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讲所参观总结
农讲所参观总结
篇一
今天我们小组组织参观了广州农讲所,一个上午的游览,我们亲身体会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更深刻地领会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献身精神,更真实地感受到了共产党的艰辛历程 。
广农讲所是一组红墙黄瓦、古朴庄重的建筑群,从南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等组成,两边有庑廊等宏大建筑,进了大门是前院的泮池,泮池中间架有一座石拱桥,过桥便是九行并排的花岗石板铺成的通道,直通宽敞的大成门,过大成门,是一个草木葱郁的大院,院内木棉、菩提、龙眼、九里香等古树挺拔葱郁,宏伟壮观的大成殿屹立在由花岗石砌成的台基上,沿着大成殿两侧的通道向前走去,即达崇圣殿,有东西两廊。
然后参观农讲所中展馆的图片和历史文物,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革命气氛与革命情景。一个个当时的学员用过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以及一个个曾经起草过的文件,还有动画演示毛主席在为学员们上课的情景,我们看着这些东西,仿佛亲临其境,真实地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情景和他们的高度的革命情怀,乃至于后来他们为追求理想、革命而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于牺牲自已的生命。“没有土地革命,就不可能胜利”,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的中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随着共产国际对解决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指导,使毛泽东在领导革命的实践中,对土地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理论,同时分析了阶级问题,而且还孕育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要推翻地主的团防局必须建立农民自己的武装。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更加了解了我国农民,农业,农民运动问题在中国丰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使我深刻理解了当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党的先进性、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立志在先驱们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学习、好好工作,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遗志,怀着对党和国家建设的热情,将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论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中,立志成才,从身边做起,脚踏实地,为献身祖国而做充分的准备!
篇二
摘要:5月16日,我们师生一行参观了武汉农讲所,通过对农讲所的参观,我们深深地被革命党人崇高的革命信仰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所震撼,他们将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早期就意识到了蕴藏在农民阶级内部的力量,1927 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旨在培养农民干部与人才,发挥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时至今日,三农问题依然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字:农讲所,革命信仰,艰苦朴素,榜样,三农问题
一,农讲所简介
5月16日,我们师生一行参观了武汉农讲所,武汉农讲所全名为中国国民党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其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汉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的运动干部的学校。农讲所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农讲所的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担任常务委员。毛泽东在所主持工作,参与制定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亲自选聘教员,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共产党人周以栗任教务主任,夏明翰任秘书。许多著名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
农讲所以训练能领导农村革命人材为培养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着重研究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组织学生下乡调查,参加社会活动。为造就农民武装骨干,农讲所对学生实行军事编制,讲授军事知识,进行军事训练,并组成学生军参加镇压麻城地主豪绅制造的反革命暴乱和击溃夏斗寅叛变的战斗。 1927年6月18日,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了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在长期坚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旧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850平方米。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系晚清学宫式建筑。原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学堂。1927年为农讲所校址。1958年中共湖北省委决定筹建纪念馆,周恩来题写“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馆名。1963年旧址纪念馆正式开放。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展出的有常委办公室、教务处等。
二,革命党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中国革命之所以会取得成功,在于一辈辈怀有崇高的革命信仰和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的革命战士的不懈奋斗与努力,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如果不是他们承担起历史的责任,为建成自由,民主,独立的国家而奋斗,我们又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90后,一个以追求个性化,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的90后,我们更应该把这些革命党人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与楷模,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起历史赋予给我们的责任,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中央农民讲习所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长,它是1926年底开始筹备的。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1927年6月18日举行毕业典礼。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它仅仅培养了一批农民农民干部人才就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而随之被停办,但也正是这短短的三个月,培养了一大批坚定的共产党员,他们怀着崇高的革命信仰投入到革命战争中去,为日后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不由得满心好奇,这是怎样的一片土地呵!是怎样的思想洗礼使得这样一些农村青年树立起这样崇高的理想,坚定不移的跟随着我们的党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而奋斗终生?在从寻访的过程中,我在点点滴滴中寻找着答案。当我走进大礼堂的时候,墙壁上依旧贴着当年的红底白字的横幅标语“打倒土豪劣绅?.耕者有其田”的标语,那是革命的目标,那是历史的责任与担当,也正是这些,让无数的革命党人意志坚定,信仰牢固,投入到革命的浪潮中去。
