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信》读后感范文
敬一丹在这本新书里,把敬家培养人才的秘诀献给天下父母;把战胜困难、健康成长的经验和哲理告诉青年。一个人的正确道路需要有明白人“点拨”。
“在同样的时间、空间里,在同样的角色关系中……人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来自不同的心和脑。”
人要有“偶像”。男性偶像是《春苗》里的方医生:“举止文雅,目光柔和,表情含蓄,声音悦耳,眉眼清秀。”这“淑男”,让我联想起了《关雎》中的“淑女”。
文章的字里行间,不加思索,错认为平平淡淡。仔细玩味则发觉意味深长。
1968年11月25日那天,真的天灰、下清雪?小学生“变”中学生就在那一天?抄她家也在那一天?是艺术加工。
读者可从中学到写作方法,把不同时间的事集中到一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小学停课,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变”成中学生,而不是“升”。
文章,创造了多个富有哲理的'警句,如:“记忆是功能;记录是自觉。”“不忘是为了不再。”词语清新、简捷,多处有排比句。条理分明,节奏和谐,感情洋溢,气势强烈,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有男性的豪爽,女性的缜密。
这书,是夜里的明灯,是登高的阶梯。当受到挫折,看看那信;当荣华富贵,看看那年。《那年那信》的读者将与日俱增。今天感动中国,明天感动世界。
【《那年那信》读后感】相关文章:
《那年那信》读后感04-20
那年那天那信那情的短文散文03-16
那年,那月,那光阴美文10-08
那年那月那生活的散文10-29
那年、那月、那狗散文04-26
那年那月那端午散文06-30
那年那事那红薯散文04-25
精选诗歌:那年那月那初恋05-31
那年那月那中秋作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