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体》读后感3000字(精选11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体》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体》读后感3000字 篇1
昨天看完了《三体》,不知是因为篇幅之巨还是因为帅哥之多,这回,是真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一篇过于长的读后感——《三体》。这种不能平复,已经到了不下笔写完读后林林总总的感受,就不想开始另外一本书,仿佛一个世界还没离开,所有消歇的尘埃都值得缅怀。
因为喜欢看武侠小说,幻想类的小说也多多少少接触了一些,却着实感觉到在现当代的科幻小说中,幻永远都是大于科的,有些时候,甚至更多的是鬼力乱神脱离了真实世界的扯淡。而《三体》中对于科普知识的应用和对科学前沿技术的细节描述真真正正地震撼了我,甚至改变了我的很多想法,理科生们,请原谅我这个标准文科生胡乱地评价和感慨,我不敢轻易动用科学这个名词,对我来说,好多,也仅是科普而已。却正是这样的科普,第一次在我的面前展示了整个宇宙的浩渺博大,第一次让我拥有了遨游太虚的巨大冲动,也第一次引发了我对于大命题的思考,以前我一直是带着小小畏惧和逃避的面对这些将永远困扰着人类的无解命题。
而因为坚信着文明的进步,我可以不再彷徨害怕,和那些比我更加坚定的人一起成长。
我最喜欢的人——罗辑
"那个威严的执剑人已经无影无踪。现在的罗辑,其实就是四个世纪成为面壁者前的罗辑,那时的玩世不恭也像是从冬眠中苏醒了,被岁月冲淡了一些,由更多的超然所填补。"
"把字刻在石头上。"
我是爱绝了这个带有很多劣根性的不羁男人,虽然不得不承认,好多时候,玩世不恭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句魔咒,会促使我以最快地速度陷入对人物的热爱与崇敬之中。先是抱持着及时行乐的态度享受现世生活,接着利用人类对文明延续的巨大渴望而破例赋予他的巨大权力为自己寻找梦中的家园与梦中的情人,但却从来没有缺乏过冷静和承担。没有人相信这样的人可以多么伟大与睿智,他也再三向所有人声明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确实在最危急的时刻拯救了整个地球,然后带着人所不能有的超脱和坚持在比坟墓更空旷的死寂中面壁枯坐五十四年,同遥远外太空中那个高级的文明相对视,并以此赢得了彼岸文明最高的尊重。这就是男人,这就是责任,这就是承担,让别人热泪盈眶却让自己哑然失笑。或许在他游戏世间的心中,掌握着两个文明的生存毁灭不过也就是"输人不输阵"这般的轻松和调侃,既然最终极的哲思不过是"人从哪里来,将从哪里去"这样的问题,又何必在乎必然发生的生死存亡呢?
最重要的是,在经历过了那样的五十四年以后,这个有着强大内心的男人,依然可以轻轻松松地交接了责任,拍拍屁股向生活走去。幽默风趣的生活态度似乎是一种比血脉更深刻的东西,让他能坦然成为人类文明的守墓人,让他能郑重其事地宣布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铺天盖地的侵袭中最为有用的文明保存方法仍然是我们祖先稚嫩的举动——把字刻在石头上。一切仿佛成为了一个圆,如此融洽地开始了循环,让人不得不相信轮回的力量,自然是最后的胜利者,它骄傲地宣布自己只能被最自然地记录,不可战胜,亦不能复制。白岩松曾说自己最大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好玩的老头,好玩的老头且不论人所周知的好心态,还有藏而不露的深智慧,顺着自然的年轮,倾听心灵的召唤,安然平静保持常态,巧妙地度过一生。罗辑一定是这样的一位老者。
深刻者的精神导师——大史
"不管有什么事儿,先把腿站直了再说。"
不管是物理学家汪淼,还是罗辑,这些社会中所谓的知识分子都有一位最坚强的后盾,最可靠地精神导师。没什么学历,举止也很粗暴,不喜欢想漫漫长路那头有的没的,执行任务就坚决以任务为中心达到目的,并不探究任务背后的因由。他好像很普通,除了超级强大的归纳线索的能力以外,但他实在太坚强。
他是真正能看透的人,这个世界,不肯让单独的个人通过思索得出全貌,保持清醒的最好办法不过是做好自己,活在当下。我永远记得他关于虫子的论断,三体世界外星文明侮蔑性地称人类为虫子,当所有人陷入恐慌和绝望时,他让人们看看蝗虫,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杀死它们,但蝗虫从来没有灭绝过。那么简单的比喻不知道让多少人重燃了生活的信心,面对浩淼的太空,满不在乎地掠过比杞人忧天更值得尊重,坚强地活着并活得坦然是对侮蔑人类的文明最大的轻视。
不用动不动就苦大仇深地思考生存还是灭亡,不管干什么事儿,先把腿站直了再说。谢谢你,我记住了。
军魂——章北海
"孩子,你做的还不够,我还是能一眼看透你。"
"父亲,我至少不会让你失望了。"
虽然章北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霸道让人害怕,虽然章北海固执信念隐藏一切的阴险让人胆寒,虽然他好像不能和现在意义上的军人完全对等,但他确实是一个军人,一个拥有军魂的军人,一个最为坚定和铁血的战士。他的决定,保存了人类最宝贵的血液。
有些人总是叫嚣着说最好的人应该是像婴儿一样无瑕纯真,能让人一眼看透的,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的世界里,本来人人就是一座座孤岛,所谓全然了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又怎么能要求生而为人清澈见底让人一眼看透呢?那些岁月,那些过往,还有精神的磨折和重塑,层层堆叠在一个人的身上,让他变得复杂却也真实深刻,不需要把自己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拿给别人看,享受一个人的寂寞也维护一个人的尊严骄傲,读后感《一篇过于长的读后感——《三体》》。一个人,如果可以把伤痛全部掩藏在微笑之后,如果可以把压抑全都疏解在坚韧之中,如果可以成全自己完成自我价值,那么,他能带给别人的一定不少。有谁见过靠婴儿推动的社会?即便是黄发垂髫的老子社会,也不能缺乏用眼睛都可以带给他人厚重感的微笑老者。
单纯的人总让人心生怜爱,我也喜欢,我也想要尽己所能地去保护,但那样的人,绝不是我想成为的。天生好命的或许永远活在玻璃樽中,洁净得像是冬日的初雪,晶莹剔透,仿佛是从韩剧从走出来的女孩儿,而更多的人是为了保持这份纯净以供欣赏而付出惨痛甚至黑暗的代价的,就像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主角的哥哥,以一生的黑暗维护了弟弟那晶莹剔透的爱情,最后把自己掩埋在金钱的血泊当中。
我也想,像章北海那样,成为一个坚定,但无法被看透的人。
世界需要维德——维德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的性,失去一切。"
"在威慑纪元消失的男人又回来了,这是一个能生产男人的时代。"
"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要五分钟。"
"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
残忍,冷酷,嗜血,暴力。他符合好莱坞暴力美学迷人反派的所有特性,他集合战争时期所有被崇拜的浓烈男性荷尔蒙,他的决定往往带有哲学意味得虽然反人类但却是解救人类的唯一方法,他执行事务的手段带有致命性的简洁和有效。我喜欢这样的角色,带着追逐的野性基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物竞天择的兽的性。
铁腕政治家永远不缺乏市场,因为集体对善的向往与对集体驯化式的教育本来就是一种集体面积的软弱,而生存,从来都不是一件软弱的事情。说不上多大的喜爱,但却是绝对的欣赏,如同欣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哀鸿遍野尸横满地,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里额外插入个话题,小说中对威慑纪元男人的描写,纤细修长瘦弱,五官精致美丽,时代已经不需要他们从事肮脏与重体力的活动,他们充满了绅士风度式的优雅和装,而这种趋势,正好是从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的。从刚刚接触到"草食男"这个说法浑身起鸡皮疙瘩到现在在街上见到穿着时髦一身香水味的男士也习以为常,我必须严正地指出,公元世纪真正的男人好像真的在减少。有人说本来喜欢李准基的我应该能接受这些"美丽"的男士,但精致漂亮如李准基,也是充满了战斗的渴望与阳刚的利落的,而扭捏作态与装腔作势的羞涩甜美放置于女人身上我都觉得别扭,更何况是不幸投错胎身为男人的你们呢?别再拿苍白瘦弱的弱不禁风来吓唬我了,我承受不起,也不敢像个男人一样的去保护你们。
所以,像维德一样的男人多一些吧。世界需要维德,女人也需要维德。
人类的选择——程心
"人类选择了程心,就是选择了爱。这是在残酷的文明生存竞争中人类做出的最后选择,为此人类将付出巨大的代价,但这就是地球的文明。"
原谅我不喜欢这个被慈爱的光芒笼罩着的圣母玛利亚式的人物。虽然我知道,爱与欢喜,是人间最美好的事物,有时候甚至大于生命和自由。但是,往往最果敢地承担罪孽而非最犹豫地广失善缘才是真正勇敢的爱,她懂得爱,只是还不够坚定勇敢而已。
所以,她最后才错过了云天明,一生以爱补给她的爱的人。不过,我相信作者是疼惜她的,所以,她错过了云天明,却阴差阳错地遇到了关一帆,作者给了她一个美丽的意外,也不至于让人丢失对爱的信心。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业障因果吧。
看完了小说,我对自己说了八个字"太窄,太窄,太窄,太窄"。
知识面太窄:一个健全的人必然是一个全面的人,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文学上大有建树的人物往往出自理工科经验和理论得大量积累。只有严密的逻辑,活跃的思维,深刻的架构才能真正完成一篇有用的作品,而只有这些更为贴近生活的知识储备,才能够从形而上地角度更完善深入地了解生活,这是我做得太不好的地方。
交际面太窄:以前一直都只跟自己喜欢的人交朋友,也只限于跟朋友做交流,对于他人,总有一种"我过我的独木桥,你走你的阳关道"的排斥。而想要真正知晓更多,书本和单纯地游走是不够的,能够达到陆小凤楚留香那样三教九流无所不交才是真正的能者。
活动范围太窄:说句实话,成都人慵懒的基因确实够作怪,而平安的成长经历让生活变得不是三点一线就是两点一线,假期回家干脆一点一线了,喜欢旅游却害怕劳顿。我想要更广阔的天地,甚至不止是地球(这个愿望让我的孙子辈来实现好了)。
气度太窄:大气是永无止境的修身养性方向。人生就是要有摸爬滚打的大气和成败由它的霸气,更重要的是,大气霸气而不傲气,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做一个虚怀若谷的人,做一个宽厚博大的人。
《三体》读后感3000字 篇2
在我开始看《三体》这本书之前,我相信,事实也的确如此,刘慈欣的这本巨著已经非常火了。而我却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阅读。这个寒假,除了比赛、作业、上课,我庆幸自己还能端着一杯热茶,捧着一本书,慢慢品味,抒发感慨。
当叶文洁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中心飞驰......
