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读后感(精选21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雎读后感(精选2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雎读后感 1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这首爱情诗是当之无愧的三百篇之冠。
这首诗写了一位痴情“君子”对一位采荇菜的“淑女”的执著追求。用比兴手法,引起下文,先言雎鸠的阵阵鸣叫,引起自己对淑女的爱慕之心,开头委婉含蓄,奠定了全篇的.基调。全篇以“求”为中心,分为三章,写作者一见钟情、朝思暮想、想象结合三部分,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作者用叠韵增强了全诗的和谐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君子好逑”反映了男子的坦率自然,也使全诗保留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一联,描写了淑女的美丽贤惠,勤劳忙碌的姿态,“流”极写少女顺着水流,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地采摘荇菜的姿态,使之富有动感与生机,也暗含了少女难求的意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反映了求之不得的烦恼,悠哉一词的叠用将作者长夜难眠的相思之苦刻画得入木三分……巧妙优美的语言反映了复杂的心境: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一位少年的爱慕之心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雎》就是一篇“思无邪”的诗歌,它那淳朴自然的风格和复杂缠绵的情感值得品味。
关雎读后感 2
《关雎》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诗经》中的名篇,是描写我国古代男女青年爱情的杰作,我反复读过之后颇有感慨。请看这首诗的内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的开篇一下笔就奠定了男女双方“人”的基础,那是“君子”与“淑女”的爱情,爱的双方人格是高贵的。再往下看,他们的感情怎样?
你看那追求爱情的男主人公,“寤寐求之”、“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不是逢场作戏,也不是三分钟热度,这份情感是深挚的,有着永恒的力量。接着他开始行动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他充分的考虑对方的'感受,用美妙的音乐去吸引对方,用诗意般的倾诉向对方表白爱慕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是何等的高雅。这就是我国古代男女青年的爱情,人格高贵、感情深挚、表达方式高雅是他们对爱情三要素的基本要求。
他们淡化了权势和钱财庸俗,脱离了原始冲动的低级,追求的是一种高品味、高格调。全诗音律和谐,一咏三叹,也采用了《诗经》惯用的比兴手法,特别是它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不仅给人以如见其人之感,那主人公用情之真切,追求之执着令人为之感叹。总之,在我看来,古今描写爱情的诗文比比皆是,但真正像《关雎》这样有格调的诗文实在少见。
关雎读后感 3
小生闻,爱情是充满灵魂的,是澎湃汹涌一发不可收拾的,是唯美浪漫、纯情而又带着毁灭性的。对小生而言,小生不敢一股脑什么也不想地渴望恋爱。小生只是爱慕着一个姑娘,保存着对爱情的崇尚、信仰、珍爱。
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好似一条缠绵不断的绸,将姑娘的轮廓顺入小生心底;湖是硬的`,它是一块无暇的翡翠,闪着耀眼的微光,好似姑娘美玉般的肌肤与容颜。
姑娘是否听见那关关和鸣的雎鸠声。一双雎鸠在湖泊中隐约映现的狭窄陆地上,发出沉闷的啼声,却又紧挨在一起,不受任何事物的搅扰。这使得人烟稀少的小岛瞬间芳草如茵。这种不需要语言,不需要一字一句便能了解对方的感情,小生读懂了。望着,小生默然,禁不住羡慕雎鸠,羡慕这所谓专一不弃的爱情。姑娘与小生从未有过长篇对话,小生看不透明艳动人的姑娘,而姑娘似乎也无关痛痒。
小生不才,怯与姑娘正面交谈。原谅私意,小生曾隔着清澈无暇的湖泊,隔着水面上氤氲的朦胧望姑娘。长长短短的荇菜,随风浮。小生对姑娘的心,无物可扰,跳动、不止。姑娘肩后飘曳着翠水薄烟纱,一颦一笑勾小生心魄,姑娘顺着水流左右采摘荇菜,或许也无意关注小生。小生单望,足矣。
小生日日夜夜牵念姑娘,思念之情绵绵不尽。长夜漫漫不到头,夜晚的辗转反侧无法使牵挂停滞,无法让姑娘的身影从小生脑海悄悄抹去。
