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活的动物优秀教案
陆地生活的动物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生物学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陆地生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以蚯蚓为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介绍了蚯蚓形态结构特征,特别是在运动和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也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侧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探究各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从水中到陆地过度过程动物怎样去适应环境,让学生对这类群有大致了解,也是为学生学习有关进化的内容奠定一些必要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识别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
2.通过比较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特征。
3.使学生能够列举一些陆生动物类群、懂得一些简单的分类学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水、陆环境的不同,培养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倡导学生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关爱生命”活动,使学生能应用生物学知识尝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各类陆生动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彩缤纷的自然界生机盎然、千姿百态,使学生能确立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
2.通过对大熊猫等稀有、珍贵动物的学习,使学生对野生珍贵稀有动物产生关注之情,让学生知道有些动物已经濒临灭绝,唤醒学生保护稀有动物的意识。
3.通过对大熊猫等珍贵稀有动物栖息地学习,使学生关注动物栖息范围正在缩小,确立要保护动物栖息地的紧迫意识,形成随时宣传保护自然、关注珍稀动物的观念,并要与不法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教科书提供的图片,总结概括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学生分为六组,以小组为单位。
2、教学器材:动物标本和模型,有关动物的录象。
3、教学课件:CAI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教师导学学生主体探究意图点评
一、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1、大家回忆上节课内容,鱼类是怎样适应水中环境的?
2、鱼儿能不能离开水?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得知识,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窒息死亡。引导学生回忆水中的动物。有水中动物到陆地动物,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陆地动物与它们生活的环境。
2、与水域环境相比较,陆地环境要复杂的多.
三、课堂小结
四、达标检测启发学生观察课本14页中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自己说出图片中动物栖息的环境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
演示课件:可以在找几组图片,让学生一起说。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
为了防止水分散失,陆地动物的皮肤外都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2.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水中动物一般是游泳,而陆地上的动物有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
3.陆地上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
陆地动物用身体里的肺或气管呼吸.
4.陆地上的动物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能够更好的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总结概括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小组讨论说出图片中动物的栖息地:金丝猴(森林,攀援)
袋鼠(草原,跳跃)
蚯蚓(土壤,蠕动)
猎豹(草原,行走和奔跑)
白熊(冰原,行走和奔跑)
丹顶鹤(湖泊,行走和飞行)
虎(草原和森林,行走和奔跑)
蝴蝶(森林和草原,飞行(幼虫爬行)
学生观察水中动物和陆地动物的皮肤,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陆地动物的皮肤干燥?
。
学生观察陆地生活的动物与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总结出它们的不同点?
学生回想上节课学习的水中动物鱼是怎样呼吸的,比较陆地动物有鳃吗?陆地动物怎么呼吸?
让学生思考陆地和水中的环境是不同的,陆地上的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地壳的运动,人为的破坏都可能造成环境的改变,动物要去适应.
学生自己去总结.
提问: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课本中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由它们的栖息环境来与水中的环境进行比较.
学生对比水中环境和陆地环境联想.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填写记录表等教学活动.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教师导学学生主体探究意图点评
1、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3、观察蚯蚓的运动。4、了解环节动物的特征。5、了解蚯蚓的呼吸过程。6、蚯蚓如何保持体温7、回顾本节主要内容。说先让同学们展示自己找到的蚯蚓,并请同学讲述自己找到蚯蚓的过程。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总结出蚯蚓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并要求学生写出书面观察结果教师首先强调在做对照实验时要保持变量以外的其他条件都相同。并统一好实验的时间和规范好蚯蚓爬行距离的方法。教师汇总全班的实验数据,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蚯蚓的运动特点。总结蚯蚓的特征。由蚯蚓的环节特征引出环节动物的定义,并介绍环节动物身体分解的意义。附带介绍一下环带、环节、体节的区别。首先强调我们这里所说的呼吸是气体交换,纠正一些同学头脑中老是把呼吸理解成喘气。蚯蚓靠皮肤呼吸。蚯蚓的皮肤和人的肺都是气体交换的界面,它们都有进行气体交换的作用。他们的差异只是在形态结构和部位上的不同,或者说一个是“外置的”一个是“内置的”。教师简单介绍体温对动物的意义。教师带领大家简单回顾本节主要内容。学生小组讨论,根据自己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蚯蚓及如何找到的蚯蚓等,总结概括出蚯蚓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学生小组观察,并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完成书面观察记录。特别注意蚯蚓的腹面刚毛。学生进行实验,多做几次重复实验并记录好实验数据,最后计算出蚯蚓在糙纸上和玻璃板上的爬行速度。学生需了解环节动物身体分节的意义,及环带等三个概念的区别。学生需要真正了解呼吸的实质。理解蚯蚓的结构特点如何适应陆地环境。了解体温对生物的意义,及蚯蚓如何维持体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复习本节内容。首先激发同学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并为下面教学作铺垫。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培养学生使用科学语言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何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抽取有用的信息,并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出来。使学生在了解蚯蚓运动情况的同时,进一步熟悉对照实验需注意的问题。使学生区分清楚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进一步强调陆地动物如何适应陆地环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教师导学学生主体探究意图点评