这句话是在引言里读到的,我霎时间明白了这本书畅销的原因,真的非常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然而命运总是那么的巧合,当“三体文明”正在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的时候,他们收到了地球的“邀请函”。
人们读到这里的时候,也许会由衷地感叹:地球的末日来了。
这本书所涵盖的知识非常丰富,作者刘慈欣用他强大的物理学基础,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奇妙的外太空旅行。毋庸置疑,当刘慈欣决定开始写《三体》这一科幻类小说的时候,丰富的想象力与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读完《三体》,我颇为感慨。人们所说的地球末日到底回来吗?丰富多彩的地球文明会随着付之一炬吗?因此我即将谈论的更多的是的是与文明这个概念有关的思考。
曾经读过这么一段话,令我记忆犹新。它是这么说的:
毋须怀疑,文化时空和心理时空,并不是两个截然分离的概念。它们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理是有文化沉积的心理,它在时空错杂里寻找精神对应点。必然把它所沉积的文化折射到时空试镜上。同样道理,文化是经心理体验的文化,它在时空错杂里寻找意义对应点,也必然将它所经历过的心理体验融合在时空试镜中。然而在了解了它们的这些内在联系之后,又有必要在形式上把它们析而为二。我相信因这段话而抒发感慨的人一定不少。文化如此,文明亦如此。由此看来,文明是因为人而产生的,现有的文明也是在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的。在我看来,不论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世界的文明,都像是一条抛物线,在经历过短暂的最高点后,将是永不停歇地坠落。因此,人类的文明是走向永盛,还是在短暂的繁华后走向覆灭?倘若是后者,相信会令很多人心头一震。
令我们感到庆幸的是,至少到现在为止,人类的文明还在不断发展与进步,并愈加趋近于鼎盛。在现存的人类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就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东方文明的价值核心是天人合一,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西方文明的价值核心则讲求以人为核心以及科学至上的原则。经过时间上的调查与考究,我发现,人类文明的各个代表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东西方几乎都是在同一时间演变出独树一帜、独当一面的文明,如东方孔子出现的时间就是西方耶稣出现的时间。我似乎看见,在人类文明的背后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调控着,这只手的作用,就是在一方文明盛行的时候,将另一方的文明随之托起,例如在东方元代散曲盛行的时侯这只无形的手托起了欧洲的文明,于是乎欧洲就出现了文艺复兴。也许,当一方文明发展到一个特定的阶段,这只无形的手就会举起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但是,这只是一个假设,到底是时代赋予他这样的光芒与色彩,还是其本身带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特质,恐怕没有人会说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既然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有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总会有人有所疑惑:这么说两者之间就没有矛盾冲突点了?在文艺复兴之前,这样的冲突点的确不太明显。文艺复兴时期似乎是一条道在即将分成两条前的那个分叉口,也就是说,东西方文明在这之前的发展其实差异不算非常大。只是文艺复兴之后,两个文明产生了不同的价值核心,尤其是在这之后西方的几次工业革命,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力。从那一刻开始,人类文明就注定分成两条愈分愈远的两条道路。竞争价值观的出现,毋庸置疑地改变了地球的'命运。由于竞争价值观的出现,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开始全心投入到文明的建设中,两方都希望自己代表的文明能成为地球的主宰。而竞争的极致发展,必然导致自然的失衡,当人类对自然的伤害与自然地自愈能力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的时候,人类的文明就像是经历过最高点后的那一段抛物线,如百川东到海一般,头也不回地滑落。我们所在的这个时代,是否就是即将步入最高点的那一段呢?
目前,无论是东方文明也好,西方文明也罢,在我看来,都在向着一个趋势——大融合迈进,到了一个特定的时期,都将融合成地球文明。一个名词通常都具有两面性,当各个国家实现经济文化政治的交融,渴望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同时,却要不得不面对的是文化多样性的毁灭。在现在的世界中,大融合的确将一些垂死挣扎的国家拉了回来,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冲突与矛盾。然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济、政治、文化亦如此。当一个地区或国家难以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的时候便会被彻底从世界的版图上消失,试问,如果这样的地区不止一个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直到地球最后一盏文明被无情地践踏,然后熄灭。
因此,有人认为大融合就是导致毁灭民族多样性的最主要因素。在以前世界并没有联合起来的时候,民族展现出来的文明多样性是如此的美丽丰富。然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这个世界,在边缘苦苦挣扎的文明彻底消失。当世界各地的文化再也找不出一点不同的时候,取而代之的将是千篇一律的,无趣的大融合。
独自也好,融合也罢,但两者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类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价:人们为了耕种过度开荒,为了建造房屋砍伐树木,为了发展利益制造核武器……当人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文明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的时候,只能对短暂拥有的所谓辛苦打拼赚来的成果,说一声再见,然后移至其他星球。
人类的文明,好像使劲浑身解数,却都是悲剧收场,只是不知道这条抛物线将从哪一点开始停止升高,然后,滑落。
如何能端正自己的文明与所谓的与自己的文明竞争的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与环境和平共处。或许只有当我们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竞争对手明白了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所要探讨的文明永恒的话题,才得出了结果。作者通过《三体》一书,引发我们对自身的拷问和深思。
当然,作者刘慈欣也在《三体》这本书中给我们展示出了另外的一种可能性:靠外太空的外星文明来拯救人类文明,殊不知,引入的可能是另外的一个噩梦。
因此,人类文明,要想永不磨灭地发展,唯有不惜一切找寻可以生存的道路。不管是现存文明还是已消失的文明。对于那些已经消失的文明来说,在他们那个时代,人们哪里会想到自己眼前无比繁华的文明即将成为过去时。正如《兰亭集序》中说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想想都觉得悲哀。
毁灭是宇宙唯一不变的主题。至于人们常说的大自然无情,那仅是蚂蚁看世界,此乃孤陋寡闻。并且,在因为自己的骄傲而导致文明衰落的时候,不反省自己,而是抱怨命运的不公,这未免有些太荒唐了吧。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说下去,我们,还有我们的文明都已经无药可救了。结局真的会是这样吗?
我不相信。
与其终日以泪洗面,怨天尤人,不如回顾自身,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文明,保持乐观,毕竟这个世界远没有到最坏的情况,做好自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用好的价值观去感染周围的人,去成为那个在抛物线急剧滑落的时候,首先改变方向的那一小块。也许就是我力所能及所能做到的拯救人类文明的极致了。
《三体》读后感3000字 篇3
在若干年前,自从我学会了上网,我就很少开始买实体书,说实话,作为一个喜爱文字的人,这样的习惯真有点难以启齿,但是事实如此,在我看来,当我付出了不菲的上网费之后,能够免费地看到那些正式出版的书籍中看不到的文字时,当然更加提不起我买书的欲望。
我很少买书,可并不代表我从不买书,而刘慈欣的《三体》系列,是少数能够激起我的购买欲的好书,其实,在买之前,《三体》系列我早就迫不及待从网上下载到手机上看过了,但是,这样的好书,如果不买正版,感到实在对不起作者,遂从当当网上买了一套正版。
这些年来,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在我们这些科幻迷心目中期望值,丝毫不亚于去年韩寒高调推出的《独唱团》,所不同的是,刺天他们在看了《独唱团》之后,纷纷感到大失所望,而我等科幻迷们在苦苦等待了大约三年以后,终于看到了《三体》系列最后一本《三体Ⅲ?死神永生》正式出版,这部代表中国科幻小说最高水平的巅峰之作,也终于没有让我失望,《三体》系列,一部比一部精彩,每一部都保持了极高的水准。
《三体》是一部典型的刘慈欣式的硬科幻小说,在《三体》系列里面,我看到了刘慈欣对人性、对社会以及对文明发展方向的深刻理解与预言。
《三体》主要讲述了地球在三体文明的威胁下,地球人之间发生的背叛与忠诚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个生存与死亡的故事。
面对科技水平远超地球的三体文明,在它们对地球的真实意图未曾暴露之前,地球人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反应,有的主张绥靖投降,有的主张强硬抵抗,然而,事实证明,面对强于自己的敌人,希冀表现出刻意的友善和卑下的顺从,是无法得到侵略者的同情,从而改变他们的固有意图的,在实力差距过于悬殊的状态下,弱者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和谋略,在它们看来,都是弱小及可笑的,从事期望于防守反击和以弱胜强,终究是不切实际的。
在冷兵器时代,我们尚可依靠数量及纵深的优势苟延残喘,然后等待时机反击,可是,一旦到了信息时代和太空时代,技术上的微小差距就能够完全决定双方的胜负,三体侵略军仅仅依靠一个先锋探测器“水滴“,就完全打垮了地球联军几千艘大型宇宙战舰,面对科技远超自己的三体文明,地球毫无还手之力。
地球文明当然也有一些终极手段,可以跟三体文明进行两败俱伤式的死斗,可是,科技上面,尤其是军事科技的巨大差距,使得三体文明无需地球文明照面,在数百光年之外,就可以完全摧毁地球的抵抗力量。
这样的情形,是相当令人沮丧的,面对强大到无法对抗的敌人,我们应当怎么办?《三体》为我们提供了一副相当悲观的前景:由于科技水平远超地球文明,三体文明将有力量控制地球的科技发展,通过一种“智子”科技,将地球的科技水平始终压制在某一层面,无法接触更高深的科技知识。虽然地球人可能比三体人更聪明,发展更迅速,但是就像日本对待中国一样,它始终将核心科技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让中国人接触更尖端的技术,并且通过知识产权等科技壁垒阻挡中国得到最新的科技,从而达到它所宣扬的:“保持对中国在科技领域20——30年的领先水平,永远将中国压在后面”。
与三体文明之间的斗争,地球文明的处境就像30年代的中国,文化、科学全方位落后于日本,国内内耗不断,一盘散沙,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几乎注定要被日本灭亡,唯一的区别就是灭亡的时间早晚。
我不知道刘慈欣在设定三体文明时,有没有联想到日本,但是,从他的文中,从他对三体文明的描述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丝日本的影子:自制、有效率、信念坚定、勇于吸收不同文明的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些,都是一个强大民族所具备的优秀基因。
《三体》在文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当人类在面对三体迫在眉睫的进攻时,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少数人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民主原则,而走向专制,因为,在危机面前,专制将更有效率,也更有决断力,正因为这样,在面对三体文明的超科技武器“水滴”的进攻中,在个别具有“坚强意志”的人的带领下,避开了没有效率和冗长的民主程序,通过攻击自己的盟友从而得到了必要的生存资源,为地球文明的存续保留了希望。
尽管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但是,这些情节的设置的确为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当面临生死关头(或你自己觉得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个人或一部分人是不是有权通过剥夺其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从而保障自身的存续?
