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优秀读后感
“世界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书中如是说,那么他们仨从女儿钱瑗出生到死去这六十年,一直饱有的这份亲情还算坚牢吧,按一辈子的长度来计算的话。下面是《我们仨》优秀读后感,欢迎参考!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
前两天突然发现自己现在睡前习惯不太好,每天都拿着手机看朋友圈或者是订阅号里碎片阅读,既然睡前半小时一定要看点东西的话,那么就看会儿书吧,所以拿起了杨绛的《我们仨》。
翻看前两章的时候,我有点恍惚,不知道她在写什么,有点想放弃,本来想看他们的过往经历,这一直写梦中的东西,感觉太灵异了,总觉得不够真实,但是我想杨绛先生是这么明白又从容的人,应该不会为了某些写作手法而故弄玄虚的吧,所以坚持看到了最后一页,前面洋洋洒洒的两大章,最后一页的时候用短短两段文字概括了。第三章开始就是他们的真实生活场景,俩人1935年结婚,那时候杨绛先生24岁,钱钟书25岁,两人都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前者律师家庭,后者教师家庭,我想在民国时期无锡可能是个好地方,很多书香门第都出自那里。他们两个很幸福,既一见钟情又能门当户对,志同道合交流无碍,结婚后就去英国留学,在杨绛先生的文字里,她应该一直处于陪读,杨绛先生羡慕当时的留学生,写出了自己深深的自卑。两个人在牛津的时候爱好文学,所以唯一的娱乐项目就是出去“探险”,其实就是散步,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借各种图书馆的书看。看书对很多人来说是心灵的洗涤和休息,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就能经历各种生活,我很羡慕那些可以让自己沉静看书的人,看书可以宁静致远,丰富内心才能心胸开阔。杨绛先生说最开心的一段时间是在外面租了一个很舒服的房子,开始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不会做饭的她开始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而且这个时候阿圆没有出生,他们有太多自己的休闲时间,这个时候就是很单纯的二人世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是最美的时光。
1937年阿圆在牛津出生,我发现每一个出国的小姐都很吃苦耐劳,他们在国内都是有帮佣的大户人家,但是出国后,连生孩子都没有家人在旁边,然后坐月子带孩子都是自己一个人搞定,给人一种温柔的外表而又坚强的内心的感觉,非常敬佩。杨绛先生记载她妈妈去世的消息传到她这里的时候,她每天大声啼哭,然后钱钟书在旁边安慰她,当她写《我们仨》的时候,她后来的最爱——老公和孩子都去世了,这是常人无法理解的痛。所以描述母亲这一段的时候,她说直到现在,她才发现,面对痛苦,她可以放肆大哭,还有爱人在旁边安慰,她自己是有多幸福。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是的,我们经常面对痛苦的时候忘记感知我们所拥有的,当一切的东西都失去之后才明白什么是哀莫大于心死。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他们留学生再也不想继续深造,纷纷回国,钟氏夫妇也回国了,杨绛先生说他们自己没有这么伟大,很难去说是为了国家山河或者保卫家国,可能是某种情愫,他们漂洋过海回国了。
杨先生每次称回婆婆家是“做媳妇”,其实很好理解,她在婆家不受待见,其实钱钟书在自己家也是让他爸爸很失望的人,可能希望他留学归来有鸿鹄之志,但是他却淡泊名利,他宁愿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独处,看书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不愿意做更多他爸爸认为的“养志”的事情。杨绛先生在钱家“做媳妇”,其实可能就是回来表演一下媳妇的角色,文艺女青年,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多少有点清高,其实真的和市井女人聊天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吧。他们的处境从阿圆身上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杨家阿圆是过目不忘的天才神童,一到钱家阿圆就是坐在妈妈大腿上不声不响的呆娃娃,所以到她11岁在爷爷家的时候,爷爷一觉醒来问她是谁,杨绛先生说钱家是重男轻女的传统,不过后来阿圆凭她是读书的种子,荣获爷爷心目中的第一名。想想真的是造化弄人,两个留学归国的人,清华大学教授,却正值国家战乱,居无定所,每天通过打零工赚钱养家,生活非常清苦,幸亏他们都爱好读书,内心一直很富足。
