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鉴赏
《论语》鉴赏1
《论语》十二章 春秋战国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十二章注释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愠: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站立,站得住。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疑惑。
回: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者:代词,“……的人”。
好:喜爱,爱好。
乐:以……为快乐。
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于:介词,对,对于。
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善,好。者,……的人
川上:河边。川,河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者,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三军:指军队。
夺:改变。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守。
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仁:仁德。
《论语》十二章赏析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即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论语》鉴赏2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 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答:
(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答:
[答案] 17.(1)《论语》
(2)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 (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 17.(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溪边自有舞雩风”中的“舞雩风”出自《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为曾皙表达自己人生理想的.文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此句表达的人生理想,有各种说法。
(2)本题考查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要求“结合作者的思想”,要求考生对苏轼的儒道释的思想有一定了解。结合“本诗内容”,要把苏轼的思想和具体的文本结合起来分析。“舞雩风”的典故可根据儒家思想解读,也可以根据佛道思想解读,苏轼又多家皆修,所以答案也可以作两解。
[赏析]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儋州时期,他在城南建造泥房居住,和当地百姓结下深厚感情。作品浅易如话,毫不雕琢,把朴素的内容写得生动而富有风趣,在不经意间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活泼姿态,极具大家气象。第一、二两句生动活泼地写出了作者和当地百姓的亲密关系,几个少年口吹葱叶迎送微醉的“我”,怡然自得之情寄寓其中。第三、四两句蕴含哲理思考,使用对比手法,“莫作”说得斩钉截铁,态度何等坚决;“自有”说得颇具炫耀之意,何等自在;“天涯万里”“溪边舞雩”对举,一舍一取,足见词人志趣。苏轼的思想是驳杂的,兼融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淡泊和佛家的超脱,我们在《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经典名篇中已经领略。
《论语》鉴赏3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从孔子的这段话中,人们提炼出了一句流行的口头禅——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常常是用来批那些没有潜力、不懂道理或不可教化的人。这么说来,宰予就成了一段不可雕的朽木。可是,宰予是孔子门徒中很有天赋的人,学习悟性很高,也很刻苦。自然,“朽木不可雕也”这句文中带刺的骂人话就不该加在他身上。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话的原意是:“腐烂的木头不可能雕刻什么了,粪土一样的土墙不可能粉刷了。”看到这里,似乎孔子对宰予的怒气已经促使他抛开作为君子刻守的礼仪,开始拄杖大骂了。于是,很多人就由此得出一句出自圣贤之口的辱人之言,断章取义,遗落了后面半句话:“于予与何诛?”这句的意思是“对宰予,我还能责备什么呢?”由此可见,孔子其实是在拄杖叹息。原来,宰予虽然是一块学习的.好料子,而且勤奋上进,颇入孔子法眼,但是天不作美,他的身体却十分的虚弱,时常生病。我想,身体孱弱的宰予在白天学得太累了睡上一觉,确实是无可厚非的事。孔子不是在叹息宰于做为读书人白天睡大觉的表面现象,而是在感叹宰予身体状态之差,承受不起他奋起学习的决心。他是为学生的身体担心啊!
孔子说:“当初我看一个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看一个人,我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一下他的行为。这种情况,我是经过宰予的事情以后改变的。”孔子之所以能够门徒三千人,培养出七十二位圣贤,就是基于他对于人的天赋与人的身体是很清楚,而对每一个学生又是有教无类的缘故。
但是,现在的人们在文绉绉地骂着:“朽木不可雕也”时,又有几人想到这一层?
孔子是个很体谅学生的老师。
《论语》鉴赏4
有人说:《论语》是孔子写的书,其实不是。孔子一辈子没有自己写过一本书。
为什么叫《论语》
《论语》是在孔子去世几十年之后(大约公元前400年),由他的弟子和弟子的学生根据笔记和记忆加以整理汇编而成的书。全书用语录体的形式编纂,主要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和他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学生的言论。全书涉及到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方方面面,是研究孔子思想和经历的第一手材料,也是研究儒家学说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应该说,《论语》虽然不是孔子所著,但它属于孔子。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
为什么取名叫《论语》呢?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译成白话是说:《论语》这本书,记录的是孔子应对弟子提问、回答当时的君王、世人的言论,以及孔子弟子们相互之间的言论,而这些言论都是从孔子那里学习和听到的。孔子已经去世,孔子的门人弟子相互拿出自己的记录,共同分析评定,并编纂起来。所以就把这本书称为《论语》了。班固在这段话里讲清了为什么书名叫《论语》。班固认为:论就是论纂的意思;语就是语言、言论之意。当然,历史上还有其他解释,但都不及班固的解释一语中的。
《论语》传承至今,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自从战国初年(大约公元前400年)成书以后,也仅仅是儒家教授学生的教材,仅仅是儒家的经典。在那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不少思想家拒绝儒家,拒绝《论语》,甚至批评儒家的一些观点。从老子、庄子的书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依靠法家治国,先是焚书,后是坑儒。《论语》遭到灭顶之灾。到汉代,《论语》只流传下来三个版本。一本是当年鲁国人传授下来的,称为《鲁论语》;一本是当年齐国人传授下来的,称为《齐论语》;还有一本是汉武帝末年,修缮曲阜孔子故居时,在墙壁中发现的,因为是用大篆写的,因而被称为《古论语》。三个版本大体内容相同,但字数与分篇小有差异。直到三国时期,儒家学者何晏汇集三个版本及各家注解,作《论语集解》一书,这才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最早的《论语》完整注本。《论语》就在这本集解中完整地保存至今。
《论语》的核心内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大约由500多段语录组成,总共15000字左右。但《论语》一书的重要内容太多了,几乎包含了孔子全部的思想精华。换句话说,涵盖了儒学各个方面的理念和观点。《论语》的内涵之博大,是任何其他书籍都不能替代的。从教育与学习、人格与修养、行为与礼节、个人道德与社会伦理、日常行事与人生哲理,直至谈古与论今、为政与治国,有关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孔子都有极为精妙的论述,都有光耀古今的思想。这里,我们只能就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仁,做一个简单的解析。
孔子说的仁到底是什么?
