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

时间:2021-03-31 17:42: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1

  通过学习《中国师德手册》一书,让我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自己更重视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的表现。也使自己进一步提高了师德素养的水平和要求。从中深切地体会到:

  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引导性特点,要求我们必须躬行实践,为人师表。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把师表第一原则解释为,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行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要躬行共学,要学生遵守的规则,教师要躬行共守。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首先,不要抱怨,要“甘于平淡”,让压力更有价值。俗语说“非淡泊无以致远”,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情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来继续这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呢?甘于平淡吧!最快乐的不是一味地追求平庸,更不是追求富有的物质生活,而是甘于平淡。在这种平静的心态下,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工作和学习。那如何让压力更有价值呢?也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重重的压力下,化压力为动力,更要注意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了健康的身体,什么也谈不上。这个是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教师不能不好好工作,但也不要没有科学的工作态度与方法。与学生一同健康成长就是最好的。

  其次,爱学生,以己度人,将心比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没有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就将成为不施肥的苗圃,不浇水的花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情绪和情感、选择和判断,让学生主动学习,让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融为一体。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对学生的终身成长起到深刻的影响。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

  再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斗水。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人不学不如物。经常学习可以明确是非,摆正关系,提高素质,增强后劲。古人云:教育者当先受教育。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不学无术,不进则退,这些道理人人知道,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一刻不学习、不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观念老土、知识过时的“老”师。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最后,将“师德”进行到底。只有理论不行,师德是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对学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教育本身是很有人性化的、充满感情的神圣的活动,教师对“师德”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的学习,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时间、“空洞化、形式化、口号化”,而应该更从关注人的显示生命的需要出发,采用适合现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的教育方式,去施与“德”并影响学生的生命,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按照自己的选择健康地成长。

  教师是一个职业,一种责任,她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是品格教育,教师就是这种教育的实行者,她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其对社会有用。请记住,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痛苦、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教师应该努力地通过师德来润泽人心,塑造和谐的人格,构建和谐的社会。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只有用爱架起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惟爱与责任同在才能称之为师。学习了《中国师德手册》,我更坚信只有用爱架起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慈爱教育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私奉献,是新时期教育对新师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也告诉我们搞好教育,就必须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不断地自我鞭策,怀着一颗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爱心,终生学习,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教师的爱是一缕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田,让灿烂在学生纯洁的心灵开花。教师的爱是一抹微风,轻拂学生的心田,让笑容在学生清纯的脸颊绽放。教师的爱是一泓清泉,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生命在师爱的温馨中成长。平凡的工作孕育的是不平凡的人生,当你将师爱奉献给你的学生时,你也会得到回报。“桃李满天下”是每个教师最感欣慰的一件事,当你的学生一个个成为祖国栋梁之材,捧着鲜花来看望他的恩师时,你将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师爱的表现很平凡,也许仅仅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目光,可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学习上,教师的悉心指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生活中,教师的谆谆教诲告诉了学生为人处世的准则。

  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我始终觉得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上课时精神抖擞,带着极大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凡而又伟大,要无愧于本职工作,应当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重任在肩。“我是人民教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应当掷地有声。没有责任就当不好教师。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园丁,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艳丽的玫瑰;无论是香冷的寒梅,还是娇媚的桃蕾;甚至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卑微小草,教师皆以自己相同的爱心去精心栽种,精心呵护,精心浇灌,精心栽培,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教师每天辛勤的工作,迎着清晨的薄雾,送走天边最后一抹夕阳的余辉,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没有精神的寄托,责任的支撑是做不到的。因为责任,所以无怨无悔,三尺讲台就成了教师书写不平凡人生的舞台。深重的责任,莫过于肩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担此重任,爱与责任不可或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智能的钥匙,是用以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教师,是一个用爱书写的称谓;教师,是一个用责任支撑起的身躯。我坚信,只要心中那团“爱与责任”的火焰熊熊燃烧,就能托起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3

  “教育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这是教育部长周济强调的,也是《中国师德手册》的核心部分。手捧着《中国师德手册》细细品读,慢慢思考,我感觉最深刻的是一个字“爱”。爱岗敬业的爱,关爱学生的爱,都是那么的令我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大,对爱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一些。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最纯洁的感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是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那我们要如何来体现这份爱意呢?

  一、真情实意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爱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一种内心渴望。一旦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理智,沟通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对教师的尊重,接受教师的教育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产生最佳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让真情时常涌动,用真挚、深厚的情感发出强大的爱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让学生品尝到被爱的滋味。

  二、尊重理解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如此。只有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才能尊重信任你,才能对教师无话不说,甚至把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告诉你,这样师生之间就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教学工作也得心应手,效果好。所以说,尊重、理解、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实施爱的金钥匙。

  1、尊重理解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

  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应该有民主作风,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过去班主任总是高高在上,以威严换取尊严。但事实证明,这种所谓尊严,不过虚有其表。只有当教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打动学生时,其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和真诚的情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和敬意,教师的尊严丰碑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

  2、尊重理解学生,就要倾听学生心声,走进学生心灵。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魅力。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学习落后、人际关系不好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年龄使然,班主任应该善于做个倾听者,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主动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走出阴影。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都要放在心上,做在实处。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

  3、尊重理解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理解学生,核心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应当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以形成学生的独创性。在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上,要把个性的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只有这样,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才成为可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尊重学生的未来。

  三、面向全体

  师爱之所以崇高、伟大、纯洁、持久,很重要一方面就是它是一种真正的“博爱”,把教师比作太阳,它就应该照亮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把教师比作甘露,它就应该滋润课堂的每一棵禾苗。公平,公正、无私是师爱的基础和体现。爱干净、聪明又漂亮的孩子是人人都具有的情感,是人的天性,爱丑孩子、脏孩子,甚至“带病毒花朵”似的孩子才是真诚的爱,才是理性的爱,才是班主任普遍提倡信奉和遵循的爱的原则。班主任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而形式多样,它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对于班主任来说“爱的教育”应是面向全体的:有时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有时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令人幡然悔悟,痛改前非。

  四、讲究艺术

  教育是一门塑造人的灵魂的艺术。有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学生。”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实质是师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在师生双方不断碰撞中,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由情知到理知。因此,班主任必须讲究教育艺术: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赖,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学生怎样去爱。要知道尊重信任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赞扬褒奖饱含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

  教育的本质是爱,爱是一种真挚的情感,爱是一付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测量的未来。班主任只有心理时刻装着“爱”,装着学生,学生心理才能也装着你。愿我们教师用发自内心的爱,使学生体验到一片真诚之心,在爱中健康成长。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相关文章:

中国师德手册读书笔记03-16

学习师德手册心得体会(通用6篇)04-28

《朗读手册》读后感通用6篇04-28

《员工手册》读后感04-28

员工手册读后感04-28

安全手册读后感04-28

通用《员工手册》守则11-29

经营管理手册读后感04-18

朗读手册读后感10篇04-29

《人生效率手册》读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