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啸山庄》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呼啸山庄》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呼啸山庄》有感1
看完了《呼啸山庄》,我的心中一直很压抑和晦涩。希茨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深深震撼了我,文章写的很犀利,也很真实,仿佛这样的爱情就存在我们身边。只有荒野,田庄,嶙峋的石,在旷野上飞奔的爱,扑朔迷离的眷恋,交杂无续的恨。《呼啸山庄》,是那埋葬爱与恨的地方。
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末期和十九世纪早期,一个吉卜赛弃儿希刺克利夫被呼啸山庄老主人收养,却在山庄中受到侮辱,爱情也遭到破坏,最终出门致富。多年以后,他回来,发现老主人的女儿凯瑟琳已经和画梅山庄主人的儿子林淳结婚,后来对他们的儿女进行疯狂的报复。
很多人认为《呼啸山庄》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惨剧,但在我看来,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旷世爱情故事。希茨克利夫为人残忍,狠毒,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个“恶魔”,但是他对凯瑟琳的爱一直是至死不渝的,我想在他的内心深处是充满着无限的柔情和伟大的爱情。希茨克利夫在临死前说了这样一句话“整个世界成了一个惊人的纪念品汇集,处处提醒着我她是存在过的,而我已失去了她!”他深切地爱着她,到死也一样。
书未过半的时候,凯瑟琳死了。我一直认为她的早死具有必然性,她的性格怎么说呢?有时觉得她善良淳朴,有时暴躁易怒,有时又是深情款款,有时又是率真任性,是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年少的凯瑟琳和希茨克利夫在山间田野自由嬉戏,似乎整个山野就是他们的天地,他们沉浸在山川的粗犷美中,同时凯瑟琳在这个父亲带回来的人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他们有着相似的灵魂,向往着野性磅礴的爱。
但是凯瑟琳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对浮华世界的追求。在她感受到了画眉山庄生活的悠然惬意后,她背弃了希茨克利夫的爱情——灵魂契合的爱情。所以当英俊多金的林淳向她求婚时,她答应了。尽管两个人的思想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但是因为林淳的忍让迁就,她的婚后生活还是很幸福的。数年之后,当初愤然出走的希茨克利夫衣锦还乡,两个人的再次相遇,唤醒了凯瑟琳对野性的爱的追求。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说在一起的两个人的三观不契合,那么这样的生活也是难以继续的。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基础。
造成凯瑟琳死亡的,是她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宁静粗犷的呼啸山庄留不住她。这也是凯瑟琳和希茨克利夫最大的异同点,无论希茨克利夫何等残暴嚣张,无论他怎样的坏事做尽,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从不违背自己内心的想法---回到凯瑟琳的身边。反观凯瑟琳就是浮华本身,她违背本心,只为追求更好的生活,她选择了背叛。当她的本心与行为相悖时,她的死亡便成为了必然,当她屈从真相的一瞬便成为了她死亡的一瞬。余温便像那绵长的恨。
文中凯瑟琳说了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而林淳的灵魂就如月光和闪电,或者霜和火,完全不同。”人们说你为什么爱一个人,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
一直秉持爱情惨剧的心理看到后面,当读到凯蒂和哈里顿的爱情时,终于感受到了一丝轻快,他们的结合更像是希茨克利夫和凯蒂残酷爱情的延续和新生。这份从复仇中破茧成蝶的爱情,更是给了读者更多的美好憧憬,让我们在无尽的忧愤和挣扎里停下脚步,再次嗅到生命与爱的清香。
整篇故事一直以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进行叙述,通过管家丁艾伦的叙述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艾伦一直以一种亲历者,又好像旁观者的角度去讲述这三十几年的爱恨情仇。没有经历过的我们很难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和刻骨铭心,不理解那是怎样的痛彻心扉。曾几何时,人们也都向往着这般轰轰烈烈的爱情。反观现在,快餐式的爱情已经成为了主流,两个人在网上说几句聊几句就能互相倾慕,闪婚、闪离的现象日趋严重,爱情好像也成为了消费品,神仙般的爱情也在渐行渐远。
昨天看了一遍周冬雨和窦骁的《山楂树之恋》,感受到了爷爷奶奶那辈人的爱情,在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只能通过书信遥寄相思的年代,我们感受到的爱恋更加质朴和纯粹,也更令人向往。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写道:“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日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
也许爱情就是:像三月的风扑击明亮的草垛,春天在每个夜晚细数她的花朵。
读《呼啸山庄》有感2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l呼啸山庄,原著版本的。因为我以前读过简写版本的。所以对呼啸山庄有个大致的了解。
这本书是由英国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莉写的。
这本书被认为是世界的文学经典名著,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倍受称赞。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本书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与收养他的呼啸山庄的主人的女儿相爱,却因为社会地位悬殊而不能在一起。过了两三年,希刺克厉夫重新会回到山庄,对夺走他爱情与幸福的人进行了残酷的报复。报复虽然成功了,但是他却并不快乐。最后在痛苦中悲惨死去,留下了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
读到这里,我想问一声为什么?
