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木兰诗》

《木兰诗》

时间:2024-07-21 11:14:07

《木兰诗》

《木兰诗》1

  这首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荣立赫赫战功后重返故乡的故事。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

  原文/《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注释/《木兰诗》

  1.唧唧(jījī):织布机的声音。

  2.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梭(suō)子。

  3. 惟:同“唯”。只。

  4. 军贴:军中的文告。

  5. 可汗(kèhán):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怡者的称号。

  6.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7. 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8. 愿为市鞍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9.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0.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1.溅溅(jiānjiān):水流声。

  12.朝、旦:早晨。

  13.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4.啾啾(jiūjiū):马叫的声音。

  15.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战争。

  16.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过。

  17.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18.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十二转为最高的功勋。

  19.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

  20.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1.不用:不愿做。

  22.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23.郭:外城。

  24.扶将:扶持。

  25.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26.霍霍(huòhuò):磨刀的声音。

  27.著:穿。

  28.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29.帖花黄:帖同“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30.火伴:同“伙伴”。同伍的上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3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3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傍地走,并排跑。

《木兰诗》2

  《木兰诗》文章句子赏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这两句的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修辞 :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注意这首诗在句式上的一些民歌特色。学生只要注意到这些句子的特点即可,至于所涉及的修辞手法,可以提及,但不必深究。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这两句是顶真句。顶真,又称“联珠”。“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几句是排比句。“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节四句,也是排比句。

  《木兰诗》文章赏析

  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木兰诗》3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分析关键句子,来总结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法: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

  讨论点拨法: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重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2.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

  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背景解题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竞相开放的两朵鲜花。

  三,诗歌诵读,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朗诵时节奏的.变化。

  2.请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3.学生分组朗读比赛。

  四,整体感悟,走近木兰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答: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填空:

  理清情节:

  木兰停机(叹息 )决心( 替父从军 )从军(准备 )奔赴(战场 )十年( 征战 )拒赏(高官厚禄 )与亲人(团聚)。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多年转战凯旋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五,人物赏析,品读探究。(课件)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师总结:木兰形象特点,并一边分析,一边板书: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品读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并不繁琐。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②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2)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6)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7)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3、详略分析:学生讨论明确:

  (1)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这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这些内容详写。而对残酷的战争,就一笔带过。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这也给我们作文以启示。

  六、主题探究:歧视妇女的(无情嘲弄)

  封建士大夫热衷功名利禄的(无情的讽刺)

  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七、拓展延伸,练习巩固

  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木兰诗》4

  呼呼复呼呼,木兰躺床睡,不闻呼噜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叹,问女何所伤。女亦有所叹,女亦有所伤。昨夜翻零食,爷娘大扫除,零食十二袋,袋袋被没收。阿爷发跑圈,阿娘罚跳绳,愿意去运动,从此当刘翔。

  东市买牛奶,西市买面包,南市买汉堡,北市买鸡腿。旦辞爷娘去,暮宿小吃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煎饼油亮黄灿灿。旦辞爷娘去,暮至拉面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牛肉拉面香喷喷。

  万里坐火车,关山骑单车。朔气穿单衣,寒风迎面来。小吃店破产,拉面馆倒闭。

  飞机到北京,开始再就业。中餐馆成立,钞票滚滚来。同事问所欲,木兰不用钱多多;愿意穿阿迪,飞速跑回家。

  爷娘闻女来,开门忙外轰:阿姊闻妹来,急忙收零食:小弟闻姊来,慌忙藏饮料。开我大宅门,坐我席梦思,脱我名西服,着我红睡袍。见菜身手抓,见饭早空底。抬头瞪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吃货。

《木兰诗》5

  第一幕 决定替征

  时间:有一天

  地点:木兰家

  人物:木兰、木兰娘

  幕启

  [一间简陋的房子,一台织布机,一张凳子,一张桌子和四张凳子。桌子上放着茶壶与茶杯,桌子旁还设有一张大床,靠床右边有一个梳妆台。织布机对着门。]

  木兰:(边织布、边忧愁地对着门叹息)哎!

  木兰娘:木兰,你叹什么气呀?