窈窕姑娘,小生只得弹琴鼓瑟表示亲近,姑娘只由敲钟击鼓感到欢悦。姑娘可否对小生存在过模棱两可的情愫,小生从不奢求,也不敢奢求,虽不甘限于友,但只企望能恒久见到姑娘,小生足以为乐。
雎鸠湖央飞,荇菜迎风浮。小生希翼与卿姻,然恐卿,无关痛痒。
关雎读后感 4
你在河岸那头,好似决绝的回望,笑回我的多情。
陈年的杜康啊,解不了三千年的忧,却酝酿了三千年的期待,纯而烈,心里的话带着酒香,醉不了你的芳心,爱的呢喃是那么的甜蜜哦。入腹三千杯,湮灭几世愁,却只是换回了你的一个字。
三千年的寤寐求之,三千年的辗转反侧,琴瑟未调,钟鼓未敲,冷了千年明月,成万世沧桑,也许,某一天,突然想再听一听那欢快的曲子,爱情的旋律呵,有了一种感动,如潮起,飞涌于天际,漫舞于山崖,有一种刻镂心肺的感动源自亘古的记忆。
尘封了吧,追求了三千年,我是你温柔劝退的潮,不断地清洗着别人走过的成双成对的幸福,却使我更加坚定了三千年的信念,让我一次一次的在你的面前大声宣誓海枯石烂的永恒,更让我逾越了三千年的黑暗津渡,然而,还是换不回你的两个字。
蔚海蓝天,潮起潮落,浩渺苍穹,物换星移,唯一不变的.是隽永的情怀。
那斑驳的倩影,是天空对大地的承诺,“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是我对你的承诺。发乎情而止乎礼,但我仍有“万千军马吾往”的胆识,却从时间的风里搔首踟蹰,揣测着你的芳心为谁开放,情意徘徊的我,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梦幻,我乐意想象,当雍容高贵的你出阁时,我喂好迎亲的白马,踏过万花丛,做那最幸福的新郎。
关雎读后感 5
许多年前就在朋友的杂志上看过《日居月渚》。
小麦的每一本书我都爱,都买,只是发表《日居月渚》的那本《十月》发行量太小,过了那个月,就不能买到了。
可是过了这么多年,她又出现了,改了名叫做《关关雎鸠》,真是惊喜啊。就像你偶遇一个人,惊鸿一瞥后杳无消息,过了很久,竟然蓦然回首,那人却说:“那就是我,我在这儿呢。”即使换了名字,还是那副容颜,那般心肠。多好。
多年后再看《关关雎鸠》还是真好。筒子楼里的生活亲切,对白里的'武汉腔亲切,有些人物是当年在麦琪的散文里早就熟悉的。武军追林烈;颜立菲就是颜如玉;柏舟有林展的影子吧……再看就像碰到老熟人一样,还是亲切。小鱼善良。善良,聪慧而细腻的人往往有轻俏的刻薄,损人不显山不露水的,这个刻薄也亲切。
小容也应是善良的人,但是谁说善良的人不可以无伤大雅地刻薄一下子?那叫风趣那叫慧黠那叫伶牙俐齿,那叫看透世情人心又善于删繁就简。让你读来会心一笑,也让你知道一下子——小鱼是单纯,可不是傻呢。
爱她文章的人大概都有这种聪明的傻气,又或者叫傻气的聪明。
这样的小刻薄,是钱锺书常用,是张爱玲常用。
看关关雎鸠的时候我就常常想起这两个人来。
张爱玲写过一篇《必也正名乎》,小麦也写过一篇《说说名字》。想起这两篇的时候总是弄混,会搞不清楚其中的一句话到底是张爱写的,还是小麦写的。
关雎读后感 6
说《诗经》就定然不能不说《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这句是很多人第一次读到的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诗经经典了,在我们青涩的年华里,多少人曾经为这一句而迷醉沉吟,憧憬着那些与爱情有关的字句篇章。事实上,《关雎》还是《诗经》的第一篇,少时学《关雎》,记得老师只是不停地给大家讲解着其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赋比兴之类云云,今时今日,那些修辞手法大部分都早已忘记,然而诵读诗文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同学们懵懵懂懂的.笑声,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每次读到这句,胸中都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有故事,或许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物是人非的交替,生命就是一次又一次永无止境的轮回吧。诗句中,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思绪纷繁,百感交集。那些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我们呢?我们经历过一些事,看过一张张面孔,一次次遇见,同时也一次次擦肩而过,虽与征夫殊途,实际上我们同归。
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我们仍然会继续这样的生活,但是只要自己觉得没有遗憾,生活应该都是完美的。
关雎读后感 7
