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红楼梦》节选

《红楼梦》节选

时间:2024-09-08 03:49:21

《红楼梦》节选

《红楼梦》节选1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注释

  1、开辟鸿蒙,开天辟地以来。鸿蒙,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前的浑沌状态。

  2、奈何天,无可奈何的日子。

  3、遣,排遣;愚,我;衷,内心深处的情怀。

  4、金,金钗雪里埋,指薛宝钗;玉带林中挂,玉,指林黛玉。和其他红楼梦中女性。

  赏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一开始便是情字何其重要,那鸿蒙便是情。演红楼梦也从这个,情字入手,更加证明“宿孽总因情”了。谁为情种?试问世间谁是痴情的。

  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

  人人都围这情字转,天、日、时中,去奈何,去伤怀,去寂寞,这都是傻人在试遣愚衷而已。这情本是虚幻的,是无常的.,是空的。当成真去看去做,岂不是傻?岂不是愚?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金和玉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可以包括正、副、又副十二钗,甚至是整个贾府及与之相关的青春女性,但是从其特指意义上来说,却是指两对金玉,即宝钗、黛玉和湘云、妙玉,怀和悼的些微差别正说明了小说中,四人结局的差异,也就是宝钗、湘云健在,而黛玉、妙玉早亡。

《红楼梦》节选2

  一种文学史论点认为:宋明“理学”主张以“理”灭“情”,走到极端,等于灭绝了人性感情,于是引起文学的反抗声音,致力于宣扬“情”的美好及其所受的压抑遏制,如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演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故事,是其“冲破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作。

  由此,遂又进而引起评论,说《红楼梦》是继承发展了《牡丹亭》,是更强烈彻底的以“情”反“理”,云云。

  是这样的吗?说是说非,不由个人爱憎,应从曹雪芹书中的客观内涵来审断,即《红楼梦》一书虽曰“大旨谈情”,究其本意,是否即可从此一句话引申出一个“唯情主义”的认识结论来?

  事实并不十分难晓,稍加梳理,便可分明。

  先说“理”到底是什么。汉字的“理”,本是从“玉”而作,本义即玉石的纹理之美。由此而生的引申义,即层次、条理、秩序以至规矩、规律,皆属于“理”。

  那么,人类社会一旦形成而且发展,其为“众人的关系”的组织法则、管理规定、道德观念,自然要随时代条件而产生变动。这种“理”是可以沿、可以革、可以制、可以废的,但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基本关系的必要性,却是不能一概消除的——否则结果是混乱、争夺、欺凌、吞噬……。儒者多讲“理”,少讲“情”,用意是顾虑“情”会泛滥,“情”需要“社会、伦理、道德化”。其实,仁、义、礼、信,哪个又不是“情”在内主呢?比如,“无情的仁爱之心”,实际上会有这么一种“纯理性”的“仁德”(观念行为)吗?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深究此义。他重情,但不废理。他的小说中内证分明,不难列举。

  书到第58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是全书的一大关目,作者在回目中第一次把“情”和“理”摆在了平列的地位而大书特表,非同等闲字样。这回书说的是,宝玉病起,园中散步见藕官因悼念死去的同伴菂官在清明节这日为之烧纸受到不睦婆子的挟制。宝玉设词救之,但又嘱他不可在园中烧纸(“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这是非理的做法。

  事后,宝玉从芳官探知:藕、菂小旦小生因做戏而相爱恋,菂官一死,藕官痛不欲生,故旧情不绝,为之焚祭。然他又与现在的蕊官相爱,一如昔时之于菂官——此又何解?盖藕官自有一番“痴理”,以为夫妻死别,不应从此独身自守,而应续娶,方合理,只要不忘了亡者的旧好就是真情了。宝玉听了这一席话,合了己意,大为赞叹欣喜。

  雪芹原文的'这段文字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从作者思想上讲,都是异常重要的关节所在。一面是“情真意重”一句要言,同时一面则是不可妨“大节”与不能“不是理”。

