卖四方,
请你有空来观光,就会发现她更棒!
3、风景名胜组
安阳安阳真伟大,名胜古迹顶呱呱,
殷墟甲骨惊天下,历经百年文峰塔,
珍珠泉水美胜画,红旗渠精神传佳话。
建设家乡责任大,加倍努力学文化。
争做家乡小主人,美好未来靠大家!
4、教师点评童谣
四、活动反思、总结:
我们的家乡很美,但家乡未来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人人都应加倍努力!你们虽然小,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反思,(媒体示实践活动记录表)如历史传统组的同学提出历史上有名的安阳八大景,从史料图片上看非常美,可惜随着历史变迁和环境恶化,只剩“柏门珠沼”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也是目前唯一可见之景;风景名胜组的同学在景区发现了乱扔垃圾、乱刻乱画、不爱护文物的行为;特色文化组的同学活动中发现有些民间技艺高手都是老人,而现在的青少年几乎都没接触过,他们担心这些技艺会失传,呼吁大家学习民间传统技艺。传承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本领,认真实践创新,将来能够为家乡历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拓展作业: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试着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写一份建议书
《家乡风景美如画》教学活动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风景画作品中的情感素描,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倾向。
2、运用平行透视或者成角体透视的原理,参考摄影图片绘制素描风格。
3、掌握表现力的构图,绘制家乡风景,体现对家乡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抛开色彩,集中精力来学习风景画的没有色彩变化的朴素描绘,研究一下风景画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构图,平行透视,成角透视,风景画的构图,练掌握。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路》图片,原作转化黑白效果,
2、看到这幅作品,你最强烈的感受舍是什么?如果你是这件作品的作者,你画出这样的画面是希望体现什么样的内心感?
3、集中精力来学习风景画的没有色彩变化朴素描风景画的基础知识。
4、展示与原作相关的两张结构示意图?提问两张表现的'原作画面结构的图,你觉得使画面产生前后空间感觉的秘密什么?
5、展示《村道》图片,展示立体平行透视示意图和基本规律文字通过一张立方体透视变化示意图,研究平行透视规律。
平行透视相关:视平线,消失点,消失线。
平行透视规律小结: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
6、展示《马棚》美术作品,立体成角透视,成角透视:视平线,左右消失点,左右消失线。
对照多媒体课件指出《马棚》里面的视平线,左右消失点分别在哪里?
成角透视小结:左右消失,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
7、展示教材:
“思考·练习”示意图一组图片?这是为什么?
多媒体展示四张图片,图中景物看起来似乎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景物不一样吗?
四、布置作业:
采用线条形式,在多媒体课件上的一组风景摄影作品中,选择自己喜好一副进行临摹,重点体现画面中的透视关系。
五、教学总结:
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优秀练习作业,在给与积极地评价,与学生一起对存在的透视问题进行修改。
《家乡风景美如画》教学活动设计 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现美、表现美,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了解透视知识,学习风景画的构图,参考摄影作品改画风景。运用透视、构图知识,画家乡的风景。
3、通过观察、讨论与讲解,了解一幅好的色彩风景画应该具有的构成因素,懂得如何欣赏,尝试几种表现风景画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色彩风景画的欣赏能力,理解色调对情感的作用,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用已有的色彩知识,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资料等。
学具:各种颜料、画笔、纸等绘画工具。
课堂活动案:
一、导入新课。
通过欣赏家乡风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回忆,通过画家乡风景画,表现情感,进而导入表现立体空间关系。
要求学生拿一张白纸,勾画一幅简单的家乡风景画。 作业评比。
提问:哪一张作业更有空间感? 学生分组讨论,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体会如何在平面的二维空间表现出立体效果?
二、新授。
1、风景画的透视。
(1)欣赏朝戈《草原的路》,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体会作品所表现出的对家乡的.情感。
(2)分析作品中的透视现象。 水平线:开阔。 斜线:深远。
(3)思考题:
如果把斜线换成直线,你的感觉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总结:透视的规律。
2、透视知识。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基本方法: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三、通过学生赏析,学会从作品里读出透视的相关信息,并用语言表述、表现出来。
1、欣赏霍贝玛《村道》,指出作品中视平线、消失点(心点)、透视线分别在哪里?属于什么透视?