坦白说,刘慈欣对这段情节的设置,凸显出了我国知识分子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西方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里面,就很少或几乎不敢大肆宣扬这种理念,我们不敢想象,西方的电影里面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两艘正在宇宙中逃亡的地球飞船,但是他们的目的地很远,远到除非其中一艘飞船另一艘飞船的人全部杀死,然后把资源集合起来才能达到目的地。为了一部分人的生存,必须有人要挺身而出,做出这样一个残忍的决定,于是,另外一部分人就这样被“舍弃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使得我们在面对这样的选择时,将会相对容易地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大陆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很少会接触或讨论这样的“假设”,牺牲“一小部分”,从而保证更大多数的利益,这种观念在我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举个体育领域的例子,就好像我国乒乓球当中的“让球”行为一样,我们当然知道这种行为是违规和不道德的,但是它的好处是我们通过“让球”牺牲了一些球员的利益,将会在另一种利益——“团体利益”中得到更好的结果。
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对手的尊重、丧失了道德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最重要的是,我们用一种“伪道德”来强迫那一小部分人做出牺牲,却从来没有顾及过他们的感受。
一部分人有没有权力决定另一部分人的生死或牺牲他们的利益,从而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即便是在某些极端的条件之下,他们有这样的权力吗?也许在实际操作中,在我们的人类历史中,我们也承认,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达到目的的案例不在少数,也许从最终结果来看,可能这样的选择的确是所有选择里面最好的,但是,这样的行为,终究是应当受到谴责的。
回到《三体》本身,在战争结束后,当初依靠杀死队友夺取资源,从而逃脱三体文明的追杀,并通过“宇宙黑暗森林”法则,拯救了地球的两支地球舰队,终于还是受到了地球联合政府的审判和追杀,在诱捕了其中一艘飞船后,另一艘飞船识破了地球政府的意图,彻底远离地球,逃往宇宙深处。
虽然在道德上,那两艘地球飞船上的全体船员应当受到谴责,但是,当地球文明在这两艘飞船的努力下,刚刚逃脱了三体文明的毁灭性打击,转过身来,居然要置全人类的救命恩人(那两艘飞船的全体船员)于死地,这段情节还是令我感到有些突兀,我知道,刘慈欣设置这样的情节,是有他的道理的,并且在我们现实的历史中,也是有相类似的案例存在,但是,从感情上,我真很难接受“地球政府”会做出这样不近人情的决定。
通过某种不道德的行为,却在事实上得到了最佳和最有效地结果,那这种“不道德”的行为,还是不是应当受到谴责呢?刘慈欣虽然没有直接说出答案,但是,他的书从另一方面给出了答案:人们应当时刻警惕自己内心中的魔鬼,警惕自己不要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哪怕你认为这种举动的目的是高尚的。我们应当克制自己的欲望,当你自认为站到道德的制高点而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行动时,请千万要记住,目标的崇高并不代表可以采用无耻的手段去实现。
从整个宇宙层面来说,地球文明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从整个地球历史来说,5000年的人类文明史更是不值一提,人类匆匆百年的生命,放在永恒的宇宙,就好比一刹那之中的一刹那。
《三体》的结尾,刘慈欣对宇宙死亡的描述,这似乎有点脱离了科学,走到玄幻的道路上,然而,仔细一想,却也未必,以刘慈欣的技术背景,他所描绘的宇宙末日,想必也是有着物理学方面的依据吧。
虽然宇宙灭亡了,但是,刘慈欣终究为人类留下了希望,在三体文明的帮助下,地球文明延续了下来,这个情节也很令我感到纠结,作为一个在宇宙中远非高级的文明,作为一个尚处于低级发展状态的文明,地球文明有幸能够跟一些宇宙间的顶级文明一样,有机会生存并繁衍,恐怕实在是作者的一厢情愿。
三体文明作为想要谋夺地球家园,灭亡地球文明的敌人,并且两者都因为对方的原因导致自己的家园被其他高级的文明所毁灭,这两者原本应该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才对,可是,三体人为什么会帮助人类?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
关于《三体》系列,还有很多很多内容是我不解和深思的,这是一部伟大而宏大的科幻小说,要完全理解它,那也许是等我再读第二遍甚至第N遍《三体》的时候才可能吧。
《三体》读后感3000字 篇4
谁是刘慈欣?不关注科幻作品的人或许一次也没有听过他的名字。或许听过,隐约觉得在某些新闻报道的不甚醒目的位置上提到过这个名字获得了某个不知名的科幻作品奖。
但是你若是看科幻,就会知道刘慈欣为默默无闻的中国科幻创造了多少神迹,中文科幻作品曾经作为世界科幻文学中只能算是默默无闻的一分子,却因为刘慈欣的《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三体》的横空出世,一举夺得世界科幻的最高奖“雨果奖”的最佳长篇小说奖。
刘慈欣在《地球往事》三部曲中构建的最让我心惊动魄的内容,在三部曲的第二部《黑暗森林》之中,就叫做黑暗森林法则。
有些人说,如果没有黑暗森林法则的提出,这个三部曲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文笔比较优秀,刻画人物相对粗糙,思维和推理有某些瑕疵的科幻作品。可是这个体系的提出,让这个许多科幻作品都围绕的主题“外星人”变得与众不同,更有甚者,有些科幻爱好者说,真切地感受到了书中主人公的恐惧,让他们不再敢于面对头顶的星空,这片璀璨的星幕开始变得令人噤若寒蝉,不敢正视。
那么,这个体系是如何提出的呢?这要回溯一下《地球往事》的故事线:
中国成立的一个探索地外生命的信号发射塔,一次偶然的尝试下完成了一次星际通讯,双方的交流却引发了三体世界(因为这个地外文明所在星系的恒星有三个,互相在做无规律的三体运动因此得名)对地球的入侵,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之间三百多年的恩怨由此开始。
因为在科学技术上的差距,地球文明并不能够在三体文明的对决之中占到太大优势,不过很快地球文明发现了三体文明极其害怕的一位科学家:来自中国的罗辑,三体文明依靠在地球上的信仰组织ETO策划了许多次针对他的刺杀行动。罗辑作为重要的主人公之一,逐渐发现了自己所掌握的对抗三体文明的密码——一种被他称作“宇宙社会学”的理论,最终在休养的别墅边的冰湖上发现了对于宇宙文明来说最基础的法则:黑暗森林法则。
在介绍之前,首先要说明宇宙社会学的两个基本公理和两个重要名词。首先是两个可以说是不证自明的公理: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第二、文明在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这两个公理是法则的基础,只要略有社会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把这两个公理放在人类文明的任何一个阶段去验证,都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
接下来是两个重要名词:第一个叫做猜疑链。既在宇宙的距离尺度上,两个相互发现的文明不能够迅速通过交流来判断对方对其抱有善意(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还是恶意(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以及对方如何判断自身是善意文明还是恶意文明。猜疑链一旦形成,就会像一个链条一样延伸下去。如果相对距离较近的可以通过实时的交流消弭,比如说在地球上,两个国家以前是利用使节出访来消弭猜疑,如今可以利用各种通讯工具交流。但是在宇宙尺度上,能够预想到的最迅速的方式就是利用光来传输,而离我们最近的星系至少有四个光年,也就是说需要八年时间来完成一次交流,那么这个猜疑链往往就会变得难以消除。
另一个名词叫做技术爆炸,我们回顾人类科学文明的进步史,不难发现相对于地球几十亿年生命史,人类文明只有五千年就发展成如今的模样,人类工业革命离现在仅有三百年,信息革命仅仅数十年,这不是一种平稳的发展,是一种技术的爆炸,技术飞跃仿佛是埋藏在每个文明内部的炸药,只要有适当的引子就能完成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引子可以是内部的科学技术积累,也可能是外部的压力,前者我们能举中国的四大发明,后者我们能举一战二战时期对于技术的推动作用。
依照这些名词,主人公罗辑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宇宙文明的图景:当一个宇宙中的甲文明发现了另一个文明乙时,它有两个选择:与之交流或者保持沉默。如果选择与之交流,依照公理第一条,必须保证自己的生存,所以甲文明必须判断乙文明是否善意,如果乙文明是一个技术更高的文明,由于猜疑链的存在,与之交流就是一件尤其冒险的`事情,乙文明对于善意交流的了解程度有多深?要是乙文明本身就是一个恶意文明的话,不是引火烧身吗?如果乙文明技术比甲文明低,能否交流呢?答案也是存在风险,因为技术爆炸的存在。建立猜疑链的过程很有可能是技术爆炸的外部因素,乙文明就有可能迅速超越甲文明的技术水平。
看起来与之交流有风险,那么保持沉默呢?看起来也不行,如果乙文明技术更高,那么总有一天甲文明也会被发现,猜疑链就会再次出现,如果乙文明弱小,但随时有可能发生技术爆炸,又回到了第一种情况。总结起来说,让乙文明知道自己的存在或者让乙文明存在下去,对甲文明来说都是危险的,虽然以上的推断很有可能是一种极端情况,但是依照公理一,即使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为了文明的生存,消灭乙文明就是几乎唯一的选择。
然后再将这个结果由两个文明外推到宇宙中存在的千万亿个文明之中,宇宙社会学的图景就已经很明显了,像是主人公罗辑的形容:“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神,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不得不说科幻作品对于许多社会学和人性的问题探究得比较深刻,刘慈欣在本书中尝试对于整个宇宙的图景的构建是比较成功的。这个概念的仅仅是一个科幻小说中构建出的不完善体系,却在无意中佐证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费米先生关于地外智慧生命的“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隐含的意思是,从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的各个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就应该已经来到地球了。换言之,"费米悖论"表明了这样的逻辑悖理:
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人的进化要远远早于人类,他们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于某处了;
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为止,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
"费米悖论"在天文学界就有着相当的影响,因为它是基于科学探知的事实:古老的银河系,已有约100多亿年的年龄,而银河系的空间直径却只有大约10万光年,就是说,即使外星人仅以光速的千分之一翱翔太空,他们也不过只需1亿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横穿银河系——这个时间远远短于银河系的年龄。而且仅从数学概率上分析,在浩瀚的宇宙里,应该有着众多的类似地球的适合于生命存在的星体。并且这其中,有些星体的年龄要远远大于地球,因此,它们上面的生命进化,也要远远早于地球上的人类。
"费米悖论"在天文学界广有市场,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对此持赞成的态度。
