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干法》有感(通用21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干法》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干法》有感 篇1
《干法》一书包括前言和结语共八个部分,分别就为什么要工作、如何工作、怎样做的更好、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几个方面,来充分阐释笔者自己的观点。我对笔者的观点有非常强烈的认同感。
第一、前言中提到:工作是“医治百病的良药”。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们总是认为工作枯燥、繁琐、认为工作是不快乐的。但是试想,如果不工作,就算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来源,但是如果心里没有一点有压力的事情,一个人会变得十分松懈,没有精气神,久而久之是会在心理和精神上出现问题的。在这一点上,相信很多同仁都有切身感受,在经过忙碌的一天工作后,走出办公楼感受到的是完成工作后的轻松,虽然天气很热,但是心情是愉悦的,这是多么美好的感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保持这种积极的心情,那么整个社会会更和谐。不能轻视这种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会间接推动我们社会的持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工作确实是十分磨练人的。无论你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在什么样的岗位之上,不能否认,每天的工作都会让自己不断的得到历练,从而磨炼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心志。特别欣赏笔者看事情的角度,心态是那么的平和。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磨难,如果一味地沉陷在其中,思维就会成为
惯性的失败思维。假如能够像笔者一样,认为生命中的困难和挫折,正是人生的起点,也是最大的“幸运”,我们很幸运地得到这种锻炼,而使得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比别人更有担当,更加成熟,更有让人崇拜的魅力。
第三、笔者在第二章用简短的篇幅,向我们介绍了如何让自己爱上工作。我自己会有亲身感受,当你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当中的时候,身体上的不适、头脑中的杂念统统丢到了一边,当你恍惚意识到的时候,感觉纯粹的工作感觉真好,随即又会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相信我们会爱上这种工作的感觉。我认为工作就应该是紧张的、是压力大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和休息还有什么区别呢?周末和公休就失去了我们对他憧憬的意义,比如今天晚上回家的路上,我一定会很轻松愉悦,因为一天的紧张工作过去了,回家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一晚,以充沛的精力和美好的心情迎接周五的到来。
第四、人都有惰性,我们在持续的投入后,会有倦怠,重要的是如何掌握好这个度。就像笔者认为的,持续不断地树立高目标,竭尽全力完成自己认为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当你的努力已经成为你的潜意识的时候,你就会做到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常人无法达到的高度,如果我们还在怀疑上面的内容,那么说明我们一直没有竭尽全力。当你做到的时候,你会觉得很简单,当我们已经习惯完成一件件不可能完成事情的时候,那我们人生还有什么遗憾,我们的个人价值已经得到升华,这是活着的最大意义。
作者为了告诫读者要树立崇高的目标作为动力、要持续不断地向着目标所努力。使用了大量的篇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诫我们,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可以复制的,每个人通过不懈的努力都会造就属于自己的非凡的人生,从书中我们可以找到我们每个人工作中的影子,每个人都可以感同身受,如果你用心读了,相信看完这本书,你对工作的态度会有一定的改变,一定会更积极地来面对。当你积极地,怀着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某项事务的时候,反馈回来的定会是使自己更加愉悦的感受,让我们努力工作吧!
第五、完美地工作。我与作者一样,是一个纯粹的完美主义者,但是我与作者的差距是,在达不到完美的时候的坚持和韧性。我想这恰恰就是那通往成功路上最后的1%。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下,有着一定的环境评判标准,但是我认为,无论一个人的能力、智商、学问如何,只要认真、极致地认真、极端的完美、坚韧的个性,那没有什么事情是完不成的,没有任何人会嘲笑你,众人的嘲笑一定的心虚和嫉妒的表现。
最后,作者提出了要创造性的工作,这是在认真工作了一段时期以后,特别需要调整的状态。有时候,人的思维会固化在某一模式,因为这个模式已经是所谓公认的真理,是正确的。但恰恰相反,没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毫无瑕疵的。重复的劳动会使人产生疲倦和惰性,而不断的创新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还可以使得工作更加有趣味,从而让自己更加喜欢上的自己的工作,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工作就是自己的最大的乐趣,那么我们离杰出还会远吗?
最后,用作者的结束语与大家共勉:
“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不自私,无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这是一本时常可以拿起来读一读的好书!
读《干法》有感 篇2
一般人需要花费35年左右的时间在工作上,我们为什么而工作,当读到书中关于写工作的意义时候,一丝丝的震撼透过毛孔直达骨髓。
为什么而工作?工作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很多人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为了吃饭获取报酬,就是劳动的价值,就是工作首要的意义。
诚然,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这没有错。然而,我们拼命工作,难道仅仅为了吃饭这一个目的吗?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我的心志——这是我的观点。提升心志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有的僧人经历长期严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够做到。可是,在工作中却隐藏着能够到达这个目的的巨大力量。
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
日复一日勤奋地工作,能够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的作用。
我曾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听过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的话,很受感动。
他说: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这种动人心魄的语言,仅有终身努力、埋头工作的人才说得出来。
木匠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使用工具修筑漂亮的房屋,不仅仅在于提高木工技能,更在于磨炼人的心志,塑造人的灵魂——我在这位师傅的肺腑之言中听出了这样的意蕴。
他已70多岁,仅有小学毕业,职业生涯一向就是修建神社。几十年间只从事这一项工作,又苦又累,不胜厌烦,有时也想辞职不干,但他还是承受和克服了这种种劳苦,勤奋工作,潜心钻研。在这样的过程中孕育了他厚重的人格,所以才能说出如此语重心长的人生体验。像这位木工师傅一样,将自我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动我心弦。
仅有经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每次与这样的人接触,就能引起我的重新思索,思索工作这一行为的神圣性。
同时我衷心期望,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你们承担着对未来的职责,在工作中切不可好逸恶劳,不要逃避困难。期望你们秉持一颗纯朴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时你们或许会感到疑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当此时,期望你们记住下头这句话: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读《干法》有感 篇3
最近有幸读了稻盛和夫的《干法》,使我对于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我的心灵是一个极大地洗礼,彻底的改变了我对工作的态度。
《干法》一书首先讲到人为什么要工作?相信绝大多数没有看过此书的人会回答:“为了生存”。但是作者却提出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如果我们把工作的目的当成为了生存,那么我们就会以负担的态度对待工作。而如果我们把工作看成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那么我们很多人就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了。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是通过工作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素质,也就是心志吧。
那么怎样才能干好工作呢?很多人只想着挑好的工作,既轻松又能赚到很多钱。对于现在的工作,大多数人抱着不满意的态度,这样肯定是干不好工作的。通过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任何一个工作只要是你干到极致,就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干好工作,首先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书中提到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热爱工作,但至少“厌恶工作”这种负面情绪必须从心中排除。通过现身说法,表明了喜欢自己的工作,就能忍受任何艰苦;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这些对我都很有启发。
目标是动力的源泉,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工作设立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在很多人对待工作时,只是把工作的目标定立在我做了,我完成了。至于做成什么样,却很少考虑。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只是在工作上原地踏步,却很少取得进步的原因。《干法》书中提到纵使是自不量力的梦想,还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这个目标,并向同仁展示这个目标。首先“必须得想”。要敢于给自己设立一个高的目标,并为之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当你竭尽全力的时候,就会有“神灵”来帮助你取得成功。只有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幸运的女神才会,也一定会眷顾的。
坚持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再伟大的事业也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不像豹子那样行动迅猛,而像牛一样“愚直”地专注于一行一业,这样才能磨练人格,提升能力。仔细想想,何尝不是?立正、齐步走和正步走多么简单,可是我们要是把他们做到极致,就给人以震撼的效果。阅兵时那整齐的步伐不就是靠一点一滴训练而成的吗?抓住今天,抓住现在,专心致志于一行,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当我们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之后,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人生没有终点,成功也没有终点。当我们为自己取得的成功而骄傲,坐享其成的时候,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的人生已经结束了。只有我们为工作,为自己的事业不断的在奋斗的时候,我们的人生才会显得有意义,有价值。
作为一名军队的基层管理者,通过《干法》的研读,让我明白了在工作中困难是无处不在的,看你如何面对困难;在工作中机会是无处不在的,看你能否发现、抓住机遇;在工作中成绩和失败也是无处不在的,看你如何处理成功后的骄傲心态和失败后的心灰意冷。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工作。
读《干法》有感 篇4
很久没有一本书能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干法》做到了。《干法》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能让对书愈发挑剔的我一口气读完?
