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识字》大班语言教案

《识字》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4-07-18 19:27:13

《识字》大班语言教案

《识字》大班语言教案

《识字》大班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1、自由,流利的朗读诗歌。

  2、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一说,哪些事情自己做。

  3、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重难点:

  看图说话

  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

  教学准备:

  识字课本,字卡,游戏用具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课前准备。每周一首。

  2、师生问好。小朋友们,小朋友早上好。

  3、课文导入

  老师:今天上课之前呀,郑老师要跟你们分享一件神秘的事情。昨晚有只小花猫跑到我们学前四班睡着了,我们一起把它叫醒好不好。

  叮铃铃叮铃铃,谁醒了。(小花猫)。小花猫醒了会做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小花猫把它做的事情记录下来藏在了我们课本的第30页,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花猫都做了什么事情。

  二、学习儿歌

  老师:小朋友们,请翻开课本第30页,仔细听老师读一读,看看小花猫都会做哪些事情了。

  老师:认真观察书上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花猫在做什么事情?

  (小花猫自己穿衣服,吃早餐,去学校。。。。。。)

  老师:聪明的小朋友迅速打开大脑,说一说小花猫还会做哪些事情?

  (扫地、叠被子、帮助妈妈洗菜。。。。。。引导:师做动作,学生看着说)

  老师:小花猫变得可真厉害,我们一起来向她学习吧。师领读,生跟读(带动作)。第2遍,拍手鼓读。

  老师:生齐读。(读书了,小手指着)

  老师:小花猫会做的事情可真多,可是郑老师觉得我们学前四班的小朋友也很了不起。你们在家或是在学校都做了哪些事情,跟大家分享。(要针对孩子们的发言一一讲评)指名说。分组读,奖励。

  老师:所以我们知道了,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作业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老师:小花猫知道我们会做这么多事情,很开心的邀请我们到它家里去玩。可是呀,小花猫家有一个习惯,每次有客人来它都会放鞭炮来迎接客人们。

  三、学习生字

  1、老师:小花猫买了四个大鞭炮来迎接我们的到来,而且呀。每个鞭炮放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听听。

  2、依次出示自、己、东、西四个字卡。师带读,生跟读。

  四、识字游戏,放鞭炮

  老师:1节日到 2这是什么炮

  学生:1放鞭炮 2这是自,自自自

  老师:齐读,小组读,齐读。

  五、给生字找朋友

  1、每个鞭炮放出来的声音都那么有精神。可是鞭炮太孤单了,我们给鞭炮找找朋友。

  谁来给“自”找朋友。(自己,自觉,自然)

  谁来给“己”找朋友。(知己,自己)

  谁来给“东”找朋友。(东边,东方,东西)

  谁来给“西”找朋友。(西边,西方,西红柿)

  2、出示最好的朋友。自信(联系校训)、自己、东边、西边。

  3、齐读。

  六、准备回家。

  1、老师:鞭炮也放了,朋友也找了,我们准备开火车开回家了。

  2、火车火车哪里开,火车火车这里开。读生字,词语。

  3、老师:火车开啊开,开回到了我们的课文里。我们一起把生字送回家。在儿歌里找到今天的生字宝宝,用铅笔圈出来。

  七、总结,课后小任务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认识了四个生字(生:自、己、东、西)。要把他们牢牢记在心里。下节课我们一起回来分享,你们回家都做了哪些事情。

  教学反思:

  优点:整个教学环节井然有序。两大目标:流利的朗读儿歌,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把控渐渐成型,面对课堂小插曲,能够换成鼓励为主的改正方式,是自己把控课堂的一种进步。针对学生的每一句发言,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和简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环节的过渡自然,思路清晰。自己的教态温和,语调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是一次有着进步的公开课。

  不足:针对幼儿课堂,自己的语言使用还不够儿化,有待加强。时间安排上合理性有待提高。学习儿歌的朗读时间上稍微有些短暂。对于幼儿课堂,不能多次使用同一口号“请坐端”,可换成:“我想请坐姿最端正的小朋友来回答我的问题”或者“我喜欢这样坐的小朋友”,适应语言应该更倾向于鼓励性。争取下次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百科:字,是中国汉字,字的主要字义是指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做动词,名词使用时意义不同。

《《识字》大班语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识字》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识字教案07-11

