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我的“长生果”导学案

我的“长生果”导学案

时间:2022-07-04 02:31:19

我的“长生果”精品导学案

我的“长生果”精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体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

  3、理解文中阐述的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4、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怀。

  一、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 叶文玲,1958年发表处女作《我和雪梅》,代表作:短篇小说《心香》,长篇小说《无梦谷》,长篇历史小说《秋瑾》,传记文学《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散文集《不了情》《枕上诗篇》《叶文玲品味文集》。

  【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囫囵吞枣 ( ) ②馈赠( ) ③痴迷( ) ④驳杂( )

  ⑤呕心沥血( ) ⑥黯然( )

  2、解释下列词语。

  (1)流光溢彩: (2)津津有味:

  (3)驳杂: (4)囫囵吞枣:

  (5)别出心裁:

  【文学常识】

  3、本文作者 ,当代 家。

  【整体感知】

  4、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

  5、作者截取了读书生活的哪几个片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合作探究

  【脉络梳理】

  1、熟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脉络图。

  【文本探究】

  2、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少年时代的“我”都读过哪些类型的书?

  (2)如何理解“我”读书时“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3)“我”对“读书”是什么情感态度?你从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看出来的?

  (4)这个时期“读书”对“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研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问题:这期间读书,“我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我的“长生果”》教学反思3

  《我的“长生果”》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同时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一个是要构思新颖,别出心裁;一个是要写真情实感,在模仿借鉴后要进行呕心力血的创造,才能够打动人心,获得成功。

  这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本,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在文本中读出想象来。然后让学生说说作者的读书经历,以及通过读书而悟出的道理。本节课,我没有讲得太多,词语没用我去解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板书也少而精。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正是作者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他们的课堂上,热烈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只有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时,他们主动的学习,自觉地学习,才不甘落后,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学习就成了他们的需要,成了他们体验成功的活动,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