火车上人来人往,总算买到了靠窗的位置。以前没有买到靠窗的位置,总会和别人换,喜欢靠在窗前,低头埋首看旅途带的书,在眼困体乏之间,抬头看看窗外,思考也就随着远去的景物发散远方。
《干法》到了忍住不看,就期望找个适宜的时间,好好看看这本书。静静翻开书页,一个叫稻盛和夫的人,一个叫张旭明的人,在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相遇了。
稻盛君写过很多书,由于都是写给企业家们高管们看的,所以如果你身边不是很多企业家高管朋友的话,能接触到他的书也是有限。可是有一个系列在朋友圈很流行,就是《活法》了。
《活法》探讨的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要如何地活着,人应当树立怎样样的人生态度等等,大家有兴趣能够网上购买。《活法》的姐妹篇就是今日要分享的《干法》。
倘若说《活法》探讨的是人生的态度问题,那么《干法》探讨的就是工作态度和工作伦理的问题了。同样地,《干法》也是写给企业家们高管们看的,可是我看完后,给企业家们高管们看,实在是浪费了,我认为更加适合正在职场奋斗的年轻人们。
1、人为什么要工作?
刚看到这个问题,说实话我是愣了几秒,我还特意看看书名,以为买错买了成功学的书了。确认无误后,带着怀疑的眼光,细心翼翼地看每个字词,看看一个以往创办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人,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人为什么要工作,得到一般的答案不外乎是为了食物,为了名为了利。可是稻盛君的回答有高品格: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我的心志。认为工作能锻炼人性,磨砺心志的。我看到这,瞬间觉得稻盛君不是一本人,格局和眼界十分了得。于是迫不及待继续往下看。
2、如何让自我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
从事自我喜欢的工作是磨练心志,万一从事不是自我喜欢的工作怎样办?岂不是由磨砺变折磨了?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稻盛君给的的提议是让自我喜欢所从事的工作。可是怎样样才能让自我喜欢所从事的工作呢?那就是投入工作。
投入工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改变心态。由于很多人不喜欢自我的工作,想让他喜欢自我的工作是很难的。别说喜欢,不消极怠工已经是很好了。然后这种心态去工作,是无法投入工作的。改变心态是投入工作的最快的方法。
再则就是成为“自燃人”。稻盛君说人有三种,即点火就着的“自燃人”,点火也不着的“不燃人”,自我就能燃烧的“自燃人”。自燃人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概念,因为我就是一个自燃人。让自我燃烧起来能够搅动一切。
3、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咋一看,似乎很承重的话题。不明白从什么时候起,我身边的环境变得不再努力工作。稻盛君指的努力不是说“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
看完这句,压力感迎面而来,但也有一丝惊喜,因为我又找到一条卓越的道路了。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能做到的有多少人?可是能做到的觉得是卓越之人。
我曾在所在的公司,包括此刻的公司,都不提倡艰苦工作。公司大环境没有努力工作的氛围,你也不好意思努力工作。公司的新人也就没有机会积累努力工作的资本,错失了很多成长的机会。同时,我们的时代到处充斥着矫情做作、好吃懒做的社会风气,工作也是挑三拣四,拈轻怕重,能够下班正点走是王道,回去加班那不好意思了拜拜。所以提倡努力工作很有现实意义。
4、怎样才能出色工作?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以往我还一度认为不应当追求完美,至少完美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以往做过咨询顾问的同事提议我写方案先不管完不完美,先完成了再说。互联网思维狂刷朋友圈,工作也讲究迭代优化。我也在这种工作理念中慢慢妥协,不以追求完美主义了。
可是稻盛君却主张完美主义,理由也很简单。一个产品,一项工作,只做了99%,如果1%出了差错,所有一切全部泡汤,这些太常见了。
那怎样做到完美主义呢?稻盛君提议在平常工作中就要做到“有意注意”,并在平时不断练习,养成习惯。
最终,就是要舍弃“最佳”,追求“完美”。“最佳”是和别人比较,意思是比起来是最好的,在低水平的群体中也有“最佳”。“完美”具有绝对性,不一样别人比较,依靠自身价值而定。
《干法》用简单的文字,诉说着深刻的思想,简单的道理。因为干法简单有效,倘若能认同稻盛提倡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伦理,干法必须干出一番新天地。
读《干法》有感 篇5
好久没有认真看书了,其实这次读《干法》是又一次被现实‘奸’了一次,既然反抗不了,我就只能再一次的享受现实的摧残了;本打算选一句稻盛和夫的一句经典语录作为这篇读后感的开头,潜意识里认为那些话语就是现实的写照;非要选择一句的话我认为:“只要抱着纯粹的、美好的、强烈的愿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那么,任何困难的目标都一定能实现”;
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我感觉在自己的职场中一直找不到一种适合我性格的方法,所以选择了干法;拜读完《干法》,没有找到适合我在职场中生存的法则,明白了此“干法”非我想之“干法”也,即:此书阐述人生观中的“劳动观”和“工作观”;
“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先爱上眼前的工作。”结合到自身,《干法》启迪了我的心灵。作者是以为先行者、实践者,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做人、工作的真谛。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厌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我想这本人“真诚做人,用心做事,艰苦创业,持续进步”的信念是相一致的。
做一行怨一行,现实工作中的人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厌恶工作,逃避责任,甚至对积极工作的人抱以嘲之,他就真实的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如何工作,如何爱上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成就事业,是我们在职场上工作的员工长期以来苦苦思索的问题,至少我在思索;《干法》却给我道破天机。工作中成功,固然能让人心情愉悦,感到快乐。可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苦恼,面对挫折、经历失败的时候,在孤立无援、无可奈何的时候,在千篇一律、疲惫乏味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不能保持那份激情和活力,不能够一如既往的勤奋积极,不能够在工作中找到快乐。
“将今天一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日复一日,拼命工作,用这种踏实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稻盛先生这种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的思想已经感染我,并且我也希望今后自己能这样工作、做事。不去追求制定一个远大完美的长期目标,因为那样的目标在此刻看来或许难以触及,为自己定下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每一天踏实的完成,最后的收获也许会比期望值更高。这样的结果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满足,之后为自己小小的成功而感动,接招把它当作动力,更加努力的工作如此的工作,便是一个良性循环,载着我们一步一步走的更高稳。
非常感谢给我创造拜读此书机缘的苏州四维空间;用《干法》一句话来自勉也送给四维:“成就新事业的,是那些不被任何成见所束缚、冒险心强烈的“外行”,而不是在该领域经验丰富、具备许多常识、积累了许多经验的专家”。
读《干法》有感 篇6
文字,是人类发展至今取得骄人成绩的首席功臣,正因为有文字,人类祖先们遗留下来的各个领域的宝贵经验才得以传承。书本,则是把浩瀚知识海洋中的精要以一种分类的方式记载。难能可贵,稻盛先生作为一位成功的先行者,他以他自己的人生书写着传奇般的经历与信念,指导我们做人做事的真谛。 日记
人们为什么要工作?这个问题在当代的年轻人口中大概只能得出几种荒唐的答案。赚钱生存、打发他多余的青春、努力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恰恰相反稻盛先生则认为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工作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如果一味的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总想着山的另一面有更好的差事,就这样在痛苦中徘徊,到最后青春燃尽,终将一事无成。