  木兰:娘,我没什么。只是昨晚见到军中的文告,不由地心慌,可汗在大规模地征兵,帐帖上有爹爹的名字。爹爹身体又不好,弟弟还小,可怎么办呢?

  木兰娘:是呀!

  木兰:我看只有我女扮男装前去替爹爹了。(兴奋地)嗯,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买骏马和骑马必备品。

  木兰娘:(爱怜地看着懂事的女儿):唉!

  幕落

  第二幕 购马、马具

  时间:第二天

  地点:东西南北集市

  人物:木兰、各位马商和马具商

  幕启

  后台台词:听说东市的骏马最好,木兰来到东市。市集上热热闹闹,人来人往,各种物品真是琳琅满目。木兰不买一般生活用品,而是专门来到骏马市场。木兰来到骏马商摊前。

  木兰:这匹马多大价呀?

  骏马商:三十两银子。

  木兰:太贵了点吧,能不能便宜一点呢?

  骏马商:那就二十五两吧。

  木兰:好吧,我买下这匹马。

  后台台词:听说西市的马鞍最好,木兰来到西市。市集上也跟东市一样,热闹极了。木兰来到马鞍垫子商摊前。

  马鞍商:(大声地)多好的马鞍嗬!价值又便宜,快来买嗬!

  木兰:(挑选了一会儿)这个多少价,我想买这个。

  马鞍商:姑娘,我这马鞍要买十两银子的,看你是个女的,就八两吧。

  木兰:好呗,我买下。

  后台台词:听说南市的驾马嚼子和缰绳是最上等的,木兰又来到南市。南市的热闹场面跟东市和西市一样。木兰来到马具商摊前。

  马具商:看这位姑娘牵着这么好的骏马,一定是要买上等的马嚼子和马缰绳吧。来我挑最好的让你选。

  木兰:这两样太合适了,我买下了。

  后台台词:听说北市的马鞭最走俏,木兰当然就来到了北市的马鞭商摊。

  马鞭商:(远远地)哦!来了一位英俊的姑娘,一定想买我的'响马鞭吧!

  木兰:(走近马鞭商摊,喜悦地)你的马鞭真好,我买这条。

  [木兰走遍了东西南北市,买齐了骑马出征的各种必需品,骑着千里马回到了家。]

  幕落

  第三幕 村口送行

  时间:第三天

  地点:村外路口

  人物:木兰、木兰家人

  幕启

  [村外路口,木兰父母和弟妹给木兰送行]

  木兰:爹、娘,我要走了,你们多保重。我会回来的,你们不用为我担心。

  木兰爹:木兰,自己要照顾好自己啊!

  木兰:放心吧。爹,我会小心的。时候也不早了,我该启程了。爹娘,多多保重呀!

  木兰娘:(流着眼泪,用手帕察眼睛)木兰,一路顺风哪!

  幕落

  第四幕 出征途中

  时间:木兰出征以后

  地点:出征途中

  人物:木兰

  幕启

  后台台词:木兰离开家人,跟随部队出发了,快速赶路一天后,傍晚时分。

  木兰:(自言自语)我们的行军速度真快呀!早上告别了父母,傍晚就来到这黄河边。我已经听不到父母呼唤我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流水溅溅的鸣叫声了。

  后台台词:又过了一天,木兰所属的军队已经来到边境。

  木兰:(自言自语地)我们的行军真神速呀!早晨离开了黄河,傍晚就来到这黑山头。现在更听不到父母呼唤我的声音了,只能听见敌人的战马在啾啾地鸣叫了。

  幕落

  第五幕 辞赏归家

  时间:十年征战以后。

  地点:可汗大殿。

  人物:木兰、可汗、大臣等

  幕启

  后台台词:在此后的日子里,木兰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艰苦征战。他们的军队行走了近万里的路程,他们像飞一样地跨过了一道道的关,越过了一座座的山。晚上,北方的寒气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在将士们的身上。不少将士壮烈地牺牲了,木兰靠着自己的机智勇敢近过近百次战斗终于凯旋。

  后台台词: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汗要亲自接见并奖励木兰。

  [大殿上,一片辉煌的气派。可汗上朝,坐在椅子上。]

  可汗:来人哪!传花木兰!

