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

时间:2022-07-08 16:40: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通用10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通用10篇)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 篇1

  山居笔记是继《文化苦旅》之后我所读余秋雨先生的第二部文集。因为真实喜欢所以看,因为炒作的厉害所以急着看,因为它的人文气息不可不看。

  余秋雨先生的这部书从《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这本书是在2003年1月出版的,他在这本新版的自序中说他写这本书历时两年有余(从92年——94年),而且牺牲是相当大的,他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十分纯粹地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仅仅十一篇文章却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这,并不是他的写作效率低,而是那有股坚韧的探求精神,正是他的那种认真态度和永无止境的追求让人心悦诚服。多年来他通过边走边想,有机地将写作与考察结合在了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他是一次又一次的拜访求证。曾经就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的一副对联上面的两个字,在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后,只得亲自再次去海南,很多时候,他就是这样不得不一去再去,在追求真理和对文学的无比热爱方面,他是毫不吝啬的,不管时间还是金钱。对他的文章,他真正做到了“得失寸心知”,是不会在乎他的经济和得失的。

  按照余先生的话说:“全书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记述”。他还说:“写作这本书的最大困难,不在言论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证之烦,而在于要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粹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这等于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费难言的艰辛,而艰辛的`结果却是不能让人感受到艰辛。”

  我被他的这种治学精神和严谨的求实作风以及认真的求学态度所折服,我深深地被他的文字和精神打动了。这种境界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穿梭,在东西南北的古老土地上走过。余先生的文章带给我们的都是精彩纷呈的人文、地理、历史、故事……上下求索,展示出人类人文历史的绚丽诗篇,给我们掀开了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粮仓。我最喜欢《天涯故事》和《十万进士》这两篇。

  从《天涯故事》里,我终于知道了寻求已久的“鹿回头”,一解我长期的牵挂。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段美丽动人的传说,那“清澈而美丽,无奈而凄凉”的鹿的目光和那对闪耀着渴求生命光彩的眼睛,它们从遥远的地方投过来,穿透了时空,一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这种震撼力是无疑置否的。

  每当身临绝境,总会产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美丽与快感,以及顿悟生命的意义,如果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绝壁死谷,不是生命被逼到了最后的边界,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不会有这么深刻的场景。

  纵观海南,从战国到当今,那些历史的片段强烈地吸引着我,特别是先生谈到的海南历史中的女性文明。洗夫人、黄道婆带来的整个中原大地的兴旺繁荣,还有从这里走出去的宋氏三姐妹,都带着海南强劲的浪潮,是我们女性的骄傲。

  女性文明派生并推动了家园文明。苏东坡、李光他们是泪涔涔地来,却在家园文明里破涕为笑;海瑞、邱浚他们虽然是气昂昂地走,却也放不下这里的家园文明,终究乐极生悲……

  通过余先生的笔,经过大脑细胞的溶解、过滤的排列组合,于是一个以非历史学家的思绪和眼光,让我们最广大的读者读懂了海南,让我们寻找到了海南的灵魂所在。海南已经成为我的一种向往和追求,闭上眼睛,一阵啪嗒因熟透而掉下来的椰子声敲打着我的心,更加勾起了我对椰汁的占有欲望。我飘身过去摸摸这个,摇摇那个,完全沉浸在了这片惊喜之中。

  看完这个故事,我陷入了久久的品味中,将自己的头深深地埋在书页中,仿佛嗅到了椰子的香味和浓浓南国的水果大拼盘,贪婪吮吸着……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 篇2

  先前我并不曾听闻余秋雨这位在当今文坛中颇有地位的作家,接触他的文章是一次机缘巧合。一个同学向一向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我推荐了他在新千年之初的一本书——《千年一叹》。我虽然在文学上的造诣不深,但是我知道他的散文绝对是能让我产生共鸣,书中的一字一句对我都是强烈的震撼。这本书绝对是真实的感受,经过整整一年拔山涉水,躬行践履,他走过了充裕着异域风情的埃及,希腊,土耳其,穿过了战乱连年的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他在尼泊尔欣赏着常年冰封的喜马拉雅山在晚霞的映射下透显出的雄威。感受着一个文明从兴盛到衰败。