《干法》一书教导我们,首先要喜欢并爱上自己的工作、改变自己原有的心态、不管工作差异、职位高低。都必须喜欢上,就如你喜欢女孩子一样喜欢,爱上了,她在你心中就是最美的,旁人无可取代。当工作遇到困难时,一定不能放弃,放弃了就等于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当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工作中所获得的欢乐;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来获得更多的快乐;当工作做到有人褒奖时,就要诚心的表示感谢。把这种快乐和感动当做前进路上的精神粮食,然后继续全心声地投入到艰苦的工作中去。从现在起为自己设立一个高的目标,当目标实现后,继续更新增进目标,以此类推孜孜不倦。要勇于创新,敢走别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还可以有创新的阶梯,充满热情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信念还在,梦想就在。
只可惜,大多数年轻人已经被现有的复杂生活圈感染玷污了圣洁的心灵。无法摆脱金钱、名利、爱慕虚荣所下的圈套。依赖、攀比这些都是阻挡人进步的最大恶魔。也许会有那么些时候触动灵魂认真想到过要改变一下自己。可现实还是现实,那美好的想法就这么被它摧毁。导读中的一段话写得很透彻“稻盛先生开出的药方虽好,但这个药方好像只对一小部分人管用。”对于这一小部分人来说《干法》只是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动力,因为他们本来就这么想。而对于至今尚未明白认真工作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的人,如果他们看懂并能运用好《干法》,则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之前的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并不了解日本文化,只知道日本有一流的电子产品、和强势的经济产业。读完干法以后,不得不对日本人的经济头脑、哲学典故所震撼。相比之下,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简直就是一团糟,真为自己汗颜。
读《干法》有感 篇7
公司发的书,我心想唐总能看上,既然那么大老板都推荐,那必然是有可取之处的。说实话,以前看书的时候从不在意前言和序的,但是在阴差阳错的看完这本书的前言和序之后,我打算花心思去仔细研读这本书。稻盛和夫通过几十年的醉心工作想让浮夸的年轻人记住一句话:“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就是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能修成什么样的.“果”,那真是要看个人了。
过年值班的时候开始看的第一遍,愚昧的感觉他所写的拼命工作,甚至只有遁入空门的人才能做到。但我合上书静静体会后,想到这本书想让读者学会的,仅仅是一种心态,积极的心态,健康的心态,可以改变命运扭转人生的心态。
我一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实习生,涉世未深,如何在一本记载几十年心路历程的书中寻找出路?也只有一字一句的细细品味,与现实慢慢结合。到现在,书里写到稻盛和夫和他所在的公司面对困难和逆境的时候表现出的“弹力”使我敬佩不已。我感觉如果我能领悟这本书的一小部分,那对于我的未来也是有很大的助力的。所以,我还是得继续学习,争取能达到“顿悟”!就像我们的公司自主研发新品——醍酒
在此也提一下我从《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提炼的一句话:醍酒,如甘露入心,醍醐灌顶也。
读《干法》有感 篇8
早在接触阿米巴管理之时,就以对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一书有所了解,但却由于心境一直处于浮躁之中,无法静下心来去拜读这一凝聚经验与智慧的著作。得益于外出参加会议,终于能够调整一下心绪,去打开这一扇向往已久的大门,追求工作生涯的的灵感与启迪。阅读之余,顺手整理了一下的自己所感所想,加深记忆。
本书开篇以时间为序,介绍了稻盛和夫先生的早年工作经历,早年的稻盛先生充斥者对现实的不满,对工作的抱怨,其实年轻版的“稻盛和夫”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耳边不乏对处境的牢骚,对岗位的抵触。可以说我们与稻盛和夫先生有者同样的迷茫与困惑,然而现在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稻盛是被被誉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先生,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依旧在浑浑噩噩、毫无建树,甚至于将要以此状态完结一生,原因何在?在我看来,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对“心态、认知、坚持、细节”的认识与理解不同。
一、心态是本质
诚然,人生当中总会有着种种的挫折与低谷,就像稻盛先生有着相对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却不尽人意,与之理想中的期望有着极大的差异。其实,我们所处的环境甚至于比稻盛先生当年还要残酷,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与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高度的竞争使得我们每日都在面临淘汰的可能,有着非常的压力;而物质发达必然导致生活状态的高度差异,加以对比小到每日的三餐,大到所居的住所,无一不在昭示者不同的处境的差距。我们当前的物质所得可能无法满足理想生活所需,我们的工作环境可能充斥者粉尘、噪音,我们可能对当前所处的职位并不满意。于是我们能够见到一种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怨天尤人的心态,其实不管自己处在何种境遇,都要抱着积极的心态朝前看。心态是人生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心态的改变,会使一个人状态产生本质的改变,继而导致做事结果的改变。心态因人而异,但它并不是固有的,关键是我们要认识到心态是可以改变的,并且不利于自己成长的心态必须要有意识的改变。稻盛先生正式凭借心态的转变,成功的扭转了困境,在还是一个不到25岁的毛头小伙子的时候,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
二、正确认识工作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是可以肆意挥霍的“富二代”、“拆二代”,生而为人,我们都有着对美好物质的向往,即便是个人的享受欲不强烈,我们也有责任为家庭、为亲人争取一份美好的生活,为了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就是——工作。工作时间久了,难免会失去了对工作的激情与热情,觉得工作就是单纯的重复,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工作的目标是什么,把工作单一的当成是谋生的一种手段。稻盛先生明确的告诉我们——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工作可以起到锻炼心志、提升人性的作用,长时间不懈的工作可以磨砺心志。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机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喜欢自己的工作,就能忍受任何艰苦;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工作舞台,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才最有魅力。
三、如何去工作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说尽力而为。我们可以原谅这种说法,但不能原谅这种做法。做任何事情不能本着尽力而为,竭尽全力是我们工作所要达到的境界。把平凡化为非凡的是“持续”、把失败转为成功的是“坚持”。坚持未必成功,但遇到困难就放弃,是绝对不能成功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但做到需要我们的恒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你肯付出就会有所得,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你将收获丰硕的果实。“不是希望了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有希望”,就像稻盛先生所说:当你竭尽全力时神灵将会现身。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最强动力。