  大臣:传花木兰晋见!

  [木兰上前进大殿,双手相拱。]

  木兰:拜见大汗!

  可汗:爱将平身,今日要好好赏你。

  [可汗示意下人把赏品赏给花木兰。]

  木兰:多谢大汗!

  可汗:花木兰,你劳苦功高,封你做尚书郎吧!

  木兰:不,大汗,木兰不想做尚书郎,请让我骑上千里马,回到我的故乡去。

  可汗:好啊!看在你为国立功的份上,就准许你回家。

  幕落

  第六幕 还女儿妆

  时间:木兰回家时

  地点:木兰老家

  人物:木兰、木兰家人,同行伙伴。

  幕启

  [在木兰家门口张灯结彩,人来人往,鞭炮声响起。木兰父母和弟弟妹妹早就等候在那里。木兰和几位同行的军士上。]

  木兰:爹,娘。孩儿回来了。

  木兰爹:回来了就好,真是个好孩子!

  木兰娘:快进屋去吧!路上劳累了。

  木兰弟:(快步跑回家去)姐姐回来了,我杀猪去啦!

  [木兰和家人及同行伙伴来到木兰家]

  [木兰开开东阁门,坐坐西阁床,脱下了战时袍,穿上了旧时裳,对着窗理理头发,对镜梳妆,然后走到客厅。]

  同行伙伴:(非常惊慌忙乱地)啊!原来木兰是个女儿郎?我们同行十二年,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呢?

  木兰:(哈哈大笑)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你们怎么知道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幕落(剧终)

《木兰诗》6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

  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美国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资将中国的花木兰搬上了卡通银幕,轰动了世界,让全世界人民知道了这个英勇而美丽的奇女子。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可她到底凭借什么魅力,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风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在花木兰故事的最早来源《木兰诗》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简介“乐府诗”及“乐府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作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

  1.范读课文(示范朗读带),学生在听中指出应注意的字音。

  2.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溅溅( )胡骑( )啾啾( )朔气( )金柝( )十二转( )百千强( )扶将( )阿姊( )霍霍( )旧时裳( )理云鬓( )

  3.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 要求学生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替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辞官还乡、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四、细读课文,感受木兰形象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表述。

  (时间为10分钟左右) ,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举手发言,明确自己眼中木兰的形象:

  可能的回答有:

  学生1:我从课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读到木兰是一个勤劳的人,因为“复”字表明木兰纺线不是短时间的,而是长年累月都在做!

  学生2:我从课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读到木兰是一个勇敢,

  坚毅,忠孝两全的人,因为木兰的叹息声是在为父亲担心,可见木兰的孝顺;“愿为市鞍马”的一个“愿”字充分表明木兰是一个勇敢,坚毅,勇于担当重任,热爱国家的人!

  学生3:我从课文“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读到木兰是一个英勇善战的`人,因为战争这么激烈,“十年”说明打仗时间很长,又死了很多人,而木兰还能活着回来,足够证明她的英勇善战!还有,我从课文“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读到木兰是一个不慕高官厚禄、情系故乡、眷恋家园、热爱和平生活的人,因为木兰立了赫赫战功,因功受赏,可是她依然作出“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决定,在她看来,打仗好像并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也不是为了高官厚禄,纯粹是为了保卫国家,使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学生4:我从课文“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读到木兰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打扮、美丽可爱的女人,因为喜欢打扮自己是女人的天性,能打扮自己,说明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热爱的;这些人也是可爱的、美丽的!

  学生5:我从课文“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读到木兰是一个机智,小心谨慎的人,因为木兰是一个女人,在军队里和战友们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被发现,很难做到,可木兰做到了!

  教师在其中要适时做出赞赏性和鼓励性的评价,如:你分析的非常好!全班为你鼓掌!

