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书籍读后感

时间:2022-09-29 14:38:4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创新创业书籍读后感范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书籍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新创业书籍读后感范文

  创新创业书籍读后感 篇1

  阅读这本书在我来说并不容易,因为作者观点让我极不舒服,书中所讲应对危机的方法与我所理解的商业伦理规则相悖,在我出差半个月的时间里,此书让我反复读了三遍,这是一个和作者较劲的过程,我没法以一种空的状态去接纳他的观点。我深深认同一句话: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在我看来,作者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他的很多决策是非常自私、独断专行,并且对下属员工是不负责任的,他最被业界称道的危机处理方式,无非是融资和转卖而已。

  本·霍洛维茨不管从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创业的角度,他似乎并不是乔布斯那样的技术和营销天才,也不是Facebook的扎克伯格那样成功的运营和管理专家。

  让我们先来看看本·霍洛维兹的经历:他创业的第一家公司loudcloud,成立刚九个月,正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互联网泡沫在全球范围内破灭,从2000年3月10日到4月这一个月时间内,纳斯达克指数从峰值5048点跌破1200点以下,跌幅达到80%,公司虽然完成了1.2亿美元的C轮投资,但是在如此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公司的销售额极其糟糕却同时又在极速膨胀,在短短不到18个月的时间内从十几人的小公司膨胀到600人,资金链断裂,因此不得不通过尴尬的上市凑集到1.625亿美元,暂时度过难关,因为公司运营的持续低迷,作者把该公司以63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EDS公司,并创建第二家公司opsware,该公司持续经营五年,在经历数次危机后以16.5亿美元现金卖给惠普公司。

  以上就是本·霍洛维兹创建实体公司的全部履历,目前他的角色是风险投资人和企业管理导师。

  严格的说,作者本·霍洛维兹只是前后创建了两家并不太成功的公司(loudcloud、opsware),而且公司的结局都是以匆匆转手卖出了事,那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让Facebook的扎克伯格推崇为“硅谷年轻企业家的管理导师、乃至全球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这事儿得反过来思考,如何把一个危机重重、濒临破产的公司包装得前景无限美好,去说服并吸引那些在资本市场上身经百战、慧眼如炬的投资者和买家,这就需要真功夫了,所以,在唱多和抛仓的时机和节奏把握上,本·霍洛维兹简直就是一个狡黠的战略大师,恰恰是我所抵触的`这些决策,彰显了他作为领导者的杰出能力,即在越来越艰难被动的环境中,通过系列运作,能让公司的估值反而逆势上涨,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使公司脱困——至少把烫手山芋扔出去了。他似乎深谙麦克阿瑟在太平洋岛屿作战时的“蛙跳”战术,即绝不苛求企业运营的基本面平稳,绕开绩效评价和盈利目标,唯一的战略目标就是企业的价值最大化:通过融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以期做高估值。

  正是这种简单粗暴而且快捷有效的盈利模式能够让投资者和买家马上看到增值变现的愿景,让他像一个攀岩者那样,踩踏着自己创建的公司,经过几个惊险的跳跃,登上了硅谷的顶峰,成就了他的江湖地位。

  但也恰恰是这本书吸引我们的地方,本·霍洛维茨就像金庸笔下的韦小宝:每次都在企业几乎无路可走的时候又刚刚好的起死回生,他似乎没有经营一个伟大的企业,但他带领他们团队度过了一场又一场的真正危机。

  此书在中国热销,是因为中西方创业理念、经营方式及对企业创始人的认知差异而引起的反思,理由如下:

  第一,不再抱守做百年老店的创业理念,当马云还在为阿里巴巴距离102年的目标还差多少年而计算的时候,硅谷的企业家似乎缺少所谓“情怀”,他们像炒股一样,融资创业,等炒到高位的时候把公司卖出,目前百年老店已不是创业者的第一选择,在新新人类中,他所掌控的企业只是一个成就其个人职业梦想的工具和载体,只要能卖到足够的价钱,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创立的公司卖掉变现,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利益最大化。

  第二,与中国传统的商业道德相违背,本·霍洛维茨的经营诀窍似乎是不断以新的问题来掩盖旧的问题,资金链断裂就融资,融资失败就上市,上市后濒临破产就做大估值,寻找下家卖出去,在经营不下去loudcloud公司时,他几乎瞒着所有人,偷偷剥离原loudcloud公司的优良资产opsware,这虽然没有违背商业法则,但也绝不光明正大。

  第三,经营理念是唯目的论,在本的职业生涯中,有令人感到温情的一面,比如他对所收购的tangram公司的cfo约翰内利支付了不菲的医药费,虽然这个费用他的公司是没有必要负担的,但大部分时间,本的工作都是在冷冰冰的增减核算中,目的就是为了公司能够可持续发展,对大可能地保证绝大多数员工利益,如哈耶克所言,商业才是最大的公益,所以本解雇员工裁减高管毫不留情,在商言商,在商业法则中,理性、契约和感性、义气是背道而驰的。这与中国“先做人,再做事”的从商理念完全不同。

