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乡应急演练计划
全乡应急演练计划
乡地处县北部,地质特征属平原地带,因北部紧靠小沙河故道,加之恶劣天气影响,极易遭受洪涝、暴风雨、冰雹等自然灾害侵袭。1996年50年一遇的大洪水给我乡造成了极大损失,地震灾害因多年未发生也存在潜在隐忧。为了确保20xx年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高效地开展自救,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切实保障全乡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演练计划。
一、适用灾害界定
主要指各种综合性灾害,其特征指具有突发性,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洪水、地震导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损面积较大,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救助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协调联动的原则,乡实行统一领导和指挥,各相关部门和村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
(一)成立救灾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任务:负责组织指挥全乡应急救灾工作,研究部署灾害预防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灾后恢复和重建等重大事项。
(二)成立民政救灾及日常工作办公室,由民政助理靳利强、党政办主任兼任办公室正副主任。地点设在乡办公室,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负责领导协调全乡民政救灾和日常应急准备工作,协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应急救灾工作举措,督促检查民政救灾和日常应急处置落实情况,及时将民政救灾和日常应急工作向领导小组汇报。
(三)成立应急救援队伍
1、应急抢险组
组长:
成员:各村再抽调3-5名青壮年骨干组成抢险救灾队伍。
职责:灾害来临时,迅速组成抢险队伍,第一时间投入一线抢险救灾,紧急转移灾民,维护现场秩序。
2、救灾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救灾计划拟订、灾情统计、检查、报送、制订救灾物资分配方案,指导灾区做好灾民救济工作,做好捐赠款物的接收、使用、管理工作。
3、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救灾物资购置储备,供应调配工作,负责灾区群众生活安置和粮食供应工作。
4、安置转移组
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救灾应急交通运输工作,解决好转移灾民所需车辆和其它交通工具,保证救灾物品顺利到达指定地点,确保灾民安全转移到位。
5、医疗卫生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灾区保管员救护,保证药品供应,搞好卫生防疫和疫情监测。
6、安全防范组
组长:
职责:负责灾区治安防范工作,对重点目标实施警卫,做好主要路段交通疏导工作,保证灾区治安秩序良好。
7、综合组
组长:
成员:由农技站、供电所、土地所、网通、移动等相关单位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军区农业和其它产业的灾情调查、生产自救,负责安全供电、调荷运行,负责救灾通讯顺畅,负责全乡救灾工作的执法监察。
三、平时准备
1、各村要根据本村情况,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2、各村要把应急救灾宣传工作抓在手上,做在平常,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增强社会大众的应急意识,抓好应急救灾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自主、自救能力。
3、乡村要在灾害多发季节建立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明确主要领导亲自带班,时刻坚守工作岗位,确保一旦灾情发生,在最短时间内向上级报灾情。
4、乡财政在编制年度预算时,要将救灾资金列入预算,确保救灾物资充足供应。
5、切实做好救灾防控工作,平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自理,住房安全,严防因工作疏漏所导致的非正常事故发生。
四、保障措施
当重大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按照下列程序迅速展开工作:
1、乡政府立即召开应急救灾工作会议,迅速通报全乡灾情,研究部署应急救助工作,拟订应对更大灾害的可行对策。
2、立即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上报我乡灾情和应急救灾进展情况,请求给予援助。
3、按照预案设置,迅速成立灾情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立即赶赴灾区,按照分工职责,迅速展开救助,并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反馈。
4、相关部门要根据自己承担的职责和义务,迅速深入受灾区域,对口帮助受灾村和群众做好救灾工作。
5、视灾害程度,乡政府随时准备向主要领导汇报重大情况。
6、切实做好灾民安置、物资调配、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工作。
五、灾后救济
1、大力宣传救灾物资工作的方针政策,凝聚社会力量,开展全民求助活动,确保救灾物资供应到位,稳定灾区群众情绪,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2、制定灾后恢复重建,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和医疗救助等工作方案,经乡党委、政府审定后,分步实施。
3、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生产自救工作,迅速组织灾区群众恢复生产、抢种补种,将受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协助上级部门搞好民政赈灾工作,落实救灾优惠政策,减轻灾民负担,尽快恢复灾后正常生产生活的良好秩序。
【全乡应急演练计划】相关文章:
度应急救援演练工作计划03-13
县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方案03-14
教研活动计划03-13
业务销售计划03-22
乡镇计划生育的工作计划范文03-13
培优扶差计划教师个人工作计划03-21
hr工作计划03-15
小班的班级计划03-14
创优争先活动计划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