  其次,再说与“理”密不可分的那个“礼”。

  礼,居孔门“六艺”之首,与“乐”同为华夏古文化的冠冕。礼是“仪式”——“理”的体现或形式化。礼者何?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层次秩序交互关系是也。所以宝玉明确指定:礼须合乎孔子之训,而祭亡者烧纸钱是“异端”。孔子一句概括“礼”的话:“祭如在”。宝玉则以“诚”“信”“敬”三字为之疏解阐发。

  诚、信,是什么?就是一个“真”,虚伪的对立面。所以,宝玉憎厌世俗的“峨冠礼服”的祭吊之假礼,只求一炉一水,一茶一果,便召来受者之享——佛、神、鬼三者也只享真情诚意。

  以上说明,宝玉并非俗论所说的以情反理,这只是人为的“强词”和浅见,夸张了宝玉的“叛逆性”和“反封建”。实际是什么?是反世俗,叛虚伪,但也未拒绝未轻薄孔子的古训。

  宝玉再次讲情与理,是在晴雯屈死之际。此处宝玉又有一段奇论——

  “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有灵验。”

  在此,乃又见明文正笔将“情”和“理”两者并列。可知理与情偕,万物无外。这种思致,绝非“以情反理”的任何意念在。

《红楼梦》节选3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戴着赤金盘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横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裙。一双单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凤腊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赫之子贾琏,娶的就是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乃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边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走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见了一个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连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也可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吃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东西行李都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紧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说话时,已摆上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她:“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刚才带着人道后楼上好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改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闲聊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1.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双三角丹凤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肖像描写,从直觉上给人什么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看待黛玉与凤姐见面时所说的那番话?如何理解“忙转悲为喜”的“忙”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凤姐对黛玉提出的一连串问题是希望黛玉回答吗?如果不是,为什么还要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出场的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出王熙凤在贾府地位之特殊,性格之泼辣。

  2.不仅表现了王熙凤的外在特征——年轻、美貌,而且表现了她的内在性格——刁钻、狡诈。

  3.第一问:既赞美了林黛玉的标志,又暗扬了其他姐妹的地位,显示了她的良苦用心和八面玲珑。

  第二问:情态的转变,显示了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惟老祖宗是从,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4.不希望。用意一是表现热情,在贾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献殷勤;二是炫耀身份,显示自己的地位。(意对即可)

《红楼梦》节选4

  红楼梦(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bn)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红楼梦》(节选)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举止轻佻)

  B、可怜辜负好韶光。(可惜)

  C、只恐又是你的杜撰(没有根据的编造,虚构)

  D、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张扬,夸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面若中秋之月不知东方之既白

  B、何等眼熟到如此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C、却难知其底细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D、于国于家无望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贵族官僚大家庭的盛衰历史。

  B、节选部分主要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相见,描写宝玉其人及其性格,暗示宝黛奇缘。

  C、《西江月》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D、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否定封建正统的表现。

  10.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4分)

  ②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3分)

  阅读答案:

  7.A(风流:风韵,韵味。)

  8. B (A之: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何:怎么,为什么。C其:代词,他/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D于:介词,对于/到)

  9.D(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错误)

  (1)行为颓废,不懂人情世故;生性愚顽,不爱读圣贤文章。行为性格怪异乖僻(偏执),哪里顾及世人的议论看法呢。

  (2)互相见面后回到座位,仔细观察黛玉的形体和容貌,与众人相比起来很特别。

《红楼梦》节选5

  《红楼梦》中的七夕节

  劳 燕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姐诞,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这个传统节日,来源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古代女子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的姻缘,于是有了乞巧之谓。织女诞生七月初七,所以名为七姐诞。

  牛郎与织女是民间的说法,在天文学上织女星称为织女一,牛郎星名为河鼓二,分别是天琴座和天鹰座的亮星。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以织女星为航海的导航标志之一。