恨,可以把白变成黑,可以把兔子变成狮子,把圣徒变成魔鬼。
为什么希刺克厉夫要报仇呢?因为恨吗?那恨到最后要悲惨的死去又有什么价值……
收起自己的恨,也就是写《呼啸山庄》的目的。
读《呼啸山庄》有感3
《呼啸山庄》这本书的作者是艾米莉·勃朗特,她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呼啸山庄》是她的成名之作,此外,她还有193篇诗作,被人们认为是天才型的女作家。但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却只在这个世上度过了30年,不禁让世人们对此感到惋惜。这本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语言上,特别是在写作技巧上,都让我感觉到了艾米莉的独特风格。
这种不添加任何城市色彩的乡村小说,让都市小说读多了的我,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让我感受到了在那荒野上的庄园里交织着的爱情和复仇,使这个故事一直笼罩着神秘和恐怖的气氛。
主人公希刺克厉夫是主人恩萧先生捡回来的,辛德雷看希刺克厉夫不顺眼并开始欺压他,在恩萧先生去世后更是变本加厉。希刺克厉夫却在这种压迫之下和凯瑟琳产生了感情,再到后来林惇的出现,凯瑟琳的虚荣,无知使她感觉到迷茫的不知所措,从而背叛了希刺克厉夫,希刺克厉夫就开始有了复仇的计划。
我永远忘不了凯瑟琳的那段话:"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刺克厉夫的悲痛,而且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并且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我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恰似下面的恒久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须的。耐莉,我就是希刺克厉夫!他永远永远的在我心里……"这段话能看出凯瑟琳最爱的人是希刺克厉夫,他们仿佛只是一个人,情感,喜爱,甚至人性都是一样的,但她却背叛了她自己和她最心爱的人,就这样凯瑟琳在郁郁寡欢中去世了。她怀着彷徨和迷茫还有悲切,在那片荒野上等待着希刺克厉夫,希刺克厉夫也在二十多年之后,去和凯瑟琳相会,终于这段爱情经历了死神的淬炼,却战胜了死亡,得到了升华。
在那个社会情况下,希刺克厉夫是值得同情的,那个社会是英国时期的动荡时代,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缺陷,因此,艾米莉的那个时代正是一个斗争的时代。是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导致了书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性格变化,如本来的希刺克厉夫只是个有点傲气却还是个善良的孩子,经历了辛德雷的压迫和凯瑟琳的背叛,让他觉得世间已经变成一个地狱,没有人性的地狱。于是,他已然就变成了一个没有人性的变态,只想着如何复仇。后来以至于他承认道,这是个很糟糕的结局,虽然他报复成功了,可却没有使他感到任何的快感,反而是让他有感觉到对良心的谴责。复仇的结果就是凯蒂和哈里顿走到了一起,希刺克厉夫却陷入了寂寞与空虚之中。当他发现哈里顿越来越像他小时候的自己时,他就越来越不想报复,因为他不想成为第二个"辛德雷".
