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问与生命的读后感
飞翔和我是多年的朋友,一方面由于我们从中学开始的写作,还有我们相距不远,偶尔相聚,彼此交心,缘分所致。
我认真读了《学问与生命》一书,分为“生命的学问”“学人的风骨”“大师的风度”“读书的智慧”“隐士的哲学”“人生的况味”六辑,收录了史飞翔的各类散文随笔百余篇。
在这本集子里,飞翔对民国一些知名的人物做了精心的梳理,这不仅仅是简单资料的整理和压缩,活在当下的他,能够联系现实,以一个青年学者的视角去重新发掘历史人物、认识历史人物,以期让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食量能得以延续。我比较喜欢“隐士的哲学”“人生的况味”,在这两辑里,我更看到了飞翔自己的所思所想,让学问有生命,让生命有学问,“学为自得”。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无论是谈“生命的学问”、“学人的风骨”,还是“隐士的哲学”“人生的况味”,一个成熟的飞翔要“飞翔”,这不仅仅是一个年龄的问题,还包括他散文写作的日益成熟。
纵观飞翔的散文,很好的继承了我们传统散文的优良风格,学理扎实,语言平实、雅正、简洁、凝练、自然,短小精悍,直击要冲,关注社会和人,在此基础上,广泛阅读,兼容并蓄,坚持走知识化、学者化散文的特色之路,观点新颖,明辨是非,挥洒自如,直抒胸臆,以文字彰显自己独特的批判、大胆的思想,新锐而不张扬,史实而不僵化,悲悯而不消极,在历史中给人哲思,让散文更鲜活、轻松和有趣,有很好的可读性;以一颗善良之心,在终南山下,忍受孤独和寂寞,感悟历史,体味人生。他对写作有着初恋般的热爱和宗教般的意志,在世俗中,在红尘里,让自己的精神能自由飞翔,超越我们艰难的生活境况,飘荡出一股清正健朗之气,体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关怀。
敲响历史的钟声,给我们反省和警示。飞翔不断内省,审视自己的灵魂,为灵魂寻找镜子,孤独中倾听内心的'召唤,这种召唤是一个敢于担当道义和责任的召唤,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持人的尊严和独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很佩服飞翔,有很好的思辨能力,好学上进,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而且在一些场合,能纵横捭阖,慷慨陈词,不畏权威,不搞媚俗,坚持自己的独立精神和批判思想。当我们一些人还陶醉于昨日的成绩或者满足于当前物化社会的灯红酒绿、推杯换盏,自我意淫、自我异化之时,终南山下的飞翔始终保持着自己清醒的头脑,探寻着生命的真谛,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在他的笔下,是活起来的人物、精神和难以割舍的烟火人生。
网络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让文学边缘化,也让读书成为一种奢侈。忙碌、多变的工作、生活让我们的精神变得虚无缥缈,手足无措,生活忙乱。悲催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整个社会。我想,飞翔还需努力,不断丰富自己的学养,多读书、读好书,融会贯通,吸取精华,过深的理性容易削弱散文的艺术感染力,要把历史文化的素材多转化成个人的东西,走进历史文化,又要让自己的思考、情感走出历史文化,写出与自己、时代相融合,理想和感性相和谐,肌理相适中的散文,“学者之象,大家之气”定会出现!
“学问和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只能努力改变生命的宽度,那就从学问入手。从十几岁写作至今,和飞翔一样,我们坚信“文学依然神圣”的崇高理想;我们的写作,来自对文字朴素的热爱和内心原始的召唤,散文是我们生活的写照和精神的寄托。飞翔属于苦读勤写的,从容淡定,发现新知,思想深邃,开花结果,让人不时眼前一亮;他的散文,个人的独特生活体验和历史文化的积淀,让我们读了,如饮醇酒,回味无穷。面对文化大山,写作的高难度,他敢于挑战自己硬是闯出来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写作的路子,算是我们散文队伍中成功的“异类”,这种探索精神和写作风格,值得关注和继续。
【关于学问与生命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李白与生命读后感01-05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12-11
易经讲解:学问与治事10-09
《怀疑与学问》教学教案课件03-13
关于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04-17
关于学问的哲理小故事07-29
易经的学问11-08
爱填满生命与生命的距离作文04-22
梁实秋时间与生命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