有人统计过,《论语》500多章,其中59章提到仁,仁字出现109次之多。如果一定要寻找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我更倾向于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解释这个含义广泛的儒家道德观念仁。《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音:i rn)。孔子的弟子樊迟向他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孔子用两个字爱人,把仁的'核心观念告诉了弟子。可谓简单明了,切中本质。爱人,可以解释为:爱护别人,也可以解释为:热爱周围的人。虽然爱人仅仅两个字,但却给我们透露了在孔子关于仁的概念中,包含的三个方面重要信息:
第一个重要信息是:孔子把仁定位在了人与人的关系上;
第二个重要信息是:孔子认定的仁就是爱人,首先是要有爱,向内修为自己,以产生爱心;向外实践仁德,把这种爱心奉献给别人;
第三个重要信息是:在孔子仁的概念中,视别人为人(而不是奴隶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即将解体的时代),是平等的人,值得爱的人。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敬爱的现代作家冰心先生。冰心先生为之写作一生的信念和座右铭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先生说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是人类的大爱。冰心先生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中的爱,与孔子爱人中的爱,是否有某种传承的关系呢?我认为是有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把孔子讲的仁,简单理解为爱人是可以的。
每个人都有两颗心
一颗心是爹妈给的,是肉体的心,叫真心,是一个人生命的原动力。另一颗心是后天的,被社会锻造而成,叫做良心,是人一生行为的总指挥。锻造良心最重要的营养就是孔子提倡的仁德之心、爱人之心。做人要有良心,这样的理念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在社会上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的今天,其实良心仍然深藏在亿万中国人的身体中。几年前:报纸上披露了这样一件事:
丛艳春是生活在吉林山村的一个农家妇女,她的丈夫因病常年卧床不起,唯一的儿子不但患有间歇性神经病,而且还是侏儒。为了治好丈夫的病,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可现在她又心如刀割:家里唯一的那头老驴也要被拉上屠宰场了就等着把这头驴杀掉卖钱去给丈夫抓药呢。
杀驴的时候,当剖开驴的肚子时,一个硕大的肉球滚了出来,吓了人们一跳。杀了几十年驴的屠夫也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后来,他们断定,那个从驴肚子里滚出来的东西就是传说中和马宝一样能够包治百病的驴宝。
丛艳春得到驴宝的消息传开了,附近方圆几百里的药材商走马灯似地来到丛艳春家,先是打探,然后就开始出价。可丛艳春显得异常的平静,面对络绎不绝的买家,她只是说了一句话:等我弄明白了再卖。
这时,为了能得到驴宝,那些商人们打起了争夺战。一开始,有人出价7千元,丛艳春笑着摇了摇头,人们以为她嫌价钱低,于是价钱一直往上抬。到17万,可丛艳春还是不为所动。
在人们纷纷猜测之时,丛艳春又带着样品上路了。在这之前,她已经找了很多兽医以及县里的行家鉴定,但没有一个权威的结论。于是,她又凑足路费去了市区。临走的早上,一个商人出了40万的天价,惊得当地的老百姓目瞪口呆,可丛艳春坚持:我不能不明不白地糟蹋人。
经过市里多个专家的鉴定,真相大白:这驴宝只是驴身上的一种良性血管瘤,没有治疗疾病的价值。这时山村再次沸腾了,很多人骂丛艳春傻,你去搞那些鉴定干吗,送上门的40万不要。可丛艳春非常坦然,面对四壁空空的家,她说:为了丈夫和儿子的病,我很想有钱,可我一定要弄明白,假如真的是宝,能治病,再卖不迟。我害怕稀里糊涂地害了人,那样我的良心上说不过去,会一辈子不安。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这是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对良心的诠释,足以证明良心在中国社会的根深蒂固。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就是要守护好中国人的仁德爱人之心,守护好中国人的良心
【《论语》鉴赏】相关文章:
诗词鉴赏07-04
《诗经》原文及鉴赏07-28
鉴赏诗歌的手法06-11
精选论语 教案06-15
《诗经》鉴赏(精选17篇)04-20
《论语》的读书感想07-06
名著导读《论语》07-04
《论语》十则07-04
《论语》的教学反思07-09
《文学鉴赏》语文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