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11册第3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感受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革命练习曲》,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肖邦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研读了第一自然段。下面这些词你们能读好吗?
(屏幕出示)感动 激动 郑重 回首
悲愤欲绝 日夜思念
四处奔波 弥留之际
亡国之恨 与世长辞
2、复习词语。指名读,要求:正确、流利、有味。
3、师:你能尽量用上这些词语大致说说课文的内容吗?
4、再读词语,体会情感。
5、过渡:今天让我们再次穿越历史的长河,走进肖邦,感受肖邦。
二、研读悟情
(一)品味“依依惜别”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情景?
(咏唱送别曲;深情的叮嘱;赠送泥土;登车告别等)
2、师: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场面,让我们通过读,去感受当时的情景。
(1)出示:“在城郊……激动地泪水溢满眼眶。”
(2)自由读、指名读、找出反映肖邦感情变化的句子。
(“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地泪水溢满眼眶。”)
(3)师:肖邦感动的是什么?他激动地又是什么?
(4)生交流,并在朗读中体会肖邦的情感变化。
3、是:是啊,他激动不已,却一句话都没说。(出示:“他郑重地……疾驰而去。”)
(1)读读这句话,看哪些词语会一下子跳到你的眼前,因为从这些词语你能感受到肖邦的内心。
(2)生交流。师:从“郑重”和“回首”两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
(3)想象、讨论,完成句子练习。
师:他回首望了望远处,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一句话也没说,当他的内心势必翻江倒海,他一定有千言万语。
他想对 说:“ 。”
(4)师:但是,他一句话都没有说。读:“他郑重地……疾驰而去。”
(5)过渡:肖邦带着师生的深情叮嘱,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亲爱的祖国。这一别就是18年。请大家拿出笔,读3-4段,想一想,这是怎样的18年呢?请圈画出相关的词句。
(二)体会“日夜思念”
1、自由读,思考:这是怎样的18年呢?圈画出相关词句。
2、交流。
3、师:起义的失败,令肖邦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了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大家想听吗?(师播放)
师:从铿锵有力的节奏中,从催人奋起的旋律中,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4、(过渡)师:那么他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满腔悲愤全部倾注在音乐的创作上的呢?
5、默读第4段。
(1)师:读了这一段,你的头脑中想到了哪些词语?(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2)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体会到得情感融进语言文字中读。
(三)感受“至死不忘”
1、师(配乐)为了至爱的祖国和人民,肖邦彻夜地作曲,忘我地工作,疲劳加上忧愤,这个天才音乐家最终病倒了。弥留之际,他有多少话要说,他有多少话想说啊,但千言万只化作了一句话:(出示)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的、握住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自由读。思考:弥留之际,他已经虚弱得不行了,可是他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
(2)朗读体会。
2、(过渡)师:就这样,他带着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才39岁。
三、拓展升华,练笔抒情
1、补充:根据他的遗嘱,他的心脏被带回祖国,存放于华沙的教堂中。另外朋友们还将他那保存了19年的泥土洒在了他在异国他乡的墓中,他永远和他深爱的祖国、人民在一起。
2、师:在你的眼中,在你的心里,肖邦是个怎样的人?同学们,请把你感受到得肖邦,用简洁凝练的语句写下来吧。
3、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交流、朗读、升华情感。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课后听一听肖邦的钢琴曲,感受其音乐的魅力。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03-01
白鹅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03-15
《黄继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5篇)02-21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04-27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13篇09-25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8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