  其实“牛郎”与“织女”的“相会”是不可能的。现代天文观测及测算,牛郎和织女这对有情人相距16光年(1光年约等于10万亿公里),如果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织女要等到16年后才能听到。天文学和科学对牛郎织女星的种种理论对于人们丝毫没有关系,李汉荣在他的名篇《井绳》中如此说:“通向月亮的路是多长呢?据美国航天局说是三十多万公里,走了三十万公里,他们发现了一块冰冷的石头。我丈量了一下父亲用过的井绳,全长三米,父亲通过这三米的距离,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取消距离,美国得到一块冰冷的石头;谦卑地、怀着敬畏守着一段距离,我的.父亲披着满身满心的圣洁的月光。我发现,美国是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父亲是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美术家。为什么要去解剖一个美女呢?为什么要把天地奥秘都去洞穿呢?为什么要用冷冰冰的技术肢解万物的大美大神秘呢?”这是对于月亮的审美和感觉,其实,对于七夕也一样,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从来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愿意相信,牛郎织女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如梁萧统诗《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人们愿意相信,这是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荆楚岁時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应符。”在七夕之夜,人们设香案、置瓜果,来拜织女。少男少女模仿学习男耕女织,祈求得到忠贞的爱情与美满的婚姻,此谓之乞巧。由此,民间许多趣味盎然的七夕风俗流传了下来。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神话,在民间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楼梦》中描写了贾府的诸多人事和各种节庆,对中国的一些传统时令节日也多有描述,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情趣盎然,精彩纷呈。

  《红楼梦》对节令礼仪多有描写记述,这是作者对传统文学的一个情结,一种情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多处叙述了贾府的七夕节。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

  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说完,大家称赏,饮了酒。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凤姐笑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我这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是个什么原故。”刘姥姥听说,笑道:“不知他几时生的?”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从这‘巧’字上来。”

  大姐儿也叫巧姐儿,是贾琏和王熙凤的女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名字“巧”是从七月七日应时应节而来。这里借巧姐儿的名字,对乞巧节风俗作了间接描写。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宝玉细想到,大約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大家都上秋祭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

  古时,有钱人家过七巧节是非常讲究的。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七夕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物品,焚香点烛,奠祭供神。唐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潇湘馆漂针女儿节 怡红院伤情夜半时》

  “七月初七,巧节。众女儿漂针,谈论七夕故事。”

  七夕这天,女儿们都要晒水乞巧,掐凤仙花染指甲。不过,大观园里的女儿乞巧不是穿针而是漂针,就是放一盆清水,将绣花针漂在水面上,从水中倒影出针的影子粗细来预测是否赏得巧手或如意郎君——花针的影子愈粗,则输巧;影子愈细,则得巧。

  曹雪芹笔下的七夕节,有悲有喜,有忧有乐,有滋有味,读来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七夕是女儿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

  七夕之夜,找一处不受灯光影响的安全静谧之地,万籁俱寂,仰望群星曼舞幽吟的夜空,在银河中间与星河两边有三颗明亮的星星,在银河西北边有一颗呈青白色的最亮的星,这就是织女星。织女星的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就是织女编织云霞和彩虹的梭子。银河的东南边,在织女星南偏东另有一颗亮星,他就是牛郎星。牛郎星是颗微黄色的亮星,在他两边各有一颗小星,叫扁担星,就是传说中牛郎挑着的一对儿女。不是吗?这样的故事和情节,真的很美,这正是七夕的魅力所在。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七夕,愿女儿美丽,愿爱情幸福,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红楼梦》节选6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读《红楼梦》,最爱的女子便是林黛玉,她有着绝世的才华和诗意的性格,同时也与生俱来就有一颗敏感而多愁的心。这兰质蕙心的女子,一首《葬花吟》便叫人感慨万千。