看这两段爱情,前一段我读到了更多的是悲伤、怜悯和黑暗,仿佛掉进了暗不见底的空虚,挥手一打,却只能感受到空气,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无论怎么看都是阴郁的,却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压迫。后一段我读到了虽然也有黑暗的感觉,但到最后时,却也让我感觉到了一丝曙光,一丝希望。凯蒂和哈里顿给我的感觉就是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翻版,只是因为凯蒂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做出一个不会以后让她反悔的决定,以至于她和哈里顿走到了一起。这是一种反衬或是对比的手法更突出的是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的这种反抗,虽然是无力的,但那却使这部著作蒙上了一层独特的光彩。
艾米莉的写作技巧就是让人看不出希刺克厉夫的这种变化,可到最后人们却也知道希刺克厉夫变了,在这种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技巧下使读者对这本书的感受又有加深。当然如果当时希刺克厉夫听完了凯瑟琳对耐莉的吐露真心,希刺克厉夫也就不会离开凯瑟琳了,凯瑟琳也就不会嫁给林惇,那么这就不是个悲剧了,也不会成为一本名著,正是因为有那么曲折的爱情,有第一段的悲剧和第二段的喜剧作对比,使人对爱情的感觉得到了升华。就是这本书不仅成为了名著,还是众多名著里那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呼啸山庄》这本书不仅让我感觉到了爱情的伟大,还让我感觉到了人性的可贵。艾米莉的写作技巧可以说是几乎包括了哥特式文学的所有技巧,正是她的这种技巧使得这个故事读上去更能令人产生伤感。
读《呼啸山庄》有感4
对《呼啸山庄》的关注,缘于听了网友的一篇文章里插入的电影《呼啸山庄》的主题曲。这首曲子由挪威著名女歌手Sissel Kyrkjebo演唱。她那空灵清澈的嗓音,再配上深情、忧伤、缠绵的曲调,深深吸引了我。于是我首先欣赏了电影版《呼啸山庄》,然后上图书馆借来原著细细品读。
不可否认,无论是电影还是原著,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与女主人公凯瑟琳那令人窒息的爱和怨恨,让人敬佩、叹服。就像原著中“我”所说:我能想象在这儿(呼啸山庄),几乎可能存在着一种终生的爱。
就在凯瑟琳就要死去的那一天,希斯克里夫趁着凯瑟琳的丈夫林淳去做礼拜时进入画眉田庄去见病入膏肓的凯瑟琳。。他们的眼神凄楚、深情地对视着,他们窒息的沉默着。两人靠近后,流着痛苦的泪水,紧紧地拥抱,久久的相吻。凯瑟琳心酸的说:但愿我能抓住你不放,一直到我们两个都死掉!希斯克里夫说:凯瑟琳,你知道,只要我活着,就不会忘掉你。当你得到安息的时候,我却要在地狱的折磨里受煎熬。在林淳做完礼拜,快要到家时,他们互相原谅了对方。希斯克里夫原谅了凯瑟琳的残酷和虚伪,原谅了凯瑟琳因为瞧不起他的地位而选择了生活条件优越属于上层阶级的林淳。凯瑟琳也原谅了多年前的那个暴雨之夜,希斯克里夫的不辞而别。
希斯克里夫的身体是健康的,可是由于他思念凯瑟琳成疾,有些精神错乱。刚要吃饭时,又把刀叉放在桌上,对着窗子热切的望着,然后站起来走出去了。在四月里的晚上,他会在外面荡一整夜,而且兴高采烈。要不就是深深的出一口气,像是呻吟似的,打破了寂静,喃喃的吐出凯瑟琳的名字,再加上几声亲昵或痛苦的呼喊,声音低而真挚,是从他的心灵深处绞出来的。一面是绝食,一面又是精神恍惚,终于他带着象活人似的狂喜和凝视离去了。他是高兴的离去了。因为他知道是凯瑟琳的爱和灵魂把他带去的,他要去安慰在旷野上彷徨和哭泣的凯瑟琳了。他是幸福的,死后他们就可以双宿双飞了。就像我们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双双化蝶,翩翩飞舞于花园里,草丛中。
希斯克里夫是凯瑟琳的父亲远离呼啸山庄六十英里的利物浦去办事,象捡了一只濒临死亡的流浪猫一样给带回了家。除了凯瑟琳的父亲和凯瑟琳跟他亲热外,其他人都不喜欢他。老恩肖死后,凯瑟琳的哥哥把他编到下人的队伍里,吃苦受累不说,还经常挨打。这些对他来说也无所谓,可是当凯瑟琳选择林淳作丈夫时,他的心里就开始一种报复和反抗。后来,当他不再是被剥削者时,他成为了一个魔鬼。正如凯瑟琳的女儿小凯瑟琳所说:希斯克里夫先生,你没有一个人爱你,你无论把我们搞得多惨,我们一想到你的残忍是从你更大的悲哀中生产出来的,我们还是等于报了仇了。你是悲惨的,你不是么?寂寞,象魔鬼似的,而且也像魔鬼似的嫉妒心重吧?