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认真态度:必须注重细节,比道理更作重要的是重视经验,不厌其烦,持续、专业地工作。稻盛说:“棋手,每走一步都要慎重推敲,感想上万种棋步,一次又一次地在大脑中模拟演习达到目的的过程,不达目的棋步就从棋谱里消去。”在工作中有很多用橡皮擦绝对擦不掉的事情。抱着”错了改改就行”这种想法做事,小的失误就会频频发生,其中就隐含了导致无法挽救的重大错误的危害性。平时就要用心做到”有意注意”,不允许发生任何差错,用心去推敲每一步,贯彻这种”完美主义”才能提高工作质量。
读《干法》有感 篇9
今天一早花了一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稻盛和夫的《干法》,感觉又给自己打了鸡血。
《干法》介绍了稻盛和夫的工作观点,以他的亲身经历说明工作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以下几点尤其触动我心:
一、以“高目标”为动力: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古语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中者,得乎其下;取乎下者,则无所得矣。”我学习英语就存在一个自我要求不高的问题。学习了多年,离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有很大的距离。追究其原因就是一直学习要求不高,又贪心求进度,基础打得不扎实。英语流利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APP,我已经在这个APP上学习了1211天,从LV3学到LV7。目前在LV7这个等级停滞了,因为APP设置了每节课必须得到三颗星才能学习下一个级别的要求。我虽然学完了这个级别所有的课程,但很多节课都未能达到三颗星。我十分感谢APP的这个设置,让我夯实学习成果,尽管自信心有所打击,但我下决心学习到LV8的目标没有变,只有付出更多地努力,精进自己的学业,才能现实目标。
二、持续就是力量: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就能让你这个“平凡的人”变为“非凡的人”。我一直相信天道勤酬,每天坚持学习,日更写作,如果我能够坚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定会造就一个不一样的我。
三、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要想取得好的工作结果,必须从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三个维度出力。我现在将写作作为我的一项工作,热情是充足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想取得好结果,还需要多多努力。
读《干法》有感 篇10
稻盛和夫先生的一部经典作品《干法》,让我读到了他不仅通过质朴的语言将自己几十年来的工作历程和想法向人们传递,更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他借此向我们诠释出了工作的意义、人生的意义,让我感触颇为深刻。
当我们刚参加工作,难免会对未来一片迷茫,对自己的以后没有一点规划,稻盛和夫先生说:“工作造就人格”。要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过程虽然枯燥艰难,但是经过日复一日地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后,你会发现面对以后遇到的困难,你的解决思路就像泉水般一下子涌现出来。这正符合稻盛和夫认为只有提高心性,才能拓展经营;反过来,只有在拓展经营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提高心性。
稻盛和夫说:“只要热爱工作,只要抱着纯粹的动机、强烈的愿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能感动上帝,获得天助。因为这种态度符合天道,与天地宇宙的意志相一致。”在这个急功近利、高速发展的年代,不进步可能就要面临淘汰。
只要有干劲,就什么东西也可以得到,任何梦想也可以实现。我们要从内心喜爱自己的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全神贯注投身于工作,通过这条道路,也只需要通过这条道路,我们就会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磨炼心志,提升人格,领悟人生的真谛。
稻盛和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了关于工作的价值,告诉我们如何去工作才能让人生获得一个好结果。首先给自己有长远的眼光,看见“完成是的状态”给自己定下高目标,注入我们100%的热情,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努力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就不怕实现不了,因为人本来就具备让愿望实现的能力。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力求完美,注重每一个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同时,抛开自己感性的烦恼,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敏锐度,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坚持不懈的去努力。最后,不要总想着自己不会、自己做不好,用冒险的心去接受挑战,敢于创新,无论多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进行改良,将我们期待实现目标的强烈愿望变成潜意识去不断激励自己,即使遇到困难也绝不放弃,全力以赴,这种坚定的信念会带领我们走向成功。
即使能力很平凡,到只要付出不亚于常人的努力,用正向的思维方式和热情去积极面对,就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读《干法》有感 篇11
乍一看《干法》这个书名我一时有点缓不过神来,我难以揣测题目中的深沉次的含义,当我对作者有了一个了解之后,我试着对书名做这样的解释:工作的方法,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又有了新的理解:工作的艺术。
艺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情绪和主观意识的表现形式与需要。21世纪优秀的领导需要具有领导艺术,需要充分整合利用有限资源来创造出利益最大化,但同时《干法》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基层的普通员工,我们也需要工作艺术,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要不遗余力的追求完美主义、要充分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思维、要做到五日三省吾身、要经得起鲜花的吹捧与失败的炮火??做到这些无疑会让工作变得轻松写意,但这却需要一种能力,一种整合优势工作方法于一身的能力,这就是工作艺术,在工作方法上表现出的创造性与有效性,一方面是创造,是真善美在工作活动中的自由创造性。“真”是把握规律,在规律中创造升华,升华到艺术境界;“善”就是要符合公司内部理念;“美”是指让工作使人愉悦、舒畅。另一方面是有效性,工作实践活动是检验工作艺术的唯一标准。
全身心投入工作,米卢曾今说: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一直抱着不想做“将军”的心态,那么首先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员工,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努力做好它,就要对这份工作负责,就要对公司这个集体负责,你不在是一个孤军奋战的个体,你的举动与态度关系到整个集体,只有将局部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才能充分展现整体的实力。
追求完美,记得美国的一艘宇宙飞船仅仅因为一粒细小的灰尘而最终爆炸了,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且不谈物质上的,只论精神上的打击也是无比巨大的,谁会想到事故的原因会是这个,这成为了整个技术组的阴影,挥之不去。完美的行事风格作风是工作成果的高质量保证,是一个公司良好形象的象征,是公司日后再强手如林的商业帝国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要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发表自我意识,我们要遵守规章制度,但却不是死守规章制度,要果断根据主观意识的判断发散思维,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摒弃墨守成规,以创造性思维提高效率,灵活体制。