今天的农讲所依旧保持昔日的原貌,走进它,你看不到一丁点的奢华,有的是革命党人当年艰苦朴素的印记。当我走进教务部的时候,我看到里面有三张办公桌和几张藤躺椅。听导游介绍说,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老师多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请来的两党高级领导人,因为课时少而且大多是拨冗前来,所以一般是没有办公桌和休息室的,他们就是在这些藤躺椅上休息一下的。我不由的身感敬佩。作为高级领导人,在这样艰苦的教学条件下,依然愿意奔波授课,真的令人肃然起敬。我想他们的这种作风也一定深深的影响了农讲所的学员们,使大家明白要深入全面的了解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离开教务处,我来到学校领导的办公室。依旧是很简单的陈设,三张办公桌和一张长桌(这就算是会议桌了)。我仿佛看到那些桌子上堆满了文件与作业,老师们正虔诚的工作着,因为在他们心中他们所耕耘的是火种,是明天的希望。
几十年那些凝固的建筑或许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但是他们却记录着时光的记忆,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农讲所时,看着那些建筑,想起革命党人崇高的革命信仰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不禁感叹,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三农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早期就意识到了蕴藏在农民阶级内部的力量,1927 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旨在培养农民干部与人才,发挥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毛泽东在此期间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进行革命的主张,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毛泽东重视广大农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无疑是正确的,可以这样说,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毛泽东重视农民力量的一个见证。时至今日,三农问题依然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所说:“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一定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农业和农村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强化科教兴农,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必须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中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才能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篇三
摘要:这就是1927年,毛泽东的1927年,武昌的1927年。在这一年的武昌,毛泽东为了农民奔走着,现在,时光流走,带走了历史的一切留下的只有一个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让我们来还念这一切怀念这值得纪念的时刻。
关键字:农民革命,毛泽东
那天我知道了1927年成了一个重要的时候,那一年毛泽东在武昌那一年他在武昌都府堤41号,那一年他给武昌,给中国革命留下了很多很多。
1926年11月下旬,毛泽东从上海经南京来到全国革命的中心——武汉。他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国名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土地委员会委员等职。
在武汉,毛泽东以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他针对当时党内未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用亲自在农村考察所得的事实,在这里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该文公开发表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他主办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急需的农运干部。他筹备成立并领导了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使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他参加了农民问题讨论会和土地问题讨论会,制定了关于农民革命的方针和政策。
在武汉,毛泽东参加了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与其他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共同努力,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名革命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他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的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在1927年7月4日中共中央常委夸大会上,他提出了保存武力,主张上山。在著名的八七会议上,他批判了陈独秀作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在统一战线、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上的错误,提出:“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1927年8月,毛泽东离开武汉后到湖南领导了湘赣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并率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当时与毛泽东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明、毛泽覃、罗哲等共产党员也先后在这里居住过。
这就是1927年,毛泽东的1927年,武昌的1927年。在这一年的武昌,毛泽东为了农民奔走着,现在,时光流走,带走了历史的一切留下的只有一个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让我们来还念这一切怀念这值得纪念的时刻。
农民运动讲习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红巷13号、由坐北朝南的顺序排列成的四栋房屋组成。此处原是清光绪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办的“北路高等小学堂”,后为湖北省甲种商业学校。1927年1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后,在毛泽东的倡导下,于同年3月在这里举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是讲习所的实际主持者。他除负责领导所务外,还担任一些主要课程的讲授,并曾向学生讲演《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授课的还有共产党人瞿秋白、恽代英、彭湃、张太雷、方志敏、李立三等。农讲所培养了来自湖南、湖北、江西等10余省的800多人,毕业后成为各地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农讲所以训练能领到农村革命人才为培养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着重研究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组织学生下乡调查,参加社会活动。为早就农民武装骨干,农讲所对学生实行军事编制,讲授军事知识,进行军事训练,并组成学生军参加镇压麻城地主豪绅制造的反革命暴乱。
1927年6月18日,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了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在长期艰苦卓越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然而那年的那人那事都已经过去,现在留给我们的只是各农讲所旧址让我们来缅怀。 在农讲所里的那个可容纳800人的大教室里,孙中山头像、国民党旗下,我仿佛依稀还可以看到当年毛泽东站在那里讲课的身影,还有那座位上满满的人,包括走廊上,门口,窗前。我仿佛依稀看到了大教室外的操场上同学们尽然有序的练操,整整齐齐,井然有序得让人无法相信这是群农民。
