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导学案教学大全
数学导学案教学大全
如何编写数学导学案篇一:如何编写初中数学导学案
一、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
导学案的作用: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六个作用:①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③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⑥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
学生拿到导学案,即开始了学习,实现了学习的前置;编制学案时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实现了问题的前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数学“导学案”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利用学案导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导学案”形成过程使用中要因材施教,合理运用,灵活对待。“导学案”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主体活动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通过对“导学案”实施,可真正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到“乐学”的转变?。
数学“导学案”是教师体现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载体,它也引导学生在预习、交流、巩固复习、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为此,“导学案”的科学、恰当的编制,显的极为重要。为此,教师要立足于“以学定教,以教定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的原则来设计导学案。
二、编写导学案的要求
对“导学案”设计和编写提出如下的要求:
紧扣新课标:遵循《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课程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对每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和细化,旨在使教师教和学生学时既有针对性,又有整体性。
思路与要求:对各章节的知识与方法的学习与探索,要以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为中心。设计基本问题时,可把一个重要知识点放在不同的情景中,反复考查;要注意总结方法、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置上一定要有层次,各种难度的问题都要有,但要严格控制难度。
(一)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获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
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二)导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1、知识问题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明确、坡度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完成学习的过程。
2、问题层次化。问题设计分A、B、C、D四个层次,真正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
三、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编写原则
(一)以“课时”为基本单位设计导学案
1、一般以课时独立成篇
目前,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课时授课制”,学生的学习都是以课时为基本单位的学习,导学案不能独立于这一组织形式之外,理应为学生的课时学习服务,一般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导学案。
2、应依据学生学习需要增设相应课时
学生要形成技能和稳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归纳已有经验,形成概念并同化原有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材的设定课时中,经常增加习题课,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补充一些专题课,单元或章节完成后增加复习课。
(二)理清每课“导学案”各个要素的逻辑关系
1、每课“导学案”的基本栏目之间关系
我们一般把每一课时的导学案分为以下栏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反馈提升、达标应用。其中“学习目标”板块是整篇导学案灵魂,统领整全篇,其他板块均为其它服务,作它的子系统,因此,它在位置上居于篇首,编辑上应用不同字体和横线隔开的方式予以区别对待。自主学习、反馈提升、达标应用栏目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因此,在编辑上这几个栏目既体现整体,又相对独立。
2、“自主学习”中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之间的关系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自主学习”是一篇导学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是导学案的最重要的设计内容。“自主学习”要实现导学功能,学生首先要知道怎样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其次,学生要知道具体可执行程序和研究的问题。也就是说,自主学习首先要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然后进行的学习活动的设计,把“学习方式”细化为学习活动中具体为可执行程序(包括学习指令或指导语言),把学习内容细化为在学习活动中的系列问题。纵向上,把学习方式及程序概括为“学线”,学习内容及问题概括为问题线索,那么自主学习就是围绕“学线”和“问题线”实现的自主学习,这两条线是并行而又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必须从纵向上清晰地展出这两条线索。横向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组合成“学习环节”,学习程序及问题组成学习活动,学习环节分解成若干学习活动,导学案设计中必须从横向上体现出它们的总分关系。具体设计办法:重点设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节和学习活动。
(三)导学案的组成: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应用、反思评价,共设置八个环节。
如何编写数学导学案篇二:如何编写导学案(数学)
一、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关于导学案的编写,从量上采用一课一案的形式。将不同课时分配给备课组内的各个成员,提前准备。然后由备课组集体讨论,通过主备人修改后集体使用,提前发给学生。本着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的想法,在导学案设计的质上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问题的设计决定导学案优劣的关键因素。问题的大小、深浅、繁简等“度”的把握直接决定问题设计的质量。问题的设计要低起点、小台阶,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同时要防止把导学案变成“问答化”、“习题化”。一问一答很容易的问答化。问题的设计要有张力,要有拓展性,要有学生自已的思考在里面。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体现层次性,照顾到各类学生,对知识有所深化和拓展,实现逐步递进,先易后难。问题与问题之间有层次,体现一定的跨度,题目与题目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的问题不一定要在预习时完成,可在课上小组合作讨论,或由教师进行点拔。
二、导学案的编写体系组成: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上,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2-3个,不能太多;
(2).内容原则上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但实际操作中,以知识目标为主。(即学习目标)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做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学习目标的表述要精当、通俗,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且具有可检测性,能达成。
(5).尽量用第一人称进行表述。
学习目标的设定要做到“四个吃透”:吃透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吃透本课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吃透本节课的价值点;吃透学情。
2、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的重点难点。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把重点的突出方式和难点的突破方法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老师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学习重点、难点要表述到位,不要泛泛而谈。1—2点为宜。
3、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什么,学法指导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它不是“取向”,是朝着某个方向行动的“做法”。学法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某个内容学习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时最有效,学法指导是最典型最纯粹的东西,其实质就是告诉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的方法或使用说明,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温馨提示。
具体方法有:
①、渗透指导
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随时渗透。
②、讲授指导
向学生直接讲授知识。
③、交流指导☆
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④、点拨指导☆
这是学生在学习迷茫时,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
⑤、示范指导
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效仿。
4、知识连接即:独学
即课前小测或复习巩固。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链接,要做到过渡要自然,能体现呼应;
5、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导学过程通常分为二个内容:
(1)自主学习。自学指导是方法、思路。
培养自学过程中的能力。导学部分的内容不能习题化,应将知识问题化。将基础知识设计成问题导学形式,引导学生看课本、梳理、理解、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课本难度较大的地方要分解、细化,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便于学生自学。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具体,一定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时间及要求。
课堂上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
(2)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这部分内容多是放在群学中,是学生在掌握了自主预习部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本课中必须强化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也可以是让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疑点、困惑的解决。重在教师的点拔和引导,从而巩固新知,突出重点。
讨论的问题设计要求: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
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成果展示,质疑解答。
展示环节可以就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展示,也可以设计几个方案进行分组展示。导学案中可以体现出展示的数量、时间要求。
6、巩固提升
课堂同步练习可以穿插在合作探究、问题解决中或预习导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为单独的一个环节来进行独立检测。如果是课后的作业,只要标注好出自练习册的页码和题号,在导学案上留出空白。
单独进行达标检测的编排与使用的具体要求是;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要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的成长。
(4)要有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数学导学案教学】相关文章:
《故乡》的导学案02-14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