尽管希斯克里夫后来变得自私、残暴、不近人情,但是这些又何尝不是他对凯瑟琳那刻骨的爱的另一种变态的表现呢?他对临终前的凯瑟琳说过:我爱害了我的人,可是害了你的人呢?我又怎么能够饶恕他?他通过把暴躁、酗酒、怪扈的凯瑟琳的哥哥的财产据为己有,还把凯瑟琳哥哥的儿子哈里顿当佣人。又通过把自己那虚弱不堪的儿子和小凯瑟琳的联姻,把画眉田庄据为己有。他拥有用不完的钱,却不放过少一个子的房租。
进行报复时的希斯克里夫自私自利、孤癖怪扈、暴躁易怒,让人感觉他就是一个让人切齿痛恨的魔鬼。但是无论如何,希斯克里夫那个时代,正处于英国十九世纪中期,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当被剥削者成为剥削者时,希斯克里夫使用统治阶级本身也害怕的残酷无情的手段,来操纵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主人及其下一代。所以希斯克里夫是值得同情的,他的复仇是可以理解的。
故事的结尾还是很让人愉快的:人们经常看到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灵魂在黑夜的旷野上、在山岩底下散步。而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由敌视而变为言归于好、亲亲蜜蜜,而且不久即将举行婚礼。他们的财产和祖业又重新属于他们自己的了。
才华横溢的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在人世间,只停留了短暂的三十年。但是她的这部著作享誉全球。得到了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毛姆和英国著名评论家阿诺、凯特尔的高度赞扬。毛姆说: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的描述出来。
是的,《呼啸山庄》是一部让人宁可不吃饭,不睡觉,一口气就要把它读完的书!
读《呼啸山庄》有感5
呼啸山庄,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湮没的杰出作品,呼啸山庄,唯一一部有着永久艺术魅力的光辉作品。
整个故事的情节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辛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之后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接着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凯蒂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埃德加·林顿。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她的虚荣、无知和愚蠢,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也毁了对她始终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利夫,还差一点坑害了下一代。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凯瑟琳一死,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让我想起了刚刚看的韩剧《魔王》,主人公郑泰成是一个受害者。他生在一个和睦的家庭,虽然父亲很早的去世,可是和母亲,哥哥过的日子很和谐,他们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然而,一次意外哥哥被人故意用刀捅死,母子两人痛不欲生,希望法律为他们求一个公道,可是由于谋害者的家人势力过大,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可以说祸不单行,母亲又发生交通事故离他而去。转眼间,他身边最近的两个亲人就这样走了,只留下他一个人,他对这个世界彻底的失望了,于是,仇恨之心便从心底滋生,疯狂的对伤害他的人进行报复……当然,这部剧的.主旨不是为了批判这个社会,在于希望人们不要过于偏激,应该用一颗平常的心看待社会,否则会害人害己!
这两部剧的主人公的都是值得人同情的。这也让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待身边发生的事,也许你经历了同龄人没有经历的事情,但是不要失望,不要灰心,不要意气用事,换一个角度观察世界,你会发现这个社会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差,也许,你会越来越喜欢它,毕竟,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读《呼啸山庄》有感6
人就是这样一个怪物,明知道自己爱了,却还是那样顽固。
——题记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和复仇的故事。
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带回来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为希思克利夫,他夺去了主人对小主人亨德利及妹妹凯瑟琳的爱。主人死后,亨德利为了报复,把希思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凯瑟琳却和希思克利夫亲密无间,青梅竹马。后来,凯瑟琳受外界影响爱上画眉山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思克利夫愤然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然而此时凯瑟琳已嫁埃德加。希思克利夫为此进行疯狂的报复,通过夺走了亨德利的家财,亨德利本人醉酒而死,儿子哈里敦成为奴仆。希思克利夫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并对她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分娩后死去。十多年后,希思克利夫又施计强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茜嫁给自己将死亡的小儿子小林敦。后来,埃德加和小林敦都死了,希思克利夫最终也把埃德加的家财占为己有。复仇终是得逞了,但是他却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他对她的爱毕竟还是战胜了自己的恨,他并没有胜利的喜悦,而是在茫茫荒原上漫游。
故事到这里,我们无论谁是谁非,只觉无限悲凉与感慨。是谁剥夺了希思克利夫的爱?是什么扭曲了他的人格?
