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七年级地理总结之地质

七年级地理总结之地质

时间:2024-09-11 06:25:23

七年级地理总结之地质

七年级地理总结之地质

七年级地理总结之地质

  地质成因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因素决定的,又由于地质作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影响。

  地球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矿物、岩石、水体和地质灾害遗迹等,其中具有独特性和典型价值的,便成为人类所关注的地质遗迹。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形式多样,地质遗迹丰富多彩,是世界上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有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云南的石林、安徽的黄山、广东的丹霞地貌等地质遗迹,都以其独具的特色,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总结: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现代地质学

  地质学从区域地质向全球构造发展,并推动了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迅速建立和发展。

  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和工业的发展,使得石油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陆续形成独立的分支学科。在地质学各基础学科稳步发展的同时,由于各分支学科的相互渗透,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与地质学的结合,新技术方法的采用,导致了一系列边缘学科的出现。

  地震波的研究揭示了固体地球的圈层构造以及洋壳与路壳结构的区别 ;高温高压岩石实验研究,为人们认识地壳深处地质过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地质学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并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 初一,全球范围大规模的考察和探测,使地质学研究从浅部转向深部,从大陆转向海洋,海洋地质学有了迅速发展。同时古地磁学、地热学、重力测量都有重大进展,为新的全球构造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这个基础上,德国的魏格纳于1915年提出的与传统海陆固定论相悖离的大陆漂移说得以复活。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赫斯、迪茨提出的海底扩展理论较好地说明了漂移的机制。加拿大的威尔逊提出转换断层,并创用板块一词。60年代中期美国的摩根、法国的勒皮雄等提出板块构造说,用以说明全球构造运动的基本理论。

  总结:现代地质学,它标志着新地球观的形成,使现代地质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七年级地理总结之地质】相关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总结03-20

初三政治复习提纲总结之责任10-24

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04-07

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通用11篇)06-21

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总结(精选15篇)04-09

七年级组工作总结12-26

新的课程改革之教学反思03-20

《让友谊之树常青》的教学设计10-09

数学活动教案之看看数数03-20

数学教案模版之数轴03-20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