读《关雎》,感悟古时候人们对爱情的态度,发现爱情从古至今并没多少变化,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精神寄托之一。到了物欲横流的今天,相信还是有不少的人期望遇到真正的爱情,当然在这个时代,真爱变得越来越稀少,也越发珍贵。读《关雎》,感受爱情带来的美好憧憬。
这首诗之韵味,便在这男子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梦寐以求女子的一种狂热的思念和想念。
一见钟情,是这首诗男主人公看到美丽女子的状态,看到了,就喜欢了,就有和她相伴一生的愿望,这是爱情最原始的一种表现,喜欢了就表白了,直接说了出来,对爱情不遮遮掩掩,直白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显得更加真实。
对照现代来讲,一般遇到喜欢的人直接表白人家多数会以为你太不认真,认为你傻,或是直接想玩弄感情,只有天天努力追求很长时间后才进行考虑。但往往不计后果天天死乞白赖的追来追去的人却是真真实实玩弄女人的.渣男。女人在被玩弄了之后,往往会感叹天下男人都一样,没一个好东西。却不知,好男人往往她都发现不了,或者在追求她时被认为没耐性或觉得太傻太老实,要不就是嫌弃太穷。
真正的爱情往往能让人感到振奋和幸福,太拘泥于物质的爱情往往变成了一种仪式,失去了灵魂,她是感受不到真正爱情的滋味的,也许,她也不会明白真正的爱情是什么。
心底纯洁,才能有机会体会真正爱情。
关雎读后感 8
读完这首诗,可以想象我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俊俏郎独自在河边徘徊,听到明明啧啧的鸟叫声,追着声音看到河边大树上一双关雎鸟,出双入对,不禁满怀孤寂。
无意间一个倩影映入眼帘,她优雅、娴静、温婉、端庄,看着令人赏心悦目,望着她沿着河流采荇菜,不禁心生怜爱。
谁想这一望竟久久不能忘却,回到家中翻书抚琴,脑海里总是她。我急切地想要与她说话,想要让她陪伴我。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夜晚躺在床上,一闭上眼睛就是她,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好不容易熬到天亮,生怕下雨,又生怕她不去河边采荇菜。
天公作美,有幸再次见到她。看到她心情就格外舒畅,由不得想要搭讪;生怕唐突的行为会让她害怕,就尝试着把琴搬来,为她抚琴,表明我的善意,希望她可以安心地听我为她弹得曲子,更希望她能理解我的善意。后来我们渐渐相熟,我又搬来编钟为她击鼓,希望她能心情和悦,我也可以看到她温婉的笑颜。古人遇到心爱的女子尚且如此传情达意,将男方喜欢、呵护、急切等的.心情描写地淋漓尽致。时代在变,人性不变,男人遇到喜爱的女子一般无二。
关雎读后感 9
《关关雎鸠》当代作家蔡小蓉写的长篇小说。蔡小蓉,生于70年代,就读于武汉大学并留校任教。其文字不在辞藻,而在气韵生动;其文字冰雪聪明,善解人意。著名作家严歌苓评价该书:惊人的才情,既古典又当代,既荒谬又浪漫
《关关雎鸠》是其写作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品,成书于2002年。该书的前身是《日居月诸》,主要内容围绕在九十年代一群年轻留校教师,讲他们居住在“筒子楼”的小空间不断闪躲腾挪,从小视野窥看到大世界真实的再小了九十年代的爱情攻防、婚姻、生活态度、潮流风尚、娱乐交际、职场、生存之道等等。全书弥漫着浓厚的怀旧气氛,内蕴和情怀高涨,显得形象饱满,鲜活,记忆深刻,给人以回味深长、经久不息的思考。
书中把塑造的多个人物形象统归到W大的宿舍楼,日局斋和月局斋。在这个小世界里人们之间发生诸多事情,涉及到生活的各个角度,仅从校园中便窥见了社会的`错综复杂,给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即将离校的毕业生以深刻的思考。
关雎读后感 10
伴着关关和鸣的雎鸟,我独自来到河中的小洲。
闲暇之时,偶尔能来到此等惬意之地,又何尝不为享受?我这么想。但总觉得似乎还少了些什么。突然间,一位高挑秀雅的女子映入了我的眼帘,只见她身着绿罗衣,竹簪束发,光洁白皙的脸庞,乌黑深邃的眼眸,实在是少见的美丽姿色啊,令人心醉。我细思,这难道不就是可以娶以为妻的贤淑女子吗?我入了迷。少时,不觉天色已晚,还未来得及与这位女子言谈,她便款款离开。遇见,或许只是一眼,便能走进我的心中了吧。
晓看云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从那以后,每每我闭眼就寝,那位女子的.面貌就浮现在我眼前。无论是白昼,亦是黑夜,我都想再次遇见她,追求她,与她相伴余生。但是,再多的爱意也只能化为思念,默默地想她,便使我彻夜难眠。
梦回那日相逢,参差不齐的荇菜之间,隐隐约约有女子的身影,我奏起琴瑟,想要接近她;我敲起钟鼓,只为取悦她。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梦醒时分,我终究还是得不到我心仪的女子,她也无法感受到我的真心。
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待到陌上花开之时,试问你可否缓缓归矣?
