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自传》的读后感

时间:2021-06-19 13:43: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林丹自传》的读后感

  【篇一:林丹自传世界的尽头读后感】

《林丹自传》的读后感

  用了三日时间,终于看完了林丹的自传。合上书后,久久不能平静。我虽然不是林丹的铁杆粉丝,却深深感受到他身上散发的气息;那是只有我们80后,尤其是80年至84年出生的人才能感动的气息。

  第一次关注林丹,是因为一个70后。我和他谈起林丹,他说很反感这个运动员,个性太张扬,一点国家运动员的样子都没有,而且打骂教练。最后一句刺痛了我:非常符合你们80后的样子。我当时没有反驳,确实林丹是80后,而且我同意林丹符合80后的样子。那时我就有个疑问:80后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竟然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我在书上看到的林丹和很多普通的80后一样经历:独生子女的童年、感染着女排精神长大、少年时期就要学会独立生活、“靠关系”进入国家队、身在国家队要面临激烈的竞争、随时笼罩被送回地方队的压力、个性张扬不被领导看好等等。这些正是不少80后最直接最贴切的经历,这些也同时回答了上面的那个问题。

  社会阶层永远都是成金字塔形状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爬到金字塔的顶峰。林丹他能成功登顶,他坚韧的个性和不懈地努力是分不开的。书中他提到他的很多队友,相信有些人连名字我们都不曾有机会听说过。所以林丹也是幸运的。书中提到的他刚进入国家队的时候,整天提心吊胆,打得不好没有成绩就要卷包袱走人。那个时候他特别压抑,而且他是“插班生”,被安排到地下室的集体宿舍住。大强度的训练加上国家队里的激烈竞争,没有“不服输、好胜心强、求胜心切”支持他,估计他很难熬下来。即便他熬下来了,他通向冠军和全满贯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雅典失利、阿纳海姆和多哈的暴风骤雨、格拉斯哥团体失利后换教练、韩国公开赛与对方教练的不愉快,还有后来的“林丹打骂吉新鹏教练”事件。一路走来,可以说“登上顶峰之前,任何艰辛都是难以预料的。”但书中林丹并没有只表现自己的艰难。每一次的失利或事件后,他都在反省和成长,而且毫无忌讳地道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些正是我们这一代80后身上很宝贵的本质:张扬的背后不断自省,在跌倒中不断成长。他的经历其实也和很多80后不尽相同。他说他很喜欢看日本动漫《灌篮高手》,像每个那个年代的80后一样熟悉那首歌:《直到世界尽头》。当耳边响起熟悉旋律时,林丹也和千千万万个80后一样是个普通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去让别人刮目相看。

  这是一个残酷的社会,正如林丹所说:“这么多年来,我时常有种感觉,就是周围的人似乎还没有学会承认别人的好,也不懂得赞美和祝福别人。相反,越是看到别人过得不好,越是愿意同情他。甚至可能是以匪夷所思的大方去帮助别人,哪怕自己家里揭不开锅了,也要给别人一口吃的。但是一旦看到别人过得比他好,心里就不乐意了。”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好像注定被质疑,注定要在这样的社会里挣扎,与别人竞争,最终有小部分可能成功,有大部分相对平凡。我不知道那位70后有否看过这本书,不知道他看到林丹在伦敦拿下金牌时是否还会对他持有“个性太张扬而且打骂教练”的印象?我很想跟他说:林丹的张扬背后是一条不平凡的锤炼之路;尽管他只是80后其中一员,但是他却代表了我们所有人,不管成功与否,不管平凡与否:我们很平凡,但是我们可以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无论别人如何看我们,我们也要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真到世界尽头!