五日三省吾身,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在工作中应保持严谨的风格,错误无大小,要及时发现积极纠正才是正道。同时这也是自身不断完善的契机,发现自身缺点,及时努力改正,做到下不为例,真正的塑造一个善、美的自己,为工作的完美与自身形象的修缮不断努力。
经得起成功与失败的考验,在取得成功时切忌守住本心清明,切勿迷失在鲜花与奉承的话语之中,成功的结果只是对你这段时间工作的肯定,并不代表你就是最棒的,谨防糖衣炮弹。失败也不必气馁,无数前人都教导我们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所谓的常胜将军,那些都是无聊的啊Q精神,失败不可怕,可拍的是在失败面前失败,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我们应该仔细分析失败的原因,认真反省,借鉴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做到这些真的很难,但是难不代表不可能,我就是喜欢挑战,这样更能显示我的能力,让我将这些工作艺术融入脑海并付诸行动,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这些工作艺术一定会大有用武之地,一定会带我走向一个新的工作高峰!
读《干法》有感 篇12
读了稻盛和夫的《干法》,感触颇深,它给人一种醍醐灌顶、催人奋发的涤荡之感。
稻盛和夫面对京都机械工具公司和岛津制作所两大强手,敢于制定要成为全日本第一的知名公司的目标,这个目标当时可谓是多么宏大,难怪有很多人认为难以实现;但正是因为稻盛和夫先生敢于面对强手,树立高目标、大理想,他才能创造奇迹,成为今天全世界都敬仰的业界大师,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忆往昔,每当你有远大理想和高目标时,都会有无穷的力量催您奋发向上,激发出巨大的力量,是您勇往直前,直至取得你理想的目标。当今社会上有一种思想,就像稻盛和夫所说当时的日本一样颓废和迷茫,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高的理想和远大目标。联系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哪?求学时有一种愿望就是将来我要做一名出色的医生,为人们解除痛苦,给人们带来幸福,他是我克艰攻难的力量源泉,阴差阳错,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正是因为有它的支撑,才使自己拥有了不断前进的无穷力量,一步步取得进步。
要以高目标为动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要从今天做起,“要抓紧每一天,让每天都进步一点点”,“不管多么伟大的理想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孜孜不倦地持续努力才能实现”,金字塔是一块一块石头,一步步搬运上去的砌成的,所以它能够超越悠久的历史,这其中蕴含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理;从而告诉我们如果想获得一个
好的人生或者工作的结果除开热情和能力这两个重要因素外,还要抓住每一天,认认真真、孜孜不倦地持续努力才能够实现高大的目标。
即使你有高目标,付出了每一天的努力,但是如果要迅速取得成果,还必须创造性的工作。铺装平整的道路大家都想走,都在走,在那样的道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没有滋味,若只知步别人的后尘,则决不能开拓新的事业,这是稻盛和夫的经验之谈;我们要敢于走别人没走的路,没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就没有今天的火车、汽车、原子能、核能等新事物、新能源的诞生,人类也不能一步步走向文明和进步,创新是社会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创新可以使一个民族从弱变强,创新可以使一个企业起死回生,创新也可以使一个人从失败变成成功。我们都要创造性的工作,在每天的工作中时刻思考这样做是否可行,带着“为什么”的疑问去工作,今天胜过明天,持续不断的对工作进行改良和改善,最终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读过大师的著作,我们不仅要接受涤荡和震撼的感觉,更应该将崇高的目标始终树立在心中,通过一天天、一步步的努力,通过创新性的工作,将自己的人生提高到更高的境界,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
读《干法》有感 篇13
可能是对日本人存在一定的偏见吧,一谈到日本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篡改教科书、抢占钓鱼岛等事情,更甚至于日本人写的书、拍的电影、我都不屑一看。以至于当要求学习《干法》的时候,我都不知道稻盛和夫是谁,好长时间我都把作者名字记成了稻田村夫,以致遭到同事们的嘲笑。
但是既然是公司分配的任务,不读又不行,只好硬着头皮抱着看笑话的态度来看一下:这个小日本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以至于受到这么多公司的追捧。可是刚读了几页,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书中对工作的目的,工作的意义,工作的态度,工作的团队精神等都做了风趣深度的讲述,这不正是我们目前工作中最需要的事情吗?读着读着我完全忘记了作者是日本人,感觉就像在一位长辈在对我进行语重心长地教导。
人为什么要工作?在有些人眼里,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去工作,自然就会认为工作是辛苦的,是迫不得已的。在这样的心态下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肯定是人的精神压力非常大,工作提不起兴趣,觉得是给别人干,在工作中得过且过,自然也不会取得好的工作业绩,无论对公司还是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而稻盛和夫却说:“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当我读到书中的一位木匠说的
“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这句话时,我深深地被打动了,不是这句话文采有多漂亮,而是引起了我心灵的共鸣。我是做技术工作的,技术工作是公司的龙头,俗话说:“产品未动,技术先行”,每个技术员设计的产品都是有生命的,一个产品让不同的人来设计,最后的样子肯定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看着一个产品从无都有,从图纸变成实物,从原材料变成零件再变成成品,感觉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逐渐成长。在产品加工过程中,我们会像照看自己孩子一样,从头跟踪到尾,如果产品加工中出现问题,自己的感觉真的像孩子生病那样着急,等故障排除后我们又像孩子病好了一样长舒了口气。等到最后产品加工完成,看着倾注着自己心血的产品一尘不染、闪闪发亮地摆在眼前时,心里的感觉就像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样,全身上下都透心地舒畅。
在“那些智慧迸发的瞬间”一节内,作者提到有一次无意中碰倒了松香容器,导致鞋上沾上了实验用的松香树脂,由此引发灵感,发现了“镁橄榄石”粉末成型方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牛顿看见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看见物体摆动的等时性而发明了计时器,瓦特看见水壶盖在烧开时跳动发明了蒸汽机。这些发现按《干法》中的说法应该称为“神的启示”。
我们很多时候都再一再感叹,一些伟人们的发现或发明真是太幸运了:假设牛顿当时在思考的时候,正好没有那个苹果落地,不知道是否还能发明万有引力定律。有些人一味感叹自己机遇不好,但是回
过头来思考,全世界每天看见苹果落地的人有成千上万,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没有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而只有牛顿发现了,这就不能仅仅归结为幸运了。俗话说“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勤奋的努力,没有丰富的知识积淀,即使机遇就在你眼前你也抓不住,许多成功人士就是因为提前做了充足准备,所以才能在机遇来到时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也是这样,我们要不停的充实自己,学习各种先进知识和加工经验,这样才能在出现难题时大显身手、及时解决。
《干法》中感动人心的地方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关系我就只写以上一点了,不用打搅我,下面我要继续看我的《干法》去啦??