  第四,企业领袖的角色定位就仅仅是台前操盘者,本书中,本·霍洛维兹虽然是一个领导者,但他所讲述个人意志和独立决策的内容很少,书中绝大篇幅是在讲述他与团队沟通和协作的过程,这跟中国的企业领导人不同,在中国,大众往往是把企业和领导人划等号,比如阿里巴巴代表马云,腾讯就是马化腾,一提联想马上就能联想到柳传志……在我看来,本·霍洛维兹成功的最关键之处,在于他一直维系着一个精英团队——这也说明了他跟对人和选对人的水平有多高:他有一位好的股东——比尔·坎贝尔,在每一个重大决策中承担了他精神教父的角色;他有一位好的合伙人——马克·安德森,没有这位网景公司的缔造者,根本就没有他后来的一切;他有一位好的销售主管——马克·克兰尼,这位营销天才就像艾森豪威尔手下的巴顿,本只需给他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他就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城拔寨,所向无敌。

  通观全书,我认为作者还不能算作一个能与安迪·格鲁夫或杰克·韦尔奇比肩的管理学专家,遑论像德鲁克那样的大师了,伟大的企业领袖一定会用一个伟大的企业为其背书证明,但本·霍洛维兹他没有!他只是一个手段高超灵活的公司操盘手而已。

  最后说一下,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这书名真是太赞了,让我不由自主反复琢磨,本的聪明,从他玩弄语言的逻辑游戏中也可见一斑。

  创新创业书籍读后感 篇2

  这是一本给创业者,特别是创业CEO读的书,作者本·霍洛维茨将自己在创业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后来者。

  我还不是创业者,所以书中大部分的内容我是没有体会的,只有三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一对一沟通”。

  一对一沟通是指管理人员和员工定期的面对面进行单独沟通。沟通应该以员工为中心,谈论的话题可以涵盖很多方面,包括工作上的困难,精彩绝伦的想法,郁结已久的焦虑等等。这些都会通过这种交流形式传达到能够解决它们的人那里。

  二、好公司和坏公司的区别。

  在工作环境好的公司,员工可以专心工作,相信只要工作出色,公司和他们个人都会受益。在这样的公司里工作才会有真正的快乐。每个人早上一睁开眼就知道自己自己所做的工作高效有用,会使公司和自己都发生改变,这会令他们在工作中既动力十足,又有满足感。

  而在工作环境差的公司,人们会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捍卫自己的利益、阻止明争暗斗,以及改善不完善的工作流程上。他们甚至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因此就不可能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完成工作。荒唐的是,即使他们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超长时间完成了工作却不知道这对公司或他们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什么意义。更不幸的是,当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告诉管理者自己的境遇有多么糟糕时,那些管理者首先会否认问题的存在,接着为现状进行辩护,然后就将问题搁置一边。

  三、企业文化的`作用。

  我一直以为企业文化似乎是一个很玄又很虚的东西,就像我们从小喊的口号一样,没法落在实地。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不一样的看法。用一句话来概括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它能:

  让企业独树一帜。

  保证重要的生产标准得以贯彻。

  挑选出有助于实行公司目标的员工。

  凭借充满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可以让员工们心甘情愿的为公司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心血于汗水。而创新的企业文化,可以鼓励员工快速行动,打破常规。

  如果有机会成为CEO或者管理者,再来看这本书,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创新创业书籍读后感 篇3

  翻了一下星巴克股价,从金融危机的2008年最低的4美金,到今天的57美元,八年的时间上涨了10倍。最近读舒尔茨的《将心注入》,讲述了这个十倍股CEO如何从0到1。在这本书中,舒尔茨探讨了一个消费品的产品、体验以及品牌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一个企业,在不以利润为本的情况下,如何还能做成一个全球的品牌。

  重新定义咖啡:体验而不是咖啡豆零售

  我接过咖啡喝了一小口,一股浓烈的味道滑过我的舌头。喝了三口,杯子里的咖啡就没了,但我还能感觉到它的暖意和力量。

  这是1983年,已在星巴克工作一年的舒尔茨去意大利出差时,在米兰当地一家咖啡馆的体验。在米兰,舒尔茨看到了休闲和生活对于人生的意义所在。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明白工作的意义。而舒尔茨喝的咖啡:手工调制的卡布奇诺,上面浮着一层有人的白色乳沫。这种浓缩咖啡是舒尔茨在美国从来没有体验过的。1983年,仅米兰一地,就有1500家咖啡馆,意大利有20万家咖啡馆。在小型咖啡馆,老板一遍调制咖啡,一遍和顾客聊着、笑着。氛围惬意。

  星巴克错失的正是这一点!完全错失了!