  【篇二:林丹自传读后感】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被那个霸气十足、冷静帅气的身影深深吸引了,林丹,以为散发80后特有气息的奥运冠军,完美的完成自己“全满贯”的计划。一举成为这个星球上羽坛中的霸主,全中国人心中的英雄。终于在后来,我无意中能够发现《直到世界尽头》这本林丹自传,就一口气读完。

  虽然我对羽毛球接触不多,也并非SuperDan的铁杆粉丝,可我能够深深感受到他的气息。有人说林丹个性太过张扬,没有中国传统的谦虚,而且还打骂教练,这在传统古代是绝无容身之地的,即使在现在也很难被认可,可这也正是林丹,凭借他的霸气、坚韧不服输的个性书写的人生传奇,并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与喝彩。其实,在林丹张扬的背后是一条不平凡的锤炼之路:独生子女的童年却远离父母;梦幻般的童年就要学会独立;“靠关系”进入国家队随时笼罩着被送回地方队的压力与更强的对手竞争;个性张扬被盖上“难以管理”的邮戳被领导冷落?

  而这些辛酸是靠他用耐心和比别人多的汗水来湮没,他必须用实力粉碎那些冷嘲热讽、来证明自己。社会的阶层永远是金字塔形状,只有你爬到高处才能赢得大家的肯定。林丹能够成功登顶正是由于他的不服输和强烈的求胜心、好胜心。但这是把双刄剑,也让他在职业生涯中多次遭遇危机,雅典兵败就是例证。但他说过“男人或许只有经过坎坷和失败之后才能成就大事。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遭遇疾风骤雨,他们迎面而来,你扛住了,全世界都属于你,你若被打垮,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于是,林丹扛住了,也因此成功了。

  这本书不仅仅是林丹的奋斗史,对他自己人格上的魅力勾画的也相当全面。他没有多少时间进大学接收系统完整的只是讲授,可在他的笔下,国性、人性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因为他是用心去体悟生活,用自己的生活为题材,让人感受到了一个真切、有情有爱、有人情味的林丹,没有半点的娇柔做作。虽然他张扬个性,但是他只把自传当作“纪念册”。并没有夸大自己,能以自己作为参照物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对方的感受,无论胜败,让对方感受“到大家都在追求梦想,但目标一样时,难免一方会受伤,比赛的结果只是竞技体育的残酷不是林丹的错”。他以志服人、以情感人,他活的率真,讨厌假惺惺。他很少避讳什么,失败时认真反思,成功时懂得感恩,总能让人信服口服。

  我想我们该像林丹那样对生活处处留心,学会怎样活着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为了梦想有不怕输的勇气、心存必胜的信念,不管成功与否,不管平凡与否我们总会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敢爱敢恨,这样便问心无愧了。

  【篇三:林丹自传《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作文】

  你们认识林丹吧!12年的国手生涯,林丹创造了属于他的不可撼动的王朝: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汤姆斯杯、苏迪曼杯、全英赛、亚锦赛、亚运会冠军集一身的“超级大满贯”,多达17项的世界冠军头衔,世界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卫冕奥运会男单羽毛球冠军的选手……这一切注定了他是一部传奇。

  “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这是林丹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封面的一句话,也是他多年羽毛球生涯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书中,林丹讲述了他自己在传奇背后的历程,告诉我们他只是一个普通小伙子,种种的成功都和苦与痛密不可分。

  林丹年轻时被解放军队选中,寒冷的冬天随军军训,二十四小时只有冷水,生活很艰苦,他能挺过来。初入国家队,队里高手云集,林丹常被别人看不起,特别是打比赛输给名不见经传的对手,还要被教练痛骂。林丹还因在训练时发脾气、耍个性、摔拍子等一系列事情被国家队开除。当他有机会搭上末班车再次回到国家队后,每天只管埋头苦练,甚至吃饭都不愿意花太多时间。他失败时自我反省,成功时懂得感恩,他说:“人生一辈子就是在跟自己不断地赛跑。做真正的强者,才能融合周围的一切,让周围的人心服口服。”

  “就在我思考着与你们说这些话的时候,队医正在“蹂躏”我身上的每一块肌肉。每天训练后的放松时间几乎都在一小时以上,有时疼得我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这些年,最了解我的就是这副身板了,因为是‘超级丹’,所以它也被要求像外星人一样无坚不摧。”我非常喜欢书中的这段话,我觉得它道出了“超级丹”这名号下所背负的身体上的极大负担,同样地也折射出其精神上的压力非同一般。

  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林丹又一次战胜老对手李宗伟,蝉联奥运金牌,让人不禁再一次感慨:既生李,何生林。

  看完这本书,我更加能体会到当名人是很艰难的。成名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弯弯曲曲的,想要成为名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要经受各种考验、不断的努力、流出数不尽的汗水,最后才能一步一个台阶,走上通往成功的路上。

  林丹,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种精神。他,无可替代!