读《干法》有感 篇14
这两个月阅读了《干法》一书,看了书中稻盛和夫先生所述的往事情节,仿佛自己与他共同经历一般,感触颇深。
虽说我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没有过这样那样的工作,但是在学校时的学习跟现在及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多相通之处的。人人都是平等一样的,在学校时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毕业后,不经历繁重的工作,人生就难以书写生命精彩。许多人的生命未完全盛开,就凋谢了,或许与其好逸恶劳有关吧。有人说:“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心灵。”可以说,“工作” 是灵丹妙药,它蕴藏着一种伟大的力量。我们可以借助这种力量,克服严酷的命运,给人生带来光明和希望。
其实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二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机率比较小。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稻盛先生大学毕业后加入了一家日益破败的“松风工业”,为了让自己安心工作,他把自己从事的研究想象成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在钻研。事情也真是奇怪!经他这么一想,枯燥的研究真的就显得熠熠生辉起来。由此可见,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爱,就很难做得出色的。稻盛先生曾经在炉窑附近温度适当处躺下,抱着水管睡觉,用这种干燥方法防止水管变形。稻盛先生说得好,一旦产品出现任何差错,只要你用心倾听,一定能听到产品发出的“切切私语”,听到“产品的哭泣声”。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答案其实很简单: 因为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辞辛苦的工作不只是为了物质上的需求,更是为了磨砺个人心志,完善自己的内心从而提升个人境界。
也许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喜欢选择逃避并另辟新径,但是作者却并不那么消极。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做出成绩?作者的经验:首先就是运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喜欢工作,热爱工作,所以我们就能长期坚持的自己的工作。当然这个方法很难做到,尤其在困难的环境下,我们很难用纯意志力去达成,所以下面有几个小方法:
当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快乐;当成果受到别人的夸奖时,就要诚挚地表示感谢。继而将这种喜悦和感动当做精神食粮,然后继续投入艰苦的工作。
“抱着自己的产品睡”,要全部投入工作、热衷于工作,达到与工作“共生死”的程度,而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把产品当成是有生命的小东西,倾听产品的声音,对产品进行仔细的审视和观察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问题和差错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必须持有明确的目标。因为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
所以看完这本书,我发现心态很重要,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一定要用心去做每一件事。
读《干法》有感 篇15
如何做人是个大学问,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研究不完的学问。但是“做一个怎么工作的人”,我通过《干法》这本书有所心得。
说来惭愧,在阅读此书之前,我对工作的意义并没有多大的了解,也像许多人一样,认为工作无非就是为了赚钱,为了过好的生活。但当我看完此书之后,使我懂得了工作的真正意义,“认真的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将会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价值。书中讲述的道理能够让我感悟到很多,多到不知如何准确的表达出来,但是有三个方面在我脑海中越发清楚。
第一,做一个憨直的,认真的,专注的,诚实的工作者。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平时做事反应灵活,才思敏捷,就一定可以在公司干出一番大的事业,这个想法是肯定的。然而,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却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或者说不能将自己的工作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导致“新生倦意”。于是便慢慢的开始厌烦自己的工作,甚至逃避工作,长此以往,则会将当初的工作目标与工作热情全部吞嗤。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所缺乏的正是一种以憨直、认真、专注、诚实地工作作风,在后续工作中,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学习的,努力成为一个憨直的,认真的,专注的,诚实的工作者。
第二、做一个“自燃型”的人。稻盛和夫先生在书中讲到,物质有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三种。其实,人也是一样,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都是等到领导吩咐了才去干,或者是等到有了命令才去做,这
样的思想便可称之为不燃型。我们可以看到,在任何一个企业或公司,都非常期望得到可燃型的员工,而绝非是不燃型的员工,所以,我们要做就要做自燃型的员工,在领导未吩咐之前就自发的去做,将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让工作顺利进行,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
第三、完美工作的人。 许多事情的成功,都是取决于“最后1%的努力”,不管多么细小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投入100%的力量,我想这就是稻盛和夫成功的秘密之一。在任何工作中,要求越高,质量也就越高,只有保持高标准的要求,才能做出高质量工作。在工作中追求尽善尽美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记得在以前,我也常常觉得,自己公司做的产品都那么好了,而客户却为什么不满意呢?甚至是在某些时候还会去抱怨客户的要求太高,抑或是痛恨公司难道就不能做出更多的让利促销活动吗,现在想想,觉得自己的想法真是太幼稚了。诚如稻盛和夫所言,客户苛刻的要求就是在锻炼我们,磨练我们,我们必须怀着虔诚之心,感恩之心来接受客户对我们高标准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同行业中最有实力的公司,个人在这样的公司和环境中工作、磨练、成长,才能成为一个无限趋于工作完美的人。
最后,我要阐述一下自己对本书其它的看法,没错,这本书在我看完之后,的确是让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对工作的方法,热情,以及思维模式,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我隐隐感觉到,京瓷的成功,稻盛和夫的成功,并不只是源于这些,更多的是在于一个人,一个企业
的信念,他们工作的信念,他们工作的灵魂,是什么会让他们如此执着的工作下去,没错,就是坚定的信念。而一个企业的信念,灵魂,则往往取决于公司的高层领导者,是他们把这种信念,灵魂注入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去,让他们懂得了工作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我相信,当这种工作的信念充斥到公司每一个角落时,公司的前途一定无可限量。
读《干法》有感 篇16