  教师可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 (女儿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是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替父从军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请学生举例古今中外的其他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

  五、深读课文,走进木兰内心世界

  假如你是木兰的父母、伙伴、当朝天子和《木兰诗》的读者,说出此时你最想说的话,在随笔本上写200字的片段作文。

  六、拓展延伸

  木兰是一位“奇女子”。她替父从军是一种孝,保家卫国是一种忠。那么我们现在作为中学生在现实和平的生活中,又应该怎么样来孝顺父母,报效祖国呢?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品味凝练语言。

  2、完成课后习题二。

  3、200字的片段作文“木兰, 我想对你说”写在随笔本上。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习题见《课时检测》和《完全解读》)

  1) 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板书设计

  木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

  “奇”

  兰 巾帼英雄 孝父爱国、渴望和平

  诗

  “英雄也妩媚,

  女子亦刚强”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

  九、教后反思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块瑰宝。一直以来,它都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绝对是一篇经典。

  在设计本课时,我力争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创设情境,注重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研讨的能力。精心设计,层次清晰,环环相扣,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反映出了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学生的知识面还不够宽,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时,气氛还不够热烈,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等。这些在我以后的教学中,都会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附:

  下水诗《木兰赞》

  你柔弱的身躯/却负起了剑戟刀枪/为了一个决定/一声叹息,你选择了战场/为了一个信念/关山重重,你奔赴远方/你驰骋疆场,披一身寒霜/绝不是为了赢得奖赏/你战功赫赫,却辞官还乡/只是为了亲人期盼的目光/你默默不张扬/你隐忍而坚强/你爱武妆,更爱红妆/你是一个传奇/是世上最美的姑娘!

《木兰诗》7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文章修辞】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真(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反问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借代

  (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教学指导】

  一、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背诵全诗。

  本题检查学生是否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比较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复述也是一种很好的口语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要让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这些句子都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本题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句意,并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题干已经简要说明“互文”的含义,教师可以明确指出并要求学生画线加以重点标示。然后通过翻译这四个句子,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互文”的内涵。

  翻译这四个句子应注意两个原则:一要理解其“互文”的含义;二要考虑本课的诗歌特征,不能为了体现“互文”而使译文变成散文失去诗味。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去集市各个地方买骏马,鞍鞯,长鞭出征马具。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身经百战之后,有的将士战死沙场,有的将士凯旋而归。

  这两句的.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三、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注意这首诗在句式上的一些民歌特色。学生只要注意到这些句子的特点即可,至于所涉及的修辞手法,可以提及,但不必深究。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这两句是顶真句。顶真,又称“联珠”。“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是很古老的修辞手法,“互文”)。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古代称“互文”)。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几句是排比句。“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节四句,也是排比句。

  四、讨论: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本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木兰的形象。认识木兰的形象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人物的传奇性,二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从故事情节中体察木兰的思想感情,并加以适当概括。

  五、品析: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的“赴”和“度”两字用的极好,请品析它好在何处?

  “赴”字写出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沙场,积极主动参加战斗的决心和热情。“度”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身跨战马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写出一位身经百战、转战南北的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

《木兰诗》8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表达的诗人思想感情。

  2、学会朗读古代诗歌,背诵这五首诗歌。

  3、初步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并试着体会诗中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导入:

  2、学习《回乡偶书》:

  (1)、了解作者及背景:贺知章,字率真,少以文词知名。进士,累迁太常博士。自号四明狂客。善草隶。天宝初,年八十六卒。还乡里。此时已离家50多年,漫长的岁月,人事沧桑,诗人的内心深处勾起层层波澜!在此情景下写成此诗。原诗共两首,此选的是第一首。

  (2)、朗读全诗:听读诗文,划分节奏,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可以小声跟读,注意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

  学生回答,总结规律教师引导,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等。从体裁上可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有八句,绝句四句。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掌握读诗的方法。