  按理说一个中国人应该从了解自己的家乡开始,从而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可是我认为余秋雨他从中国出发,最后又回到中国,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仅是对一种文明的认识,更多的是在与本土文化做比较,这样也使随后所写的《山居笔记》就有其一定的客观性,是对我们文化的一次较为正确的评价。而不是一再的强调我们拥有着上下5000年的历史,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国。毕竟我们的文化也曾经遭遇过“焚书坑儒”、也曾掀起过令人发指的“文字狱”,不论是以前的文人墨客还是现在的知识分子,我想谁都不愿意用八股文来禁锢自己的思想。我们并不希望“独尊儒术”,哪怕是孔圣人也不愿意这样,否则怎会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说。

  我们希望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况,在这世纪交接的时刻,是不是应该回头看看前人所留下的那一句一笔一张一本。作为前车之鉴,给后人留下的又岂止是精神财富,对一种文化的反思,恰恰能创造出另一种更适合现代的文化模式。起初我并不能读懂余秋雨的散文,因为他的思想内涵还不能让我这个小孩所理解,但是我就是觉得他的话有道理,是他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他通过他的笔,通过从他笔尖划过的字,把这种感受真真切切地传达给了他的读者。我很感谢他,是他使我这个年幼的“学者”学习到了文明的内在,一种文明常常是由一群意识朦胧的人创造出的,而它的发展可能是经过几个或是几十个甚至更多的人慢慢地从远古文明衍变,推敲,再由几个在某几方面有着极其重要贡献的人将他推上颠峰。而文明的衰败往往是毁在战争中,我们不需要讨论为什么而战争,但是确实是战争加快了文明颓败的速度。更或者就只是这种文明不在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总是会有一些人走出来,推翻它。那些保守守旧的人不愿改变他们现在的.生活方式,那些激进的人却试图改变现状。

  于是乎,在激烈的争论过后,无论赢得胜利的是哪一方,对这种文明的摧毁是必然存在的,有时候往往一条极小的裂缝就会导致一座大厦的坍塌。一种文明也是一样脆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武将也许可以以武力解决一些争端,但是这一文明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它的精神本质和思想。鲁迅先生当初弃医从文,也是想能从精神上诊治那些精神麻木、空虚的人。文人能留下让人精神振奋的作品,但是许多文人不论是在生前还是在死后都生活艰难,这是文人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有这样一句话“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可是又有多少文人能摆脱生活的负担呢?他们有着足够的精神食粮,却不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这使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那些只能作为他们丰富自己,感染他人的理想而存在。余秋雨在他的书中写到“越是热闹的东西越是脆弱,这是中国老庄哲学早就阐述过的,然而都市的热闹去是人性的汇聚,人性汇聚到如此密集的程度还依然脆弱,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大悲剧”。

  我喜欢余秋雨对文明的阐述,也喜欢他的散文,喜欢他写散文的形式,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很自然地融入他的文章中。他在小引中提到散文的本性。以前老师在课堂上告诉我们,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而从他的文章中我才知道“诗”和“艺”才是散文的“正本形态”。有些批评者也许会轻巧地说:只要随手翻翻哪本书,就可避免这种常识错误。其实在散文中即便说自己不太喜欢杨万里的诗、王羲之的字、欧阳修的文章也是允许的,这正是散文写作的自由之处。如果每个细节都写得准确无误,“那就只能写论文了”。我有时觉得他的文章也有幽默之处,不是如此严肃。也许他在写这些时,有的只是无奈,但是我感到的是他对那些并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文章或是不能体会散文真正内涵的人的惋惜。我不能说那些人是无知的,但他们却过于苛刻,他们不是在欣赏散文,不是在感受散文,而是一味地追究散文中常识性问题,那是他们的可悲之处,也是可笑之处。他们放弃了文章的精髓,甚至可以说放弃了心灵中人类共有的东西。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我现在还不能说自己已经读懂了余秋雨,但是我确实是感受到了从他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是公正的、是客观的、是真正写出了人们的内心感受,但文章是他写出来的,而不是我们,思想精神是他感受到的,却得到了许多读者的赞同。我喜欢他的文章,他的思想。我可以坐在沙发上,一边慢慢咀嚼他的文章,一边喝着咖啡,和他的文章一起欢笑、一起悲哀、一起忧虑。然后就去写一篇充满同感的读后感……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 篇3

  读完《文化苦旅》,找来它的续篇——《山居笔记》,又有另一番感受。我觉得《山居笔记》写得比《文化苦旅》更好些,更有深度些。十一篇文章,虽然每一篇文章的篇幅比较大,但内容却不会把某个点反复重叠描写,而是在开头设下悬念,让读者对下文产生好奇感,再带着好奇感读出作者的分析,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想法。难道这一篇篇文章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深体会吗?