但是黑暗森林假说却给费米悖论提供了一个极其好的解释:这些在技术上和进化上高于我们的生命不是不存在,而是利用一些超出我们的技术手段将自己隐藏了起来,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森林中充满着危机,主动出击和暴露自己都是危险的事情,只有隐藏自己或者利用某些方式向全宇宙宣布自己的无害(小说的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就有提到这样的行为),才能够在这个宇宙中生存下去。
这或许才是这个宇宙的真正秘密,它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广阔无垠。如果真正飞行在太空里,那里是一个几乎绝对空旷、绝对寒冷、绝对孤独的世界,那些电脑模拟出的璀璨星河只是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光。不必飞出太阳系,只要到达木星轨道,太阳就仅仅是一个黄豆大小的亮斑了。所以关于人类在宇宙中究竟处在哪个位置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自己的答案,或许只有人类真正接触到那些智慧生物时,才能有真正的答案。
曾经看过一个关于这个系列的评论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又害怕这个世界被宇宙抛弃,所以上帝创造了刘慈欣。如果真的是这样,只能期望我们这群宇宙中的小蚂蚁,在这座黑暗的森林里那群带枪的猎人在我们能够示弱之前,永远也不要发现我们。
《三体》读后感3000字 篇5
考研结束后,空闲时间多了,便开始在手机上看起了《三体》,结果一看就停不住,非常喜欢此类的科幻小说,简洁有力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情节,跌宕起伏但又理所当然的故事……虽然小说很长很长,但是我坚持看了下去,看完了第一部,回味了很久。兴致盎然,继续看完了第二部。看这部小说的时候,总能让我精神矍铄,畅游在科幻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第二部《三体2·黑暗森林》描绘了比较深远的“宇宙社会学”,很多有意思的,关乎哲学的内容,为此“消化”了很久,一直难以忘怀书中的精彩。为此,我久久没有继续第三部《三体3·死神永生》的观看,我一直在试图揣摩第三部中,人类的文明将会是怎样的命运,宇宙又将会是怎样的发展……
《三体》一共有三部,共长达90万字,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巨著,被称作中国科幻的顶峰之作。我很赞同这样的评价,一想到“三体”,我就思绪万千,充满敬意,不仅是对作者,还对万物生灵。每次阅读,都会深深地被书中描绘的景象折服,我小小的脑力完全跟不上一幅幅“漫过天际”的科幻世界。读《三体》,无时无刻不怀着敬畏之情。
一是被《三体》描绘的神奇物理世界深深吸引,二是想更好地理解《三体》中的“物理情节”,所以期间阅读了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可以说“简史”是大多科幻小说的重要参考教科书,“三体”中涉及了此书中的很多理论。对物理学、宇宙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再观三体,明朗了许多,趁着这股“科学劲”,打算继续“三体3”的小说阅读之旅。
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读后感心得体会
三部共有90多万字,是一千二百多页,看完了前面两部,很想回味一下,便做了如下简记。
三体1:
故事开始于大革命时期,因一时的人类文明犯错,让文革受害者之一的叶文洁有了尝试求助星外文明,来“拯救地球”的决心。在一系列“阴差阳错”下,叶文洁进入了当时国家建立的秘密基地——红岸(后来才知道此基地的目的是探索星外文明),并通过利用太阳特性,将发射的信号功率放大,最终“意外”地被4光年外的“三体文明”接收到。而此三体文明,因处在三个恒星的无规则运动中(此即著名的“三体运动”),随时可能被毁灭,所以三体人决定移民(侵略)地球……至此,在三体人到达地球之前,地球世界在“无声”中,开始了错综复杂的改变……
回顾了三体1,很精彩,故事历历在目,但在这里,我就不再详述了,故事内容很庞大,即便是概述也要写很多,所以还是建议直接看原著吧。当三体与人类相互知道彼此的存在后,便开始了各自的推测,面对已知与未知,有着无限可能,最终三体人与地球人将会有怎样的接触呢……无限遐想、好奇,一切将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慢慢揭晓。
三体2:黑暗森林。
虽然地球世界与三体世界有着悬殊的科技差距,但是人类凭借“谋略”,开启了“面壁计划”,目的是为了找到对付三体舰队入侵的方法。为此,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历史。
在相比地球十分强大的入侵着(人体舰队)面前,地球文明经历了“大洗礼”,从“大低谷”中慢慢站了起来,最后成功建立了数以万计的地球舰队。至此地球人信心十足,以为能与三体舰队抗衡。可是,在所有舰队去“拦截”三体世界发射的微小探测器——“水滴”时,突然被“圣洁”的水滴袭击,整个舰队瞬间覆没,地球世界再次陷入绝望。
再说面壁计划,几乎都是失败告终,但其中的面壁者——逻辑,在“先驱”叶文洁老师的指导下,慢慢理解到“黑暗森林法则”。为此他发出了一份“恒星咒语”,在地球舰队被毁灭后,绝望的人们发现,逻辑的咒语竟成功了,被“诅咒”(暴露位置)的恒星被一种高级武器毁灭。于是人们再次以逻辑为神,重建希望,经过一系列挣扎,在最终时刻(特别是逻辑的努力),建立了“威慑系统”,成功“抵挡”了三体舰队的入侵。
从此,地球与三体世界,又开始崭新的篇章,一切处在“威慑平衡”之下。不过,冥冥中,所有的一切都被推向了更危险的宇宙。
回顾了三体2,真的太棒了,面对强大的三体世界,人类的挣扎、努力、责任……人类可能很弱小,但也能很强大。惊叹于“水滴”撞击地球舰队的“华丽”,“面壁计划”的斗智斗勇,黑暗森林法则的残酷宇宙,人类文明的生生不息……从中,不仅是思维的享受,更是精神世界的建立和洗礼,无比叹服。
《三体》中描绘的故事与景象,都是异常的宏大,精彩绝伦,一面被未知章节吸引着,想一看究竟结局会怎样,是否会和自己期望的一样;一面对已看的章节,记忆尤新,久久不能平静内心的波动,消化“宇宙尺度”的故事。所以,在我看完第一部后,用了半年来回味;看了第二部后,又用了半年来品味;现在拾起第三部,必将再次遨游科幻的宇宙,任思维冲击无边无际的奇幻世界,直达想象力的极限!
《三体》虽是长篇巨著,但是语言简明扼要,有种科普论文既视感,但除了美妙无比的科幻物理世界外,文中表达出的“情”更耐人寻味。这里没有“微观”的“情”,大刘(即作者刘慈欣)把“情”放在历史长河中,放在无边宇宙中,让我们看到的,是文明史变迁,是宇宙学全貌。在我读小说时,感到的是“宏大”,是超越一切世界的“宏大”。但在这样的“宏大”下,更加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甚至全人类的渺小——就像万千地球舰队在小小“水滴”攻击下,不堪一击一样……最后,缅怀我内心的,更多的还是这两个字——敬畏,对一切万物生灵的敬畏!
三体3:死神永生
这一部,大刘以《时间之外的往事》的节选,来引领整部小说,每一小章都是历史长河的“大事件”,要说起来,就一言难尽了。每一小篇章,都包含了太多的知识,我一直沉浸在对新知的理解和消化中,所以虽然有很多新鲜的感想,但是很难下笔,因为会发觉不管自己写出什么,与书中的文字比起来,都十分逊色。这是一部高质量的科幻小说,意味无穷。里面太多新鲜的概念,让我着迷,如引力波、中微子的信息传输(中膜),如“地球生物造就现在的地球形态”的.理论,如未来人类会女型化、冬眠技术改变人类世界等等,都是很有意思,很有深度的设想,让我向往与佩服。
初读三体3,我感觉到,这一部的色彩和上一部相近,为记实形式,描绘了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在时间长河中的“漫漫征途”,表达的主题很深刻,可以说超越了现今人类世界的哲学认知深度,如逃离地球的新人类,他们有着新的道德而不能再成为地球人,如宇宙是高位瘫痪人的假说。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仍是冰山一角。
人类不断地探索着世上的一切未知,我们的视野从身边不断延伸,直到无穷无尽的宇宙,我们发现了很多很多,但是越发现我们不知道的更多。再小,对于量子,竟是测不准原理;再大,对于宇宙,便是距离的束缚,最快的速度为何只能是光速,是否存在超越一切的力量,难道一切都只是人择原理……
面对许多未知与新奇,让我们继续在《三体》世界中,探寻。
再读三体3,根本停不下来,很想记录,但是无力下笔,因为自己的思维完全被书中描绘的世界征服,自己再多的描述,都感到力不从心。所以虽有万千话语,但在此也不展开记录了。
三体,一部以宇宙为尺度的壮丽史诗!
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畅游”了数周,我来到了全书的1100多页了,离尾声只剩100页了,竟开始恋恋不舍起来。
我是完完全全被折服了的,像曲率驱动,二向箔,星环加速器……一个个事物让我心生向往,叹为观止,特别是“云天明的童话”故事,真是完美地让人感动的作品。在这部作品面前,我的文字变得苍白,很难描述出那种无比佩服的心情,每想到书中的一个点,当想去展开想象时,都会联想出许多来,无尽深海,停不下来。所以虽看了很长时间的书,很喜欢,却很少记录,因为原著就是最好的记录。
从去年寒假开始看三体1,立即被折服。看完第一部,久久不能平复,用了好几个月来消化。第一部中,除了神奇的三体文明外,还有更多是关于人性的思考。第二部则是暑假期间看完的,这一部充满悬疑和精彩,面壁计划,纪元变化等,站在历史长流中看待文明问题,真的是雄伟壮阔。黑暗森林,让我领略了超越文明认知的新世界。第三部,即最近在看的,《三体3·死神永生》,又是利用了一个寒假来看。这系列的小说,在我的心里常年入住。这一部,从一个玄幻的女巫事件开始,一层层走向大刘描绘的无限世界。这个世界,完全超越了我的所有认知,从阶梯计划,四维空间等,到接下来的二维打击,一直沉浸在尽思竭虑的思维中,让自己的想象力随着小说不断延伸,扩大,膨胀,真是想象的完美盛宴。有一种看过此科幻小说,再无能超越的感觉。
在整部小说即将被我看完前夕,我做了上面凌乱的记录,希望它们能表达出我的心情和感想。我想,如果有机会,我要去研读这部小说,想多写点自己的愚见,比如云天明在三体世界是怎样生活的、四维空间“墓碑”的形成过程、宇宙熵不断增加,母体和边缘世界的故事等等。
这是一部可以和“漫威宇宙”相娉美的伟大作品,是科幻小说史上耀眼的篇章。
无时无刻不被深深震撼,我需要等待心情平静。
没想到最后百页,竟是超越一切的宏大,大刘把这部小说完全结束了。
就算是云天明的童话,给地球文明带来了曙光,但是还是逃脱不了宇宙“归零”的“纪律”。就算地球世界为了躲避打击,建立“掩体纪元”,也无法逃脱高级文明的“二维清除”。……作为圣母的程心,见证了从面壁计划到地球二维的所有历程,《时间之外的往事》正是她做的记录。在历史的尽头,宇宙中的一切,都将归“零”,以还一个“新宇宙”。这是结束,也是开始。
第三部,气势恢宏,内容详实,太多我不叙述了。
纵观整部作品,这是中国科幻小说界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这部小说是“东方式”的,没有“超级英雄”,没有“奇迹”,一切在理性的思考中慢慢前进,在平凡的世界中散出光芒!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单是如上这样的解读是不够的,所以我会在人生漫途中,不断去品味,去解读,去敬仰。
整部三体的读后感想,先就到这里了,希望自己的一知半解,能给你一些收获;希望自己的坚持,能散发出意义。
谢谢你,大刘。造就一部这么好的作品。
谢谢你,你们。我的碎语因有你们的阅读而变得更有意义。
《三体》读后感3000字 篇6
“二位已经是真正知道广阔的含义的人,现在就是穿上宇宙服到外面的太空中散步,你们也会感觉狭窄的。”——题记
照理先百度:《三体》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刘慈欣撰写的史诗级巨作,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也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故事开始于“红岸基地”,一个探索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绝密基地。目睹了作为清华大学物理教授的父亲被红卫兵批而死,并受到牵连的天体物理学女大学生叶文洁,私下向宇宙中发出了包含地球信息的电波作为对全世界的报复,信息被距地球最近的恒星系统上的居民——三体人收到,从此,三体世界和地球世界建立了联系。
三体世界是一个地球人完全无法想像的生存环境极端严酷的世界——三体星围绕三个质量差不多的“太阳”运动,而这三个太阳的运动轨迹不可预测(物理学上的三体问题),因此三体人生活温度适宜的“恒纪元”以及严寒或炎热的“乱纪元”的无规律交替中。常年稳定且生存条件优渥的地球在三体人眼中简直是天堂,自然而然成为了三体人希望占领的坐标。
当人类社会和三体社会建立联系后,地球与三体的关系,地球内部的人类组织,以及地球和三体以及其他处在宇宙这个广大的“黑暗森林”的关系发生了几度剧烈的变化,最终宇宙运动归于沉寂,“死神”永生,获得最终的胜利(为了不剧透——一个剧透狂魔的坚持)。
首先,我!强!烈!推!荐!这!部!小!说!
