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2000字(通用12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2000字,欢迎大家分享。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1
听着轻音乐“闲云野鹤”,静静地读完《文化苦旅》,心里总被一层浓郁的哀愁束缚着,摆脱不去。本来想选这首轻音乐来释放书卷中散发出的压抑与沉重,奈何一个民族文化的重量将音乐的轻松死死压了下去。
挥不去的,是一个民族的哀伤。
余秋雨曾在书的自序中说学问的弘扬并不是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辉煌的知识也不是用来给人类增加沉重的身心负担。如果这样,千百年文化的沉重早已将人压得喘不过气,创新何谈?进步何谈?奈何,怀着青春步伐轻快上路的他,走遍大江南北,从莫高窟到江南小镇,从阳关到天一阁……当旅途归来时,早已步履沉重。
他说,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其实,一个民族的文化何尝不是这样?当手指缓缓拂过隋唐脂粉堆积的浅浅笑容,划过宋朝文人心底的一道道伤痕,掠过元代的辽阔疆土,伸手迎接明清逐步灰暗舞台时,心底的愁苦应当如何倾吐,又将向谁倾吐?茫茫天地间,满满的都是华夏子孙,却没有一个能承受住一个民族文化的重重倾压。它太过于复杂,又经历得太多,以至于没有哪一个舞台可以完完整整地演绎这一半荣半衰、色彩及其绚烂又极其灰暗的风云变幻。这一文化,吸引着无数社会学家、生物学家、考古学家、科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准它,选择不同的清晰和模糊来展示和还原它。可是不可否认,能完完全全将它表现出来的,仅有历史。
读第一章“道士塔”的时候,你可能会咬牙切齿地痛恨王道士,也怨泱泱大国的浩瀚文化竟这样被一个不知名的小生拱手送人,还那样的轻描淡写。如果这些文物是在一场战争中被敌军当做战利品浩浩荡荡地拖走,也不至于如此荒唐。可恨的就是,它丢的太随意,留给人的只有事后哭天抢地的懊恼和惋惜。接着读下去,你这种愤怒就会被渐渐压下去,取而代之的只是沉重的叹息和深深的无奈,仿佛由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而逐渐步入人生的暮年,回首这一生所经历的世事,只能感到岁月的.沧桑和深深的无奈。
莫高窟的洞壁流淌着历时千年的文化足迹,沿着这一足迹往前走,也是沿着历史的脚步从更久远的时代向现在靠近。跟随着线条的粗细和色彩的浓淡从南北朝走到元代,随着色流的激荡而心潮澎湃、随着其平缓而安静淡然。
一个浩大的民族文化正是这样,它必须结合着时间的延伸和空间的铺陈,也必须凝聚着创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观看者的阵阵惊叹。这样它才是立体的。
记得有人写过一篇《文化苦旅》的读后感,叫做《行走在寂寞间》,我觉得这个名字起得很好。的确,在整个旅途的过程中,余秋雨是寂寞的,独自一人品尝一个民族文化的伤痛,那寂寞无人可以理解。这样的寂寞,或许我们可以从他在阳关和月牙泉的点滴文字看出。“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与其说是在苍茫的天地间行走偶,弗如说是在苍茫的历史间行走,同样的一个人,同样的孤寂,也同样的,感叹着自身的渺小和外界的浩瀚。侏儒变成了巨人,是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在天地间行走,没有参照物;巨人变成了侏儒,是因为只有自己和天地存在,天地便成了参照物。而这个参照物又是何其庞大,无论个体再高大,在他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这种悲哀,也是美学中所说的三大哀事之一:“宇宙的博大和自身的渺小。”
他在“沙原隐泉”中提到一泓泉水,他很欣喜,可是此刻自己却站在狭隘的山顶,而那泓清泉却委身山底,想要接近那泉水,就意味着刚刚千辛万苦爬上山丘的努力完全化作徒劳。这样的悲哀,该是几千年来所有帝王的悲哀吧,高高在上却无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群临天下的外表下藏着的竟是如此寂寞的一颗心。
我一直觉得作者对废墟的看法很独特,他说:“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我一直很喜欢他这个比喻。因建筑凋零了,废墟便产生了,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因为没有旧的凋零也就不会有新的崛起。因此,废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定格于空间却延展着时间。
同时,不得不承认废墟本身也是“一种形式美”,它从出生开始便挺立在浩瀚的天地间,经历的风风雨雨之后,也渐渐沧桑和疲惫,他承受不起时间的重量了,便倒下,回归大地。这种美,没有惊世骇俗的娇艳,而是淡淡的凄凉与悲怆,以及,充满人情味的温暖。
一直以来,我很想找一个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文化消逝的感慨,可是苦于找不到一个好方法。看了书之后我想,这应该是一个能很好的寄托我感情的客体吧。面对在历史中渐行渐远的文化,我们感叹自己过于渺小而无能为力,弗如将它看做一道历史的废墟,在这废墟面前我们可惊叹可赞美,可惋惜可高歌……却断然不可自以为是地将它还原,一来我们没有如此的能力让它和以前一模一样;二来,它的存在,可以唤起人们太多的回忆,关于自身的,也关于这个民族的。
看完整本书,心情始终是沉重的。也像是去走了一遭回来,似乎苍老的许多。
虽然也有江南小镇的恬淡闲适,也有洞庭湖包罗万象的坦荡。可心中一直有个身影,于茫茫天地间艰难跋涉,纷飞的大雪覆盖了他身后的脚印。远远望去,一片洁白之中只有个小黑影,在苍茫之中且行且驻足,不知从何处来,将要往何处去。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2
这个暑假,我读了《文化苦旅》这一本书,这本书的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还记得新浪上这样评价过余秋雨: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戏剧思想发展的史论著作。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流之于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丰赡高深。
