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板凳歪歪》大班语言教案

《板凳歪歪》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2-04-15 17:49:52

《板凳歪歪》大班语言教案

《板凳歪歪》大班语言教案

《板凳歪歪》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儿歌,读准"菜、奶、衣、鸟、哝"的发音。

  2、运用看图讲述的方法,通过"连环式"地摆放图片学习儿歌的内容。

  3、体会儿歌诙谐、风趣的特点。

  4、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学习儿歌。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小图片:板凳、娃娃、小猴、公鸡、豆虫各两张。

  2、将图片以"连环"的方式排列在黑板上。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儿歌中的物体、动物、人物。

  1、教师用夸张的动作出示、摆放图片。

  2、教师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幼儿一一认识图片中的物体。(正确说出儿歌中的物体、动物、人物的名称和他们相应的动作。)

  3、让幼儿准确地练习讲述。

  (二)教师通过"抽"、"摆"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边摆放、抽取相同内容的图片,边朗诵儿歌。

  教师:今天这些好朋友在一起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来听一听。

  2、教师强调操作教具的动作,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动作,自然地感知儿歌连环式的结构。

  3、教师在幼儿有节奏地拍手伴奏下,再次朗诵儿歌一遍。

  (三)多种方式学习朗诵儿歌。

  1、师幼之间开展接口朗诵。

  2、幼幼间开展对口朗诵。

  (四)鼓励幼儿通过"给你给他朗诵"的方式再次朗诵儿歌。

  教师自然地引导幼儿相互对同伴念儿歌。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请小朋友回去后给奶奶搬小板凳,把小板凳歪歪表演给奶奶听。

  活动反思:

  实录:

  丰富的儿歌内容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们会认真去记忆每个环节的内容,由于儿歌内容的特点明显,我充分挖掘每一句的内在联系,并使用小图片方便幼儿记忆儿歌内容。一开始,我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下"小板凳"是什么意思,再出示相关联的系列图片,先让孩子们认识图片的内容,再试图让他们自己找出连锁关系,小图片是移动的,说完上一句就马上接下一句,教师的反复念诵让幼儿很快发现了这个规律。接下来的教学是只要我说出来上句,小朋友就能立马根据这一规律说出下一句说的主语是什么。在整首儿歌都完整的展示在孩子们面前时,几乎所有孩子都能记住儿歌中的主要内容。活动时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我说:今天又许多好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啦,看看有谁呢?然后出示图片,第一张是一张小板凳,以前我也碰到过这个问题,在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时"小朋友就说这是"椅子"不会说"板凳"(在我们这个地方很少说"板凳"的),这次我问孩子们时,出乎我的意料,他们都说板凳,这让我紧张的心放宽了许多(可能今年我班外地的孩子比较多,他们那的方言称"椅子"就是"板凳")介绍完小板凳后,依次出示了奶奶、小猴、公鸡、豆虫。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充分的调动了小朋友学习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我在出示最后一张图片是谁时,我让小朋友们一起数一二三请好朋友出来,这样活动气氛活跃的许多,最后孩子们共同朗诵时为了让孩子提起兴趣,我也以游戏为主,用接儿歌的游戏形式进行,我念儿歌的前面一句,孩子们念后面一句,一遍过后,又换花样了,我又让孩子们念前面一句,我念后面一句,当他们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我也不说出来,只是做一下那一句里人物的动作,他们也自然而然的猜出来了。这个环节都我注重了与小朋友的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小朋友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小百科:板凳亦作“ 板櫈 ”。木板面、无靠背的坐具。多为狭长形。

【《板凳歪歪》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精选26篇)04-26

爬大班游戏教案04-16

切西瓜大班教案04-16

扔沙包大班教案04-16

跳绳的大班游戏教案04-16

《角色》大班游戏教案04-17

大班语言教学设计《下雨啦》(通用13篇)06-20

《好玩的皮球》大班游戏教案04-16

《蚂蚁搬家》大班游戏教案04-16

大班游戏活动《你追我赶》教案04-16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