尽管这部硬科幻很多地方涉及物理知识我完全不能看懂,但三部曲的每一部都有完整的世界观的设计、存亡转折暴露出的伦理问题、思考宇宙、世界的逻辑和角度分分钟可以撼动你的三观,让你看到全新的世界。Three-bodyis more than a fiction!他不光有天体物理的知识构架和完整的全然不同的宇宙观,他还有对人文独特的思考。
以下分几点详说:
1. 圣母是一个伦理问题,更是一个历史问题。
对于罗辑和程心
多少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对于“圣母”几乎是深恶痛绝的。在我的眼里,ta们是一群罔顾逻辑和科学,自大(到以为自己可以拯救世界)且软弱的人。一如程心,第二代执剑人。首先要简要介绍一下执剑人:在人类初次面对三体危机时,面壁人罗辑设计出了一项,向全宇宙公开三体星坐标以让其暴露于遭遇其他星球攻击的危险的计划,并(在黑暗森林法则取得共识的条件下)成功起到了威慑的效果。持有坐标发射器的人由全世界共同选择,被称为“执剑人”。此时,罗辑被视为救世主。
程心生存的年代,是三体文化和地球文化开始并存且融合的`年代,人类科技进步全面爆发,人们享受和平与科技,唾弃罗辑这样的同归于尽主义者。与此同时,程心奉为“圣母”,被当做两个世界和文明生命的象征而被推上神坛。程心的任何所作所为都不能被看成是个人的,而应该是全世界人的选择;她选择不按下坐标发射器,也就是全世界人选择保存两个世界的文明。但可笑的是,三体人并不领情地球人的圣母情节,他们坚定的相信自己与地球是无法和平共存的,这才在发射器由罗辑转交给程心的瞬间攻击地球。随后由全世界人推上神坛的程心又被全世界人唾为虫豸,认为正是她的软弱才导致地球将要面临被毁灭的命运。漂流在外太空的“万有引力”号发射了三体星的宇宙坐标后,导致三体星提前被毁灭,人们欢呼地球再一次迎来短暂的和平时,程心又被全体地球人所同情,而作为毁灭两个世界的计划的构想者的罗辑,要么被遗忘,要么仍然遭到鄙夷。在罗辑从三体人操控的智子口中问出“安全申明”,地球文明的一线生机被予以肯定之后,罗辑的形象又再一次成为了救世主……
在短暂的一个世纪之间,对待同样两个人的态度以“全人类”为单位频繁的两极变化,简直让我瞠目结舌。罗辑有强大的内心,其他人对他的态度改变不了他什么,而程心在前两次人类态度的转变中几乎崩溃,精神压力大到失明;由此,承受网络、舆论暴力的人的心理状态也可见一斑。
罗辑是我在《三体》之中最为佩服的一个角色,他是一个手中有枪的战士:他洒脱,深情,沉着,睿智,果断。他对自己的妻子情真意挚,面对危机另辟蹊径,几十年来能够一直保持对三体人的威慑作用,在几乎绝境的情况下还能想到安全申明,看破太阳系没有幸存的希望之后又能淡然的转而努力保存人类的文明成果。罗辑是一个本可以两度救地球乃至太阳系为危难之中的英雄,在人类丧失危机意识转而唾弃他将两个文明陷入危机的时候,他仍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他虽然被人类遗忘,但却赢得了永远保持警醒的三体文明的尊敬,有些讽刺也证明了最了解我们的其实使我们的敌人这句话。
程心我确实无论如何也喜欢不起来,也非常不明白作者为什么直到最后都要保护程心。(当然,我当然直到作者是想要表达“爱才是人类最重大的发明”这个主旨,而这个主旨我觉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以及是本书最大的败笔。)既然标榜为硬科幻小说,又何必要涉及这些婆妈的感情戏,只让人看得膈应。
2.对于“万有引力”号
首先表达我对军队(盲目)的崇拜和仰慕,光是幻想一群军装在外太空一丝不苟的漂流就足够让我热血沸腾了!
再说“万有引力”号是果断且勇敢的。在地球遭到三体星的打击之际,他们迅速做出了程心没办法做出的决定——暴露三体星的宇宙坐标,毁灭三体文明,这也最终为地球赢来了逃亡的时间。
“万有引力”号也是幸运的,他们幸运是因为他们对一切保持怀疑。当母星召唤他们“回归”的时候,他们保持了怀疑,没有第一个回到地球,所以他们看到了另一艘飞船的命运,明白了“回归”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然后他们选择了在宇宙中漂流,并发现了宇宙维度的奥秘,最终活到了三维宇宙的最后一刻。
对于三体文明
同情是不够的,我对三体文明保持我的敬意。
三体人在极端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明白了生存的方式和意义。他们侵略地球是因为生存,他们放过地球是为了生存,他们向地球展示宇宙的奥秘是为了(三维宇宙的)生存。在这个残酷的黑暗森林里,一切都为了生存的三体文明,才是文明的常态。
逃亡主义,物种共产主义,极端战争主义,同归于尽主义,和战时共产主义。
这不是一个失误,而且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过小说,或者仅仅只是百度一下这几个词,我想你们也会有和我一样说不出来话的感受。真的,这是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对错,各种意义上。
与其说“毫无是非观的舆论观点倒戈令人遗憾”不如说“是非观频繁倒戈的必然性令人遗憾”。
共识是短暂了,内讧才是永久的;又名: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5分钟,且只能5分钟。
“万有引力”号在三体星向地球发动攻击时对于毁不毁灭三体星产生了争议,时间紧迫,在之后的漂流中他们也需要一个集权来保证他们以最高效率利用一切可用资源,所以他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在几分钟之内建立了集权,并把少数派(持反对意见的人)控制了起来。承认与否,这都比两方争论不休,错过最佳反击时间要有用得多。我很赞同,这也是我对他们保持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一直这样认为:民主是低效的,它只是为了避免更加低效的集权而做出的妥协;也就是意味着,如果有低风险且高效的集权制度,民主也是要让位的。这种意义上,我同意Loki:thevery truth in the universe is that people are born to be ruled.
3. Love is the subject, which is a lie as well.
《三体》中程心最后在文天明留下的小宇宙中逃过了宇宙大洗牌,以及《星际穿越》中墨菲和他爹因为互相信任而破解了引力公式拯救了人类,这些看起来纯属搞笑的结局其实都是作者想要利用作品表达的中心思想:爱才能拯救一切。但这是个谎言。如果真的有一种爱能够拯救世界,那也不会是这种个人私情,那必须是一种大爱,它表现出来很可能是残酷和狠毒:为了保存全人类而威胁三体,为了传承人类文明而抛妻弃子远走宇宙,为了给地球留下最后苟延残喘的时间而毁掉另一个文明,等等。
生存才是一切的主题。这有带我回到了《thegiver》这部电影。在长老和给予者争辩这个世界需不需要感情的时候,给予者问长老“难道这个世界没有差别没有感情的世界真的美丽吗,人们感觉不到恨所以没有争夺没有战争所以他们幸福吗(大概这个意思吧)”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面一直回荡的一句话:it’sfor the greater good。
生存是前提,爱啊,多样性啊,公平啊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我爱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敌方不一样的事,但如果生存都成为一个问题,那么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都可以被抛弃,且应该被抛弃。
4. “那么,他们在哪儿呢?
著名的费米悖论:你已经相信了广阔的宇宙中存在不一样的生物,甚至比我们更聪明的生物,那么他们在哪儿呢?如果他们真的存在,真的比我们聪明,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来到地球呢?