是的,他的有一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①。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②。但也有人说他的作品是"文化散文衰败的标本"③。我想我认为是1和2我最赞同了吧,因为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中的给我们的教诲,让我们铭记在心……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节来说吧,文章是这样写的: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家投来羡慕的眼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柔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象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是的,在这篇文章中写了作者对于那位道士做法的不满,在文章中,他喊了“住手!”有写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是阿,为什么作者会这样?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位道士毁掉那一个个婀娜多姿的雕像,那是历史,历史!历史为什么会被一个道士的手中毁掉?就那样,一下子得毁掉了,不忍心,不忍心那般美丽的雕像不见了,在道士的手下,一下子变得灰飞烟灭,不给我们现在的世人观看的余地,一个道士,在金钱和权力的促使之下,变得如此的残忍,做得如此得发狂,我相信,不只我和余秋雨先生感到无比的惋惜,相信,在读《文化苦旅》的每一位读者也会感到深深的叹息和心痛吧……野趣,这就是为什么《文化苦旅》这本书的“苦”字意义的所在了吧!
《文化苦旅》让我领悟到了“苦”字的意义所在,更让我学会了惋惜,更学会了如何不让惋惜存在……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这,野趣也就是我想说的了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3
《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读得很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定是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人的神经,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直到再读完了《山居笔记》才终于决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为之踯躅,让我的心灵为之震荡而深感敬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构建”、“召唤后代”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变成一种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声长叹。我一边在为那些因为心境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所皱眉,一边又为这样挚诚的一种迫切而由衷的慨叹。是的,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呼喊,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不管调门是否过于鼓噪,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吗?在这样的时代,难道文化还只是精英们的特权?
文字上的完美尽管艰难,但毕竟是一种“技”,可修炼,可学习,可提高,还可炫耀,可虚张声势;文字背后的真实社会责任感、紧迫感,一种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炼,一种愿意负重敢于吃苦的力量,这些,更是《文化苦旅》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这些,才让我这样对历史本来并不干兴趣的读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笃笃声与船桨划破江面的水涛声,才让我数次在梦中拜倒在天一阁朱红大门前虔诚的膜拜,不自觉的问:你来了吗,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4
前些时候舆论对该书及作者争议颇多,如今看过并粗略的研究一下,觉得议论是理所当然的。总体评价这本书:文化苦旅,不苦很酸,文人的酸腐都体现出来了。
在我看来,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有文采,关键在于诗意,当然,是流淌的诗意,而非憋出来的诗意。诗意也只能证明作者的才气,不能决定作品的高低。索尔仁尼琴与莎士比亚谁更加富于才气?无疑是后者。谁的作品更伟大?真的很难说。
其实文学作品是个综合的东西,一切在于怎样描述现实,还有现实在内心的感受,才华,是没才华的人天天挂在嘴上的假牙。说人话,能把人话说到有趣之极的地步,这叫才华。
好作品标准就三个字:说人话。
但《文化苦旅》中说人话的作品很少,大多是用辞藻堆砌出来的空洞文章,或是强加情感的矫情文章。所以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并不高。
他写的《三十年的重量》这篇文章中写到,"记得我那篇得奖作文是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一挥而就的,好像是为了应付暑假作业吧,一写完就飞奔出去玩耍了。待到有一天惊奇万分地看到它刊登在报纸上,而且后面还印有口气堂皇的长篇评语,从审题、选材、详略取舍、辞章修养一一加以赞扬,我立即变得严肃起来了。"他被所谓的评委点评给收服了,只是一心陶醉其中,并没有想评委凭什么能胡乱扯出文章原本没有包含的东西,连作者本人都没有想到的,评委又从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也难怪后来他写文章也是这个样子,对所见事物喜欢强加情感,也难怪他眼睛里常含着泪水。
《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是强加情感的。写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这个没错,但当作者的情感过分的寄托,反而使文章显得矫情(或滥情)。例如《道士塔》。
《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是用辞藻堆砌出来的空洞文章,在一篇文章里对一个事物用很多辞藻修饰,看似浮华,就因浮华而破坏了事物原本的样子。他这样写作,证明了他懂得很多修辞手法,很多词汇,但对文章的破坏是很大的,显得有点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例如《废墟》,这个可以和《荷塘月色》"一较高下"的文章。
余秋雨写《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一边用辞藻堆砌来描写景物,一边强加情感,导致文章显得既空洞而又滥情,雕饰感极其浓重,难道不雕饰就不是文学、文化了么?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但我并没见到文化灵魂,而是见到作者满纸的矫揉做作。