曾经的他只是一个弃婴,成长过程中备受欺凌,孤立无援,在这样的境况下,他唯有忍受,他不奢求其他,只想守护自己与凯瑟琳之间的那份纯真的感情。然而凯瑟琳最后还是背叛了他,和别人在一起——即使她最后想通自己爱的仍是希思克利夫。他不知道的是,在她的那段没有说完的话里,饱含着对他的深深爱恋,他以为是因为自己地位低下,穷困潦倒,她才不选择他,于是他外出打拼,可当他回来后,她早已嫁与他人为妻。
究竟是爱使他疯狂,还是恨使他迷惘。
凯瑟琳说:“我对希思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
她还是爱他的,只是她的愚昧与对金钱地位的迷恋让她认为自己爱上了别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是她,在那个时代,整个社会无不认为“身份为先,金钱至上”,正是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拆散了这一对苦命的恋人。
希思克利夫,这样一个饱受苦难与屈辱的人,他对爱情有至死不渝的渴求,对命运是不屈不挠的抗争。他一生追求虚无缥缈的,触碰不到、抓不住、留不下的东西,尽管他报复极其残忍,可给我的感觉却尽显无限悲凉。
他不曾对凯瑟琳坦白自己的情感,而是用极端相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他一次次地用行动言语来伤害凯瑟琳,他以为她会回来,可是怎么可能呢,人在极端绝望与脆弱的时候需要的不是刺激,而是安慰。久而久之,凯瑟琳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内心的压力下,精神崩溃。她爱希思克利夫,她以为希思克利夫不爱她,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痛心的误会。
凡是有一个人妥协,故事就不会这样发展。
可怎么会呢,人就是这样一个怪物,明知道自己爱了,却还是那样顽固。
“关于她,我不想说什么,也不愿去多想,不过我迫切希望不要见到她,一看到她,就会让我发疯。”
“这整个世界就是部可怕的纪念集,处处提醒我她确实存在过,可我失去了她!”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有过剩的、疯狂的爱,造成毫无原因的恨。
故事的最后,一切归于平静。在希思克利夫不吃不喝的第四天,他凄然死去。
在那紧靠荒原的斜坡上,有三块墓碑。左边是埃德加,中间是凯瑟琳,右边是希思克利夫。
“如今,它已跟附近的坟茔一样平静青绿了——但愿这座坟里的人也睡得一样安稳踏实。”
我想,这大概就是对爱与恨最美的诠释。
——END——
读《呼啸山庄》有感7
起初,我总是把事情做砸了,可老师从来不生气,反而鼓励我继续努力!750字作文你为什么要当一名"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呢。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感受到的是老师那一滴滴的汗水,?同时,军队高层也是支持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的主要力量,他们主张延长在中国的战争,并进一步向亚洲南部进军,从而实现其能源自给的帝国梦想。
《呼啸山庄》里的爱情是那么特别,与至今一来的任何一部小说中塑造的爱情都不一样。这种“埃米莉”式的爱情是那么的真挚,坦率,从来没有半分的扭捏与娇柔做作。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真正的来自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从人的本性中散发出来的。交织在这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赤裸裸,没有半分的禁锢,也从未想到过禁锢。这是人间最真实的情欲写照,埃米莉从未给它套上过那种所谓“文学的外衣”。埃米莉塑造的主人公们,爱的是那么的坚强,超脱出一切,哪怕是生与死的距离。爱之深,痛之切。希斯克里夫的仇恨也是那样的强烈、真实与强大。这种复仇欲望,强大到可以摧毁他周围的一切。复仇之火,烧毁了两个家族的纠葛。凯瑟琳死时,他是那么的痛苦。凯瑟琳带走了他的爱,也带走了他的一切。尽管他还活着,却和死亡无异。他即使是得到了那么多,却还是不足以填补他的失去,他心灵的创伤。因为凯瑟琳死了,他的生活失去了意义。当他如幽灵般在日夜的呼唤着他的爱人的时候,他却也是再也得不到了。他折磨着他人的时候,也无时无刻不把自己伤的体无完肤。他的仇报了,他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财产,然而他却失去了支持自己生存的最后一根支柱,所以,就在这一刻,他死了。
