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里寻芳邻》有感

时间:2021-03-24 13:40: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千里寻芳邻》有感范文(精选3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千里寻芳邻》有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千里寻芳邻》有感1

  好书是一个香喷喷的面包,吸引着我们;好书是良师,它会在我们疑惑时,给我们点睛之笔;好书是益友,会在你难过时给予你安慰。我就享受了书的好处,特别是我看了《千里寻芳邻》这本好书,我从中领悟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

  这本书主要讲了虎头家新添的小猪仔春兰和从林子里跑出的狸花猫球球在一起玩,难舍难分。春兰的兄弟姐妹长成了大猪而被卖掉,而春兰却怎么也长不大,因而被虎爸留了下一来。后来球球被舅母抱进城里了,它虽然交了不少朋友但还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想念海边村里的一切,更想念远隔千里的春兰。于是球球不要命似了的往回跑,一跑上惊险连连。终于回来了和春兰团聚,它们还想和以前一样形影不离。

  看了这本书,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生日时妈妈帮我买的一只小兔子。小兔子在我家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妈妈觉得养养太麻烦,就想让我把它放了,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已经和这只小白兔结之间的情谊,就如同《珍珠鸟》中的鸟儿和作者,我们就像好朋友似的,建立了一份浓厚的友谊,怎么也无法割舍呀!你看,我把它放在一处没人的地方,让它离开我独自去远行;它却用它的三瓣嘴紧紧地贴在我的脚上,用爪子抱着我的腿怎么也甩不开呀!这灵性的家伙!它知道它舍不得我,可我也舍不得它哟!信赖往往流泻下美好的境界。这时的我,特别能理解作家冯骥才说的这句话包含的韵味,最终把它留了下来。

  动物是冬感情的,无论是动物与动物,还是动物与人之间,时间久了,感情越来越浓厚,最终将无法甩掉。但你也不能因为的懂感情而对它进行伤害,这样只会使感情渐渐削弱,甚至消失。

  读《千里寻芳邻》有感2

  上个星期,著名作家张炜来到我们学校,带来了他的系列作品《海边妖怪小记》。

  我阅读了其中一本《千里寻芳邻》。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我家的狸猫球球和虎头家的小香猪春兰,既是芳邻又是好朋友,它们总是形影不离。可是有一天我的舅母来到乡下,一眼便喜欢上球球,并把它带回城里当了宠物,见不到球球的春兰病了。而球球虽然在城里过着优越的生活,但心里无时不思念着春兰思念着家乡的一切。终于有一天球球逃了出来,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乡下和春兰团聚。

  虽然这是一本小说,但我还是被深深的感动了,球球本来可以在城市享受优雅舒适的生活,为了友情为了恩情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千里寻乡路。它是多么的机警聪明啊,凭借回忆凭借方向知道顺着铁路一直往东。它时而搭火车,时而钻山林,一路忍饥挨饿,靠着信念和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被人抓获时侥幸逃脱;被野山猫掳去当新娘时,明知怕水却毅然跳下深潭它几次命悬一线却不放弃信念,最终如愿以偿。

  我在球球的身上看到了许多我们缺少的,值得学习的精神、品质:它的重情、它的感恩、它的机敏、她的毅力、它的`坚韧我想在生活中,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有了这些良好的精神、品质,那么无论什么事都会成功。想想我自已实在自愧不如,定目标时总是豪气冲天实践起来却吃不了苦,坚持不下半途而废,我真该好好反省好好学习啊!

  读《千里寻芳邻》有感3

  今天,我看了张炜叔叔写得一本《千里寻芳邻》的书。

  书中的故事,开头还挺美好的,中间的一些地方有些伤感,可后来的结局也还算完美。大致的意思是:一只从林子里跑出来的狸花猫球球和虎头家新添的小猪仔春兰玩成一团,难以分开。而春兰的兄弟姐妹因为长成大猪而相继被买走,可春兰却怎么也长不大,因此,被虎头父亲批准留下来。当球球被舅母抱到城里,它虽然结实了新的朋友,但也不适应城里的生活,十分想念海边小村的一切,更加思念千里之外的芳邻——小猪春兰。于是球球费尽周折地往家跑去,在路上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险事情,首先遇到了拥有小人丸的巫婆,后来又差一点成为野山猫的新娘子,最后又差一点被一位姑娘装在笼子里带回家,甚至揭发了球球意想不到的身世。最后,终于找到了春兰,并又和它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这故事让我知道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是有困难的。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不管道路是多么的曲折,都要勇敢的坚持下去,刻苦努力的学习,大胆的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读《千里寻芳邻》有感范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

《芳邻》三毛11-28

读《童年》有感范文06-25

读李清照有感范文11-25

读《背影》有感范文08-23

我读《诗经》有感范文11-27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范文11-20

读张爱玲小说有感范文11-11

读老舍《茶馆》有感范文02-25

读老舍《养花》有感范文11-03

读老舍文集有感范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