  这次,余秋雨教授又一次带着我更深刻地品读中国那沧桑的历史,带着我一同去感受、一同去体会,体会文学中的历史,体会历史中的文学。

  《一个王朝的背影》带我们走进了离我们最近的王朝——清朝,让我们知道中国曾有“康雍乾盛世”值得骄傲的时代,曾有一代代明君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到清朝渐渐衰落,让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京城被英法联军威胁着,咸丰皇帝带着大量白银逃难,圆明园被烧毁……让我们感到耻辱。话说回来,在封建社会,哪个朝代不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号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没有清朝的衰败,又怎么会有革命,怎么会有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推陈出新。

  《流放者的土地》以宁古塔为中心,提到很多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且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文人,他们大多数因为文学上的争执被流放到宁古塔,然后在那里传宗接代,创作出一部又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的经典文学作品,他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文化工作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脆弱的都城》更是一个永远的巨大的悬念。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庞贝古城突然湮没;更古老、更辉煌的都城——雅典消失得不明不白;柬埔寨、吴哥窟的殒落……这些事居然没有人知晓原因,这个大问号引起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如此繁华的城市,如此繁荣的.一派景象,究竟是什么使它消失地如此彻底呢?余秋雨教授心痛地遥望着一个脆弱的都城,诉说着文明与野蛮,昔日与未来。

  ……

  看完《山居笔记》的所有文章,还数《抱愧山西》和《遥远的绝响》最让我喜爱和难忘。

  余秋雨教授在《抱愧山西》中一开头就向山西表示抱歉,因为他把曾经是全国最富有的省份山西省看成是我国特别贫困的省份之一。看完了文章的开头对下文就充满了期待,因为我也这么认为,惭愧啊!现在读完整篇文章我才知道,原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清代时期第一家拥有一种专业化、网络化的货币汇兑机制的日升昌票号在山西;如今被拍摄成杰出的影片的乔家大院在山西……有机会,我一定到山西去走走。

  《遥远的绝响》恰巧又写到了我最崇敬的古人——竹林七贤。文章中谈到阮籍到苏门山用啸声询问隐士孙登,孙登又用啸声回答他的全部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之后写下一篇《大人先生传》。阮籍从孙登身上知道了什么叫做“大人”,他在文章中说,“‘大人’是一种与造物同体、与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存在,相比之下,天下那些束身修行、足履绳墨的君子是多么可笑,天地在不断变化,君子们究竟能固守住什么礼法呢?”《遥远的绝响》还谈到众所周知的大学者、大艺术家嵇康。嵇康是一个信奉回归自然的人,当同是竹林七贤的好友山涛推荐他继任尚书吏部郎时,嵇康写了封绝交书给山涛,这就是被传颂至今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如果可能让我穿越到他们那个年代,我一定要和他们做一番对话。

  说到这里,我们不由地叹服余秋雨教授的见识之广,学识之渊博。他在每一篇文章中都融入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以犀利深遂的洞察力去品读历史,更是把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写到读者的内心想法去,他那有深厚底蕴的文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 篇4

  “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山居笔记》将深涩嶙峋的思考粹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其作为一部充满文学性却以历史为主线贯穿的作品,能直击读者心灵深处。

  作者余秋雨以直接感悟方式来探访中华文明:对于政治功业和文化情结的互相觊觎和生死与共,对于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对于商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狭路相逢和擦肩而过……犹如回望前朝,巧拨迷雾,穿越沉睡千年的枕木,无论是黑暗污浊,还是一股暗流,无论是诗意栖居,还是艰苦流放,都为我们铺展开了中华历史斑斓的画卷。

