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读后感

时间:2020-12-30 11:58: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有关孔子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孔子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孔子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孔子读后感1

  这本书讲了孔子当时已经成名,所以他周游列国,到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有一天,他碰到三个小孩挡住了他的去路。当孔子问他们为什么不让路时,一个叫项橐的小孩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对项橐产生了兴趣,一连问了他几个问题。项橐都对答如流。而项橐提出的问题,却让孔子无言以对。孔子被项橐深深折服,愿为项橐的弟子。从此,项橐一举成名!孔子的精神也被天下人所称道……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感到,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任何人都会有他(她)的看家本领。正如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比如我的奶奶吧,她才上过一年小学,所以,当我问她作业的时候,她总是傻乎乎地反问我:“这些字怎么读啊?”而这时候,我就会嘲笑她了。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她也是一个专家。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咳嗽和鼻涕一起来访,去医院打了几次吊针都不见效。当爸爸妈妈无可奈何之际,奶奶来到了。她见了我这副样子,立刻从她的“百药箱”中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然后都放进锅里,熬了一个多小时,一碗稠稠的,黑黑的,看起来十分难喝的东西放在了我面前。她软硬兼施地逼我喝了这碗茶,神奇的是,喝完后,睡了一觉,咳嗽与鼻涕竟跟我说再见了!自此以后,奶奶就被我们封为“凉茶专家”了!所以说啊,我们周围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该虚心、不耻下问地向周围的人学习!

  连孔子这么有名的人都能拜师,那我们呢?

  孔子读后感2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几本课外读物,其中一本是《孔子》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教育了我。

  在书中,我了解到:孔丘的父亲叔梁纥有9个女儿,还有一个儿子,叫做孟皮,可他的脚有些毛病,所以叔梁纥不太满意,他决定再去外求亲。后来他父亲和颜大人的女儿颜征结婚生下了孔子,渐渐的孔丘到了三岁,他聪慧过人,又活泼机灵。可就在这年十月,叔梁纥离开了人世。颜征对孔丘说:“孩子,娘是为你而活着的。”说罢,向曲阜城走去。在曼夫娘的帮助下,他们在曼夫娘家旁边住下了。曼夫经常带孔丘去教堂看祭祀,孔丘一回来就向妈妈问这问那,颜征看孔丘如此好学,就说:“孔丘,娘一天给你讲一个故事,你要记住才行,好不好。”孔丘高兴地直拍手。一天中午,孔丘要求妈妈教他读书写字,颜征十分高兴,只用了半天的工夫就学会了200个生字。又爱上了ㄍ易》学,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成为了大学问家。可孔丘觉得依然不够,就驾起马车,来到了洛阳,找到了老子,用了半年的时间,终于学富一车,回到了家乡,并开了一家私塾,专门教学。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孔丘虽然丑,可他却并不自卑,甚至比正常人更好学;更勤奋;更加的聪慧,并且他还十分的谦虚,虽然他聪慧过人,还满腹经纶,可他依然要千里迢迢的去洛阳拜师学艺。小时候在家里就帮妈妈烧火,洗衣,做饭,到了晚上,还和妈妈一起编草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向孔丘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听老师的话,学习多动脑筋,回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认真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多读书多学习做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

  孔子读后感3

  有幸读了《孔子传记》,让我对孔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两千多年来,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直深受尊崇。他不仅栖身于先贤的典籍之中,端坐于官方的庙堂之上,更是牢牢地存在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里。为什么?我想,关键在于他是——

  中华文化的代表,

  民族精神的化身,

  和谐社会的象征。

  孔子一生,最重要的业绩是: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崭新格局;创立儒家学说,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脉;整理典籍,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播居功至伟。他是人类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对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持续两千余年而不灭的伟大先哲之一。因此,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孔子历经沧桑,饱尝忧患,却始终坚持对清平政治的追求,对苛政暴君的批判,对传统美德的固守。他宏毅坚韧的人格、“仁者爱人”的胸怀、好学不倦的品质、见贤思齐的襟抱、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事原则、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堪称我们民族精神的化身。

  孔子生活的时代,战争频仍,礼崩乐坏,社会矛盾尖锐,诚信受到挑战。在这世事变幻无常,变革与创新并存的时代,有的人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有的人佯狂避世,明哲保身;孔子却以罕见的担当精神,周游列国,广收门徒,大力宣扬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施政原则、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际关系。尽管他的思想中有空想的成分,但可以说,他不懈追求大同世界的一生,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渴望正义与公理,向往和谐社会的象征。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自己的需要,为孔子加上一个又一个神圣的光环,把他抬到吓人的高位;后世的一些理学家又不断地附会甚至扭曲他的学说,把他神化为高高在上、面目严峻的儒家教主。但从《论语》等早期文献中,我们看到的孔子,却是一个宽厚仁爱的长者,一个雍容大度的君子,一个通情达理的老师,一个可亲可敬的老先生。