关雎读后感 11
初看这个题目,以为这是一个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抑或又是一部穿越剧。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过这本书,爱情绝对不是重点,但是却不妨碍我一口气就读完。因为它的真实,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那些琐碎的家长里短,感觉我就走在这些场景里面,像一个隐形人一样,观察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无奈,妥协,计较,看着他们一年年,走过的路,发生的变化。
我是喜欢小鱼的,也许在她身上能找我的'一些影子,单纯,没有经历过太多的社会经验,爱画画,对人真诚,在最后有自己的爱情归宿和不错的事业。我也不讨厌戴菁,身边也会有这样的女孩子,她们漂亮,嚣张,霸气,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得到想要的东西,在现代这样的社会中,足够强势的女孩才能生存的更好。只是一直读到最后,我也没有能到体会到她到底是幸福的吗?抑或这对她根本不重要。
其他的一些人无论是颜立菲和骆波,望里锋和罗晓姣等等,感觉这些人就生活在我周围的邻居里面,也许不再是筒子楼了,但是同样的事情还在继续,婚变,房子,出国,孩子。我看这书的时候有些悲观,因为所有这些事都赤裸裸的摆放在我的面前,告诉着我,这就似乎活生生的现实。
关雎读后感 12
“关关、关关……”的雎鸠鸟的叫声再次在耳畔响起,碧波荡漾的湖水、参差不齐的荇菜、岸边随风摆动的柳条,让人沉醉其中。远处面容清秀的姑娘,有着婀娜的`身姿……脑海中她的身影不断涌现,甚至出现在了我的梦中。
那位佳人,美得让人窒息。第一次接近她,就被委婉的拒绝了,这让一向很受欢迎的我有些失望,甚至有些迷茫。接下来的几天里,她依旧出现在河中央,我却无法靠近她,思念之情难以抑制,只好用琴声抚平。一曲毕后,那位佳人竟出现在了我的身后,笑意盈盈地问我:“是什么曲子?”那刻,我的眼里便只能装下她一人了。
后来的有一天,天气晴朗,锣鼓喧天,我终于迎娶到了她。其实很早之前,我便有句话想对她说了:“遇见你,真幸运。”而今,我只想说:“余生,请多多指教。”
关雎读后感 13
读《诗经》,就好似读一部古人风情史,像清泉缓缓抚过青石板,清新,自然,没有一丝杂质。
爱是最长情的告白。《诗经》中的爱情,并不轰轰烈烈,没有一个“爱”字,却处处流露着爱——
雎鸠鸟儿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这一切,都印在了他的眼眸中,想必,这也是他所盼望的吧?无数天的彻夜未眠,心里只有她的倩影,这是爱而不得的煎熬。
西风乍起,干热的风夹杂着丝丝凉意,微红的晨曦中,寒霜泛着金光。荻花摇曳,水光潋滟,摇不去的是对伊人的爱,更摇不去对理想的追求。
念那青青子衿,微褶的衣裳,佩玉的绶带飘飘,她心中泛起层层涟漪。约会不遇,失落惆怅。“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爱,缠绵悱恻,穿越岁月,仍引人共鸣。
像是品味陈酿的美酒,细品《诗经》中的爱,历久,弥新。
首先我们来重温一下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诗经》中第一篇便是《关雎》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当然,《关雎》此诗除了情感动人之外,它为后世的影响也甚为深远。诗中的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义,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早已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很多句子也为后人所引用,例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那句“孤灯极尽难成眠”就与此诗中的“辗转反侧”甚为相似。
读《诗经》能让我们更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同时也让自己更富有文化气息,益处甚多也。
关雎读后感 14
《关雎》是《诗经》诗的开篇,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的时间,古人就只选送了305篇诗歌,流传给后人,平均1.98年才出一首,所以,《诗经》是所有诗文文化的源头,这个评价一点也不为过了。古人,要想成为文化人,甚至只要你有点读书的理想,就必读《诗经》。
今日,时光静好,就拿出一本《诗经》,以前从来看不下去10篇。最近想读这本书,是因为读了南怀瑾的书,也看到许多成功人士都从古文化经典中寻找到了为人处世,工作生活的智慧,就突然觉得是时候该静下心来读书了。
《诗经》第一篇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关雎》,《诗经》那么重要,那么,《关雎》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那么,为什么编者会把众多的国风中的这篇放在开头呢?