读了《干法》,整本书都是围绕“干”字而展开,我理解的“干”就是一种踏实的行动,它是成功的基石,没有捷径可以走,必须老老实实的做,一步一个脚印,容不得半点马虎。但是要干成一件经天纬地的大事业,光有莽撞“干劲”是不行的,因为不理解“干”的意义,就会在遭遇困难和挫折下,慢慢懈怠,产生消极,不断的降低当初的奋斗目标,最后甚至把初衷抛之脑后,导致半途而废,然后还会产生自我安慰:“差不多就行了!到点就下班了!”那么如何“干”才能通往成功?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种种绊脚石,稻盛先生是怎么克服和做到的呢?他总是善于思考,最后总结成各种方“法”,这个“法”让枯燥的“干”一下变的有灵气了,“法”就是“干”的灵魂,赋予它的生命。而这个“法”我把它理解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方式,它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跟世界观,它是以充满大爱、奉献、无私为出发点。
今天的我们就像昨天的,还是一个普通人的稻盛先生,我们也会抱怨环境,抱怨工作,也会感到苦恼。那么读完《干法》后,我们首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工作”,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工作是为了衣、食、住、行,然而工作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提升自己的心志。从今天起,我们要学稻盛老先生了,先埋头工作,把工作做到极度。
我们如何把工作做到极度呢?换言之就是如何投入工作呢?我都是抱着一颗埋怨的心,脑子想着工作都是枯燥的,乏味而无趣,难怪工作上难有进展。稻盛先生告诉我们,要想工作有所起色,你必须从喜欢你自己的工作开始,我现在也改变了心态,要爱上自己的工作。
稻盛先生说:“光爱上工作还是不够的,必须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现在我们明白了,光有热情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际的行动,而且这个努力的行动程度是要异于常人的付出。要有壮士断臂的决心,卧薪尝胆的毅力。
《干法》对我们都非常适用,因为它不浮夸,对功成名就,它并不是遥不可及。它是有法可寻的,那就是抓紧今天这一天开始干起,它从不虚度光阴,只有不断的积累无数个今天,哲学上说的:“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那么它最终将会赢来辉煌的明天。
每到夜深,我偶尔会深思,为什么我们工作五年、十年还是老样子,《干法》给了我们答案,那是因为不知道怎样才能出色的工作,原来“完美”是出色的“代言人”,追求“完美主义”,才能让今天的工作比昨天更好,更完美!
《干法》的精髓是“创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钻研创新,如果思想固守,按照经验办事,确实很难有出色的成就。所以工作要带着创新思维,持续不断地对工作进行改善与改良,要有稻盛先生另辟蹊径的勇气,才能取得比别人更辉煌的事业。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稻盛先生用他一生去验证这个人生方程式,从而取得了硕果累累。只要我们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那么请现在撸起袖管用这个方程式践行我们的人生吧!
读《干法》有感 篇17
《干法》这本书总结和分享了稻盛和夫先生一生的工作理念、工作经验,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工作,这是因为工作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心智,磨炼灵魂。
稻盛先生一开始的时候就说工作不是不得不干的必要之恶,我们很多人会把工作当作必要之恶,稻盛先生会经常问那些工作是必要之恶的人一句话,难得来这世上走一回,你的人生有价值吗?稻盛先生说,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工作是万病的良药,是解决一切问题最重要的良药,工作就是提升自己的心智、磨练心智,极度认真地工作能够造就人格可以扭转你的人生,当你在人生当中觉得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就应该最认真地投入工作,努力才能扭转你的人生,不是抱怨、不是沮丧、不是颓废、不是喝酒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要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你就能拥有幸福人生,这是稻盛和夫通过他在工作之初的经历,给我们总结的工作带给人生的意义。
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设立高目标,首先要敢于想,如果连想都不敢想要做到就更不可能了,只有不断地坚信这种愿望就会变成愿力,会成为你的潜意识,机会就会降临。
在从事的每项工作中,只要我们用心、细心、耐心去干每件事,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坚持不懈,就能造就优秀的人格,就能让人生开出美丽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读《干法》有感 篇18
稻盛和夫先生在《干法》这本书中阐述了他的劳动观和工作观。并结合自身情况,探讨了工作的好处及意义,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投入工作,怎样才能出色地、创造性地工作等问题。
比较喜书中的这句话:“稻盛先生开出的药方虽好,但这个药方好像只对一小部分人管用。”对于这一小部分人来说,《干法》只是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动力,因为他们本来就这么想。而对于至今尚未明白认真工作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的人,如果他们看懂并能运用好《干法》,则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人们为什么要工作?这个问题在很多人口中,大概会得出几种答案。赚钱生存、打发剩余的时间、努力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而稻盛先生则认为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工作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如果一味的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总想着山的另一面有更好的差事,就这样在痛苦中徘徊,到最后青春燃尽,终将一事无成。
那么,如何才能真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呢?我认为,首要的就是改变心态,心态能改变一切是有道理的,每一天对自己心态的调整有利于一天的工作,无论任何事情都要向良性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把工作当成一种苦差事。
与其找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现有的工作,与其追求幻想,更不如爱上眼前的工作,只要是喜欢上了,就能不辞辛苦的工作,不把困难当做困难,一心去想怎样工作,自然就会有好的收获,必然能做出成绩,有了成绩就会获得身边人的好评,你就会更加爱上自己的工作,这样一来,就会使工作处于一种良性循环。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更好的生活也需要努力的工作才能实现。某种意义上讲,工作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工作,如果对工作没有什么热情,相反对生活也不会有任何缴情,对生活的态度没有用心,同样工作也不会好到哪去。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讲,工作给我们的感觉时常是枯燥的无聊的,时常让人感觉到压抑烦躁。
但正如稻盛和夫所言,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智,工作是人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先爱上眼前的工作。
读《干法》有感 篇19
读完《干法》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今天对其中受益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如今这样的时代,如果不好好工作,懒散过日子,带给我们的会是怎样的生活呢?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如此下去的话会让人丧失自己人性中很多美好的东西,也会使人越来越好颓废,找不到生活,人生的意义。所以我们要提升自己的心志,磨练自己的灵魂。我们应该努力工作,并且要充满斗志,明确自己工作的意义,为之努力,直到实现自己的价值,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喜欢并爱上自己的工作,改变自己的工作状态,不管工作差异,职位高低,都要喜欢自己的工作,抱着和工作谈恋爱的想法工作,工作中就会充满快乐,幸福感。在以后的日子里要为自己设立一个高一点的目标,等目标实现后,在增加新的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