《文化苦旅》中说人话的作品很少,大多属于他的回忆散文,他的回忆散文,大都是把事情叙述清楚,运用辞藻就很少,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不用辞藻堆砌的文章例如《漂泊者们》,给人一种清晰自然的感觉,没有显得做作,在《文化苦旅》中显得极其难得的文章。
《青云谱随想》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现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叙事描写都很到位,辞藻运用不过分堆砌,恰当自如,自己也没有过分强加情感,没有把自己胡思乱想的故事强加给文章,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这篇文章不足之处在于,为引出朱耷花费过多的笔墨写中国绘画史和徐渭,如果把这些内容压缩,减去一些无关紧要的修辞句子,使文章感觉紧凑些,那样读者不会觉得作者扯皮太多,卖弄自己的知识,而产生疲倦。这样的话,文章就能更近一层了。
我对余秋雨的旅行,并没从书中感觉到有多苦,只看到他写下的众多空洞矫情文章,尽显他所谓的文人情怀,不过是酸腐罢了。或许我的观点有些偏激,因为现实中对余秋雨评价是当代散文作家的佼佼者,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我不知道评价散文的标准是什么,但我知道朱自清的《背影》比《荷塘月色》好,余秋雨的《漂泊者们》比《道士塔》好,至少前者都是真情实感的叙述事情,而后者都是辞藻堆砌出来的矫情空洞文章。或许我的偏激源于考试中对余秋雨文章的赏析,强加的"赏析"毁了文章。
秋雨在《文化苦旅》的后记写到:"读者诸君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它,那就随便翻翻。"这些文章真的不适合被强加赏析,出现在课本和考试中实在是这些文章的悲哀,因为作者本没想那么多,无中生有的赏析只能是破坏了文章。余秋雨如此,如果是余华的文章被选中,可以想象到本来一篇说人话的文章,也会被"赏析"到变成说鬼话。(推荐余华的《兄弟》),我觉得文章被拿来做考试赏析,是文章莫大的悲哀。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受,以上就是我的感受,大家就求同存异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5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你我都孑然趋行于人生这段亘古的旅程,在坎坷中涅盘,于荆棘中重生,轻重缓急,酸甜苦辣,在与孤独言和的过程中,所遇见的悲欢,始终无可提防。个体局限性的约束下,你我用尽了全力,只为平庸地度过一生。
虽然如此,人生的最高境界,却莫过于“活出自我”。《月亮与六便士》如是提到,“我看到了井然有序的幸福,可我更渴望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信仰,在人世的逼仄狭隘下,而依旧跅弢不羁;在社会的框条科律中,而依旧狷狂乖张。
余光中先生便是最好的例证。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先生曾以一怀乡愁穿越故国两万里,用一枚小小的船票,构建海峡两岸久违的团聚;他曾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也曾梦回东海,听听那冷雨;在月色与雪色之间,他曾体味天地第三种绝色,生命末了,他要葬在黄河之滨,终于能够皈依这片热土。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我,终究是要回到这片土地。驻足回首,无穷岁月,不过是洗净了我满身尘埃,还我一个干净轻盈的灵魂。
那积淀下来的,都是无数的人赠予我的慷慨。那筛选出局的,都是每个时代的慎之又慎。
我庆幸啊,中国,我于这片神圣的土地孕育而出。时间果腹,也曾见识过无数荒诞可笑,也曾被滚烫的点点泪水灼烧,也曾被声声质疑包围,也曾被生硬改变过,但是无数无数的过往,终成了成长的步步台阶。
离家的我,是唐朝的出走文化,归来的我,是闪耀的中国文化。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我是文化,中国文化!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信仰。以梦为马,去亲吻柔和的岁月,去体察温润时间,去慢慢接近,天地间最本真的美好。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时光中千万尘埃,都会伴随着风远去,留下的,只有自己孤独的背影。
时光荏苒,即使是有再多的不情愿,但,青春与梦想,都会被时间吞噬,一去不复返。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最终留下的,就只能是满目沧桑,和时光留在脸上的印迹。悲伤,痛苦,在我眼前都化为乌有。我能做的,就只有躺在草地上,望着白云,远去~远去~
在广褒的中华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过山盘水座,踏雪飞鸿,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一种苦涩后的回味,一种焦虑后的会心,一种冥思后的放松,一种苍老后的年轻,一种文字激昂的大气,一场细致精巧气可吞天下的深刻评述。——这便是《文化苦旅》。这便是文化的苦旅。大漠的荒芜,黄河文明的盛衰,清丽凄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风情万种的古城风貌与历史渊流,余秋雨先生在心灵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学者精准独特的视角,凭借丰富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再现了匿藏于时间底端的深刻思考,开展了一场山水风物与历史精灵的远距对话。
壮哉!奇哉!妙哉!是山水将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对山水的诗话?或是山水与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风景名胜之中,蕴藏的历史与内涵,涵盖的文化与深沉,在秋雨先生笔下,点点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团,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叹耶!撼耶!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余秋雨对于文化的经典评论便是他沧桑后博发而出的哲思。苏东坡三十七岁便自称“老头”,他颇有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那种放达。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他曾说他常伫立,于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余秋雨先生将犀利的笔触直接伸向历史,伸向人文,他勇于批判历史,针砭时弊;他敢于发表见解,针针见血,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处,这正是《文化苦旅》长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对于灵魂与精神的刻画,犹记得莫高窟里那位无知道士的愚蠢行径,犹记得长江入海口那个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骄傲与能说会道。正是对于不被大众看到的内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对于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的反映与体现,成就了这部书的魅力与价值。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