2、对照透视图。
3、平行透视规律小结:与画面平行的无透视变化;其他则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四、袁运甫《马棚》赏析。
指出作品中视平线、左右消失点、左右透视线分别在哪里? 联系艺术作品,抓住科学与艺术中的运用,学会分析其透视现象。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理解。
五、学生活动。
家乡的风景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尝试运用所学的透视、构图知识画一张风景画。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教师展评。
六、总结与课后整理。
总结本课知识点及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完善。 观察生活,网上收集资料,完善自己的不足。
《家乡风景美如画》教学活动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解风景画的基本透视现象。
2、了解透视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透视的规律,并能运用于 自己的绘画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分析风景图片并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在绘画作品中表 现出的空间感。
2、扩大参与性,在表现中实现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形成初步 的表现与运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理解风景画中特定的情感表现力。强化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风景画中的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理解通过作品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风景图片
学生准备:画具
四、教法、学法:
导学法、并用启迪、暗示、设疑、点拨、讲解示范等方式,展示学习全过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努力营造一种民
主氛围。学法上主要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观察、体验、发现、以及对话、思考、讨论、尝试表现等活动,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并逐步把所学的知识一步步内化,最终能熟练的运用于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由一组瓜州的风景图片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伴随着音乐播放学生熟悉的瓜州风景图片。)
1、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 (教师调拨课件,展示图片,学生欣赏)
2、师:这是哪儿的美景?生:瓜州。师:对,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瓜州的风景图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画家乡的 风景》(出示课题)
(二)分析作品、学习方法:
1、画作欣赏,激趣。
(1)师:许许多多的画家都用画笔表达过对家乡的热爱,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
(教师调拨课件,展示风景画作品)
(2)师:同学们想不想学学风景画的画法,在课余时间也用你 们的画笔描绘我们瓜州的景色呢?
生:想
(3)师:画好风景画有很多因素所决定,我们来看看这节课需要解决风景画的什么问题,请同学们看图片,仔细观察,图片中桥有什么变化?(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小组内迅速交流,并全班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并加以引导 学生明白他们观察到的视觉现象叫做透视,可以表现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引出这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透视。
2、学习透视的概念,了解透视的基本方法。
(1)师:什么是透视?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3页透视的概念,并让一名同学读出来。师强调关键词(研究视觉空间变化,解决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透视的目的。
(2)师:知道了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还要了解透视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多媒体讲桌。
(3)师:我们把讲桌可以简单的看成一个长方体,大家都知道长方体是有什么组成的?
(学生会有“面、棱、角”等类似的回答。)
(4)指相应位置的同学回答问题:你正对着的是长方体的什么?(面还是棱)
通过不同位置同学的回答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也就知道了什么情况下是平行透视,什么情况下是成角透视(这属于了解的内容,学生能分辨出来即可)。此时,告诉学生我们是以平行透视来学习画面空间感的表现的。
2、过渡语:学到这,有些同学肯定要问了:“透视到底在绘画中怎么表现出来?”我向同学们推荐一位画家,他生长在蒙古大草原,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画了许许多多表现美丽大草原的作品,他就是蒙古画家朝戈。同学们可以边欣赏他的作品,边看看他是怎样就草原的辽阔、一望无际的感觉画出来的。
3、分析朝戈的作品《草原的路》(初步理解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
(1)教师调拨课件、展示朝戈的作品《草原的路》
小组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朝戈是怎样表现出草原的辽阔、一望无际的感觉的。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3)教师在白板上演示能表现地貌的主要线条的走向,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4)问题交流:将图示中的斜线改为直线,你的感觉会有什么变化?
请同学说出自己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过渡语: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透视,也知道了透视的'基本方法,接着我们来学习透视的基本规律。
4、分析霍贝玛的作品《村道》
(1)师: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小路、树、房屋、田地、人、蓝天白云)
(2)师:通过画面你能感受到什么?(浓郁的生活气息。)
(3)师:画面主要描绘了什么?(小路和树)好,我们来看看小路和树,从近到远有什么变化?(小路越来越窄,最后消失于一点)
(4)师:小路消失的点在绘画中叫心点,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7页。
指同学读心点的概念,并解释学生难理解的重点词,同时引出视平线的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知道就行,不需要着重强调,关键在后面的运用中。)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同时在课件上画出示意图。
(5)树发生了什么变化?(近处的高,远处的低)学生反馈的同时教师在白板上画示意图,并引导、点拨学生注意树干的画法,以及与画面的关系。)
(6)师:小组内迅速的将刚才你们观察到的小路和树的变化归纳整理以下。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整理的结果。(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教师指出这就是透视规律
(三)看一看、找一找、画一画。
1、师:仔细观察画面,找一找,画面中发生了消失变化的线有哪些?
