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集读后感

时间:2020-12-08 13:43: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阿城集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阿城集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阿城集读后感

  阿城集读后感1

  在这本《阿城精选集》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树王》。

  这篇《树王》讲述了农村里一个与大自然相依为命,试图千方百计保护树王的肖疙瘩,在无法营救即将被砍的“树王”时因病而死。整个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知识分子下乡,整个社会不安,宣扬着破四旧,而文中的这棵被误会成树王的树,同样被人们认为是封建迷信,不知有多少岁的老树就这么被毁于一旦。

  这也不免让人思考,这“树王”真的应该砍掉吗?其实是不应该的,在文章的最后,其实也并没有写到知青们将树砍伐后究竟用来做了什么,但在最后知青们在山上放火将一只麂子活活烧死,依旧让人觉得触目惊心。知青们以为砍掉了大树就可以破除迷信,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干了件大好事,其实不然,他们最终破坏的是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不仅仅是呼吁人们保护自然,还有文革带来的思想的禁锢,文革时期的人们一味的追捧着最高领导人,却不曾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善是恶,下乡的知青们对上级的命令绝对服从,城里的红卫兵将古迹文物、知识分子的性命毫不留情的摧毁,甚至得意洋洋的去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光荣战绩”,这无不令人心寒。

  文中的那棵树王是树王肖疙瘩心灵的寄托,在所有人喊着“毛主席万岁”时唯一的寄托。他千方百计地阻止别人砍树王,甚至拿自己的生命作威胁,但最后没挽救住那棵大树。用肖疙瘩的话说,要留住这棵树,证明老天爷干过的事。倾尽全力只为救下树的肖疙瘩,最终也只能看着知青们在砍倒的'树桩上写下“我们是未来”。肖疙瘩经过几天变苍老了许多,最后竟然一病不起,直至死去。可能只有文中在最后,人们听从他的遗嘱,将他葬在巨树地下,与他心爱的树长眠共栖,对于肖疙瘩来说,这可能是那时最好的结局。

  虽然这篇《树王》没有过多的人物没有什么特别华丽的句子,但对于肖疙瘩等不被现实的泥石流所淹没,坚持自我的人,值得敬佩。文中所写的不仅仅是文革,更我们所处的现在,但如何改变结局,这值得我们深思。

  阿城集读后感2

  闲来翻开一本搁置在身侧的书,随意看了几页便不可自拔,一页又一页薄薄的纸张翻过,待到窗外月儿高挂,看至最后一页的我又将书翻了个面,一行楷书安然卧在书的右上侧,原来是《阿城精选集》。

  这本书由小说和散文组成。在小说部分阿城皆以朴实的语言从“我”的角度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散文部分阿城则展现了自己的思想。在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树王》这一篇,知青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需要将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砍掉,生产队中就涌现了两种代表不同立场的人,一个是肖疙瘩,一个是李立。

  肖疙瘩在眼睁睁瞧着大树将要被砍时,他义无反顾地指着自己的胸口说:“学生,我说过了,这里。”大树是肖疙瘩的命啊!为了大树不被砍伐他宁愿豁出自己的性命,那简明却有力的话深深地扎到了我的心底,肖疙瘩该是多么的心痛啊,那棵似一擎天伞的大树,在阳光下密密层层的树叶透过星星点点的.阳光,而这棵树却要被砍了,这棵树要倒在它生长了这么多年的土地上,倒在它庇护着的人类手上!而李立却对大树的“生死”不以为然,面对肖疙瘩的话,他竟说:“这棵树就是要砍倒!它占了这么多地方。这些地方完全可以用来种有用的树!”我忽的感觉有些心寒,是啊,大树占了许多地方,可大树的好处却有许多啊!就像前几十年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农民们将山林里的树大片大片的砍掉,在扩大了耕地面积的同时也带来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大自然是我们的生生不息的家园,我们要热爱并保护它!

  最后,大树还是倒下了,肖疙瘩也病倒了,肖疙瘩去世后葬在大树生长的地方,在他的下葬处长出了白花,像肢体被砍伤露出的白白的骨。我知道,肖疙瘩的灵魂仍牵挂着大树,仍爱着大树,仍痛惜那大树的累累伤痕。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自然庇护着人类,人类保护着自然。

【阿城集读后感】相关文章:

哈尔滨阿城区高中有哪些03-23

《李清照集》读后感12-17

伊索寓言集读后感03-22

《李清照集校注》读后感08-02

飞鸟集读后感范文04-06

飞鸟集英文读后感08-07

飞鸟集英语读后感08-31

飞鸟集读后感作文04-06

飞鸟集读后感20篇03-25

飞鸟集读后感900字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