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文化苦旅》,值得一读!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6
听完轻音乐《云里野鹤》,静静的读完《文化苦旅》,心里总是被一层厚厚的悲哀束缚着,无法摆脱。本来想选择这种轻音乐来释放卷轴中的压迫和沉重,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量压制了音乐的轻松。
无法挥去的,是一个民族的悲痛。
余在书的序言中曾说,促进学习不是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也不是用灿烂的知识给人类增加沉重的身心负担。如果是这样的话,几千年文化的重量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了,那么创新呢?进步呢?然而他却以青春的步伐轻快地走在路上,走遍大江南北,从莫高窟到江南小镇,从阳关到天一阁.当他旅行回来时,他已经很重了。
他说,任何一个真正的文明人,都会在心理上自觉不自觉地过着年龄重叠的生活。其实一个民族文化不就是这样吗?当手指缓缓拂过隋唐积累的浅浅笑容,划过宋代文人心中的伤痕,扫过元朝的辽阔疆域,伸出手迎接明清逐渐灰暗的舞台,我该如何向谁倾诉心中的悲哀?广阔的天地里到处都是华夏子孙,却没有一个能承受得住一个民族文化的沉重压力。太过复杂,经历了太多,以至于没有一个舞台能完全诠释这种半辉煌,半没落,华丽,极度灰暗的变化。这种文化吸引了无数的社会学家、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和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针对它,选择不同的清晰和模糊来表现和还原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历史是唯一能完全展现它的东西。
当你读到第一章《道观塔》的时候,你可能会咬牙切齿,痛恨王道士,也可能会抱怨一个伟大国家的博大文化被一个不知名的小众拱手相让,如此轻描淡写。如果这些文物在一场战争中被敌人作为战利品拖走,就不会这么荒唐了。可恨的是丢的太随便,留下的只有事后痛哭抢地的懊恼和遗憾。如果你继续读下去,你的愤怒会逐渐被压抑,取而代之的是一声沉重的叹息和深深的无奈,仿佛你正在被一个热血青年逐渐步入人生的暮年。回顾此生经历的世界,只能感受岁月的沧桑和深深的无奈。
莫高窟洞壁上流淌着千年文化足迹。沿着这个足迹前进,也是沿着历史的脚步,从更遥远的时代向现在靠近。随着线条的粗细和色彩的浓淡,他们从南北朝走到元代,在色彩流动的激荡下汹涌澎湃,温文尔雅。
一个庞大的民族文化就是如此,它必须结合时间的延长和空间的呈现,也要凝聚创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观众的阵阵惊叹。这样才是立体的。
记得有人写过一篇关于《文化苦旅》的文章,叫《行走在寂寞间》。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的确,在整个旅途中,余是孤独的,没有人能理解他独自品尝一个民族文化的痛苦时的孤独。或许我们可以从他在阳关和岳亚泉的小字里看出这种孤独感。“有这样一个地方,天才叫做天。在这样的一天,土地被称为土地。独自行走在这样的世界里,矮子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世界里独自行走,巨人变成了侏儒。”与其说是行走在茫茫天地之间,不如说是行走在茫茫历史之间。同样的人,同样的孤独,也是一样的,感叹自己的`渺小,感叹外面世界的浩瀚。侏儒变成巨人是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在天地间行走,没有参照物;巨人变成矮子是因为只有自己和天地存在,天地成为参照物。而这个参照物有多庞大,个人再高,在他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这种悲哀也是美学三大悲哀之一:“宇宙之浩瀚,自身之渺小。”
他在《沙源隐泉》里提到了一个泉,他很开心,但此刻他站在狭窄的山顶上,而泉却委身在山脚下。如果他想靠近春天,那就意味着他爬山的努力白费了。这种悲哀是所有帝王几千年的悲哀,却没有人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一颗孤独的心隐藏在群体的表象之下。
我一直觉得作者对废墟有独特的看法。他说“废墟是建筑的黄叶”,我一直喜欢他的比喻。随着建筑的枯萎,废墟应运而生。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因为没有旧的枯萎,就不会有新的崛起。因此,废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空间是固定的,但会延长时间。
同时,我不得不承认,废墟本身也是“一种形式美”。他们从出生起就直立在广阔的天地里。经历了风风雨雨,他们渐渐变得沧桑而疲惫。他承受不了时间的重量,于是摔倒了,回到了地球。这种美不是震撼人心的迷人,而是淡淡的苍凉和忧伤,充满人情味的温暖。
一直以来,我都想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我对文化消失的感受,但我找不到一个好的方式。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应该是一个能很好的放置感情的对象。面对与历史渐行渐远的文化,我们哀叹自己太小,对此无能为力。比如我们把它当成历史废墟。在这毁灭面前,我们可以惊叹和赞美,但遗憾和歌唱.但是我们不能以自以为是的方式恢复它。第一,我们没有能力让它和以前完全一样;其次,它的存在可以唤起人们太多的记忆,既关于自己,也关于这个民族。
看完整本书,心情总是很沉重。也喜欢回去,似乎老了很多。
江南虽有清幽悠闲的小镇,但也有包罗万象坦荡的洞庭湖。但心里一直有一个身影,在茫茫天地中跋涉,大雪覆盖了他身后的脚印。远远望去,洁白中只有一个小小的影子,在茫茫中走来走去,不知从何而来,何去何从。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7