教师调拨课件,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找出画面的心点、视平线、消失变化的线以及没有发生变化的线。
2、师:谁来试一试?上来画一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让个别学生在白板上演示。
3、让学生说一说画面中的透视关系。
4、师:我们的知识学完了,大家刚才也用了,大家现在想一想,在具体绘画时我们应该首先干什么?(引出画画的具体步骤,教师分别作解释。)
(四)我学我用
1、参照风景图片,用铅笔画一幅风景速写。要求:透视关系正确,能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学生画,教师巡视指导。(找一名画得快得同学,在白板画出简单的线条图)
2、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优秀作品与大家分享。 小组推荐作品,布置展板。
(五)评一评、说一说。
先让学生点评、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全班交流分享(主要引导学生点评画面是否体现了空间感,透视关系是否基本正确,对有创意的点评和对画面其他方面的点评,教师要及时鼓励。)
(六)结束语:
同学们,只要你们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你的身边处处都是美景,让我们用眼睛发现美,用心灵感受美,用画笔描绘美丽的家乡。
六、板书设计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进宽远窄。
《家乡风景美如画》教学活动设计 5
课程名称:
《家乡风景美如画》
适用年级:
小学四年级
课时安排:
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学会观察、描述并欣赏家乡的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环保意识,鼓励学生为保护家乡环境贡献力量。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家乡风光初印象
导入:播放一段家乡风景的视频或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眼中最美的家乡风景,初步感受家乡之美。
第二部分:深入探索家乡美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点或历史文化遗址,如公园、古迹、河流等,现场观察并记录所见所感。
资料搜集:指导学生利用图书、网络资源查找关于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的资料,准备分享。
第三部分:家乡美景我来绘
创作:鼓励学生根据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的结果,用画笔或电脑软件绘制家乡风景画,或撰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小短文。
分享:在班级内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小组交流和全班分享,评选出最具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第四部分:我为家乡添光彩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家乡环境,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保护动植物等。
行动计划:制定个人或小组为家乡环境改善贡献力量的具体行动计划。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和作品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或小短文,评价其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行动计划评价:根据学生制定的保护家乡环境的行动计划,评估其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
实地考察所需交通工具和安全装备
绘画材料(如纸张、画笔、颜料)
网络资源(如家乡风景图片、历史文化资料)
课后作业
完成一篇关于家乡风景的日记,记录实地考察的所见所感。
设计一张家乡环保宣传海报,倡导大家共同保护家乡环境。
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情况,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效果的达成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便在后续教学中不断优化和改进。
---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和创意表达,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欣赏家乡的美,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是一次融合语文、美术、社会实践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教学活动。
《家乡风景美如画》教学活动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
掌握基本的摄影、绘画或文字记录技巧,用以捕捉和展现家乡美景。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艺术创作手段,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保护家乡美景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 家乡自然风光的认识: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川河流、湖泊草原、森林植被等自然景观。
观看家乡风光图片或视频,感受其独特魅力。
2. 人文景观与特色文化的探索:
介绍家乡的历史遗迹、古建筑、民俗风情、传统节日等人文景观。
邀请当地文化名人或历史学者进行讲座,深化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
3. 摄影、绘画或文字记录技巧的学习:
教授基本的摄影构图、色彩搭配、光线运用等技巧。
指导绘画技巧,如素描、水彩、油画等,用以描绘家乡美景。
鼓励学生用文字记录家乡的故事和感受,培养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
1.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前往家乡的`自然风光区和人文景观地进行实地考察,进行现场教学。
要求学生用相机、画笔或笔记本记录所见所感。
2. 小组讨论与分享:
分组讨论各自观察到的家乡美景,分享感受。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和讲解他们的作品或发现。
3. 专家讲座与互动: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设立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增进对家乡的了解。
4. 艺术创作与展示: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摄影、绘画或写作等方式,创作关于家乡的作品。
组织作品展览,邀请家长和社区居民参观,增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5. 环保教育:
结合家乡的美景,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小组讨论、艺术创作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 成果评价:
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演讲能力和环保建议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
设立优秀作品奖、最佳创意奖等奖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3. 自我反思:
鼓励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活动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活动亮点和不足之处。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后续的教学活动设计。
【《家乡风景美如画》教学活动设计】相关文章:
《家乡风景美如画》教学活动设计08-18
《故乡的风景》教学设计09-17
小学《风景写生》教学设计07-25
《家乡的冬天》教学设计07-31
《画家乡》教学设计08-07
《画家乡》经典教学设计10-13
《家乡的习俗》教学设计09-26
家乡的夜景的教学设计08-02
《家乡绿梦》教学设计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