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失忆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化失忆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不能全部记住,起码要了解一点遗忘的东西”,这是读完该书留在心底的一句话。本书作者克莱夫·詹姆斯用了四十年时间完成了这部介绍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独出机杼的核心纲要”,由百篇历史人物评论组成,从阿赫玛托娃(A)到茨威格(Z)。作者提醒人们,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人文主义若要在新世纪得以留存,继承者们就不能放弃对过去的记忆。本书试图召回、感知和审视二十世纪动荡的精神生活,捕捉“一场盛大对话的边角”,以此抵抗遗忘,并重新建立联结。
《文化失忆》最能引起普遍共情的一点是“抵抗失忆”这个主题。书中所述的大背景为二十世纪,那是一个残酷纪元,经历了两次大战,无数灾祸。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在一个最混乱无序的时代,人类的英雄和智者们是如何振作、联合与抵抗的。书中比较印象深刻的任务是历史学家布洛赫与作家普雷沃这两位文化英雄。书中也谈到他们的作品如何穿越了文明岌岌可危的阴影,在长久沉寂之后,在另一个时代重生。通过阅读,不得不佩服作者非凡的锻造金句能力,借用詹姆斯的话来形容就是——让他回到我们中间待上片刻。从身体意义上讲,布洛赫与普雷沃已经不存在了,因此也无法发声,提醒这个他们为之付出生命的国家,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他们剩下的也只有自己的作品,而他们的作品唯有等待。终于,等待有了结果。沉睡者终于醒来,他们的作品开始再版,也开始出现评论他们的书。姗姗来迟的复兴终归是种鼓舞,哪怕算不上太大的宽慰。
书中的评述特别直接,夸人夸到天上去,贬人就贬得一文不值。除此之外,也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惊人记忆力。书中信息量特别大,因为每一篇是对一个人的评论,但评论一个人的时候都会扯上一群人物,而由于自己在这方面积累实在空白,有时候都会边读边去搜索相关人物的事迹,要不然会就体会不到文中的言外之意,也会平白的失去很多乐趣。
茨威格是很适合给本书画上句号的名字,因为他的生活、工作、流亡和自杀结合起来概括了前述许多内容:面对令人绝望的环境,却想要有所作为的故事。斯蒂芬·茨威格是人道主义的化身,所以他最后选择自杀,这本身就令人信服地表明,我们所高度珍视的东西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留存。
这本书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这对人文传统来说至关重要。而这种文化失忆,让我想起霍金的《时间简史》,还有我们历来困扰的哲学问题,宇宙之外的宇宙是什么?时间之前的时间,时间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鉴于此,如果不能全部记住,那就了解一点遗忘的东西吧。
【文化失忆读后感】相关文章:
失忆生活随笔06-30
失忆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07-21
我愿意情感思维失忆作文10-10
失忆人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12-06
贾平凹:写作是为了铭记失忆的历史09-17
作文:文化苦旅读后感07-31
《文化苦旅》读后感-初三01-11
文化苦旅读后感五篇01-13
文化苦旅读后感-初三01-11
汪曾祺胡同文化读后感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