在希斯克里夫以及这一辈的主人公心里,爱永远比恨浓,情感永远凌驾与理智之上,所以,他们很容易疯狂,但是却让人尊敬。他们的下一辈——那种理智胜于情感的爱,较之他们,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逊色的多。埃米莉那种超前的写作手法,加上这奇妙的文学思维,难怪会被别人将这部旷世奇书誉为“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
读《呼啸山庄》有感8
其实,小说中的主人公希克斯利夫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走远。现代社会在物质利益的扭曲之下,很多人丧失了领略爱情的真谛天性 。现实中的爱往往因为一点点小事或者矛盾而离心,越走越远,反而没有希克斯利夫的“那种执着”(希克斯利夫的执着是固执和扭曲)。经常在电视上或者身边听到很多家庭不和睦的故事,今个我要和你离婚,明个你和他分手之类的,往往经不起考验。因为爱转化成仇恨的,最终将尝到仇恨的苦酒。前些天在网上看到因为“小三”杀人的事情,反而没有希克斯利夫的忠贞。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故事的最后,或许我们应该沉思,或许我们应该回味,但我却想为这队苦命的有情人祝福,希望克厉夫与凯瑟林轰轰烈烈,至死不渝的爱情,能在另一个世界里永远的延续下去。
读《呼啸山庄》有感9
今天,我把《呼啸山庄》读完了。在快要结束的两章32、33章的主人公就是卡茜和哈里顿。
这对表兄妹的关系一开始就不好。他们俩总是彼此不断地发生摩擦、冲突和争吵,并且他们俩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他们俩的想法也会不同。后来,卡茜用一本象征着友谊、象征着知识的书使他们和解了。他们学会了相互尊重,就像管家纳利所说的那样:“一个是爱着,只想学会尊重对方;而另一个也是爱着,但只想能获得对方的尊重。”
卡茜真心的帮助哈里顿学习知识,使他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渴求。他渴求知识,他是一个天性善良的人,自从卡茜做了他的导师以后,他就一直勤奋好学。
后来哈里顿和卡茜成为了一对幸福的情侣。
文章的最后使我懂得了:“爱”属于人性的最美好的部分;“恨”是人性被扭曲,是人性的坠落。“恨”想在人间建立起绝对统治,尽管他似乎多么强大,但是是办不到的。只有冲破了仇恨,终于建立起爱情。
我读了32、33章懂得了:我们不能学习卡茜之前不尊重哈里顿的行为,而更加应该学习卡茜之后尊重他人的表现,不管是什么人都应该去尊重他。
读《呼啸山庄》有感10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一生惟一的一部小说。我读的是成维安的译本。
感谢此书的作者及译者为读者奉上的心灵盛宴!整整三天,我静心随文字“游走”于《呼啸山庄》,心情随故事跌宕起伏。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我个人认为这是真正的悲剧作品。小说以管家丁奈莉太太讲述呼啸山庄的变迁为主线,向世人展示了一曲缠绵而纠结的爱情悲剧。
我为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扼腕叹息,也深深折服于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无论是描述,还是故事脉络方面,都使我获益匪浅。
故事从呼啸山庄老主人恩萧捡回一个吉卜赛弃婴希斯克利夫说起。小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和辛雷登兄妹一起长大,老恩萧怜爱弃婴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孩子,哥哥辛雷登却从小就非常讨厌希斯克利夫,随着呼啸山庄主人老恩萧的离世,失去庇护的希斯克利夫常常受到新主人辛雷登的欺负。而希斯克利夫和妹妹凯瑟琳在性格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两人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各自的翻版,他们无视身份的悬殊,彼此深刻认同,并深爱。
只可惜,两个人热烈深沉的爱没有修成正果,当凯瑟琳决定嫁给画眉田庄的林顿时,希斯克利夫负气出走……从两人纯洁的感情出发,凯瑟琳无疑是深爱希斯克利夫的,“世上每一个林顿都可以消失,但我绝不会放弃希斯克利夫,可是,嫁给希斯克利夫会降低我的身份,我们就得做乞丐……”作者艾米丽·勃朗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细腻对人性无情揭露的同时,又对爱情进行了深刻的诠释:“我对林顿的爱就好比林中的树叶,在冬天草木枯萎的时候,叶子会在时光中蜕变。而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就像树下亘古不变的岩石,尽管他带给我的愉悦并不多,可是这点愉悦已经足够。”(决定嫁给林顿之前,凯瑟琳说)