  【篇四:林丹自传读后感】

  北京时间8月5日晚,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林丹逆转李宗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卫冕奥运羽毛球男单冠军的选手。他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也于昨晚九点半首发。

  此书被誉称为史上最霸气的个人自传,林丹在书中除了剖白自己的心路历程外,还叙述了与教练、队友、对手以及与妻子谢杏芳的感情。书名正是林丹手臂的纹身until、the、end、of、world,林丹说道,“羽毛球对我来说,不是某一个冠军,也不是某一刻的欣喜或伤心,而是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即便伦敦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即便多年后林丹这个名字已经模糊得像一个符号,但是我还有可爱的你们。我会记得在青春似火的年纪,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那些共同的记忆还会延续下去,直到世界尽头。”

  值得一提的是,与林丹在昨晚上演巅峰之战的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也有一本名为《败者为王》的自传。细心留意会发现明星写自传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刘翔《我是刘翔》、李娜《独自上场》、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等等。这一现象不仅局限于体育界,娱乐圈也是如此。例如陈坤《突然就走到了西藏》是自己真诚的心灵剖白,他用纯朴真挚的文字,以赤子之心打动了无数读者。陈坤更是凭借此书,力挫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韩寒,入围2012年南方阅读盛典终评榜单。

  对于明星写自传这一现象,难免令人心生疑惑,事业还在打拼中,明星为何急于写自传?对此,我们可以从林丹的话语中找到答案,“我更愿意称它为‘纪念册’。我不想高高在上地说教,也不想让人把我当作范本,造物主造就了不同的你我,就一定预设了无数种成功的可能。我只希望在有限的文字里,纪念我们走过的荣辱与共……过去这么多年,你们在赛场上见证了不同时期的每一个我,那都是真实的林丹……与一生相比,我过去的岁月只能算是匆匆片刻,我也不过是在羽毛球领域里做成了一些事情。现在,让我只做林丹,做回自己。那个从福建龙岩的小县城里走出来的小伙子,他平凡如你,正在书写未来。”

  的确,这些书有着无可取替的价值与意义,它们叙述着明星光环背后的故事,承载着他们独特人生的生命体验与情感记忆。独领风骚的明星的传奇故事在光环映照下,更能彰显出巨大的吸引力,阅读着这些故事,我们能从中吸取无穷的正能量。或许,这恰恰也是陈坤的处女作《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能以最高票数入选南方阅读盛典终评榜单的原因所在。

  【篇五:《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

  “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这是世界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超级大满贯羽毛球冠军林丹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封面的一句话,也是他多年羽毛球生涯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稍微知道羽毛球的人都不会不认识林丹。12年的国手生涯,林丹创造了属于他的不可撼动的王朝: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汤姆斯杯、苏迪曼杯、全英赛、亚锦赛、亚运会冠军集一身的“超级大满贯”,多达17项的世界冠军头衔,唯一一位卫冕奥运会男单羽毛球冠军的选手……这一切注定了他是一部传奇。

  传奇是表面的,林丹在这部自传中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在传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历程,告诉我们他只是一个普通小伙子,种种的成功都和苦与痛密不可分。

  “就在我思考着与你们说这些话的时候,队医正在“蹂躏”我身上的每一块肌肉。每天训练后的放松时间几乎都在一小时以上,有时疼得我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这些年,最了解我的就是这副身板了,因为是‘超级丹’,所以它也被要求像外星人一样无坚不摧。”这是书中的一段原话,也道出了“超级丹”这名号下所背负的身体上的极大负担,同样地也折射出其精神上的压力非同一般。

  书中对其成就一般都是在照片及附录展示得比较详细,文字中多数一笔带过,更着重的是事件过程以及林丹本人的心路历程。这本书的架构以及文笔看起来应该不是一个专业运动员能达到的水平,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去了解林丹。相反地,或许这种文笔才能更好地将林丹心中想说给读者听的话完美地表达出来。

  不管怎么说,林丹带给我们的`不仅有战场上拼杀的精彩与激情,还有对羽毛球的热爱与追求,这些只有他能给予,只有经历了12年国手生涯的风风雨雨的他才能给予。他,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种精神。他,无可替代!