  黛玉哭吟《葬花吟》并不是偶然的,可以说是她情感的厚积薄发之作。头一天晴雯赌气不开门,已触动了她的衷肠,寄人篱下无依无靠之悲令她潸然泪下。而后又听见宝钗二人的笑语声从里面传出,心里愈发难受。等到看到宝玉送宝钗出来,她又闪在一边,宝玉也就没有机会看到黛玉的此情此景了。独自回去的黛玉,当晚在床上含泪坐到了二更天。从而就有了次日芒种节,黛玉背了众人独自去花冢葬花的情景。

  极度的伤心和失意,此时已然化为浓厚的诗情。开头还只是对自身的感叹,后面则延伸到了对人世间至情至美的向往,对似水流年的伤逝,还有在花开花落中体会到的世事无常。尤其是最后令宝玉也落泪的.几句,完全沉了对自身生命的悲悼。它不仅仅是青春的怨歌,更是生命的呐喊。

  一句“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虽然在贾府有贾母的疼爱,有宝玉的怜爱,还有姐妹的关爱,但自己不过是茫茫大海里的孤舟,无依无靠无归无宿。“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更是对长期迫害着她对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则是在向往着生命和青春中的美好。最伤怀的莫过于“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把自己想象成花,担忧自己的命运犹如这落红般,更自怜若自己红颜老去,花落人亡时,谁来葬?

  在那个封建时代,黛玉无法摆脱和改变自己悲剧的命运,只有深深的失意和无奈。而我们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我们可以去努力去奋斗,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从这点来说,我们更应珍惜当前,诗意的生活。

《红楼梦》节选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9分,每小题3分)

  曹雪芹死于何时?过去都只依胡适《考证》的“结论”: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得年四十五岁。胡适依据的是《石头记》甲戌本卷一正文开始时一条脂砚斋①批语:“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壬午,便是乾隆二十七年。这似乎是不成什么问题了。但敦敏②的《懋斋诗钞》里,有癸未年即乾隆二十八年(1763)春天作的《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好枉故人驾,来看小院春。诗才忆曹植,酒盏愧陈遵。上巳前三日,相劳醉碧茵。”

  问题来了。若雪芹真在二十七年除夕死了,敦敏如何还能在二十八年上巳(农历三月三日)前三天约他去赏花饮酒?再看这本诗集排到乾隆二十九年甲申春,敦敏才有《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一诗。再把这一点与敦诚《四松堂集》的《挽曹雪芹》诗,下面注明“甲申”而且是甲申开年的第一首诗这个事实合起来看,则可推断,雪芹本系癸未除夕死去的,次年敦敏兄弟才挽吊他。

  我初次得见的《懋斋诗钞》,是个清钞本,年月次序,清楚明白,诗是编年顺录的。按诗集编序和本诗内容,可推知这首《小诗代简寄曹雪芹》,是作于癸未年春天。而其前二首的题下也正注明“癸未”二字;同年十一月二十日的一首诗,又有自注云:“先慈自丁丑见弃,迄今七载。”自丁丑越七年,正是癸未。因此敢说癸未年并无错误。

  迨后我又见到了原底稿本——圈选以备付刻的底本,事情更清楚了。底稿本是随作诗顺序陆续抄上去的,本来就是按年照月,连“编”都用不着的。这更不会错。这个底本因付刊前要删割有避忌的诗,遗有空白处,后来收藏者“燕野顽民”得到此本,见有脱粘等处,怕有零落,因此略为粘缀修整,并为此写下识语。未想这却引起有些研究者的误会,说诗集的编序不可靠了,被他搞乱了。其实全非如此。一些研究者作了些论证,想证明此本并非编年的,但都难成立。

  再说,癸未年的“上巳前三日”,正是敦诚的三十岁整寿,敦敏“代简”的含意是邀请雪芹来给敦诚过生日。又敦诚在甲申开年作挽雪芹诗,自注说:“前数月,伊(他,指曹雪芹)子殇,因感伤成疾。”从作诗人说这话时往前推“数月”,当然是前一年癸未年的某月里。如果曹雪芹早在“壬午除夕”死去了,那么就成了先死的父亲因“感伤”后死的殇儿而“成疾”的怪事了,断不可通。乾隆癸未年北京曾发生严重痘灾,幼儿死亡殆尽,亦正合榫。