我有幸能够读到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这本书,踏着秋雨先生的笔触开启“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秋雨先生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那么作为读者的我,发现苦涩过后的确会留下一些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为什么突出这个“苦”字,为什么在这个嬉闹的时代如此不合时宜,我想答案应该都在书中。同一本书中,秋雨先生用最平实易懂的语气向我们诠释中华文化,用几个不同“阅读视域”剧烈转换“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让读者明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中,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文化在中国,看似与政治紧密缠绕,却找不到自己的独立地位。我们总是喜欢地说,文化之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比如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具有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那里的守护者不知道这是文化精华,就这样,一场天下最不公平的“买卖”开始了。一个叫斯坦因的匈牙利人,刚加入英国籍不久,他只用了三十英镑就能换取了中华文明长达好几个世纪的大量文物。而且由此形成惯例,各国冒险家们纷至沓来,满载而去。
或许那些守护者不知道,让斯坦因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拉到他们伦敦的博物馆里去,这一幕多么像是历史在上演极其荒诞的闹剧!在这一幕闹剧的背后,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敦煌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遗憾的是,这个民族即将失去自信,中华文化最精华部分正在流失,国人只能凭借英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文化。我想告诉斯坦因以及那些企图瓜分中国的列强们,把世间文物统统剥离原生的'土地,运到地球的另一端收藏展览,是文物和土地的双向失落、两败俱伤。我还要再告诉斯坦因,借口别人未真正认识文化精华而占为己有,是一种掠夺……
历史就像一件旧家具,抽掉了一个重要环扣就会完全散架。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目睹自己国家的文物流落在外!所以,古老的中华民族要认可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对本民族的自信心。
秋雨先生有关文化的研究,都在这本《文化苦旅》中得到生动体现。他集中精力从事文化考察和写作,因为那才是真正的文化。他贴地历险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古文明的遗址。这中间,包括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在他之前,国内外均无先例。我们今天无法再看到那么多古文明发祥地,除了中国之外,人类主要古文明都已衰落。在所有的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只有中华文明。面对这个历史事实,我既感到伤感又觉得庆幸!伤感的是,在那么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大文明之间不断征战,而那些古代大文明,就是在彼此互侵中先后败亡的。庆幸的是,当几大文明古国早已打得天昏地暗时,中国文化却依靠在地理环境上的安全性得以保存下来。不得不说,中国在地理位置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除了喜马拉雅山,往北,沿着边境,还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又连着难以穿越的沙漠,而东边和南边,则是茫茫大海。这种天然的封闭结构,使中华文明在古代避免了与其他几个大文明的恶战。因此中华文明还是庆幸的,再加上中国又奇迹般地找到了一千年余年不间断地选拔大量管理人才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科举制度。由于科举考试总是以中华文明的精髓为核心,使得文化传承因为有无数书生的生命滋养而生生不息。
说到这里,我不禁要问,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应该像秋雨先生那样,担负一点守护文化的责任呢?如今,国人不够重视本国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只顾一昧的崇洋媚外,要知道,这会间接导致中国文化在最高层面上变成一种做减法的文化。因此,新世纪中华文明的当务之急,是卸去种种重负,诚恳而轻松地去挖掘中华文化的正面力量!世界是向前发展的,我们当代人需要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位一生的责任与使命,毕竟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
如果我们不想看到本国的文物流失,不想看到中华文明也像世界的其他古文明一样灭亡,那么中国人,请热爱自己的民族,并且也热爱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的回味,《文化苦旅》是一部经典优秀图书,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品味其中的苦涩。
我们应该像秋雨先生那样,做一个中华文化的守护者和阐释者。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8
“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的一段话。的确,余秋雨先生的书,是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的,同时,也是散发着浓浓的爱国情的。
中国文化,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史,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今天,她早已默默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使智慧长进的机会,也使心灵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洗礼,每每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中得到一种抒发、一种寄托。而我们也往往可以感受到山河的秀丽,祖国的美好。