  我看到承德避暑山庄那班剥削落的石碑雕刻着历代清朝皇帝的功绩,有康熙的雄才伟略也有王朝的梦幻沉醉和自我欺骗。终于,康熙的长城崩塌了,王国维纵身跳湖显示了一个文人对亡国的悲哀,只留下一个王朝的落寞身影;我看到学生暮中清静的岳麓书院,尚且可嗅到众多大家的学派气息,曾在中国教育史上熠熠生辉;我看到如今黑野沃土的东北平原,曾经缭绕着多少文人的叹息和绝望,“北大荒”,一个流放者的土地,造就了“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关辽阳”的悲剧;我看到赤壁之下泛舟的苏子,对月吟诗,无不包含着对人生的通旷豁达。此为苏子的成熟,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不再需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诉求的大气……

  是的,我更看到了作者“抱愧山西”的遗憾和探究。山西,“曾经是全国最富之地”,我不禁感到惊讶,曾经多人沧海桑田已不得而知,只知今人把山西当作寸毛不生的贫穷之地。想来,我们对山西的误解完全是出于对历史的无知,在清代全国商业领域、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山西人;每次全国性募捐,捐出银两数最大的是山西人;携带钱财最多的是山西人……可见山西人曾经建立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帝国,但背后他们的创业精神更让我感动和心酸。“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一声凄长缭绕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回荡在黄土高原,一个眼泪汪汪,一个双眼坚定地目眺远方。就如文中所说:“但他们还是狠狠心踏出了家门,而他们的恋人竟然也都能理解,把绵绵的恋情从小屋释放出来,交付给朔北大漠。哭是哭了,唱是唱了,走还是走了。”

  就如江山与美人的选择,故土与远方的选择,安逸与奔波流浪的选择,山西人毅然踏出坚定的步伐,踏遍大江南北,踏尽荒漠戈壁,终于,踏出一条成功之路,其中亦有悲剧,有的'人因为父亲在外经商多年不回查无音信,还未出生就与父亲成了永别……“被那么多失败者的故事压着,被恋人凄楚的歌声掩饰着,山西商人却越走越远,他们要走出一个妈听一点的故事,他们迈出了步伐,既悲怆又沉静。”我已被山西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折服,即使山西的辉煌最终落幕,但流淌在他们子孙后代血液里的那份坚毅与精明从未逝去。

  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读史的另一种感觉,读史不仅是了解发生的事,不只是单纯地把它当作赞颂或批评讽刺的教条,它也不是另一个世界遥不可及的传说。面对历史,犹如两个人的对话,听它讲述,讲述那曾经的故事,听它倾诉,倾诉他的无奈和愁思。我们甚至可以为他们落泪,为他们惋惜,因为这是人类心灵的共鸣。只是这个故事、这个人已经年迈,多了份沧桑,就像从红尘滚滚中走来……人类与文明在不停地发展,但那条血脉一直贯穿在历史长河中,彼此相通,从未断绝。我们与古人,那么遥远,又那么熟悉,这条文化大血脉;你不知道它源于哪里,更不会知道它终于哪里……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 篇5

  放假前,学校建议在寒假期间读一本书,我把这件事给女儿一说,女儿给我推荐了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从书店买来之后,就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读完之后,感受颇深。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我想我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善于读书的人吧,总觉得自己既缺乏潜心鉴赏的定性,又没有那种体味美感的修为。想想以前看书,多半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却依旧索然无味。因此,每次要写诸如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时,便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但这次看完《山居笔记》之后,倒是自认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

  可能我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很肤浅,而对作者文学心理的解读也只是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上,但在某种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吧。的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多数人都热衷于名与利的追逐,醉心于粗浅的感官上的享受,却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关注去体味的东西。我们每天麻木地跟着紧张的社会节奏而躁动,却在躁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失去了自我,我们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为珍贵的美丽,却始终守不住一颗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个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觉到了疲惫……

  一切的一切,余秋雨先生用他那朴实而又不失华丽的语言,生动且精妙的比喻,紧凑又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们讲述那中国的沉重、悠久的历史,把我们引进那个沉痛的年代。

  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之广,领略之深。整本书充斥着他的横溢的才华与渊博的知识,每一章的内容都填充进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类文学知识等诸多内容。整本书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让我叹为观止。阅读完全本书,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目不暇接!此外,余秋雨先生那独到的见解,更是让我如雷灌耳、记忆犹新。他那与众不同的观点,真的是让我们打开眼界!

