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马拉拉》读后感三篇
导语:大家都知道读后感其实就是看了一部书籍、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几篇关于《我是马拉拉》读后感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我是马拉拉》读后感
《我是马拉拉》主要讲述:一个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槍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槍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
一个几乎改变国家命运的女孩。她的勇敢抗争令人惊讶,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在千钧重压之下表现出来的幽默感与优雅。有些人是注定伟大的,马拉拉就是其中一个……
马拉拉的话很真实,没有过多的文采藻饰,有的只是一个善良的女孩最朴实的心声,有的只是对教育的无穷渴望。“一个孩子,一名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就可以改变这世界。”马拉拉曾这么说。
我不能说那是最黑暗的一天。在她被谋杀的那段时间里,每天都很黑暗,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难熬。她一直都相信“一个孩子,一名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就可以改变这世界。”
篇二:《我是马拉拉》读后感
仿佛是完成了一场遥远的跋涉,从陌生的世界里回到现实,身心感到疲惫。
马拉拉身上是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光环,然而通读此书,这个光环毫不刺眼,她甚至只用了一句话把诺贝尔和平奖带过。
今年也不过二十岁的马拉拉,已经完成了寻常人几辈子也做不到的事情,事情说起来却简单的用一句话可以说明白:她努力争取每个小孩,尤其是女孩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伊斯兰,穆斯林,那么这本书可以帮到你。许多书友看这本书的时候,感慨自己生在了和平的年代,而且,谢天谢地,起码九年义务制教育贯彻的很好,要知道,暴徒治下,女孩子不能和男生同一个课堂,不能在公开场合露出脸庞,到最后,女孩子不应走进学校。
否则,暴徒会以真主知名,当街鞭打你,一个靠跳舞为生并且顺带贩卖DVD影碟的女人,竟被当街斩首了。
在这种恐怖环境之下,马拉拉和她的父亲勇敢站出来,质疑,斥责暴徒政府,这种勇气,万里无一,他们是人类真正的精英,是他们在扛着人类前进。
它可能无法带给你实在利益,可是,这种胸怀是一份最好的土壤,会影响到你的后代,教育他们成为勇敢正直以及智慧的`人。
这种胸怀还能帮你避免人生许多的不幸,要知道,无知带来的不幸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胸怀即智慧,如大浪淘沙,真金始终闪耀光芒!
我不信真主,但我相信这种胸怀一定是会被保佑的。
篇三:《我是马拉拉》读后感
高中的时候,在一堂语文课上听到老师提到了“马拉拉”这个名字,当时在讲男女歧视依旧严重,像印度的不成文规定:女生在夜晚之后不能私自出门……很开心遇到了这本书,当她出现在我的书架上的时候,我就止不住地想要研读。封面是马拉拉的真人图,那像一个三十岁的阿姨,可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发现她只有二十岁,仅仅比我们大一岁。这样的女孩为什么会经历枪杀呢?
她居住的斯瓦特是一个美丽宁静的山庄,父亲办了一个胡沙儿学校,胡沙儿也是她的弟弟,在巴基斯坦男女歧视尤为严重,书中说:“一个男孩的诞生可是一件大喜事,大家会鸣枪庆贺,往婴儿摇蓝里堆满礼物,可男婴的名字会进入族谱。可是,如果生了女孩,没有人会赶来祝贺这对父母,而身边的妇女们都会为母亲感到惋惜。”没有文明的过度,就是如此的不可理喻,没有道理可言。发生地震之后,一个像模像样的广播说出了这样的话:“别再听音乐了,别再去看电影,别去跳舞,停止吧,不然真主会发怒,用另一场地震来惩罚我们。”马拉拉从来不用丝巾遮住脸,因为她说“那是我的标志”。当她问父亲为什么自己国家的妇女会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父亲讲了另一个凄惨的故事“阿富汗的父女被一个叫暴徒的阻止控制着。在那里,女子学校被烧成了灰烬,所有女性都被迫穿上罩袍,从头裹到脚,只留一条细缝 。……女人不能高声大笑,不能涂指甲油,出门如果没有一位男性家人陪伴,就会遭到殴打,或者扔进牢房。”看到这的时候,我的心里最好笑的,如果我生活在那个组织的控制之下,仅仅是笑,不到半天也会皮开肉绽的。这个社会永远有你想不到的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缺乏知识,还禁止女性学习。马拉拉站出来了,她有一位优秀的父亲,鼓励她追逐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政治家,这样就不用在发声的时候,到处求人。就像她躺在医院的时候,国家的某个领导去看望她,并且说是因为暴徒的多次警告她没有听从,并且愿意承担所有的医疗费用,并且要求马拉拉“给国家一个微笑”,我看,面对自己国家的这种局势,一个领导人怎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吃饭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国民还生活在恐慌之中,就像马拉拉走在马路上,背后传来一个声音“我要杀了你”,快步走回家,锁上门,投过门缝知道那人在讲电话。父亲在一旁不说话,沉默就是最强音,政府的空话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她还有一位智慧的母亲,在其他妇女劝说马拉拉不带头巾是不对的,母亲选择尊重她的思想和自由。她是马拉拉投身于这样的事业的最大支持。
马拉拉决定挺身而出为女性的权利而战的时候,就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公然和暴徒的人作对,是愤怒的驱使,她并不害怕他们的恐吓信,也不害怕各种骚扰电话。尽管她只有十岁,她的思想与行动力远远地超过了一个成年人。在恐慌阶段,她为每一天教室越来越少的学生感到痛心,她明白也能理解,但是她还是希望陪着她的人多一些,就是因为有怨气不敢发声,才让暴徒的人认为自己不可一世,一次又一次地给了敌人伤害的机会。那触目惊心的描述:“一个年轻的男生拦住校车,问:“这是胡沙儿学校的校车吗?”确定之后,另外一个年轻人从后门打开,问:“谁是马拉拉?”然后就是三声枪声……”马拉拉被送往医院,医生说,能活下来真是一个奇迹!子弹穿过太阳穴,靠近左眼,然后往下约18英寸,射向左肩,然后嵌在那里。“本来,子弹有可能射穿眼珠,或者射进脑袋的。”被射中的三个女孩,都活了下来,这说明什么,“真理永远勇往直前!”
自后,她的事迹在各国传播开来,越来越多正义的声音说话了,开始支持,开始重拾勇气。一个女孩的一个和平的受教育的梦渐渐不只是梦,她的付出堪称无价,是里程碑的事迹。但是,马拉拉不想要被标榜成为一个名人,她只是一个喜欢学习的好学生,是一个懂事的女儿,是两个弟弟的大姐姐,然而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她的枪杀,因为好奇。14岁,是斯瓦特的成年人的标志。正好在她成年的时候,获得了巴基斯坦首届国家青年奖,她的勇气和理念受到认可。16岁的时候,马拉拉应邀去联合国发表演讲,这个女孩,把知识当做武器,为了和平,挺身而出。
【《我是马拉拉》读后感】相关文章:
警犬拉拉的读后感06-04
《警犬拉拉》读后感03-25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读后感10-19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读后感07-06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读后感04-08
小说《警犬拉拉》读后感04-18
《警犬拉拉》小学读后感09-28
杜拉拉读后感范文03-17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读后感范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