在《文化苦旅》的序中,余秋雨先生这样说:“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伤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是的,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本书,看到了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走到了大漠孤烟的大西北,看到了他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求索。他在莫高窟里感叹,在天一阁上畅想,在西湖徜徉,在柳侯祠里怀想。
他静静地在这厚重的文化中找寻着,思索着,他静静地在他那充满爱国情怀的内心中思考着。
他在思考。
如果他早生一个世纪,是不是就可以拦住那运送文物的车辆?道士塔的主人王圆箓,便是历史上所说的罪人。因为他,外国冒险家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而现在,专家们只能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物的萎缩胶卷。他好恨,因为当时的中国甚至容不下几卷经书,因为他对中国的文化是有多么热爱!
他在思考。
他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有了它,造就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天府之国;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有了它,才有了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都江堰,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
他在思考。
天一阁,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却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它的主人,用尽心思,费尽力气,建起了这么一座藏书楼。一代又一代,一直把这座藏书楼经营发展了下去。余秋雨先生用一种几近虔诚的心情,站在楼下,感谢这座楼为我们民族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栖脚处。
……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 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他也热爱祖国,他的热爱体现在他对中国文化的珍视与爱惜。同样,他的热爱,也往往不同于其他作家,他的爱,是与恨,与苦交织在一起的,是刻在骨子里的爱。一个“苦”字,真正道出了余秋雨先生走这段旅途的真实感受。的确,他穿行于这样一个文化大背景下,没法不苦。所以,我们看到,在莫高窟里,想向王道士跪下,苦苦地哀求:“请等一等,等一等。”是啊,他何须这样?因为,他不忍心,不忍心如此的美好的东西就此灰飞烟灭,不忍心看着这些东西流落他乡,不忍心中国那如此璀璨辉煌的文化就此消失。于是他喊出来了,可是却已于事无补。在这里,我看到了余秋雨先生的痛心,甚至,我的心也就这样一起痛了起来。当我们看到一座历经沧桑的藏书楼就这样被日军毁于一旦时;当我们看到柳侯祠,想起柳宗元当初的无奈与痛苦时;当我们体味到一个酒公一生的悲惨命运时;当我们感受到牌坊里的女人们的痛苦时,我们都会没来由的觉得心痛,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所传递出来的苦,就是余秋雨先生的苦旅吧。
可是,在这本书里,同样也有爱,那是一种博大的爱,是一种对祖国,对祖国文化发自内心的爱。他爱都江堰,因为都江堰为我们带来了几千年的安宁;他爱天一楼,因为天一楼为中华的文化提供了这样一个栖息地……他爱中国文化的一切,而这种爱,同样也会感染我,让我更加认识到祖国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原来是有这么多东西值得我作为一个华夏儿女而倍感自豪。
是的,在《文化苦旅》中所表现出来的爱与苦,深深地感染了与余秋雨先生有同感的每一个人,而这样的大爱、大恨,这样的一种爱恨交织,也是深深地让我们为《文化苦旅》这本书着迷的最根本的原因吧。在这里,我体验到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那么简单,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而这种情感也将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里,不断地告诉我: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我也将为我是一个龙的传人而感到分为的骄傲与自豪。
走近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9
这本书对我来说真的很难读。《文化苦旅》到《文化苦旅》,悠悠黄沙始于外地人的脚步,从2000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到2000年后一个不平凡时代的乌江船,这是一段名副其实的苦旅,涵盖太多,承受太多。它让一颗难以承受的心,用无声的泪水,回答了历史上太多的委屈、痛苦和无奈。
本来散文真的能写出历史的分量。余虞丘老师的文采当然好,辞藻优美,文笔工整流畅;但最吸引我的是那张穿透文字背后历史迷雾的图。越是平凡简单,越是动人。王道士看了看外国学者,拿着装满敦煌文物的大车后座。天一阁门口齐膝深的水,阁底的枣石,牌楼下尼姑里羞涩的年轻女教师,踩着前牌楼雕刻的布鞋,送走孩子挥动小手绢,两个小护士举着紫绸伞为腊梅花瓣。画面定格在一个人物身上,停顿了一下,跳到另一个场景,然后,一个停顿,一个停顿,一个停顿,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历史就会有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甚至连屈辱的部分都会宣泄出来。
就我个人而言,最感人的文章一定是《道士塔》:“我爬天一阁楼梯的时候,脚步很慢。我一直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中国学者?”这个问题居然让我半夜看书哭了。对于一个22岁就离开故土的流浪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学者”这个词离我个人的旅程太远了。我问自己,是什么触动了一个连历史都抗拒的陌生人的神经,让他的'心痛和感情如此尖锐,以至于他几乎要从胸膛里爆发出来,只能用微薄的泪水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灵魂产生共鸣?整本书《风雨天一阁》我仔细看了两遍,还是没敢写读书笔记。直到看完《文化苦旅》,我才最终决定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想法。这些文字下蕴含着怎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飘忽不定,内心震撼,肃然起敬?