由于施伟航(athank you to him)借给我了实体书,所以我没有能够做到足够的读书笔记,所以sneakpeek只有我发上了微博的部分。
1). ”他们渴望的战争就像草原天边那跑死马的远山,清晰可见,但到不了眼前,于是他们只有垦荒、放牧和砍伐。这些曾在“大串联”中燃烧青春的年轻人很快发现,与这广阔天地相比,内地最大的城市不过是个羊圈;在这寒冷无际的草原和森林间,燃烧是无意义的,一腔热血喷出来,比一堆牛粪凉的更快。”《三体》
2). 当她以执剑人的身份面对那个遥远的世界时,与罗辑不同,他没感觉到这是一场生死决斗,只感觉这是一盘棋,她平静地在棋盘前坐下,想好了各种开局,假设了对方的各种棋路并一一想好应对的方法,她准备用一生的时间下这盘棋。但对方没有移动一枚棋子,而是抓起棋盘向她劈头盖脸砸过来。《三体·死神永生》
最后,我要再提到题记中的那句话,禇岩上将对其他两名也进入过四维空间的上校说的:“二位已经是真正知道广阔的含义的人,现在就是穿上宇宙服到外面的太空中散步,你们也会感觉狭窄的。”因为这句话就能完美的概括我读完《三体》后的主观感受。以及,尽管我已经在朋友圈里发过这句话:我相信读过《三体》的人是看不见太阳的,因为在他们眼中正冉冉升起的,是整个宇宙。
《三体》读后感3000字 篇7
这两天在看科幻小说《三体》——说实话它真是一部想象力无比丰富的小说,以我的性格应该非常喜爱,可奇怪的是,每次看完小说我总是觉得心里堵了块儿东西,一定要打一会儿CS泄愤才能平复心情,为何要在黑暗中死亡?——三体读后感。起初的时候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这种莫名其妙的情绪是从何而来,但是当小说进度不断前进,我渐渐明白了这种激愤心情的来源:因为小说中有一种贯穿始终的死亡一般的消极悲观情绪,和一种令人感到寒冷彻骨的阴森气息,它几乎掌控了小说的整个灵魂,令人感到无法喘息。
从开始到结尾,人类的世界都在朝下走,从兴旺到灭亡,作者把人类世界像一张废报纸一样柔皱,踩扁,一片片撕下来然后点火烧干净,似乎对这个世界隐含着巨大的愤恨。我并不是一个只喜欢听好话、害怕看见灾难的人,我看过好多的科幻题材电影,可以说没有一部不是灾难片。那些美国大片,《生化危机》、《天地大冲撞》、《天际浩劫》还有很多关于外星人、大洪水、生态灾难的电影,没有一部不是满地狼藉死伤遍野,没有一部不是笼罩在毁灭和入侵的阴影中的。因为人类对地外生命的恐惧,所以像《ET》那样的电影在外星人电影里占的比例少之又少。不过我并不为看到这些地球被毁的画面而感到多么憋屈,我知道宇宙很浩淼,地球连芥子都不能算,毁灭和灾难其实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人类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对抗自然。但我所说的都是事实而不是悲观。因为我知道在末日到来之前人类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不管是在科技上还是在伦理道德上。也许有一天有一种力量能够摧毁一切,但是在我们的世界戛然而止之前,肯定还存在着一种光明的、积极的向往。这种向往不见得要变成现实,它只要存在过就不枉人类文明的意义,它是一种即使是灭亡了,也可以含笑而去的一种精神。但这种精神在《三体》里基本找不到。
《三体》的一切都是消极的,即使是看似积极的东西,它的背后也是消极的。它有无数美妙的设想,绝妙的创造,信息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虽然在一些科学问题上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但是就一部小说来说已经实属不易,但这些美妙的闪光在它所营造的人类团体中完全是一片虚无,因为书中的那个人类团体是一个毫无希望的人类团体,即使外星人不入侵,他们也会自己灭亡。甚至于,第二主角的三体人团体也不是一个有多少希望的团体。再甚至于,那个隐秘的,把三维世界装进二维世界的高智能生命,它们也是像肉弹一样阴暗恐怖令人绝望的生命。书中写过一些关于爱的话题,不管是爱情还是博爱,可是我却觉得它们是为写而写,根本虚弱无力。是的,虚弱无力,我从整本书中能体会到的除了沮丧就只有虚弱无力这个词了。
要我举例,我都不知从何说起,因为那种悲观是俯拾皆是的,而且是连绵不绝的,作者特别喜欢先点燃一点希望之火然后完全熄灭它,然后再点,然后再熄灭,知道最后熄灭为止。作者显然不喜欢一枪毙命——他喜欢慢慢凌迟。
地球人刚刚知道三体人要入侵的时候,很多科学家自杀了——他们连任何动作都没有选择就自杀了,甚至连消息都没公布就自杀了。他们就像麻木不仁的机器,在大家都要毁灭之前默然无声地启动了自毁程序,甚至不愿意看一眼茫茫无知的人们。
三体人在地球人中发展了一些叛徒,可是这些叛徒不图高官厚禄,宁愿三体人先杀了地球上其他人之后再杀了自己,这是多么的阴森绝望!连汉奸都不会这样做——他们虽然出卖了祖国同胞,但至少还不至于连自己的命都一起出卖了。他们的出卖是为了在侵略者来临时保命或者得到高官厚禄。可是三体降临派们不是这样的,他们几乎是一群疯狂的恐怖主义者。
然后作者点起一堆希望的火,终于有人要出来为人类说话了。人类的自救行动展开了,他们开始了解三体世界,也开始采取积极措施,肃清地球人中的叛乱者,当然还有那比较令人感到振奋的战役——用“飞刃”摧毁了三体叛乱者的基地船。但是作者不会让希望的火光闪耀太久的——他命令三体世界向地球派出了智子。
然后地球人就开始了面壁行动,面壁行动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因为这次作者是用地球人来打击读者的。在渐渐明朗的局势下地球人做出了一系列令人心寒的'举动,他们集体性显得浮躁、自私、无知、多疑、首鼠两端,得知面壁者是他们的希望的时候,他们像对待神一样对待他们,当面壁者的进展并不顺利的时候,他们又纷纷弃之而去甚至谩骂侮辱和虐杀面壁者们。他们特别急躁,不愿意静下心来听从别人说一句话。可当罗辑的“咒语”奏效的时候,被抛弃的他又一下子变成了神仙,人们又把希望全部都寄托在了罗辑身上。可是他们太浮躁,看见罗辑不肯说出原因就把由咒语毁灭的星系归因为它自己的爆炸,重新抛弃了罗辑,甚至还驱赶他。可是当他成了执剑人之后,又被奉为神灵了。凡是能救他们的,他们就追捧,凡是不能救他们的他们就弃之如敝履,他们自私到完全忘记了人性,甚至根本就不考虑被他们多次当做神灵又多次抛弃的人是同一个人。
这种情况在后来的星舰上也出现过,章北海逃走的时候地球人谩骂,要治罪于他,可是末日之战之后他们又因为章北海保存了战舰而把他当做英雄,读后感《为何要在黑暗中死亡?——三体读后感》。后来逃亡的战舰被迫互相攻击的时候,他们不考虑战舰的情况而一致谴责,要求法办。攻击幸存的战舰成为地球人心目中的恶魔。可是当它们发出了广播而使得三体舰队转向的时候,它们又成了英雄。地球人居然用卑鄙的手段召唤他们俘虏他们追击它们。它们立下那么大的功绩却还要治罪。地球人对宇宙的无知和多疑实在登峰造极无以复加。
在《三体》小说中,除了那叫得上名字的几个人,比如罗辑、比如章北海之类还能保持一些人类的善性之外,剩下的大众简直就是一群慌不择路的暴民,即使是经历了很多次末日的考验之后他们仍然是这样一群暴民,丝毫没有一点长进。这不免令人感到无比悲观——作者本人好像就觉得地球人是无药可救的。
而这还不是最令人心寒的,因为我总觉得100个人里至少也得有一个好人,即使我自己是最卑鄙最低等最龌龊最可耻的动物,那这宇宙里总要有些不卑鄙不低等的存在吧?可是作者把这最后的火也给灭了。作者说宇宙是一个黑暗森林,森林里的居民一个比一个卑鄙,一个比一个凶残,越是高等的生命就越是凶残冷漠。如果说三体人很凶残是环境所逼的,但把太阳系攻击成二维的那个生命呢?它们宁可自己和别人同归于尽也不愿意哪怕有一点点侥幸来相信对方是无害的。这难道不是恐怖主义行为么?当然我知道,地球上就有很多恐怖主义组织,还有一些流氓国家,假如太空还有智慧生命,我也不反对会有恐怖主义,会有流氓星球,可是作者似乎更愿意把宇宙描述成充斥着一大堆流氓的空间。这令我惊诧,也令我愤怒莫名!我甚至认为能够产生这样思想的大脑本身其实也是它产物中的一员。
如果说来自人性方面的描写令我感到悲凉的话,那来自科技方面的描写简直就令我感到绝望了。
但在这里我必须首先表达对作者的敬佩。因为本书在科技方面的描写和展望实在是令人惊异。它涉及到很多领域,动用了无数概念,各种新奇的想法犹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往外冒,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而其构思之妙则更是让人赞叹不已。它构造了一个无比先进而美好的未来世界,人们在地下或者在天上的太空城过着和现在完全不同的新生活,一切都是宏大而又令人叹为观止的。可是这些完全没有带给我很多兴奋,我领略到的只是思维火花的神妙而已,我得感谢作者,因为他拓宽了我的思路,可是我又不想感谢作者,因为这一切始终都笼罩在阴冷的悲观之中。
因为不管人类做多么大的努力,都永远不可能打败入侵者。和三体的拉锯战中,人类不断冒出新的想法,却总是被三体文明扼杀。最后人类不惜用自己作人质,牺牲无数、流血漂橹,终于在三体人的魔爪下保住家园,但还不能算是惨胜,只能算是惨平。因为三体人还没有消失,它们还有星舰。而接踵而至的惨败马上就到来了,人类被像捏蚂蚁一样捏扁。最后的幸存者甚至还是依赖三体世界的力量而存在的,这个角度看来,人类确乎是惨败了,人类就是可笑的虫子!所有的希望都被越来越深的黑暗所埋葬,所有的温暖都被恐惧和冰冷所吞噬,所有的一切,它们消失了,消失在绝望中……
我想也许作者想要表达只有自然才是最终胜利者的思想,这个思想我是完全同意的,而且我在某种程度上也同意“天做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的说法。可是在黑暗森林的体系里好像并不只是人类在作孽。假如说人类作孽过大只能毁灭,那我绝对认账。可是在书的末尾,按照黑暗森林理论,很多无辜的文明可能都被画进了巫师的画里去——也许是我多虑了,作者根本就没有设想他们是无辜的,他认为所有的底墒体都是罪恶的,都是有攻击性的。换句话说,毁灭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生灵都是不冤枉它们的。作者在篇尾构想了一个新的世界,确切说是一个新的宇宙——过去的宇宙中他所有厌恶的东西,都不复存在了,真棒!真是太美妙了!黑暗的死亡,埋葬所有的希望,这正是哈迪斯所想要的,美妙的冥界之歌,每个音符都是美妙的死亡的旋律,跳跃着变态的杀戮的美感。我仿佛听到了作者心中的钢琴在弹奏着一曲《黑色星期五》,很好很强大!
写到这里我想我已经足够招来所有三体迷们的炮轰了。他们也许会向我放出智子,也许会向我派出好几波舰队,也许会朝我身上溅水滴,也或许干脆开始给我画像了。不过我觉得无所谓,这些都是我想说的,所以我说出来一点也不觉得后悔。不过在三体粉丝们用他们的水滴摧毁我之前我想说说我对宇宙和人性的看法:
我实在不知道宇宙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即使是现在最为有理有据的大爆炸论,也还没有解决奇点之前的问题。正因为此,宇宙在我的心中实在是太广大了。也正因此,我们的地球实在太渺小了。我不知道宇宙的未来但我可以想见地球的未来——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它诞生在太阳系的尘埃之中,最终也将被面临死。
《三体》读后感3000字 篇8
章北海是《三体》小说中一个奇特的存在,把这个人物去掉,故事依然可以很完整,就像把地球文明去掉,宇宙丝毫无损。
那为什么要有章北海呢?
