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17 17:22:29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有学生质疑:这篇课文题目是《将相和》,那么只要写负荆请罪一个小故事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呢?问题涉及到这三个故事的相对独立性和组合的完整性,我便让学生深入讨论,使学生明白,通过三个故事的具体叙述,具体回答了和的重要性:

  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写蔺相如抒璧斗秦王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这与后面负荆请罪中廉颇、蔺相如矛盾发展到高潮的情景丝丝入扣,正如蔺相如所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文章前后呼应,自然有机联成一体。前面浓墨重彩大写智勇,在结构上是为后面直接写和与进一步表现人物埋下伏笔,起铺垫作用。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故事内容虽是进一步写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大智大勇,置个人生死不顾,敢斗秦王,但是,它明白地表现和的重要。赵王决定动身作好防御秦兵的准备。由于有坚强的武力作后盾,所以,渑池会上,只好放赵王回去。廉配合蔺,一起与秦国作斗争,使赵国获得胜利,这说明和的重要,突出了文章中心,也为后面解决矛盾作了铺垫。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是整个故事矛盾发展的高潮,也是表现人物性格和说明和的重要性的高潮。两个人物都在故事中出场,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忍让,使得计较个人得失、居功自傲的廉颇内疚自责──尖锐的个人矛盾,在为了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最后得到解决,更进一步说明和的重要。

  通过讨论,学生领会这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在此基础上,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将相和》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蔺相如机智勇敢、随机应变,一再为赵国立了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老将廉颇高,引起廉颇不满,后来蔺相如的高尚品德感染了廉颇,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将相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学反思02-27

seasons教学反思01-17

《大海》教学反思02-26

新诗教学反思03-19

《母鸡》教学及反思02-18

新诗教学反思03-19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3-19

岳飞教学反思03-19

赵州桥教学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学反思03-19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