  不执着孤立的一点,综合地看证据和所关联的事情,我认为曹雪芹确是卒于癸未年的除夕,即公元1764年2月1日。

  至于脂批的`话,也许是记错了。史书、碑版、文章,误记干支的例子,多得不可胜举,不是什么稀奇事。为什么脂砚斋“壬午除夕”四个字中“除夕”二字还可信呢?这很好理解,一个人在大年除夕逝世,这样一个时间点,人们一般不会记错。

  (节选自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注释】①脂砚斋:《红楼梦》早期抄本的一个批语作者。②敦敏﹑敦诚兄弟:清宗室,努尔哈赤十二子英王阿济格之后。自小结识曹雪芹,是其最好最熟的朋友。

  5. 本文作者认为:敦敏《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一诗作于癸未年即乾隆二十八年。以下对其依据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懋斋诗钞》是编年顺录的,年月次序清楚。《小诗代简寄曹雪芹》被编在癸未年作品范围内。

  B.在《懋斋诗钞》的底稿本和清钞本中,《小诗代简寄曹雪芹》的前二首诗的题下,注明有“癸未”二字。

  C.在《懋斋诗钞》中,与《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同年的一首诗,有自注云:“先慈自丁丑见弃,迄今七载。”

  D.《懋斋诗钞》的底本付刊时有所删割,且经收藏者粘缀修整,这才导致一些研究者认为它并非编年的。

  6.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雪芹死去后的次年,挚友敦敏、敦诚分别作了诗来挽吊他。敦敏作《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录于《懋斋诗钞》;敦诚作《挽曹雪芹》,录于《四松堂集》。

  B.《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中的“上巳前三日”指敦诚的三十岁生日。敦敏此诗的用意,除表达对曹雪芹的思念和夸赞外,主要是邀请雪芹来给敦诚过生日,一同赏花饮酒。

  C.曹雪芹本系癸未除夕死去的。脂砚斋之所以误为“壬午除夕”,大概是记错了干支。这种因误记干支而弄错某人生卒时间的情形,在史书、碑版、文章中不足为奇。

  D.根据敦诚在甲申年首作的《挽曹雪芹》一诗的自注内容,可以推知:若曹雪芹死于壬午年,那么就会出现先死的曹雪芹为其后死的儿子感伤的荒谬事情。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敦敏﹑敦诚兄弟是曹雪芹的亲密朋友,所以他们的诗歌作品中有关曹雪芹的信息更显真实,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曹雪芹的卒年也更可信。

  B.周汝昌能否定胡适成说,确立“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之说,是因为他利用确凿的证据,证明了《小诗代简寄曹雪芹》确作于癸未年春。

  C.根据敦诚所说“伊子殇,因感伤成疾”,可以推测曹雪芹的死因:他极可能是因怀丧子之痛,感伤成疾,不治身亡。

  D.虽然“乾隆癸未年北京曾发生严重痘灾,幼儿死亡殆尽”是史实,但若仅凭此就断定雪芹之子夭折于癸未年,则显武断。

  参考答案:

  5.D(混淆了原文因果关系。据原文意,《懋斋诗钞》的底本付刊时有所删割,且经收藏者粘缀修整,导致的是“有些研究者的误会,说诗集的编序不可靠”。)

  6. C(偷换概念,使概念的外延缩小了很多。原文是“误记干支…不足为奇”,这里却误为“因误记干支而弄错某人生卒时间的情形…不足为奇”。)

  7.B(在推断原因方面以偏概全。据原文可知,周汝昌确立“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之说,固然依赖“《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作于癸未年春”这一证据,但并非以此作为唯一证据。且他在倒数第二段有言“不执着孤立的一点,综合地看证据和所关联的事情……”)

【《红楼梦》节选】相关文章:

《长征》节选教学设计03-20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学设计(通用11篇)11-19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