  (3)、学生按小组讨论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创设的意境。意境:一伙儿童在村道上玩耍,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来,便上前问讯:客人从什么地方来的,要到谁家去?本来,他是告老还乡,故乡有他的亲戚朋友,有他青年时代的温馨的回忆,可他离家时间太长了,家乡的人对他很陌生,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儿童们不认识他,把他当作客人的问话,勾起了老人的多少感慨:是啊,年轻时风流倜傥,文词清华,走出故乡,去追求功名事业。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归来,已是白发老人,只是乡音未改。这一偶然的生活场景,在诗人来说却富有很深的生活内容,是生活变迁的必然,记下来便成了诗。一、二句写实的手法写感慨,诗人把“少小”和“老大”、“离家”和“回”、“无改”和“衰”这些有对立意义的词组合起来,把几十年的变迁包容在短短的句子中。(4)、探究诗中抒发的情感:表过了作者老来还乡,感到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

  (5)、朗诵并背诵这首诗。

  3、学习《夜雨寄北》(1)、了解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李商隐早年即以文才得牛党令狐楚赏识,被引为幕府巡官,并经令狐楚之子举荐,及进士第。后李党王茂元镇河阳,慕其才,辟为书记,以女妻之。他这一举动被牛党视为叛恩之行,所以令狐为相后,即使李义山屡屡致信剖析心迹,他也不予理置,李商隐因之始终过着极为清寒的幕僚生活,后至客死荥阳,潦倒而终,成为牛党争的.牺牲品。

  其诗作内蕴的思致深曲、情感沉厚而移情折心,也往往为其辞饰的用字瑰丽、笔法沉郁、色泽凄艳、情调迷离而魂迷目眩。但也会由于其诗作谜样的语言而难求甚解。历代诗评家对其大部诗作或以为情诗,或以为寓托之作。《夜雨寄北》也是一首难解之诗。这首诗,有的选本也作《夜雨寄内》,是写给他的妻子的;但有人考证出,此诗写于李妻去世之后,是写给北方友人的。

  (2)、朗读这首诗。

  (3)、学生探究诗歌的内容,先行讨论,之后把记录下来的难词难句提出来。“君问”:您(致信)垂问,但“君”指何人,不知;“归期”:归家之期;“未有期”:没有准信。

  “巴山”:寓处;“夜雨”:最有利于表现羁旅之愁和不归之苦的境域氛围;“涨秋池”:绵密秋雨使池塘涨满,交代时令。

  “何当”:何时能够;“共剪西窗烛”:承上文苦况憧憬未来欢愉。

  “却话巴山夜雨时”:今夜的苦境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之资料。

  说明:这是一首有多种理解的诗。

  (4)、诗歌中抒发的情感:表过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5)、背诵全诗。

  4、作业:

  课后练习题一

  第二课时

  1、学习《淮上与友人别》:

  (1)、了解作者及背景:郑谷,唐朝诗人。字守愚,今江西宜春人。本诗是诗人在扬州与友人分手时所作。本诗不是送别而是所握别。淮上是指扬州

  (2)、朗读这首诗。

  (3)、学生讨论疏通文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前两句先交代握别的时间和地点,次写彼此分别,愁上心头的滋味。大好的春天里却要与友人分手,心中的离愁别绪与此形成鲜明的反差。这里虽只写渡江人,但彼此羁旅飘泊,君愁我亦愁的内心波动,跃然纸上。这两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结合。后两句,在握别岸头,已是愁绪万千;到得离亭宴上,更是酒酣情浓,欲言又止。此时风笛奏起,笛声载着愁情,诉说别离的时间到了,两位互道珍重,各奔前程。这是即景生情,颇具典型意义。

  (4)、讨论诗人抒发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5)、背诵全诗。

  2、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了解作者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初唐四杰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离别之情,但由于诗人开阔的胸怀,完全没有给人一种因离别而悲伤的情调。

  (2)、朗读这首诗。

  (3)、探究诗歌的内容。首联:前句写送别地点,后句形容朋友去的地方不远,五津风烟在望,暗示不必为此行悲伤,为下文铺垫,奠定了抒情基调。颔联:作者用彼此相同的处境来安慰朋友,既蕴含作者送行的深情厚意,又表现出他的旷达爽朗的胸襟。颈联:这是全诗的中心,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表现出的豪迈气概跃然纸上,与前文一脉相承又有升华。尾联: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感的吐露。豪放之情溢于言表。

  (4)、讨论诗歌中抒发的情感。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式了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5)、背诵全诗。