杨绛先生真的是贤妻良母,她的强大内心,她做妻子和母亲的智慧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圣经说:智慧妇人建立家室,愚妄妇人亲手拆毁。她生阿圆的时候,住院一周左右,书呆子钱钟书在家里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去病房都是认错:“老婆,我今天做坏事了,然后又做坏事了,因为门被坏了,墨水打翻了染了桌布,还有把台灯砸了”,内心强大又温柔的杨绛先生总会说不要紧,我会处理。钱钟书为什么会有如此成就,真的是他很幸运遇上这么一个懂事有共情力的老婆,是杨先生小心维护捧热他对文学的赤子之心,不让现实的生活或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来打搅他的“艺术人生”。杨绛先生对钱钟书有来自骨髓的崇拜,那种仰慕不会因为他是生活上的矮人或者不谙世事的低情商而消磨,两个人非常同心地追求安贫乐道,低头拉车拒绝抬头看路,其实只要两个人的心永远在一起,或富足或贫穷,还是一样很幸福,不是吗?杨绛先生说自己和阿圆很像学生,钱钟书总是这么高大,她们两个学术上的问题只要问他总是能解决,他的工作效率很高,总是知道要领,对于钱钟书的文学造诣,杨绛先生的赞美之词难以言表,但是说到生活的时候,她和阿圆就把他当成孩子来照顾。其实作家和艺术家都是这个样子。说到阿圆的时候,杨绛先生真的是满满的母爱,各种怜惜,各种歉意,各种骄傲,她说阿圆是她生平杰作,钱钟书心中的可造之材,爷爷心中的读书种子,其实阿圆的过目不忘令我也很羡慕。
还是回到开始的两章,我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写了,如此深爱的三个人,阿圆已经结婚了,但是她都没有写进去女婿,其实他们家的三个人是一个整体,任何人的介入都是一种破坏。杨绛先生晚年写家庭自传体怀念自己的爱人和女儿,面对最亲的人去世,自己需要多大努力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现在又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去回忆描述他们去世的过程。我相信如果完全真实记录那四年来往医院的过程,两个人每况愈下的情景,她真的会崩溃,她虽坚强,但是不足以支撑面对死亡,写这本回忆录对她来说是多么得残忍。所以她尽量以梦幻隐喻的形式巧妙避开内心最不愿意被触及的绝望和柔弱,把故事完整写下来。仔细想想四年的时间,至亲相继去世,夹杂着白发人送黑人,医院-家-另一家医院,这种模式的生活,家就是睡觉的客栈,她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没有家人的家,这不是家,如果家人都在医院躺着,那么医院就是家,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那四年,她的脑里除了恐惧和悲苦,可能真的已经意识不到自己是这么活过来的.,对于她来说那四年是做了一个很长很长又凄惨又辛苦的梦。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
一本好书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诸多启示。《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杨先生的确以“我们仨”自豪:“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这话绝不是寻常家庭关系的人能够说出。这话也绝不是寻常生命态度的人能够说出。读整本书时,我听到的始终是这一声仿佛轻声自语的叹息:”我们仨失散了,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有人说,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经习惯了和你所爱的人的相处,仿佛日子会这样无限的延续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头一惊想,起时光在飞快流逝。正无可挽回的把你、你所爱的人以及你们共同拥有的一切带走。于是,你心中升起一种柔情,想要保护你的爱人免遭时光的劫掠。你还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也是多么宝贵,有着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美……
面对苦难,人生的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是过往云烟……
总之,读了这本书后,使我感悟很深,我想生活中,对待教师这个职业不但需要有勤恳、奉献的精神,更需要在平日的教学中善于积累、思考和总结、升华。再次,做自己工作的主人,对待工作要忠诚,要自信。忠诚就是工作时真诚负责,尊重学生。工作时对自己要自信。无论出现什么困难,无论前途多么暗淡,他们总是相信能够把心中的理想变成现实。自信使我们决心更坚定,自信使我们意志更坚强,它给我们思想以力量,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我们立刻采取行动把可能变成现实。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相关文章:
5.杨绛我们仨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