矗立在我面前的农讲所旧址,见证了那个年代的变迁。那年那地那人,那一切值得缅怀的东西,今天我只能通过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来体会。
篇四
10月23日,在学校的号召下,我和班级的几位同学一起参观了广州农民讲习所,重新回顾了那段木棉花怒放的英雄革命年代。
农民运动讲习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是在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适应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形势而创办的,前身为番禺学宫,是明清两代的番禺县学和祭祀孔子及先贤名儒的文庙,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1926年5-9月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这里举办,毛泽东担任所长,萧楚女、彭湃、周恩来等担任教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这里学习革命理论,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从事农民运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8点40分,大家集合出发,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抵达农讲所。农讲所旧址正门悬挂着周恩来1953年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横匾,大家在正门前进行了合影留念。进入正门,跨过泮池上的石拱桥,就来到了大成门。当年农讲所的教务部和值星室、庶务部就分置在大成门的两旁。所长毛泽东的办公室兼卧室在东耳房,其室内设备十分简陋。东南角有一张木板单人床,床前放着一对湖南式的方形竹箱,是存放衣物和书籍的用具,在靠西边窗下,放置了办公桌和椅子。办公桌上摆着学员的笔记本、书报和文稿以及墨砚、笔架、毛笔等文具。所有这些,都会使人们想起当年毛泽东同志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孜孜不倦地工作和学习的情景。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前身为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的番禺学宫,是明清两代的番禺县学和祭祀孔子及先贤名儒的文庙,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这座古老建筑成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1926年5~9月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这里举办,毛泽东担任所长,萧楚女、彭湃、周恩来等担任教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这里学习革命理论,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从事农民运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修复了旧址,周恩来总理为旧址题名。同年建立了纪念馆。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由中共广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农讲所旧址现有固定陈列包括:《农讲所旧址复原陈列》、《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陈列》(主要分布在中路的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及两庑、两廊);《孔子与儒学》、《广东各地学宫》等(主要分布在东路建筑的明伦堂、光霁堂)。并不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展览。
两侧廊房展示了农讲所的发展史,通过一些多媒体设备重现了当年授课的场景,展示了当面历史人物的照片和上课所学的内容,其中还包括一些当年使用过的衣物和武器,让大家从多种形式去学习、了解这段革命历史。廊房内陈列的雕像,似乎也在向我们传达革命的情怀。继续往前走,两旁是学生宿舍,当年的宿舍条件十分简陋,中间的饭堂布满岁月的痕迹,但那股革命的火焰似乎温暖依然。
我们阅览了农讲所的资料,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1924年1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促进了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为了贯彻国民党“一大”所制定的扶助农工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对日益开展的农民运动持积极态度,设立了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共产党员林伯渠被任命为部长,共产党员彭湃任秘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地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为将农民运动引向深入,培养农民运动干部成为当务之急。1924年6月30日,彭湃向国民党中央提出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建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39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农民运动第一实施方案》,决定组织农民运动讲习所,每期讲习时间为一个月,并委派彭湃筹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由彭湃任主任。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名义上是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开办,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管,其名称先后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运动讲习所”和“中国国民党农民运动讲习所”,但实际上农讲所是由中国共产党人主持和领导的。
农民运动讲习所安排的学习内容主要以研究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为中心,以“养成农民运动之指导人才”,“养成冲锋陷阵之战斗员”为宗旨。课程设置,“第一注重本党主义之解释;第二注重国民革命基础知识之灌输;第三注重农民运动之理论及其实施方法;第四注重集会结社之实习及宣传之训练;而尤注重于军事训练”。开设了20多门课程,如《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简史》、《中国民族革命史》、《各国革命史》、《社会学浅说》、《政治经济浅释》、《各国政党状况》、《法律常识》、《中国秘密社会简史》、《每周政治报告》、《农民运动之理论》、《中国农业情形及改良方法》、《农村教育》、《合作运动与农村之关系》、《中国工人运动及工人状况》等,还规定了严格的纪律。
历届农讲所的教员基本上是共产党人,一些国民党人也曾在农讲所任教。先后到农讲所讲课的共产党人有彭湃、谭平山、阮啸先、罗绮园、陈延年、谭植堂、唐澍、赵自选、毛泽东、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肖楚女、张秋人、安体诚、周其鉴、于树德等。国民党人到农讲所讲课或演讲的有孙中山、廖仲恺、何香凝等。孙中山十分关心和支持农讲所的工作,第一届农讲所学员举行毕业典礼时,他亲自到会致训词。他说:“学生诸君,你们这次毕业,到各乡村去联络农民,这是我们国民党做农民运动所办的第一件事。”他号召全体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切实执行国民党“一大”确定的“扶助农工”政策,大力开展农民运动。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总共开办了六届,共培养了约800名毕业生,其中很多人成为农民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领导骨干,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农讲所参观总结】相关文章:
司法所的个人工作总结03-03
律师事务所年检总结示范03-19
工商所个人的工作总结(通用10篇)05-31
参观工厂的英语报告12-20
五讲五比心得体会范文02-16
设计学院参观感想03-16
村镇设计所的述职报告03-19
参观感想作文(精选28篇)08-14
参观土楼作文(精选34篇)08-30
守纪律讲规矩读书活动调研报告范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