采用多主角分别叙事以及两条或更多的时间线铺陈故事情节并不鲜见,比如莫言的《红高粱》、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类作品总会在结局或者一些关节点上产生交集,或者多主角之间本身就有强烈的身份纽带,换句话说,多位主角之间的联系或者是时间的,或者是空间的,或者是行为的,或者是后果的,但《三体》的第二部《黑暗森林》中,章北海这个次要角色与主人公罗辑没有任何联系,从生到死,彼此之间完全不认识、不关心,书中二人名字共同出现仅仅一次:
"当罗辑所乘的飞机飞越海岸时,在他一万米的下方,吴岳和章北海再次注视着建造中的‘唐号’。在以前和以后所有的时间里,这就是罗辑距这两位军人最近的一次。"
这一段出现在《黑暗森林》第52页,全书470页,可谓早之又早,这可能是作者忍不住提示读者二者之间没有联系(这其实就建立了联系),也可能是他一种骄傲的宣告:退后,我要开始装了。
这种独特的叙事需要勇气、想象力和技巧。
章北海与罗辑貌似没有任何关联,他的故事又可有可无,这让我对作者意图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想到《黑暗森林》的故事主线是"面壁者",这才醒悟章北海出现在这一部确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面壁者,由于智子的监视,对三体人而言,地球人无秘密,但其无法监视人的思维,从这一角度出发,地球人开展了面壁计划:指定四位面壁者,授权他们在头脑中构思拯救地球文明的计划,有权调动大量资源做任何事,不需解释原因。相应,三体文明的地球人信徒组织(以下简称"三体组织")分别指定了"破壁人"。
四位面壁者各有精彩,但只有罗辑没有被破壁,也躲过了暗杀,用了半部书的时间才想通开篇时叶文洁提示的"生存法则"、"猜疑链"和"技术爆炸"概念,形成了"黑暗森林"理论,进而通过掩饰、伪装、欺骗,直到掌握威慑手段才予公开,使思维透明的.三体人不得不暂停向地球的进击。
章北海与罗辑就像物质与反物质,在一切方面都相反。
开始的人设:
罗辑对战胜三体人没有信心,也不在乎人类或自己的灭亡,不学无术、玩世不恭、放浪形骸、厚颜无耻,只是因为百无聊赖的叶文杰将一些可能对三体人构成危险的概念讲给他的过程被智子监听,从而遭到三体组织的追杀,这让联合国觉得他莫名其妙地牛逼,于是指定他为面壁者之一。他一刻也没有浪费面壁者几乎无限的权力,立即调动人马寻找自己想象中的梦中情人,没心没肺过起了小日子。直到五年后联合国忍无可忍,把梦中情人和他们生的孩子藏起来,他才被逼无奈重新咀嚼那几个概念。
而章北海则对战胜三体人自信心爆棚,他的上司,中国太空军司令员、后来对抗三体舰队的亚洲舰队奠基人常思伟都不清楚他信心的基础建立在哪里;责任心爆棚,敢于会议上公开揭示搭档吴岳的失败主义思想并要求他退出太空军;敢于暗杀主导发动机发展的顽固派科学家并为掩饰有意殃及无辜;还有一点与罗辑的小不同是全书几乎没有提及他的感情世界,只有一处写到他也有一个爱人和一个女儿,仅一句,连轻描淡写都谈不上。
最后的人设:
罗辑面壁成功,手握与三体人世界同归于尽的钥匙,以威慑达到和平,并责无旁贷以执剑人身份将两个世界的生存系于一身。
章北海的伪装、欺骗也取得了成功,一有控制恒星际飞船的机会,立即逃离太阳系,后主动交还飞船指挥权,在地球舰队被"水滴"一网打尽,他的失败预言得到验证。
相比罗辑先是游戏人间,当谜底揭开时又挽狂澜于既倒,章北海的故事平淡、压抑,当他真正的目的暴露时,作为读者,我既欣慰他给人类留下了火种,但仍鄙其必败之懦,寒其阴谋之深,相信在读者中,罗辑圈粉无数,而章,有粉吗?
最后的最后的人设:
在《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里,罗辑执剑54年后,遵从全人类的选择让位给圣母程心; 0分4秒后,人类世界被三体人攻陷;86年后,地球文明被歌者文明摧毁,罗辑主动留在冥王星上随太阳系一起被二维化。
逃过"水滴"的打击后,章北海成为逃亡飞船和三艘追击飞船组成的星舰地球的精神领袖,由于星舰地球燃料和物资不足以保证所有空舰都能到达目的地,各舰展开你死我活的争夺,章北海死于内讧。
挽狂澜于既倒的罗辑对人类其实没有拯救成功,按作者刘慈欣铁一般的逻辑,如果没有他,地球将落入三体人手中,人类可能会被消灭,也可能会有一部分作为奴隶苟延残喘;有了他,地球和三体星球都会毁灭于更高阶的宇宙文明。所以,他的作为仅仅是延缓了死亡,或者说,正因为他,消亡的不只是人类,还有地球乃至太阳系、三体星系。
章北海的逃亡主义才有可能使人类文明延续下去,尽管不是在地球。有一种可能性不会被作者刘慈欣接受,但又符合他书中的逻辑,就是人类在他处繁衍生息,发生技术爆炸超越三体人后再夺回地球,当然,作为后代的后代,更可能"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已不在乎复国了。
就这种可能性而言,章北海的面壁计划才是唯一的希望,他才是真正的面壁者,有实而无名。
刘慈欣喜欢隐喻,在章北海逃亡思想暴露之前就多次暗示我们,了解章北海的人都承认:无法了解他。
对付三体人的危胁,人类需要一个无法被了解的人。
《三体》读后感3000字 篇9
《三体》是我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写的一本长篇小说,总字数约在100万至150万,总共分为三本,即《三体1:地球往事》《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三体》在去年8月获“雨果奖”,是亚洲第一本获得该奖项的小说。那么《三体》获得“雨果奖”的原因有哪些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首先要归功于《三体》那“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剧情,那么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剧情吧!(前方剧透,请谨慎进入)《三体》小说以“某某”作为背景,写坚持真理的学者叶哲泰不肯向红卫兵低头,被自己的妻子、学生活活打死,他的女儿叶文洁在台下看着,并对人类感到绝望。在后来的一次机遇中,学习天文专业的她被调到了位于大兴安岭的“红岸基地”中。对人性绝望的她向四光年外的三体星系发射信号,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毁灭人类,随后叶文洁成为了地球三体组织(简称eto)的精神领袖。
三体人因为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正在寻找新的家园,恰在此时收到了地球的信号,在用“智子”锁死地球人的科学后,派出了由1000艘战舰组成的太空舰队以百分之一光速远征地球。地球人在知道三体危机后,首先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缺陷开启了“面壁计划”,然后建造了2021艘达到百分之十五光速的战舰迎击,而三体舰队在长途跋涉过后只剩下不到三百艘战舰。在我和我的几位小伙伴们读到这里的时候,认为地球舰队最少不会输的太惨,然而,并不是这样的。三体人的一个探测器首先和人类接触,因为外形极像一滴水,所以被称为“水滴”。
就是这个水滴,以撞击的方式,摧毁了人类的2014艘战舰后完好无损的向地球飞去。最终只有“蓝色空间号”和“青铜时代号”逃离了太阳系。此时,四位面壁者中唯一的幸存者罗辑发现了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一旦被发现,总有一方被消灭!”并由此威胁三体人,使其撤离太阳系。
罗辑从此成为第一任“执剑人”。在许久后,不称职的懦弱少女程心被选为第二任执剑人,并在三体人入侵时放弃威胁三体人。几天后,达到光速的三体第二舰队出发,目标地球。与此同时,在外太空逃亡的“蓝色空间号”劫持了追击他的“万有引力号”并广播了三体星系的坐标,鉴于黑暗森林法则,三体星系被毁灭,三体舰队转入逃亡状态,长达4个世纪的三体危机烟消云散。而自以为已经掌握了生存奥秘的地球人启动了“掩体计划”,在四大气体行星背后修建了60座太空城,最终被来自歌者文明的“二向箔”压缩为二维平面而毁灭。
从《黑暗森林》到《死神永生》,罗辑从前唱到尾,可是,罗辑已经很老了。因为与三体人的抗争,他失去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因为担纲面壁者,他时时处于被暗杀的危险;因为担任执剑人,他的妻子孩子离开了自己。他累了,不想再走了。他没有选择和程心二人一起走,而是留在冥王星和人类一起灭亡。和三体对抗,再和终极对抗,他太累了,让他歇歇吧。当太阳系被压成一幅画的时候,罗辑说出了生命里的最后一句话:“哦,要进画里了。孩子们,走好”。
那么,三体这本这么长的小说究竟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首先,“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人类你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自己想到的别的生命就想不到了?一味地寻求安逸、而不向外界探索,如此的文明被毁灭也在料想之中。毕竟你未知的太多了,如果无知,请隐藏起来,请低调一些,如果暴露了你的无知,岂不是自取灭亡?你会害怕吗?当你看着脚下的一只蚂蚁,看着它费力地搬着东西,然后死去。看着他们的家园在你的手指下化为废墟,是不是有种上帝的感觉。你不要得意,你也是这样的下场。敬畏吧,无知的人啊,你永远也不要以为自己掌握了生杀大权。
其次,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你想象的那样。我们的脑子里有一种观念——世界就是我所看到的样子。这一点不仅影响了人类的视觉还影响了人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人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人类只看到光粒于是认为高级文明只有光粒一种武器,人类只看到三体飞船只有百分之一的光速于是认为三体必败,每一次人类都只能在不知所措中惊慌失措。这也我们每个人的弱点吧。
第三,时间是最伟大的在光速十几米的地方度过12天,宇宙就度过了一百七十多亿年,云天明和程心最终没有见到,这样的结局很好,能够彰显时间的力量。为什么是时间的力量不是宇宙的力量,什么跟时间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宇宙又如何,时间一直存在,而文物、财富、生命却不断消亡,又诞生。即使是宇宙,也会坍塌成黑洞,也会由四维展成三维,也会又三维展成二维,最后消亡,又变回十维。又有什么,能够在维度的不断变化中一直存在下去呢?活下来的人,才有权利说话。
第四,科幻是一种预言,它讲述的是一件还未发生,但极有可能发生的事。这种必然性不只是技术层面上的,更重要的是人性之中的必然。当我们看到叶文洁发出那个毁灭人类的电波时,我们不会怀疑,因为我们看到了她心中的仇恨与绝望,那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当我们看到三体叛军称三体人为主时,我们也不会怀疑,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每个人心中对人类的怀疑,是对更加先进的文明的向往。当我们看到罗辑成为面壁者后贪图享乐时,我们还是不会怀疑,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和自己一样逃避困难的人,懦弱的人。当我们看到程心作为执剑人却不能做出决断而将达摩克利斯之剑扔到一旁时,我们确信了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毕竟除了人类还有什么动物会如此“愚蠢”呢,只有人类才能有这样的仁爱。
《三体》是科幻三部曲,但是每一部卓越的科幻作品的意义都不会止于促进读者的肾上腺素分泌,更重要的是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三体》读后感3000字 篇10
三体讲述的是在某某期间,一名被迫害的科学家叶文洁利用太阳的反射放大信号的原理,把太阳变成一个恒星级的信息发射器,将地球的信息发送至外太空,希望收到信息的外星人能前来拯救黑暗的地球文明或者说希望外星文明帮助人类进化得更加高阶一点。信息被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文明三体文明所收获,三体星人由于三个太阳的无规则运行,已经经历数百次的文明覆灭和再生,极需要在三体星被太阳最后吞没以前,找到新的星球延续文明,而来自地球的信息使他们锁定了地球作为新的栖息地,于是,三体星人对地球的远征开始了,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的战争也开始了。
这本书所释放的信息量非常的大,基于作者强大的物理学基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外太空世界,多维的世界,微观的世界,作者的想象力如此丰富,描绘能力如此之强,逻辑紧密,文笔出众,读来引人入胜。
三体,带给我的思考是很多的。今天要分享的,是关于文明的一些想法。
有了人才有了文明,文明就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但,一个文明的价值观似乎决定了这个文明本身的命运:是走向永盛,还是在繁华后走向覆灭?
