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案
《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能进行正确的换算。知道1角=10分。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逐步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合理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正确换算。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使用人民币。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人民币认识》的第二节课,加上学生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课的整体思路是能放的尽量放。做到学生自己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提示,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绝不引导,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决不示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尽量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铺垫准备。
1、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小朋友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你能把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一下吗?
2、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学生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和补充。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大家知道无人售票车吗?在无人售票车里怎样付车费?(学生如果知道,就让学生讲;不知道,老师讲:无人售票车要求乘客预先准备好硬币,放到指定的箱子里。)
学生明白生活中有时必须把大额面值的人民币换成小额面值的人民币,否则会碰到一些麻烦。
2、师:今天我们首先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学习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三、合作探究,兑钱成功。
1、首次合作,初步探究。
A、电脑出示:
一张2元可以换张1元
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B、同桌合作讨论,并互相交换相应的人民币。(如条件有限,没有准备足够的人民币,可让学生用纸片代替一下。)
C、抽两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大家进行评价。
D、口头兑换。如,一个同学说:我给你2元,另一个同学说:我给你1元、1元、共两张一元,同时结合手势进行。
2、再次合作,体验成功。
A、师:大家观察,刚才的3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换成一元面值的人民币。)
B、师:生活中换钱时都是换成一元的吗?
在学生的回答中,得知生活中换钱并不是都换成1元的,有时需要换成2元、5元、10元等。
师:谁能编几题较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题目。
学生如有困难,教师适当引导。如: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
C、学生编题,教师有选择的板书。例:
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20元
……
D、四人小组或同桌讨论以上问题。
E、意见汇总,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课间休息,听一段音乐。
四、前后联系,学习例4。
1、师: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大家知道1角=( )分吗?
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板书:1角=10分。
2、师:把1元=10角,1角=10分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生活中,1分、2分、5分的人民币已经用得很少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用得最多。
五、购物活动,体验生活。
1、课件出示一些文具的价格:练习簿1元;卷笔刀2元、文具盒10元、钢笔5元。
师:如果爸爸给你10元钱买上面这些文具,你会怎样买?
学生讨论,教师观察、倾听、指导。
2、汇报。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10元钱买了什么?
学生汇报,并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买?大家评价,随时鼓励。
师:钱可以买很多东西,但小朋友平时能乱花钱吗?
(教育学生要节约用钱、合理用钱。)
六、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生:……
师: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成为生活的主人,在生活中学到更多的本领。
要求:和爸爸妈妈一起购物,并观察一些商品的价格。
【《认识人民币》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认识人民币》的教案03-19
《认识人民币》教学的反思(通用11篇)07-07
《认识钟表》的教案03-19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案(通用11篇)04-21
认识自我活动教案03-19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案03-20
认识星期活动教案03-20
认识新伙伴的教案03-20
《分数的再认识》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