  或许从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丝的宁静。当铅华褪尽,我们带着苍茫的心态回首走过的路,能够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诉自己---我曾经也是那么充实过的!这其实就是给我们的心灵一个最完满的交代。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 篇6

  以往我读书多是为了娱乐,所以更喜欢故事类的书籍。在读了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后,我发现原来散文可以“在古代废矿中拾拣至今仍有热量的矿渣”,可以表述想不通的苦闷,可以展现一个文化人的文化解读。读散文更像是与一位智者的对话,既长见识,又有一种思想和精神上的成长。有些语句百读不厌,读后回味无穷,有参禅悟道之感。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始,以《历史的暗角》终,一大一小,一明一暗,出乎意料。为了世纪性的告别和展望,作者在关注一系列重大社会命题的同时,顺便把目光注意一下特殊的存在。原本作者认为“有谁真正会把文人的唠叨当一回事呢?”然而他的文章却引起巨大反响,证明他在古代废矿中拾拣至今仍有热量的矿渣是对的。尽管有人批评,他的文章还是默默地征服了更多的人。这位学院派学者能被世俗接受,主动辞去官职又参与各种文化策划,不标新立异又受人关注,还在海外产生巨大影响,怎能不引起别有用心的人的妒忌?他却主张大力消解文化界的无谓纷争,省出精力去与世界上大量违背人性人道、侵害人民利益、玷污人类尊严、阻挡文明事业的恶人恶事战斗。拥有如此人格、如此胸怀的人,他的文章怎能不受欢迎?

  我是东北人,却不了解这片“流放者的土地”,这座渤海国的“脆弱的都城”,实在愧对创造了它们的先人。黑龙江省宁安县,清代被称之为“宁古塔”。此前我常常吃到宁安又大又甜的西瓜,却从来不知道那些南方的流放者在这里经历了什么,留下了什么。他们中的文士面对苦难的种种表现使我感受到了精神世界的强大作用力。正如作者所说:“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深刻关联。”在遥远的古代这儿曾屹立过一座与唐朝首府长安的格局和气派一样的都城,却被游牧民族所灭,只留下一片废墟。其中蕴含着城市与农村的矛盾。作者将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搏斗揭示出来,引发了我们的深思。一片土地、一座城市的历史,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警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正确对待文化遗留,衍生出高贵的文化品格,由文章、由作者,我意识到了这一点。

  “一路上我在想,区区如我,毕生所能做的,至多也是一枚带有某种文明光泽的碎片罢了,没有资格跻身某个遗址等待挖掘,没有资格装点某种碑亭承受供奉,只是在与蒙味与野蛮的搏斗中碎得于心无愧。”作者的目标很明确,为实现这一目标思考、实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都需要好好规划。人生太短,一时一刻都不容浪费。作者肩负的是弘扬文化的伟大使命,这与我们的职业追求不谋而合。《山居笔记》是从历史中捕捉让灵魂颤动的朦胧亮点。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与我们如今在学生中倡导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的方向是一致的。身为教师,如果连我都对流传千年的历史文化一知半解,又怎能期望学生成为合格的文化接班人。多读如《山居笔记》这样扎根历史,传递文明,揭示真理的书籍,将使我们的教学底蕴丰厚,用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品格去感染、影响学生,滋养出永不凋谢的文明花朵。

  受自身素质所限,《山居笔记》中有很多语句我不能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与文本的精神交流。作者提到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就是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如看电影一样,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后绝对不会紧接着看另外一部,贪心不得。古人有云:“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这本书我会仔细品味,用心揣摩,直到在作者所探讨的精神层面,产生自己的充分的认知与觉醒。我要做书本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 篇7

  “老去悲长剑,胡为独远征?半生戎马换,片语玉关行!“念着书中丁澎的诗句,我不知道,自己需要怀着怎样的心情继续去阅读。

  在流放者的这片杂草不胜的东北土地上,余秋雨踏上了他的旅程。苍凉、浩茫。我想对清朝稍有了解的人们,多少总会联想到判决书上的流放宁古塔!