地球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系,就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东方文明的价值核心是天人合一,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西方文明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本,讲究的是科学。人类文明的进程,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是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的,东西方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化出各自的文明,如东方孔子出现的时间就是西方耶稣出现的'时间,我想说的是,人类文明的进程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着,东方与西方,除去非洲与澳洲,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就会发生类似的“巧合”:比如莎士比亚出现的时代,正是元代散曲盛行的时期。或许,我也可以这样理解为,此类如孔子或者耶稣这样的人,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而且是特有的,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有这样的一类人出现。当然,是时代赋予他这样的光芒与色彩,还是其本身带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特质,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时代的特性能够造就一个又一个适合这个时代的伟人来代表这个时代吧,或许,这也就是东西方相同时间出现类似的神像的原因吧。
扯远了,回到文明,可以说在文艺复兴之前,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历其实差异不算非常大,只是文艺复兴之后,两个文明产生了不同的价值核心,尤其当西方商业社会的出现,蒸汽机被发明以后,竞争价值观的出现,不可回头的改变了地球的命运。由于竞争价值观能带来的短期生存优势,于是当竞争决定生存时,人类文明不可避免的殊途同归,一同走向了竞争之路,而竞争的极致发展,必然导致自然的失衡,当地球的自愈能力慢于人类对其所时做的伤害时,地球不可避免的就进入了快速衰变期,我们所在的这个时代,就如毁灭前的昌盛。
目前,无论是东方文明也好,西方文明也好,逐渐都融合成一种文明,这就是地球村文明。对于“地球村”的这个名词,包含有两种含义的解释。一个是指经济文化政治的交融,另外一个,是指对民族多样性的毁灭。对经济文化来说,地球村的确实现了真正的大交融,在政治上,地球村也能够有效的利用外交磋商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争论,以和平的方式来化解双方的矛盾。只是,在此情况下,必定有一个暂时优势的价值观冲击着地球村内的人类,或者说有一个最强势的国家的文明必定会希望引领着地球村的发展。然而,合久必分,当经济一体化的时候,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必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周而复始的经济崩溃会来得更猛更快。只是现在崩溃的不仅仅是局部国家,有可能是整个世界,当出现此类问题的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也许就是根本上的吞并,甚至不可避免的诉之以战争。只是,不知道什么这颗也许会毁灭人类的定时炸弹将被引爆。
很多研究表明,地球村就是毁灭民族多样性的最大杀手。在以前世界并没有联合起来的时候,民族展现出来的文明多样性是如此的美丽丰富,然而,网络与交通的便捷完全改变了这个世界,边缘的文明在不断的毁灭与灭绝,物种的消失速度超出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时期,多样性被消灭的最后,整个世界会变成大一统,一种千人一面的无趣的大一统。
一如《世界是平的》里所说,我们现在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同学,而是印度,美国,英国的同龄人。然而,这个世界越发横向发展,并没有达到以前的深度,人类或许都只是地球村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中的某一部分,现在人类爆发危机的方式比以前多很多,而且,解决起来的方式变得更少。毁灭多样性也就是毁灭人类自身的恢复能力。
综上,人类的文明,目前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其本身的多样性来说,可预见的都是悲剧收场,只是不知道这个激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炸弹是由哪里开始爆发。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现在所能输出的只是廉价的商品与服务,由于我们自身对东方价值核心的遗失和抛弃,而无法再向世界输出合格的可以拯救人类的价值观、家庭观、世界观,对于那代表着最高智慧的天人合一,似乎已经被人类文明远远的抛到脑后了。
如何与环境和平共处,如何与人和平共处,这也许才是关于文明所要探讨的最永恒的话题。作者通过《三体》一书,引发我们对自身的拷问和深思。
当然,作者也在《三体》一书中给我们展示出了另外的一种可能性:靠外太空的外星文明来拯救人类文明,殊不知,引入的可能是另外的一个噩梦。
回顾自身,相信自己,相信别人,保持乐观,毕竟这个世界远没有到最坏的情况,做好自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用好的价值观去感染周围的人,也许就是我力所能及所能做到的拯救人类文明的极致了。
《三体》读后感3000字 篇11
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既有深度,又有跨度,更有维度。要说看懂了,似乎并不能很深刻地理解到作者最内在的思想,但看过了总会在自己脑子留下一片涟漪,就像投掷了一颗小石头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些许小水花,泛起的波纹一圈又一圈由急渐缓,却又无穷无尽,意犹未尽,直到时间的尽头。整个书系有许多情节,细细品来有我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我想到浩瀚的星空与渺小的我们。小时候的我们仰望头上星空点点,仅仅只是知道欣赏这不可思议的夜景,惊叹于天上竟然那样多闪闪发光的星星,从未想过星星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三体》告诉我们,这些星星来自地球之外的远方,远到我们无法想象的距离,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星体在多少光年之前发出的那个亮光。可以说,星光从星体发出以光速到达地球的过程所需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们生命的历程。想象一下,这真的是太不可思议,在太阳系,甚至在银河系里,有多少这样的星体,在我们肉眼所见的这个时刻也许就已经消亡在漫无边际的宇宙中。地球相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用沧海一粟来形容都不过分,我们也许就轻微得像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地球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我们生活的宇宙。我常感叹人类的渺小与无力,特别是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每一次的自然灾害,就是地球的自我修复和对人类活动的一种自然反映。我心里一直有个困惑:人类的生产活动,或许就是对地球环境的最大破坏。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等也以种种现象就在警醒着人类。现在各国都意识到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并在逐步治理和改善世界环境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关于人类社会的一个全新理念,是顺应自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地球而言,我们是渺小的存在,但渺小不代表毫无作用,无需努力。正是一个个渺小的我们一直在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地球,我们更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善待他人。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弘扬真心善意,才能建设美好地球家园,让青山绿水撑起我们的幸福感。就像广告里说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否则,如《三体1》里的叶文洁由于对人性、人类文明彻底失望而按下了信号发射键,希望通过引入更高的文明——三体世界来对人类文明进行洗礼,那时我们真的连尘埃都不是了。一个人可以以消灭包括自己和子孙后代的人类文明为最高理想,这是怎样的决绝与绝望。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真善美的不断的延续和发展,直到时间尽头。
其次是我对科技进步的思考。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人类有技术和能力走出地球,探索地球以外的未知。对地球以外太空的探索最早的`是美国,它的阿波罗计划,就是从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看完《三体》,我想,若我们的技术发展到可以探测到未知文明的星球时,我们应持怎样的一种态度,是否应该接触交流?历史告诉我们,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是一件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但这次新大陆的发现带给当地原始居民却是一场灾难,印第安人的命运从此改变。若我们接触或发现了其他的星体文明,从历史给予我们的提示来看,结局不是我们侵占、掠夺他们的资源就是我们的地球被占有,人类文明被消灭。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化的发展的确带给我们很多便利,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新的问题,如汽车的普及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生活圈子扩大,但同时出现的交通拥堵、尾气排放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当然,不管怎样说,我还是坚持世界在进步,科技的发展是不可扭转的,发展出现的问题也只能靠发展来解决。
《三体》让我想到了对人性的考验。在《三体2》里有一个情节,章北海为保全“自然选择号”飞船上的人员,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艰难抉择,毅然准备按下武器发射按钮时,其他飞船却早已经按下了。在他的最后时刻,“他本以为自己在两个多世纪的艰难历程中已经心硬如铁,但没有发现心灵最深处隐藏着的那些东西,在做出最后决断前他曾犹豫过,曾经努力抑制住心灵的颤抖,正是心中这最后的柔软杀了他,也杀了自然选择号上的所有人,在长达一个月的黑暗对峙中,他只比对方慢了几秒钟。”在人性与生存考验面前,“一部分人死,或者所有人死,或者我们自愿牺牲,可是为什么是我们?”在一番心里挣扎与煎熬之后,在对方不知道是魔鬼还是天使时,我们在生存面前,首先就变成了魔鬼。这其中没有谁的对错,大家都是为了生存,留下种子。客观来说,生存优先于人性,但一个失去人性的生命还能称呼为人吗?人性就是章北海心灵最深处隐藏着的东西。
《三体》还让我想到了沧海桑田。在《三体3》里程心和关一帆经历了一段“时间真空”16天,然而当他们出来以后,外面世界的时间已经过去了1890万年以后。这过去的1890万年,足以诞生一个新的文明,然后再慢慢的抹去它的痕迹。如果真有时间真空,我们有人会愿意在那过日子吗?永远不会老去,没有死亡的威胁,具有永恒的生命。细细想来,我想我最终的选择也和程心关一帆一样,回到时间的轮回中,回到生命的周而复始,花起花落中,即使生命短暂,也是完整的一生。当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的时候,或者说再崇高再有意义也会被无限的时间抹平,时间是最狠的。我想无限的生命,给予我们的并不是无限的快乐,反而是永恒的折磨。人生虽苦短,却有人情冷暖沁心头,悲欢离合伴一生。
《三体》系列,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品味的地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三体》也有多种解读。
【《三体》读后感3000字】相关文章:
《三体》读后感多篇最新范文三体读后感03-22
《三体》经典语录09-29
三体经典语录10-28
三体读书笔记12-10
三体的读书笔记06-05
《三体》读书笔记02-24
读《三体》后感07-21
三体读后感07-19
《三体》读后感08-31
三体经典语录6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