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1-03-31 11:33: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儒家经典《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国学经典,它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篇优秀的《论语》读后感,欢迎大家点击阅读!

儒家经典《论语》读后感

  在《论语》一书中,谢了人世间愈多的”道理”,而我认为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人生之道”了.

  从古至今,人生一直是人们最关心最为重视的,有多少名家感叹光阴的流逝,庄子就曾经说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就像白驹掠过,稍纵即逝.杜甫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刘禹锡”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白居易, 曹操也有类似的诗篇“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等.更有对联说,”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对”数千年往事,汪到心头.”

  从古人的字字句句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上没一个人都是秒显得,转瞬即逝的生命.所以,在这短暂的生命之重,我们更应该去合理的区规划他.就在孔子感叹光阴流逝之时,他给千万代的后人描述出了这样的一种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 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大致的人生的路标,在这些路标上面.有几个重要的阶段被孔子很重要的强调了出来.孔子所说的” 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同样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

  孔子曾经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是说,自己并不是生下来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过是对古人的经历与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一直不断的学习.对于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现在许多的孩子并不是”十五向学”了,可能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但我觉得这样并不一定管用,并不一定对孩子的未来有用.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要边学边思考,还要去应用.把自己先进所学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种学习的方式.就在这样一种学于思的磨砺与历练之中,不断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一直到孔子所说的30岁.

  “三十而立”,我想对于身处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的我们来说,在我们现在所出的这个年龄段就要”有所立的趋势”了.在我看来,三十而立的”立”字是非常有含义的.立要是内在的立,只有内在的立了,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定义自己的位置.就拿很简单的登山来说,泰山上有副对联”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话讲得并不是说登山,就是把山给征服,而是自己站在山巅之上,山提升了自我的高度.所以,我觉得,三十而立的立并不是指外在的立,而是内心的立,是忠于自己的心灵,并不是外在.就像晋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访问朋友一样,带了朋友的家的门前不敲门转身就走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想念这个朋友远道而来,而到了朋友家门前,兴尽而返.

  从三十岁到四十岁,便从”而立之年”到了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不惑中的惑,显然就是迷惑的意思.在人之前的四十年的光阴之中,人一直在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获取着东西,金钱,名誉等等.当这些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便会变得”惑”,所以孔子便提出来”不惑”.在之前的人生中,人已经获得了许多许多的东西,有有用的,当然也有不需要的东西,现在的人就应该把不需要的东西舍弃.人的内心就像一栋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房子里面什么也没有,慢慢的,人一点一点的布置家具,进行装潢,不知不觉的东西越来越多.最后发现连自己的地方都没有了.最后导致的就是被金钱和荣誉所迷惑,迷失了自己的内心.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四十而不惑”便是阐述这个道理.不惑便是舍弃那些会迷惑自己,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五十知天命”.孔子所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人生与天命都是不定的,没有什么埋怨的.所以,孔子所说的”知天命”当中,知是很重要的.要能够了解自己的天命,能观察到冥冥之中的事情,辨析人间好坏,能了解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那么就能平心静气的去面对了.我们经常说不要怨天由人,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去抱怨,不把一些责任推卸给别人.这么难的事情孔子怎么能做到呢?是因为.孔子要求自己,比要求这个社会,要求别人应该怎么样,都重要得多.所以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内心已经能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不会怨天尤人.能做到知,其实也就是把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在筛选之后,融汇到一起,并进行提升.当知天命之后,就要来到孔子所说的”耳顺之年”了.

  “耳顺”便是无论什么样的话都能听进去,都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在知天命之后,孔子提出”六十而耳顺”在知晓天命后,区最大限度的包容他人.一个人要是想做到耳顺,我想就要让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是最后一个境界,也是最高深的境界了.人活到了70岁.肯定经历过了无数坎坷,就像俗话说的”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要多”.到所有坎坷都经历过所有的规矩已经成为生命习惯时.那么就能随心所欲了.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佛寺里面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到佛像面前来膜拜.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他采用同一座山的花岗岩砌成的.终于有一天,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于同一座山,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门去膜拜你?佛像谈谈的对他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几刀才走上了今天这个岗位,为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修成佛.孔子所描绘的几个人生境界,都是非常注重内心,要到最后,必须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行的.

  孔子所说的境界,是我们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参照的镜子.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面,我们更需要这样一个有条理,有序的生活.英国科学家之前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为了试一试南瓜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廉价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强,就在很多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砝码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所能承受的极限。 这样,不同的南瓜压不同的砝码,只有一个南瓜压得最多。从一天几克到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这个南瓜成熟的时候,上面已经压了几百斤的重量。 最后的实验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着一刀剖下去,看质地有什么不同。当别的南瓜都随着手起刀落噗噗地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子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锯吱吱嘎嘎锯开的。它的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生命中的压力,也许可能更好的激励我们.在当今竞争的压力下,我们也许能够在20岁就领悟到孔子所说30岁要领悟的东西,在30岁就能领悟到40岁的境界,那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太有用处了.

【儒家经典《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 读后感04-16

论语导读读后感04-18

《论语》 读后感15篇04-16

论语读后感汇编15篇05-04

论语读后感(精选15篇)05-01

论语读后感(合集15篇)04-23

论语读后感(集锦15篇)04-10

论语读后感通用15篇04-06

论语读后感精选15篇05-06

论语读后感(通用15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