  小时候便学过宋代诗人的那首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座繁华的都城突然小时的无影无踪,这样的事情不仅会引起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浓厚兴趣,而且对于不管相隔多少年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悬念。西方古老、辉煌的庞贝古城、柬埔寨吴哥窟的殒落地,千年之谜的古城门消失在世界,但宁古塔的不远——渤海国,却应征前面诗句中的诉说。消失,是在无数百姓的泪水、心酸中渐消的。

  嗅着这本书的文字,是国家盛衰的哀怨,是流放无可奈何的泪水,给我留下了深深地印痕。

  唯美、华丽的辞藻,质朴的语言直至清代那些不愿张扬的历史暗角,也给我亮起了一面镜子:对于政治工业和文化情节的互相探视;对于文化的流放、灵魂的毁灭与复苏;对于商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狭路相逢;对于千年科举留给社会历史的功绩和留给群体和人格和祸害。太多的对于让我深深的体味到清朝那些事儿,那些人,那些痕迹。

  面对康乾省市的清代皇帝,我更理性的看待他的功与过。但《山居笔记》并灭有批判他的过,到底有多糟糕,辩证的评价,理性的评论,让我深深地吸引其中。

  我对与《山居笔记》中”天涯故事““十万进士”。一遍又一边地读者这段美丽的创说。“那清澈而美丽,无奈而凄凉”的鹿的目光和对闪耀着渴求生命光彩的眼镜,这种震撼让我顿悟生命的意义,如果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绝望死谷,不是生命被逼到了最后的境界,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场景就不会那么深刻。

  纵观海南,从战国到当今,那些历史片段深深吸引着我,在余秋雨笔下的文字,以一个非历史学家的眼光,让我读懂了厚重历史的光影,让我最在黑暗摸索不见的灵魂重塑,我寻找着,摸索着,刹时,故事的结尾让我徘徊,我久久深埋其中。

  《一个王朝的背影》,摆在眼前,让我看到的是这个王朝创造过许多文明,他细数清初皇帝的功绩包裹他们奋斗以及治理国家的高明手段,当然,也有它的.衰落,原来象征康熙功绩与骄傲的避暑山庄后咯哎竟成了咸都的避难所。是一个朝代的悲哀还是一个民族?除了叹息与通信,又该如何面对一种老去的辉煌?

  给我,也给人们留下了深深地思考。

  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是个奇怪的现象,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被他们所处的年代想包容。每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字狱。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特点。于是《流放者的土地》《苏东坡东围》中寂寞与孤独更多的是悲哀。由此也让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历史暗角的小人。

  看着这些,我不禁关注他们,痛心与漫漫无际的孤独,并触摸到中国历史文化中不愿张扬的暗角。而苏东坡,正是由于过于出色而被围攻。贫瘠愚昧的土地上,苏东坡,这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示众,而我们呢?“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压在被告席,”“小人顺手把手绳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变得黑暗。”而这些令人心痛的历史也成就了不少惊世作品,一切始于苦难亦止于苦难。

  我在书中,在遥远的历史,狭路相逢并擦肩而过,无论一个王朝,一个都城,一群文人亦或是一个流放者,都在我心中,用震撼来形容。

  余秋雨的文字,使我在眺望历史的时候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单薄的理解。望着自己祖国的历史。触摸她的喜悦,她的悲凉,她的过去,我不禁让心灵悄悄融化在文字的世界。

  也许当铅华褪去时,当繁尘落定时,我的心灵与她的故事靠的最近,看尽历史喧嚣,不禁又想起余秋雨先生的那句话:“堂皇转眼凋零,喧嚣之是短暂的别。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 篇8

  近日翻开在我书橱中沉睡的《山居笔记》又一次细细的品读起来。这次阅读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的开始,余秋雨老师简述了他小时候在课堂上的情景,也抒发了他年幼时的爱国之心,但无疑其中夹杂着一些个人情感,我其实并不赞同这个想法。为什么只有汉族才能统治这个国家呢?试想一下,如果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以这种心态去面对当权者,那这个社会会怎样呢?