  舒尔茨意识到,咖啡馆的线下体验,才是真正的吸引力以及一种纽带关系。把喜欢咖啡的人们聚在一起,而不是买咖啡豆回家里。在意大利,咖啡喝咖啡馆以及是生活的一个方面,而星巴克显然忽略了咖啡事业的真正意义。舒尔茨说,意大利的体验,就像一道闪电,直穿心灵,全身都为之震撼。因为过去的星巴克,为顾客提供的只是优质的咖啡豆,并没有提供一杯杯香浓的咖啡。从固态的商品到精神的服务,星巴克离意大利的咖啡精神还差一大截。

  如果把意大利的咖啡文化移植到星巴克,或许会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伟大体验。舒尔茨在米兰待了一周后,决心把意大利的浓缩咖啡浪漫情怀带到西雅图。

  舒尔茨对星巴克的这段改变,我觉得是真正颠覆性的。可以说,舒尔茨重新定义了星巴克的卖点:卖体验而不是咖啡豆。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香醇的咖啡豆,还有彼此的交流。而舒尔茨的角色,可以说是星巴克的超级产品经理。比如新鲜的烘焙原粒咖啡豆。星巴克把提供优质的咖啡豆,作为公司的精神遗产。舒尔茨在投入星巴克时,烘焙都专心学习。舒尔茨可以通过机器里的噼啪声,来检视咖啡豆的颜色,分辨出不同品种咖啡的微妙颜色。

  首席产品官的舒尔茨,通过意大利的咖啡馆旅程,让星巴克从一个咖啡豆零售店,变成了一个品味咖啡的交流空间。星巴克花了15年才是优质咖啡流行起来,使意大利这种浓缩咖啡被人接受,只花了5年。

  每一次与顾客的接触,都是加深品牌我们不是靠咖啡做人的生意,而是靠人做咖啡的生意。

  在星巴克的理念中,顾客之所以找上门,主要有三点:咖啡的'因素、人的因素、感觉因素。从零食店开始,星巴克就精挑细选全世界的优质咖啡豆,并且把每一个品种都烘焙出特有的味道。而一杯咖啡中98%是水,水如果不好,会把优质的咖啡豆毁了。星巴克的每个门店柜台的后面,都有专门安装的水过滤装置。每个地区和门店,星巴克都能稳定保持咖啡的品质。

  舒尔茨认为,员工在接待顾客时,需要把咖啡的知识和星巴克的激情传递给顾客。所以,星巴克在招聘中,重要的一点是:聘用高素质的人才。服务人员,需要用星巴克的热情影响顾客。而要把星巴克全球的服务人员标准化,大量的培训是必须的。星巴克对每一个新入职员工,会进行24小时的训练课程。之后,会学习注入咖啡知识、如何烹煮一杯完美的咖啡、顾客服务技巧这些课程。

  甚至,星巴克还训练咖啡师怎么用眼神跟顾客接触。

  感觉的因素,星巴克一直被称为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在舒尔茨定义的星巴克空间中,门店需要洋溢一种星巴克式的体验:空松、时尚、惬意以及独具风格的优雅。在这样的空间中,顾客可以缓解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或是抚慰心情,或是休闲小憩片刻。核心的追求就是:让顾问觉得来着很值。在营造环境氛围上,星巴克丝毫不亚于对咖啡质量的关照。

  同时,经过精心营造的环境,会再次传导到品牌上。因为门店是最好的品牌。顾客在店里所有看到的、问到的、听到的,或者品尝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助于加深品牌印象。几乎所有的顾客走进星巴克,首先问到的都是咖啡香。因为咖啡很容易吸收其他气味,所以星巴克很多年一直禁止在店里吸烟。并且也不出售五香肉片、汤羹等卤制品。

  星巴克只有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问到的只有咖啡香。

  在门店的商品摆放上,星巴克会将生咖啡豆放到金属槽里,这样会让顾客产生好奇,引发提问。

  而随着企业的发展,星巴克逐渐需要一位专门的品牌事物专家。1995年,星巴克挖来了耐克的广告总监斯科特 贝伯瑞。在耐克,他创造了just do it的slogan。星巴克从一个专注咖啡质量的公司,逐渐把自己往一个伟大的品牌商靠拢。

  舒尔茨,平民出身,从加入星巴克的那一天,就把对咖啡的激情转化为事业。不管是烘焙咖啡豆还是引入意大利的咖啡屋。舒尔茨一直都在跟随内心。舒尔茨在最后一章《跟着心灵前行》中说,星巴克的使命就是将优质咖啡的福音带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而在价值观上,星巴克并不追求利润第一,而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品牌。星巴克把员工叫做合作伙伴。即使是兼职员工,星巴克也为每个人购买社会保险。把心交给合作伙伴,顾客感受到这些,会给予同样的回应。

  成功不应该由金钱衡量,应该关注的是你以何种方式达到目的,你的终极目标定于何处。

【创新创业书籍读后感】相关文章:

创新创业书籍读后感(精选5篇)03-09

创新,创业的动力01-27

创新创业的句子11-02

创新创业的作文09-20

创新创业口号01-01

创新创业的感悟07-26

创新创业的口号01-06

创业创新讲座心得01-13

创新创业宣传口号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