识字活动大班游戏教案10-18

大班语言识字活动《住房子》教学设计10-09

大班语言识字活动《找找字的伙伴》教学设计04-20

大班的语言教案08-17

识字-教案10-23

精选识字教案08-19

关于大班的语言教案10-06

家的大班语言教案08-09

下雨了大班语言教案06-29

文章
代写
用户协议

《识字》大班语言教案

《识字》大班语言教案

《识字》大班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1、自由,流利的朗读诗歌。

  2、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一说,哪些事情自己做。

  3、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重难点:

  看图说话

  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

  教学准备:

  识字课本,字卡,游戏用具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课前准备。每周一首。

  2、师生问好。小朋友们,小朋友早上好。

  3、课文导入

  老师:今天上课之前呀,郑老师要跟你们分享一件神秘的事情。昨晚有只小花猫跑到我们学前四班睡着了,我们一起把它叫醒好不好。

  叮铃铃叮铃铃,谁醒了。(小花猫)。小花猫醒了会做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小花猫把它做的事情记录下来藏在了我们课本的第30页,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花猫都做了什么事情。

  二、学习儿歌

  老师:小朋友们,请翻开课本第30页,仔细听老师读一读,看看小花猫都会做哪些事情了。

  老师:认真观察书上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花猫在做什么事情?

  (小花猫自己穿衣服,吃早餐,去学校。。。。。。)

  老师:聪明的小朋友迅速打开大脑,说一说小花猫还会做哪些事情?

  (扫地、叠被子、帮助妈妈洗菜。。。。。。引导:师做动作,学生看着说)

  老师:小花猫变得可真厉害,我们一起来向她学习吧。师领读,生跟读(带动作)。第2遍,拍手鼓读。

  老师:生齐读。(读书了,小手指着)

  老师:小花猫会做的事情可真多,可是郑老师觉得我们学前四班的小朋友也很了不起。你们在家或是在学校都做了哪些事情,跟大家分享。(要针对孩子们的发言一一讲评)指名说。分组读,奖励。

  老师:所以我们知道了,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作业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老师:小花猫知道我们会做这么多事情,很开心的邀请我们到它家里去玩。可是呀,小花猫家有一个习惯,每次有客人来它都会放鞭炮来迎接客人们。

  三、学习生字

  1、老师:小花猫买了四个大鞭炮来迎接我们的到来,而且呀。每个鞭炮放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听听。

  2、依次出示自、己、东、西四个字卡。师带读,生跟读。

  四、识字游戏,放鞭炮

  老师:1节日到 2这是什么炮

  学生:1放鞭炮 2这是自,自自自

  老师:齐读,小组读,齐读。

  五、给生字找朋友

  1、每个鞭炮放出来的声音都那么有精神。可是鞭炮太孤单了,我们给鞭炮找找朋友。

  谁来给“自”找朋友。(自己,自觉,自然)

  谁来给“己”找朋友。(知己,自己)

  谁来给“东”找朋友。(东边,东方,东西)

  谁来给“西”找朋友。(西边,西方,西红柿)

  2、出示最好的朋友。自信(联系校训)、自己、东边、西边。

  3、齐读。

  六、准备回家。

  1、老师:鞭炮也放了,朋友也找了,我们准备开火车开回家了。

  2、火车火车哪里开,火车火车这里开。读生字,词语。

  3、老师:火车开啊开,开回到了我们的课文里。我们一起把生字送回家。在儿歌里找到今天的生字宝宝,用铅笔圈出来。

  七、总结,课后小任务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认识了四个生字(生:自、己、东、西)。要把他们牢牢记在心里。下节课我们一起回来分享,你们回家都做了哪些事情。

  教学反思:

  优点:整个教学环节井然有序。两大目标:流利的朗读儿歌,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把控渐渐成型,面对课堂小插曲,能够换成鼓励为主的改正方式,是自己把控课堂的一种进步。针对学生的每一句发言,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和简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环节的过渡自然,思路清晰。自己的教态温和,语调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是一次有着进步的公开课。

  不足:针对幼儿课堂,自己的语言使用还不够儿化,有待加强。时间安排上合理性有待提高。学习儿歌的朗读时间上稍微有些短暂。对于幼儿课堂,不能多次使用同一口号“请坐端”,可换成:“我想请坐姿最端正的小朋友来回答我的问题”或者“我喜欢这样坐的小朋友”,适应语言应该更倾向于鼓励性。争取下次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百科:字,是中国汉字,字的主要字义是指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做动词,名词使用时意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