1、观察兔的外部形态。2、观察兔的运动并测量其前后肢的长度3、比较兔和狼的牙齿4、观察兔的内部结构小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5、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先让同学们观察课本中“观察与思考”的图片,或者播放与兔有关的录像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总结出前后肢的长度与运动方式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兔和狼的牙齿的不同之处,分析原因。教师让同学们观察课本中“观察与思考”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观察课本中“观察与思考”的图片和录像片,描述图的外部形态观察兔的运动并测量其前后肢的长度,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前后肢的长度与运动方式的关系。学生小组观察兔和狼的牙齿的不同之处,分析原因,总结出牙齿的不同与食性的关系学生进行观察,并与人体的内部结构进行对比各小组汇报调查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结合课本大熊猫的有关资料分析出保护动物气息的的重要性。首先激发同学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并为下面教学作铺垫。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何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抽取有用的信息,并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学会总结使学生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板书设计
一、水生环境与陆地环境的区别
二、陆生动物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1.体表被鳞、甲或体表有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有发达的气管和肺——吸入气态氧
3.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对刺激反应灵敏
4.有发达的肌肉和四肢——支撑体重、迅速奔跑
三、蚯蚓
四、环节动物的特征。五、兔
六、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七、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教学反思
课时作业
1、下列哪一项不是所有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所需要的基本环境条件()
A、水分B、足够的食物C、隐蔽地D、茂密的山林
2、陆地生活的动物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主要是因为它们具备()
A、循环系统B、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C、呼吸器官和呼吸系统D、生殖系统
3、为了适应陆地干燥的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
A、蚯蚓的刚毛B、蛇的鳞C、蝗虫的外骨骼D、蜥蜴的细鳞
4、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具有发达的皮毛,其主要作用是()
A、保护B、伪装C、防御D、保温
5、蚯蚓喜欢生活在何种环境()A、刚下过雨的水泥地面上B、湿润的松软的沙土中C、干燥的坚硬的土壤中D、湿润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6、判断蚯蚓前端的标准是()A、蚯蚓身体粗的一端B、蚯蚓身体细的一端C、蚯蚓身体离环带近的一端D、蚯蚓身体离环带远的一端7、下列动物中不是环节动物的是()A、蚯蚓B、沙蚕C、蜈蚣D、水蛭8、夏季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土壤中蚯蚓多造成空气缺乏B、蚯蚓雨后喜欢太阳C、蚯蚓爬出地面喝水D、土壤浸水后缺乏空气蚯蚓得不到足够的空气9、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蚯蚓全身细胞的途径是()A、氧气→黏液→体壁→毛细血管→全身细胞B、氧气→黏液→毛细血管→体壁→全身细胞C、氧气→黏液→体壁→体腔→全身细胞D、氧气→黏液→全身细胞10、哺乳动物门齿的功能是A.撕裂B.咀嚼C.切断D.磨碎11、兔、牛、羊是食草动物,请选择与它们食草习性相适应的特点①门齿像凿子 ②犬齿锐利 ③臼齿宽阔 ④消化道长 ⑤消化道短 ⑥盲肠发达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12、鲸是哺乳动物的最重要特征是A.用肺呼吸B.心脏四腔C.体温恒定D.胎生哺乳13、哺乳动物体表一般具有发达的皮毛,其主要作用是A.保护B.伪装C.防御D.保温14、食肉动物牙齿的特征是A.门齿发达B.犬齿发达C.臼齿发达D.犬齿退化15、兔、牛、羊等食草动物消化管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消化管较短B.盲肠发达C.消化腺发达D.小肠较短二、非选择题16、陆地生活的动物由于不受________作用,一般都具有________的器官.
17、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________和________,能够对_________作出反应.
18、蚯蚓的运动方式是,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动。19、家兔的牙齿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狼的牙齿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兔的体毛有________作用,用_______呼吸。20、家兔的体腔包括______和______两部分。将这两部分隔开的肌肉膜叫做______,它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结构。21、家兔的心脏分为四个腔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血液循环路线有两条:______和______。循环系统输送氧气的能力______,能使身体产生大量的______,同时家兔身体有______的结构,因此可以保持恒定的体温。22、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码所指部位的名称:1是_______;2是_______;3是_______。(2)_______图是兔的牙齿,理由是它只分化为_________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和_________齿(适于磨碎食物)。而且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________。这些都是与兔___________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狼的牙齿,还有锋利的______可用于攻击、捕食、撕裂食物,这是与它们________的生活习性相适应。参考答案
1.D2.B3.A4.D5.D6.C7.C8.D9.A10.C11.C12.D13.D14.B15.B
16、水的浮力支持躯体和运动
17、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多变的环境
18、刚毛肌肉蠕
19、门齿、臼齿门齿、臼齿、犬齿保温肺
20、胸腔腹腔膈
21、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体循环肺循环强能量保温
22、(1)门齿、臼齿、犬齿
(2)A门臼盲肠吃植物犬齿肉食
【陆地生活的动物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太空生活趣事多》优秀教案(通用10篇)05-17
《动物怎样过冬》教案(精选13篇)11-24
雨花石的优秀教案09-14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案(精选10篇)10-04
让数学生活化的教案03-19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精选13篇)02-21
《天窗》优秀教案设计06-08
《落日》优秀教案(精选8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