  4、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风赠》:

  (1)、了解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诗人,不到二十岁就中进士,做过太子宾客等官。唐顺宗永贞元年,王叔文联合一批朝臣搞了一场政治革命,几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其他人被贬官放逐,作者就是其中之一。他被贬到几个地方去当刺马、司马等官。长达二十多年。公元826年冬,他奉召回朝,在扬州遇见白居易,白设宴招待他,并在宴上写了一首题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七律给他,他就作了这首诗回赠。

  (2)、解题:

  酬:答谢。

  乐天:白居易的字。

  见赠:相赠,赠我(诗作)

  (3)、朗读这首诗。

  (4)、学生探究这首诗的内容、意境等。我被贬离开京城,在巴山楚水那种凄凉的地方生活了23年。在外面,我怀念老朋友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我回到故乡,恍如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今天听了你吟诵这首诗,暂且凭着杯中的美酒振奋精神。

  (5)、体会本诗抒发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5、背诵全诗。

  6、作业:课后练习二。

《木兰诗》9

  唧唧复唧唧,想吃肯德基。不闻口水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把汉堡思,女把鸡翅忆。

  昨夜见鸡券,节曰大减价。鸡券十二张,张张有鸡翅。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去肯德基,从此替爷吃。

  东店买汉堡,西店买饮料,南店买鸡翅,北店买薯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汉堡香味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鸡翅香味鸣啾啾。

  万里越长城,珠峰度若飞。银行送金币,皇上发毛衣。母鸡年年死,木兰十年归。

  归来见孔子,孔子坐天堂。鸡券十二张,赏鸡百千筐。孔子问所欲,木兰不愿做天使,愿驰千里鸡,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啊姊闻妹来,想吃肯德基: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准备吃。开我东阁锅,取我西阁勺,脱我战时袍,著我餐时巾,当窗取碗

  筷,对镜吃起来。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这么馋。

  雄兔嘴三瓣,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吃,安能辨我馋不馋?

《木兰诗》10

  一、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 唧唧复唧唧 唧唧:____________ 复:____________

  2. 木兰当户织 当:____________

  3. 惟闻女叹息 惟:____________

  4.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何所思:____________忆:____________

  5. 昨夜见军帖 军帖:____________

  6. 可汗大点兵 可汗:____________ 大:____________点兵:____________

  7. 军书十二卷 军书:____________ 十二:____________

  8. 愿为市鞍马 为:____________ 市:____________鞍马:____________

  9. 西市买鞍鞯 鞍鞯:____________

  10. 南市买辔头 辔头:____________

  11. 旦辞爷娘去 旦: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

  12.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溅溅:____________

  13.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胡骑:____________啾啾:____________

  14. 万里赴戎机 赴:____________戎机:____________

  15. 关山度若飞 度:____________

  16. 朔气传金柝 朔:____________ 传:____________金柝:____________

  17. 策勋十二转 策勋:____________十二:____________转:____________

  18. 赏赐百千强 百千:____________ 强:____________

  19. 可汗问所欲 所欲:____________

  20.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____________

  21. 愿驰千里足 驰:____________

  22. 出郭相扶将 郭:____________扶将:____________

  23. 当户理红妆 红妆:____________

  24. 磨刀霍霍向猪羊 霍霍:____________

  25. 著我旧时裳 著:____________

  26. 当窗理云鬓 云鬓:____________

  27. 对镜帖花黄 帖:____________ 花黄:____________

  28. 火伴皆惊忙 火:____________皆:____________

  29.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扑朔:____________迷离:____________

  30.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傍地走:____________

  安:__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朔气传金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 木兰从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诗歌最后两个自然段,回答:

  (1) 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找出相应的动词

  描写爷娘:____________ 描写阿姊: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小弟:____________ 描写木兰:________________

  (3)回家一段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伙伴惊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简述本诗的体裁及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相关文章:

《花木兰》音乐教案04-23

《鸡》的全诗鉴赏总结01-10

初中语文《花木兰》教学设计(通用5篇)12-04

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案设计05-31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诗四首《游山西村》教案(通用10篇)03-10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