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感悟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感悟

时间:2024-06-25 06:33:50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感悟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感悟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感悟

  不要动辄让学生感动

  语文课必须学语文知识,否则它就不是语文课了。但我所谓的语文知识,并不是指死板的中心思想,写作方法,段落大意等等,而是指科学地组织起来的听说读写学习经验,这种东西也不一定张扬出来,但教师心中必须有数,在教学计划中应该反映出来。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只是个例子。例子,例子,给谁做例子?首先是给语文知识做例子,而不是给人文精神做例子,因为语文课不是思品课,不是政治课,不是伦理课,不是哲学课,不是公民课,不是文学课。在构建语文教学框架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肯定是语文知识系统,而不是人文精神的系统。这看来很不崇高,但是没有办法,干什么就得吆喝什么。当然,如果能找到人文精神体系和语文知识体系的结合线,两者合一,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我以为,那基本上是幻想,顶多能在局部实现。

  宁波大学的王荣生教授指出,解读者的阅读取向(将别人的东西当作别人的东西来感受),是我们以往语文课程中所缺失的,而又是当前课程改革重头之一的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乃至学生今后的求学所必需的。

  王教授的话,切中时弊。我看了不少课例,发现较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引导学生跟着作者的感情跑,少有旁观式的冷静分析探究者,同学老师的课也有此种倾向。我并不绝对反对这种思路,我只是说,若普遍如此,总是如此,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不利。

  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只会教学生亦步亦趋地理解作者(或教参),和作者保持一致,和作者共命运,恕我直言,就像电视机前的观众那样,跟着人家的故事哭笑叹息,浮想联翩这样下去,永远也不会有研究性学习。这不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笨,而是因为我们老师一开始就把他们引上了感动者的角色定位,或者多愁善感的文人定位。

  感动谁不会?联想谁不会?不就是在戏台底下掉眼泪,油然想起了自己的身世吗?

  面对童年,学生为什么不能感慨

  王老师认为我的课是教师引导学生跟着作者的感情跑,没有旁观式的冷静分析探究。但我想反问王老师:对这篇文章而言,我们为什么不能引导学生跟着作者的感情跑,为什么一定要旁观式的冷静分析探究呢?难道不论什么文章都要进行旁观式的冷静分析探究吗,分析型的感悟除了知识就什么都看不见、感悟不到了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但童年却永不再来,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既感伤又温暖,既超然又融人,即使是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在这样的文字面前,也难免心生感慨。面对这样的文字,油然想起自己的身世不是很自然的吗?事实上,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们是在笑着读、笑着谈这些文字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每个人都从中读到了自己。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曾经拥有的那段时光;它又像一串风铃,自然地发出声响,在读者听来却是一声声来自遥远岁月的心灵呼唤难道因为教师要教知识,就可以在这样的呼唤面前背过脸去?当然,读者有权利选择背过脸去,但教师不是一般的读者,不仅要读懂、融人,还要引导、打开。据我看,旁观式的冷静分析探究完全不适合这个文本。

  关于王老师一再提到的叶圣陶先生的例子之说,我不认为就能佐证王老师只要知识不要人文的做法,也不能说明叶圣陶先生也同样认可只要知识不要人文的做法。叶圣陶先生除了例子之说,还说过这样的话:文字所以表声音,声音所以达情思,那是人人知道的。没有情思,就没有发出声音的必要,更何需文字?可见情思为声音的泉源,而文字为声音的符号。学童所以需要国文,和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练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不至有把捉不住之苦。这两方面,前者为泉源,为根本。那么,王老师上课思路的泉源在哪里,根本在何处?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感悟】相关文章:

《圆柱的认识》课后感悟07-18

关于普罗米修斯的课后感悟(精选15篇)04-13

冬休停工报告范例05-30

《胖乎乎的小手》课后感想(精选11篇)03-24

《冬爷爷在哪里》教案(精选10篇)11-18

《冬爷爷的画》教案(通用10篇)11-21

《金孔雀轻轻跳》课后教后感01-17

《多彩的春天》小班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通用5篇)03-21

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后感想(精选8篇)06-27

中班主题活动《冬爷爷的礼物》教学反思(精选10篇)07-23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