当爱情与生活无法统一时,感情悲剧无法避免——当希斯克利夫再次回到呼啸山庄时,所有人的平静生活被打破。冷酷的希斯克利夫一步步开始他的疯狂复仇计划。他清楚当年令他爱情失败的原因是缺乏财富与地位,于是,他拼命挤进那个曾经抛弃过他的社会阶层,最终他成功了,他不光富有,还成功夺得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因为他的疯狂报复,他先后害死了自己的妻子(林顿先生的妹妹)、凯瑟琳的胞兄辛雷登、还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小林顿。为了把画眉田庄的财产归于自己名下,他甚至不惜逼自己的儿子临死前娶凯瑟琳的女儿为妻。
他的复仇计划打破了心上人凯瑟琳平静的生活,加速了她的死亡。令人惋惜的是,凯瑟琳的死并未换来矛盾的化解和宽恕之心,反而使得希斯克利夫的暴力变本加厉,他的爱更加扭曲,变成了更加残酷的恨……匠心独具的作者让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计划一步步得逞,但是,复仇的胜利,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的满足与愉悦,相反,他的生活失去了目标,陷入更深的绝望与迷惘中……书中令人嘘唏的惨淡结局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宽恕与理解,才能重筑希望人生,复仇的怒火,往往毁灭别人也灼伤自己。
仇恨只能带来更深的伤害——在生命终结之前,希斯克利夫才清醒意识到,一切都是虚空,复仇没有任何意义。他处心积虑、丧心病狂的复仇从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快乐,相反,让他众叛亲离,他的步步得手都导致他走向更深的毁灭。当他如愿达到一切复仇目的时,就连管家丁奈莉太太都同情他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你应该为你所做的伤天害理的事进行忏悔,你在歧途上走得太远了……”随着希斯克利夫孤独地死去,曾经轰轰烈烈的的爱恨情仇都化为乌有,呼啸山庄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从头至尾,我对冷酷的希斯克利夫既恨又怜,复仇的火焰使他泯灭人性丧失理智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疯子。我常常为他令人发指的复仇行为愤慨不已,他可以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当成复仇工具,置亲生骨肉小林顿的死活不顾,为了复仇,他干的荒唐坏事真是太多了……天才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在《呼啸山庄》成功刻画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希斯克利夫的冷酷无情、凯瑟琳的率真奔放、埃德加的软弱保守、凯蒂的善良勇敢、小林顿的懦弱自私、约瑟夫的自私虚伪、辛雷登的自以为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字里行间呼之欲出。
《呼啸山庄》一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女管家丁奈莉太太。在呼啸山庄她算不上主要角色,且低位地下,可她是唯一令人忽视身份等级的人物。她头脑灵活,善良机智。自始至终,她都恪尽职守,竭尽全力保护着两代主人。尽管谁也无法阻止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计划,她却怀着一颗善良之心,为所有不幸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小主人凯蒂失去所有的亲人后,她甚至计划搭一间茅草屋与小主人相依为命。她痛恨希斯克利夫的所作所为,她常常冒着危险顶撞他与他作对。在那些绝望而疯狂的日子里,整个山庄,只有她敢于警醒那个失去理智的魔鬼。众叛亲离的希斯克利夫死后,她又成了为数不多的送葬人之一……她是忠实的奴仆,又亲眼见证了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的变迁与兴衰,在她面前,就连丧心病狂的希斯克利夫最终也不得不对自己坚定的复仇心理产生困惑——管家丁太太的善良与博爱,像一束不灭的火焰,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闪耀着动人的光辉,这宝石般的希望之光,透过岁月的烟尘,使今天的我透过馥郁的书香,再一次折服于人性的光辉……