第一次看《山居笔记》的时候,对这本书感觉很复杂,除了感触很深之外,也厌倦了某些章节中的某些腔调。这种厌倦感主要出现在作者不时从历史代言人的角度表达自己感受的那一刻,甚至在一篇《文化苦旅》中达到顶峰。那些大而空洞的发言、呼吁、名词、慷慨的陈述,对中国文化的总结性陈述的语气,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让人不自觉地感到不满和不耐烦:这是谁,敢狂妄地把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整个故事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可无聊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准确。比如文章《狼山脚下》,既揭示了上海人的辛酸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逊与不谦卑的比较,深入到单位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为什么不从小见大呢?我只是很反感《上海人》里的“造”和“召唤后代”这两个字。翻了几页后,苏杭和江南散落的小城,轻轻用吴侬的软语抹去了相反的情绪。但在詹妮弗的同时,“性格取向和地域取向”又蹦了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放下书,叹口气又看了一遍。
如此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着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不清不楚,不讲道理,那就一定要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情沉淀下来,然后才深深体会到,每一个字里都充满了深沉真挚的情感和自信,就像那句“你在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学者?”,背负着太多的压力和积蓄,以至于不得不爆发出深深的悲痛和愤慨,这个话题本身。
这份真诚,在《五城记》里是苦涩的,在《废墟》里变成一种沉默,在《漂泊者》里变成一声长叹。突然冒出来的大词让我皱眉,因为我的心情太迫切,同时也为这样一种真挚而急迫的感觉而哀叹。没错,如果他不站起来挥手大喊,不管他的语气是否谦卑,不管语气是否太吵,在我们这个时代,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任?或者说,你真的想有一些资历和一些背景站出来喊吗?在这个时代,文化只是精英的特权吗?
写作的完美虽然难,但却是一种“技巧”,可以培养,可以学习,可以提高,可以标榜,可以虚张声势;文字背后的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文字之外的一种思想提炼,一种肯担重担、敢吃苦的力量,是《三十年的重量》不同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让我为对历史不感兴趣的读者失去敦煌文物而深感悲痛,也让我在梦里努力想象夜船的声音,河水流过的声音,让我几次跪倒在天一阁朱虹门前。
文化,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怎样的文明,都是一种凝聚的精神激励,是一种超越一切政治因素和社会习惯,真正定义一个人的本源和基础的力量。
话,因为是真的,所以会吃亏。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10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其中《道士塔》《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
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陨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11
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在这次短暂的节假日里,我读完了《文化苦旅》这本书,阅读时间虽短,但它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这本书中,绝大部分的.文字都贯彻了这样一个主题: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秋雨凭着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对许多城市、小镇和它的人文景观所蕴含着的文化底蕴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精神进行追溯、反问和思索。
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是这本书的主调。在书中,作者对具体的山水名胜的风貌几乎不置一词,他的过人之处就是在点明某地之后,就以类似电影中镜头切换的形式凝造出浓郁而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进入直抒式的咏叹,这种咏叹以炽烈的情感和夸张的言词力求先声夺人。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和议论,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余秋雨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心路历程等的影响。这种创作意念,始终贯穿于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反复严厉拷问历史,其中,出现了很多悲剧事物和悲剧人物,却很少提及他对1949年以来的历史反思,很少让人感受到其自身心灵世界的隐秘。也许是当代历史过于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梦》中,作者又怎么知道"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外国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闹的城市中吗?类似这样的议论,在书中还有一些。这不禁让人疑心,余秋雨在发表议论时,有时提出的简单问题反而把情况弄得复杂。
我觉得,凭借《文化苦旅》,余秋雨可以在新中国的散文史上占一席之地。虽然其中不免有矫情之处,甚至有硬伤,但那种思考与提出的问题却是无可回避的。尤其是其中对"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唤。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12
吞吐间是云水泱泱,指尖上是尘土茫茫,太初混沌明目张,巨斧开洪荒。
翻阅琅环阁,回首五千载,跟着余秋雨先生的文字看那立于莫高窟门外呈圆形,状似葫芦,外敷白色,高高低低地垒在青砖基座上的僧人圆寂塔,只余愤怒与悲哀。
是啊,连作者也不知如何解说这个巨大的民族文化悲剧。作者的难题,成为我们每个人的难题。余秋雨先生想向王道士跪下,低声求他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难道“等一等”,莫高窟就会有更好的命运吗?即使拦下偷运经卷的车队,“被拦住的车队”又将驶向哪里?
