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

时间:2022-01-20 19:17: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

  这是一句调侃。按《半生缘》的描述,曼桢和世均的故事应该是从1931年左右开始的,一直到1946年左右才收尾。这十四年的历史里有很多事件,可真正被张爱玲提及的只有抗战――在沦陷后的上海,曼桢匆匆地看见了世均来去的影。

  从另一个侧面这可以说明,抗战对中国的影响是全面的。回到故事本身,这样的一个情节匆匆闪过或许意味着: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故事也是这么演绎的。常看见有人评论:最喜欢看前半部分曼桢和世均慢慢好起来的情节,而对于后半部分的疏离则跳过为好。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似乎故事里面的情节正在现实里栩栩如生地上演着:到了一定年纪的男女都被长辈催着结婚;同样的,许许多多的人并没能坚持自己的爱与理想,而与现实选择了妥协。有时候,我们只是以为一小步的妥协,却是往现实迈进了一大步。

  这并不是说向现实妥协真的就是什么坏事。只是到头来才真心发现了曼桢一句“我们回不去了”这么一般的感慨。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往往是国人最大的信仰。这倒可以再一次联系起抗战的话题:战争的硝烟从中国蔓延向世界,而上海和重庆依然能够车水马龙、歌舞升平。

  所以,我觉得后半部分的情节更有回味的价值。曼璐也不是坏人,至少她还是曼桢的姐姐,最终还能体谅这血缘里面的情感;世均也非无情,只是在现实压下来的时候无力抗拒;至于曼桢本人,倒更是太多的`感慨。她本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女子,却在滚滚红尘中被风吹得飘荡,最后只留下一句“回不去了”的感慨。与之类似的还有叔惠。现实里的时间匆匆流过,没有公主王子一般的童话。

  应该说,目前为止,在我读过的中国小说中,没有一本能像这本小说给予我如此的震撼。自以为可以与时事隔离的人们,以为自己可以在自己有限的世界中寻求完满,却不知道现实与世界无声无息地压过来,到头来,空留下一句感慨――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相关文章: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11-12

张爱玲《半生缘》的读后感07-06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2篇06-02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3篇11-11

张爱玲《半生缘》读书笔记12-26

读张爱玲的《半生缘》有感11-11

张爱玲半生缘经典语录11-02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十篇08-29

张爱玲小说《半生缘》读后感500字06-30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600字作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