  我想,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只要有这个能力治理好不就可以了么?我们不能怀着像姓氏正统论那类观点来对当权者进行主观的评价,不是么?一个人是否合适做所谓的人上人并不是取决于他的家世和背景而是看他是否有这能力,在他的统治下人们是否幸福。为什么我们是汉族的,那些统治者就必须是汉族的呢?汉族的人就一定有这能力么?其他民族就一定没有这能力么?比如说,在巨大的社会灾难中迅速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康雍乾盛世”的两位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都不是汉族人。我们要清楚汉族并不等同于中华!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在处理事情时根据客观依据去评价而不是主观臆断。思考时候要冷静。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长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褒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对于这位不愿修筑长城的皇帝,我十分佩服。生在这样一个朝代,怎能不欢喜呢?康熙他另一个聪明之处就是,对于巩固边境能做到硬软结合。硬:对内修德安民;软:在“木兰围场”进行捕猎,这可对北方边境起到一个威慑作用。所以对待。处理一件事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且,思考时要全面。

  清朝皇帝比明代皇帝更热爱和精通汉族文化!而且,他对西学也有一番研究。那么,我们能从这位皇帝身上学到什么呢?是对一种优秀文化的正确的评价。不因它是一个腐朽的朝代的`文化就对它完全否定?是不因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而自以为是而不向其他国家学习?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也应该学会谦虚,虚心求教,虚心纳谏。

  一个人当然不可能完美。比如,那位精明的康熙皇帝不也做过一些人让人一时无法原谅的事,就像文字狱。但是相对于那些明代的“无赖儿郎”(鲁迅曾经说明代皇帝是无赖儿郎)来讲康熙已经很好了。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事就对那个人以及曾经的光荣一起否定。我们怎么能用如此消极的态度来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呢?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人对事。人生在世谁能不犯一点错呢?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康熙能以宽容的心对那些主张反清复明的人士,这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把“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作为宽容的基础,想人所想,理解之上。

  1929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人们都说,他,是死于一种文化,他不会知道按照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一切皆变,只有变是不变的啊!对于那先知识分子,文化变成了他们的生命,他们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在这个对外开放成为主流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我们应该把中华民族文化为基础,同时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并且坚决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入侵。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 篇9

  今天,看了《山居笔记》和《山居笔记(新版)》,其实,除了里面的序,两本书大致是一样的!原版的序很长很长……但用余秋雨的话来说:“权当我给你们送一束花草,还带着点儿根茎上的泥土……”,而新版的序就是很简略了……不过两本书看了候,都有许多感触:感于余先生对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感于余先生对现代文化的责任感;更感于他的文章里所散发出的深情、大度的光彩。(还有感于《山居笔记》到底有多少是正版的,应该说,余秋雨的书……)

  一座繁华的城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不仅会引起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而且对普通老百姓也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庞贝古城突然湮没;更古老、更辉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吴哥窟的殒落也是一个千年之谜……时间过滤了一切,我们无法再找回答案。

  黑龙江省宁安即清代著名的流放地宁古塔,一圈巨大的城墙墙根让人无法想象在遥远的古代在这里屹立过一座什么样的都城。现在的它只剩下一道泥土砌成的的基座,但曾经的它可是渤海国百城之首,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东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枢纽!如今的城里保存最完好的只是一口“八宝琉璃井”,它回忆着几千年来周围发生的一切,波光一闪,就像是一只看得太多而终于看倦了的冷眼。都城的西部和北部竟还密密地排列着五座跨江大桥桥墩的遗址。

  如此繁华的城市、如此繁荣的一派景象,是什么使它消失地如此彻底?

  华夏大地在数千年间出现过多少星罗棋布的城市,能保持长久生命的又有几座。比之于山川湖泊、广漠荒原,城市是非常脆弱的。

  中国,一个以农兴国的文明古国,农民显然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农民眼中,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而拥有的财富的人则是大抵不义之人,又因为统治者的长期欺压,农民起义军一次次攻陷城池,需要把自己直接生产的财富抢回来。城市本身的不健全,加上城里乡人的“客居”感和辽阔的农村对它的心理对抗,便显得更没有自信。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城市汇聚了一切,经济、政治、军事、文明、物资,所有的一切。它是一种无形情绪的集中,一种文化的定形,它的高度文明与繁华激起了他人对它的占有欲。

  历史,曾在这块荒凉的土地上做过一个城市的梦。梦很快就碎了,醒来一片荒凉。

  随着时间的改变一切都在改变……如今的华夏大地上呈现出另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数不尽的新城拔地而起,交通网络构建迅速,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浮华的背后,却同样牵系着无数的情仇困苦。我热爱城市,当然也包含着对它的邪恶的承认。城市的邪恶是一种经过集中、加温、发酵,然后又进行了一番装扮的,它终究控制了全局、笼罩街市,街市间顽强地铺展着最寻常的生活。商场的黑暗、阶级斗争的激烈、街头的骗子、犯罪团伙的横行,我们看的太多太多。