陷入两难,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但,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答案。作者说:“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因此,或许一切的答案,要从王圆篆这个小个子的小人物身上寻找。
余秋雨先生告诉了我们,我们也同样确信,王道士无疑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粉刷壁画,砸碎雕塑,破坏佛教文化,堆塑他的天师、灵官。他从外国冒险家斯坦因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稀世文物一箱箱运走,他所有的罪行罄竹难书。
可是,我们若让这具无知的躯体肩负起这笔文化巨债,把所有的责任,把一个民族的巨大悲剧全部推到这个卑微,渺小,愚昧的王道士身上,连我们自己都会觉得无趣,难以置信。那,到底是什么酿成了这个悲剧呢?
斯坦因在《西域考古图记》中说:“王道士将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力图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是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我们心中的“罪人”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积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他勤劳认真得仿佛一个老农,一个符合“五讲四美”规范的新时代公民。
但这样的认知说到底不能让人信服。因为王道士粉刷壁画后,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成了一片净白;婀娜的体态化为碎片,柔美的浅笑成了泥土,一切化为虚无。我们只能这样说,王道士越是热爱他的“家”,越是对美追求得热切,越是认真负责,对文化的瑰宝的毁坏,就越是彻底。他越是勤劳地巡查他的庭院,悲剧的发生就越不可避免。他越对他的职业尽忠职守,文物的命运就越朝不保夕。这看起来像是一出荒诞的黑色喜剧,生活显现出了一种完全的错位。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从王道士的立身处境出发去看他的作为,王道士并没有错。他之所以成为文明的“罪人”,是因为余秋雨先生和我们是站在文明的立场上进行评判的。当时间线前行,文明进一步发展,正确往往就成了谬误。王道士如果处于一个村落之中,他无疑是一个好农民。但可惜,他被历史放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这种错置,就像一个穿着戏服的演员站在舞台上,聚光灯下,他的一举一动都是生动的。但若是走在人群喧闹的大街上却显得滑稽可笑。
我们之所以感到悲哀,无非是我们疑惑本该在自家院子里举行的文化盛宴怎么跑到别人家院子里去了呢?
人不可能超越生存的荒谬境地,但是人应该从历史错位的悲剧中发现历史应有的面貌,对照现实的缺陷,使未来的道路清晰可见。启示人去超越当下的不足或许也是道士塔一文的意义之一吧。
同样,只片面的要求欺骗着不去行骗就像弱者对长出牙齿要吃肉的老虎恳求:“你可不可以不用你的牙齿”一样可笑。被欺骗者怎样让自己不被欺骗是关键所在。
欧美文化与中华文明无法进行比较,但二者对待文化的方式却是大有不同。1636年,一个叫哈佛的传教士初到北美大陆,唯恐谋生艰难,以至子孙后代很可能在开辟草莽时将文化抛于脑后。为了避免这一悲剧,哈佛捐出了所有藏书、财产,节衣缩食,办了一所大学,让后代从欧洲教育终点开始,这就是——哈佛大学的起源。中国人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充足后才让文明起步,而欧美却先关心文化播种的问题。
所以,人的被错置的命运是导致历史荒谬的本源所在,文化认知落后,缺乏文化自信则是这一悲剧产生的主要因素与背景。
怀特海说:“观念之史便是错误之史。”文化进步本质是观念客服谬误,摆脱束缚抵达更自由的纯真的过程。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积淀丰富,因此传承更具考验。在文化中定于一尊,缺乏自信与创造力,必然导致文化迟滞与落后。要从根本上避免文化悲剧,就需要用兼容并包不卑不亢的心态去通晓中西文化,正确地找回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代代的传承,自信是一点点的积累,历史不是架空而来,而是你我这样的小人物书写出来的。历史终将证明谁经久不衰,谁是匆匆过客。诸君努力,则天道终还。
毛主席教导我们劳动最光荣,邓小平教育我们能抓老鼠才光荣,而这默默屹立的圆寂塔告诉我们重拾文化自信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光荣。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读书感文化苦旅阅读体会12-13
文化苦旅作文01-28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04-10
文化苦旅阅读笔记06-08
文化苦旅好词好句01-27
书写文化的苦旅作文01-28
读文化苦旅有感文化苦旅读书感10-17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5-31
文化苦旅思考和感悟08-30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