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思想艺术方面,《呼啸山庄》都不愧是世界名著中的优秀作品。
读《呼啸山庄》有感11
“我对埃德加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在冬天变化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变化成叶子;我对希刺克厉夫的爱则像树下而永恒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是必需的,永久的。”当我读艾米莉·勃朗行的《呼啸山庄》后,深深地被这段话所吸引,感受到了作者猛烈的情感,感受到了男女主人公激荡着的感情
小说描写的是错综复杂的人际矛盾,主要是围绕弃儿希刺克厉夫报复展开的,而作者是用激越的诗情,独辟蹊径的构思来处理这爱情和复仇的题材的。
巨著除了文字外,更是揪人心肺的情感,那是人对不平等的强烈的报复,没有谁是谁非,有的只是斑斑的血和泪,黑暗和火焰。
希刺克厉夫是书中的主人公,是倍受谴责和争议的一个人物,历来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反抗资产阶级社会的英雄,也有人把他斥为恶魔。在我看来,他无疑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而非疯狂报复的恶魔,他是海底深处最坚硬的礁石,忍耐得越久就反抗得越厉害。
勿庸置疑,希刺克厉夫所处的那个社会是一个阶级对立,冷酷无情的社会。所有的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眼镜去看待周围的人,这种不平等就像我们所必需的空气一样,我们虽然看不见,但它却时时刻刻地存在着,纵观希刺克厉夫的一生,他的爱和恨,复仇跟死亡,无不渗透出斑斑血泪,无不犁刻着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印迹。他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文明”社会的受害者,又是自己疯狂复仇结果的受害者。在他完成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后,希刺克厉夫却并未感到满足,反而觉得空虚寂寞。从哈里顿身上,希刺克厉夫望见自己昔日的影子;从哈里顿和小凯蒂的眼神中,他联想到了凯瑟琳鬼魂的呼唤,这使他终日不得安宁。终于,他离开了人世,去寻找与凯瑟琳鬼魂重逢的欢愉。
《呼啸山庄》中另一个贯穿全书的关键人物就是凯瑟琳。她既是希刺克厉夫受虐待的非人生活的见证人,也是资本主义虚假文明的受害者。她把粗犷、阴沉的呼啸山庄和幽美、安谧的画眉山庄,把自己一代和下一代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凯瑟琳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她没有在暴力面前低头,却经不起金钱、门第的引诱,背叛了自己为之骄傲的爱情。她的反抗、背叛、悔恨和死亡,集中地提示出道貌岸然的资产阶级文明道德的残酷性和虚伪性。
而书中的老恩萧无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想营造一种平等。他想把自己的爱多给予那些可怜的人。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对于一个捡来的孩子如此关怀,甚至甚于他自己的孩子,他是多么喜欢希刺克厉夫,不想让他受到一点点伤害,倡他又能保护他多久呢?他明明知道希刺克厉夫在他死后会受到伤害,可是,他又能怎样呢?对于这一切的一切,他都无能为力。
《呼啸山庄》——这其中猛烈的爱和憎似狂风呼啸,扑面而来,辛酸、泪水……无不蕴藏于其中。读罢之余,我不禁要思考,我们该拿什么去拯救他们,拯救凯瑟琳,拯救希刺克厉夫,拯救那黑暗中的泪?
【读《呼啸山庄》有感】相关文章:
读呼啸山庄有感作文2000字09-11
读《魔戒》有感04-11
读《自信》有感04-07
读《鲁滨逊》有感04-06
读《童年》有感12-08
读《范仲淹》有感11-04
读蝶恋花有感09-28
读《坛经》有感03-23
读《冰心》有感01-27
读林清玄有感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