  【篇六:林丹自传读后感】

  首先说,现在人所共知的“超级丹”这个称号,是出自2004年全英赛决赛林丹战胜盖德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盖德第一次使用了“SuperDan”这个说法,从此“超级丹”叫响全世界,延续至今。多说一句,对自己的对手如此不吝惜褒奖之能事,也足以看出盖德的气量和英雄惜英雄的情怀。

  《直到世界尽头》这本书,200多页,里面有大量的林丹照片,可以说文字量虽小,信息量却很大。一口气读下来,对林丹的认识由浅入深。撇开具体的文字是由谁捉刀,作为一个运动员,能有这些思想,能有这些想法,已经实属不易。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林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超级丹”不是轻易就可以炼成的。这个观点,林丹在书中也反复强调,认为无论打球还是做人,人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成功。掩卷沉思,林丹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刻苦锻炼。不刻苦,不努力,绝对不会成功。体育如此,德育、智育、美育等无不如此。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世锦赛,可以说,逢比赛必加练。成名前如此,成名后依然如此。难能可贵,也能得如此。作为同龄人,与林相比,刻苦程度不可同日而语啊。

  二是贵人相助。林丹在书中专门辟出一节进行讲述的一名教练就是汤仙虎,他用的是“恩师”这个称呼。林丹认为,在对待事业方面,“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教练能够和他相比,一个都没有。”于林丹个人而言,汤仙虎教练更是助力他起飞的关键,他说:“我的任性、我的脾气让我一度被认为是不合规矩的,是羽毛球中的另类。我那些与自己较劲、作对的情绪,直到2007年年底汤仙虎教练来到我身边,才逐渐平息下来,我也逐渐学会了与自己和平相处。”通读全书,再看看林丹的战绩,可以说,是汤仙虎让“超级丹”避免了昙花一现的可能。由此,真是不得不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感叹啊。另外,除了汤仙虎之外,我认为八一队的高路江也是林丹成功路上的一个重要角色,如果说汤仙虎主要教他如何打球,那么,高路江就是教他如何做人。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头号种子身份参赛的林丹首轮惨遭淘汰出局之后,他想到了回家,找借口提前回家,这个时候,他请教高路江,高是这样开导的他:“没错,你在那儿是有很多你不愿意面对的、不愿意看到的、不愿意回到的地方,比如看到你的对手,回到熟悉的那片赛场。但越是这样,对你的锻炼价值越大。而且你还要拿出很好的姿态来,积极地去给你的同伴加油。”林丹写到,“我听了他的话。”人生路上,失败怎么才能成为成功之母,一要坦然,二要反思。这两点,虽不充分,却绝对必要。至于谢杏芳对他的重要性,就不必赘述了。

  三是天资禀赋。对于想成就一番事业,尤其是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而言,套用一句话,就是“天赋不是万能的,没有天赋却是万万不行的。”林丹一路走来,12年国手生涯,取得全满贯伟业,既要靠实力,靠训练,靠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多人一等的付出。除此之外,运动的天赋和对羽毛球的悟性也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成功的因素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还有很多很多。我在这里,更想表达的是对林丹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的了解和感悟。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很难登上某一个领域的世界之巅,但在每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上,都有自己的高峰和低谷,都可以通过努力拓宽自己的生命宽度和价值高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直到世界尽头”的不止林丹,还有你我。

  回望过去数年的羽坛,林丹夺得了可以拿到的一切冠军头衔。此时不禁感叹,是林丹开创了“超级丹”时代,还是时代造就了“超级丹”。

  祝林丹好运。

【《林丹自传》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林丹的经典语句08-19

林丹经典语录06-16

林丹的经典语录05-18

我的偶像——林丹03-30

林丹经典语录08-30

关于林丹直到世界尽头的读后感07-04

自传读后感06-14

林丹成功励志故事04-06

关于林丹励志的文章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