  ——他是哲人,却充满了生活情趣,决非那种不食人间烟火,只知玄思默想的象牙塔中人。

  ——他是圣人,却是来自民间,由长期实践而博学多能,由平凡而超凡入圣,决非那种天生神圣、远离尘世的怪异角色。

  ——他是伟人,却是在教书育人、反思历史、传播文化的漫长经历中成就了空前的伟业,决非那种平民大众无法理解,只能顶礼膜拜的大人物。

  这样的孔子,洋溢着人间气息,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的广博学识和伟大成就,后人固然难以企及,却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可以产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愿望。他的言行举止,已经跨越千年历史,还将继续跨越时代,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让后人效法、学习,在点点滴滴的实践中逐步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文明水平。

  不管历代统治者曾经给他多少头衔,我们记住的孔子,就是万世师表!

  想想孔子的修己安民,为政者可以深长思之。

  想想孔子的诲人不倦,为师者可以反躬自省。

  想想孔子的见利思义,为商者可以扪心自问……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人间孔子”。他的形象,既是庄重祥和的,又是和善可亲的。这样的形象,既是历史人物孔子精神气质的外化,又是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代表。他将随时激励我们,伴随我们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看完了孔子传记,让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学者,一个教师,一个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正直社会活动家。承认这些并不会让孔子的思想趋于黯淡,反而找到了他的定位。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位真正的学者,教育家。他第一次系统的整理了周朝以来朝廷与民间的礼制文化精华的学者,是中国历史开拓性的人物。第一次把教师作为一个伟大的职业区分于“神职”或者“官职”,这一点西方的耶稣等人皆没有做到,因为他们不是学者,而是神职或者官职。他同时也是第一次把“正直”与“仁爱”这些文明社会构成的基础思想系统化的人。

  孔子读后感4

  人们都知道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有许多人都读过孔子的作品。人们佩服孔子的学问,也尊重他的品行。我也读过关于孔子的故事,就是《孔子拜师》。

  《孔子拜师》说的是孔子去曲阜拜老子为师的故事。虽然研究学问孔子不比老子差,可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所以就去拜老子为师。老子也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我读了这篇文章,很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品行,也知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想:我要向孔子学习,学会有很好的品行和学问。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要谦虚的多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绝不能骄傲。

  以前我上课有时有一点开小差,写字马虎,阅读不认真,读了《孔子拜师》以后,我决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有人帮我指出时,我要虚心接受,不能再动不动就不耐烦。

  老师教育我们很辛苦,她的心思全部花在我们身上,像老子一样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学习,做个好学生。

  从现在开始,我要认真学习,长大了也像孔子一样,做个远近闻名的老师。

  孔子读后感5

  老子教导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是很注重德行的,但他们的容貌看起来会有些愚钝。老子所说的“愚”,“不是智慧的缺乏,而且智慧的‘收藏’,不是智慧的不足,而是智慧的收敛,不是智慧的麻木,而是智慧的蛰伏。”

  比如,在街上发现了一个鼓鼓的钱包。有的人可能会说,今天运气太好了,拿着这些钱去吃点儿好吃的吧。这样的人会觉得自己很聪明、运气很好。但这件事有其他的做法,可以捡起钱包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会根据钱包里的身份证明来锁定失主。还有一种做法是,路不拾遗。有钱不捡,貌似很蠢笨,但细想开来,倘若每个人都能有君子的德行,对路上的钱包路不拾遗,那即使过一天、一个星期,哪怕过一个月,失主沿路寻找,就一定能找到丢失的、没有被动过的钱包。如果每个人都因德而愚,世界会不会更多一些美好,更多一些信任,更多一些明媚。

  有一个大家都听过的故事,国王发了一些种子让孩子们种花,谁种的花最美,就选谁当继承人,到国王约定好的日子后,孩子们怀抱各种美丽的花,只有一个孩子手捧空花盆,而最终国王选了他当继承人,因为分发的那些种子都是煮熟的,根本种不出花。空花盆孩子老老实实播种照料国王给的种子,看上去是那么愚笨,但他诚信踏实的德行赢得了国王的信任。那么,到底是努力捧来美丽花朵的孩子更有智慧,还是空花盆孩子更有智慧?

  在学习中,我为了在短时间内把作业完成,会应付着写,还想着自己好聪明,糊弄了老师,得出空闲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但其实我欺骗了自己,考试会令我原形毕露。小聪明终究不能称之为智慧。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君子德行的人,不在意别人眼中愚钝的自己,做正确的事,以君子德行要求自己,收敛智慧,蛰伏智慧,收藏智慧。

【有关孔子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孔子改错的故事阅读03-13

有关孔子的名言名句01-14

与孔子有关的历史典故11-11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通用15篇)12-29

有关《文化苦旅》读后感通用范文3篇03-10

孔子名言01-22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通用5篇)02-23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通用7篇)02-06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通用14篇)03-07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通用8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