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时间:2025-01-16 14:44:58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1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的基本知识和作者的相关知识。

  2.初步掌握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3.积累“敬业乐业、不二法门、强聒不舍”等词语。

  学习重点:

  理解积累“敬业乐业、不二法门、强聒不舍”等词语。

  学习难点:

  掌握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了解演讲和作者的相关知识。

  自学指导一:请大家识记关于演讲的基本知识和课本注释①中作者的相关知识,3分钟后检测。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既要有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二、掌握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理解并识记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特别注意家横向的语句),4分钟后检测。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①论点,就是作者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是完整的陈述性判断句。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a.文题 b.开篇 c.中间 d.结尾;注意: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②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据;

  道理论据包括:经过实践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公认事理

  三、把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10分钟)

  自学指导三:识记课本下面重点字词的音形义,5分钟后完成自学检测。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四:这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演讲稿,请大家模仿作者当时演讲的情形,轮流进行演讲比赛(10分钟)

  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和本课的生字生词,希望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并且灵活运用。

  当堂训练: 请大家在当一次演讲家,模仿梁启超先生进行演讲。

  自学检测一:

  1.演讲是以 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 、 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2.梁启超(1873-1929),近代 ,著名 。 运动领袖之一。

  字 号 ,别号 。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自学检测二:

  议论文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 、 ,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其三要素是: 、 、 ;其中,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而且他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 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一般情况下只有两个,包括 (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和 (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 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简言之就是: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

  自学检测三:

  1.给加粗的字注音。

  教( )解( ) 进( ) 偻( ) 层( ) 择(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旁wù( ) 断zhāng( )取义 xiè( )渎 强guō( )不舍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

  ②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

  ③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④道理极容易明白。 ( ) ⑤轻慢,不敬。 ( )

  ⑥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 ⑦重重叠叠的层次。( )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2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重点)

  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难点)

  二、导学过程 [课前延伸]

  (一)填空:

  1、《敬业与乐业》选自《 》,作者( ) ,中国近代 ( )派代表人物,与其师 ( )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

  2、这是一篇( ),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 》和道家经典《 》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 )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接下来,分别谈论了( )、( )、( )的重要性;最后,又用( )和( )总结全文旨意。

  (二)、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旁骛( )  拣择( ) 衔着( ) 承蜩 ( ) 佝偻( )

  亵渎( ) 强聒不舍( ) 粘蝉( ) 层累( )

  (三)、解释下列词语

  ①断章取义:

  ②不二法门:

  ③安居乐业:

  ④强聒不舍:

  (四)、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课中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2、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提示: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二)、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阅读2----5段)

  2、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作者是怎样论述的.?(阅读6----7段)

  3、怎样理解“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作者认为苦乐的关键在于什么?(阅读第8段)

  4、“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三)品味语言: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谈理由,并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课后提升]

  1、 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该如何“敬业与乐业”?

  2、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在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试说说他的一些事迹。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3

  一、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敬业”与“乐业”的含义及其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文章结构,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将“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乐业?敬业与乐业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引入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标注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结构。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分析“敬业”部分:

  提问:作者如何阐述“敬业”的重要性?

  学生讨论并分享观点,教师总结归纳。

  分析“乐业”部分:

  提问:作者如何论述“乐业”的必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探讨“敬业”与“乐业”的关系:

  提问:敬业与乐业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4.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享自己对“敬业”与“乐业”的理解和实践。

  小组讨论:如何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践行“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5. 课堂小结

  总结文章主旨大意,强调“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

  四、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阅读一篇关于敬业与乐业的文章,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在生活中寻找一个敬业或乐业的榜样,并简要描述其事迹。

  五、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相关文章:

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06-14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09-02

《春》语文导学案08-20

颐和园语文导学案08-27

假如语文导学案10-30

莫高窟语文导学案08-20

老王语文导学案08-01

语文《背影》导学案09-02

《海燕》语文导学案09-09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