工作是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的行为,给工作和人生带来收获的是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其中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想要把工作做好,事业做大,就必须要有正确的、正面的思维方式。
以上是我对《干法》的读后感,希望今后可以运用这些原则,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并伴随公司一起共同发展和成长。
读《干法》有感 篇20
近期,领导跟我推荐《干法》一书,我一直想买来看看,还没等我付诸行动,行里就统一发放了这本著作,且不论书中精妙,单单这种做法,就有利于提高我行职工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工作氛围。话题转正,在拿到这本书后,我便时常抽取闲暇零散时间翻上一番,我个人不喜或长篇大论,或理论罗列,这本书恰恰以小短文的形式来呈现,很对我的胃口。这本书是稻盛先生结合自己70余年的切身经历和工作体验,为职场中的读者点燃指路明灯。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书中说到"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练人格的修行。"工作造就人格,就是要通过每一天认真踏实的工作,逐步铸成自己独立的,优秀的人格。这样的道德说教,同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我也曾不屑一顾,但是,自从我大学毕业进入农发行工作后,这种年轻人浅薄的想法就彻底被现实粉碎了。干活,我对其二字的理解即为"只有干,才能活。"究其根本,起初我认为工作仅仅是养家糊口之用,当然直至今日我也并不否定,干工作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吃饱饭",但入行五个月以来,我渐渐有所感悟,从做成第一笔业务到第一次得到领导的夸奖;从参加各种会议到新员工培训,种种的工作经历使我不仅在业务方面有所提升,更是一种心境的改善和升华。我不再依靠父母,而是靠自己自食其力;遇到困难我不再跟朋友抱怨,而是努力找寻解决的方法,这都是工作带给我的改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书中说到"每天每日,在拼命思索的过程中,愿望就会渗透到潜意识里。这样一来,即使不特别留意,在意想不到的场合,潜意识也会发动,给你启示。而且这种启示往往触及事物的核心,使问题一下子得到解决。要实现高目标,前提就是持续地怀抱能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的愿望。"读到这里,我想起了以前上学时候学过的理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这跟书中的潜意识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起初,相信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的微信群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也有很多老同志对新科技的适应存在一些困难,但我慢慢发现,这个微信群的作用已经在日益凸显,通过这个微信群,以及相关的"每日情况报送制度"和"通讯员制度",在纵向上,上级行可以知道基层行的工作动态,以即时把控;在横向上,各支行领导班子间可以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各部室也可互相了解彼此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内容。毋庸置疑的是,这个微信群已经成为一个连接整个齐农发的纽带和桥梁,也在潜移默化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全行的工作效率。
书中说到"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秒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甚至人的一生。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乃是朴实,枯燥工作的积累。"我们从小都是听着"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长大的,都知道滴水可以穿石,但真正做到一生坚持的又有多少人?我所在的依安行,有位姓崔的老同志刚刚退休,我称她崔姨。崔姨在我们发行做了一辈子会计工作,谁说只有当官的才是成功?崔姨把她的一生最美好的光景都奉献给了会计行业,奉献给了我们发行,这种默默坚持,始终如一的精神是使我钦佩的,也是我们这些新入行的年轻人需要学习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我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加油!
读《干法》有感 篇21
自从有了手机互联网,很久没有好好的读一本书了,今天读了稻盛先生的《干法》,不由掩卷深思。
稻盛先生说:“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人为什么要工作?通常认为工作就是挣钱,就是养家糊口。按部就班,日复一日。如此心理的工作,只会让人变成机器,失去自我。《干法》告诉我们:快乐工作,做更好的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迷恋自己的岗位,和工作融为一体,学会感动、感恩,发挥火一般的精神,燃烧我们的激情,无怨无悔,一以贯之。工作没有贵贱,不分年龄,再平常的人也有值得让人称颂的闪光点。我想起了公司组织学习李强老师课程时讲到的一个词“利用”,在我的认知里,利用是贬义词,但李老师的课颠覆了我的认知。能被人利用是幸运的,说明你还有被人认可的价值,没有被人当做一个废物。这种价值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对工作的认知和态度上。所以我希望我们都能被“利用”,无限次的被“利用”。
工作中有神助攻吗?有。一生中会遇见很多神。公司领导:给我们指引方向,提供优秀的平台,丰厚的物资文化报酬。同事和老师:指导我们技术,传授我们经验,改正我们的错误。还有一种神,就是我们自己。
我15年8月加入秋实集团,在行政后勤保洁工作,同年10月调入仓库。刚开始去仓库时我很忐忑,怕干不好,不能胜任。后来一想不试一下怎么知道行不行,别人能做这么好,我也能。我的老师田学燕尽心尽力的指导我,从出入库流程到月末盘点,到输帐到发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曾说过的一句话:吃亏吃出来的经验。刚开始时我对这句话很不以为然,每天出库入库,能有多大点事呢?但当我独立工作,吃过亏以后,才真正了解了这句话,看似简单的工作也有它的复杂性,不允许有一丝毫的马虎。仓库这么多种料,一时疏忽就会耽误生产,哪怕是搁置在墙角蒙尘的废料,哪怕是一颗螺丝钉,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不容忽视。
我迫切的需要工作经验,但不想要这种吃亏吃出来的经验,一直有人说,吃亏是交学费,但这学费很昂贵,让人负担不起。每个人都不敢说自己能做到零失误,所以我只好用从领导同事处学来的经验,吃亏吃出来的经验,工作中自己摸索的经验来武装自己,尽力将失误降到最低。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得保管员,到现在仓库主任,我收获了心酸和泪水,也收获了快乐和荣誉,更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我相信如果我能做到稻盛先生那样倾听产品的哭泣,抱着产品睡觉,一定还会收获更多!
让我们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工作中找到更多的幸福,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读《干法》有感】相关文章:
读《干法》有感15篇07-02
读干法有感1500字(通用11篇)02-24
员工读《干法》有感10-15
读匆匆有感_读简爱有感10-18
《干法》读书心得04-01
读【窃读记】有感09-22
读《詹天佑读》有感09-22
读《读知心姐姐》有感03-01
读《窃读记》有感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