  有些时候真想离开城市,回到大自然。抛开这早已看倦的城市,会觉得似乎得到了全然解脱。热爱自然,却不能长久隐居山林。作为一个现代人,渴望生命散发出的蓬勃热量。

  几步之外就是世俗人性的广阔绿洲。每天都这么走,走过邪恶,走向人性,走向人类的拥挤和大热闹。相信大家协起手来,洗去心灵的污点,用一颗颗纯洁的心,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让城市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 篇10

  以前爱读余秋雨的书,尤其是《文化苦旅》,读的时候觉得美得无可言说,至今这本书仍然是我最爱读的书目之一。余秋雨的文字,美妙,又让人感觉深邃,他常常把历史与文学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番厚重的文化之感。因此,读他的文章,除了是文学的享受之外,更是对史学的补充与思考。

  暑假期间,闲来无事到书店逛,看到余秋雨的书《山居笔记》,很是喜欢这个名字,觉得颇符合我所向往的山居之风,随手翻了几页,便买回家中。那次共买了四本书,这本书当时只是翻看几页之后,觉得似乎有些艰涩,便搁置在案头,一晃就是几个月。

  几个月后,买的书读完了,也没有找到新的阅读方向,就拿来这本书,细细品读起来。这一读不要紧,我又深深现在余秋雨的文字里,徜徉在文学与历史所交替兼容的世界里,随着他的文字,游走在各地,游走在各朝各代,游走在各个名人名士身边。

  跟随余秋雨,我走进了清朝的历史,那破败王朝的背影,看到历代流放者那凄凉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无常,谁又能抵挡的了那些事故变迁呢?苏东坡的突围,让我感慨哪个朝代对于大师的埋没,想到历代大师都经历的摧残,想到我们国人嫉妒品质的劣迹其实由来已久,其实根深蒂固,早已化为血液里一丝我们不远承认的遗传。

  《愧抱山西》则描述了一代晋商的发家成名史,让我对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敬佩山西晋商的精名能干,敬佩他们的审时度势,敬佩他们的种种。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一代晋商在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遍地的分号,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群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一切都发生变化之后,山西晋商似乎一夜蒸发。他们的颓然落幕,是战争纷乱的影响,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但是,他们留下的在山西的总票号,却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即便是见惯世面的人们,也会为这里的富贵大气所震撼。相必,若是山西晋商的风范尚存,山西晋商的`经商之道尚存,我国商业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当然,当今的温、浙、广的商人已经遍布全国,支撑着经济的繁荣,但他们比起山西晋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长远的眼光。

  余秋雨带我们到他的家乡余姚走了一番,那个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疼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痛。“少小离家”,却“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未踏进家乡的土地,也没有迎接的亲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顶著名人的称号,官员的接洽显得热闹些罢了。落叶归根的观念,怕是难以实现。越是难以实现,越成为心底里那柔软的痛,越是思恋。

  让我感触深的,还有《十万进士》。余秋雨这个人的眼光,实在比一般人深邃,当代人们除了怒斥科举制度的残害人,却并不想它曾经为我们挑选人才时带来的好处,也不去探究在哪个环节致使这一妙策变质,成为众多书生枷锁。而余秋雨的分析,则是犀利深刻,却有委婉絮叨,这观点,怕是用在当今高考也适用吧。

  我最爱的一篇是《遥远的绝响》。原因有二,其一,这主人公阮籍和嵇康,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美男子,大文豪,其中嵇康更是通宵音律,为人潇洒,不拘礼节,是如我般凡夫俗子所向往而又不能企及的。这些哀叹,也只能心里想想,合上书,天亮还要回到这规范的框架里生活。我注定不能做到那般潇洒,权且在这羡慕他们吧。

  想不到的是,余秋雨在书的结尾,提到的却是小人。小人的确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历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这是大师给予的忠告。

【山居笔记读后感1500字】相关文章: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11-15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05-31

山居笔记书评范文05-04

山居岁月读书笔记01-29

山居笔记好词好句01-17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通用31篇)05-23

初二山居笔记读书笔记范文最新06-13

《山居笔记》读后感05-22

山居笔记读后感05-23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