首先,我们说说,风雅颂,为何把风放在开头,而不是颂。风是采集民俗歌谣的诗篇,也就是老百姓在平时劳作时,用于娱乐抒情的歌。劳动人民是智慧的'源泉,是国家的主体,反正,百姓就是很重要,兴亡都取决于他们。他们的所思所想自然要放在第一位。
那百姓的思想很多,为何又把这篇追求爱情的诗歌放在第一呢?爱情是人最基本的高尚情怀之一。因为它的对外性和可变性及专一性,所以爱情常成为折磨人又让人欲罢不能的东西。亲情和友情则不会这样。大家看了国风就知道,很多关于女子出嫁男子娶亲,婚姻变化,思念征人的诗,其实皆源于爱情。有之,福也,乱之,祸也。很多错误的决定,冲动的惩罚,当然也有成功的动力,都源于爱情,所以,把男青年追求心怡女孩的诗放在开篇,符合人性人情。
有好学的小伙伴,就会问,为什么不把一篇爱得热烈的诗歌,比如《桃夭》?我想这就是《诗经》表达情感强度上的一个标杆,也是诗歌表达情感的一个限度,哀而不伤,《关雎》中男青年得不到自己的爱情,没有撕心裂肺地哭嚎,没有怨恨报复放弃,而是,即使我转转反侧很难受,但是我还是对自己的爱情充满向往,好,姑娘你暂时没答应,没关系,我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就是我要弹着琴瑟来取悦你,我要敲着钟鼓取悦你,直到你答应嫁给我。是不是很理性很克制,这就是表达感情的最佳状态了,伤心有个度,悲观有个度。同样的,高兴有个度,愉悦也有个度。这就诗歌的美。写出来,唱出来都令人陶醉。
关雎读后感 15
关雎鸟在河中叫着,河畔窈窕的女孩是君子的好配偶。
那日,我在河岸中看见了她,便被她吸引,我每天日夜都在思念着她,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闭上眼睛,脑海中依然是她的身影。
第二天,我来到了河边采摘着河边的荇菜去吸引她的.注意力,下午又用抚琴吸引她,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她被我吸引。她来到我的身边微微一笑,引动了我的心弦,我怔了一瞬间,但很快又回过神来,她依然站在我身边。很快,我们结婚了,在锣鼓声中,我们成为了夫妻。
天亮了,我很快醒来。望着空空荡荡床,看着自己身上的衣服。原来这是一场梦。我又来到河边,却不见她的身影。
关雎读后感 16
这一周我们和孩子一起欣赏并朗诵了《诗经》第一篇《关雎》,想必收获不少。作为发起人,我也是尽我所能让这件事做的更好些,让大家都能有所得。但凡事总不可能完美,每一次的前进也是在磕磕绊绊中摸索。比如关于《关雎》中一些字词的注释考虑的还是不够完善,因为孩子在读经中问了我一个问题“荇菜可以吃吗?”我居然答不出来。我考虑到介绍这种植物,却忘了诗中本意。“为什么摘荇菜?”“荇菜可以吃吗?”是啊,看似多么简单的问题,居然把我难住了!后来查找资料,终于知道荇菜是可以吃的,也可以作为猪和家禽的饲料。全草均可入药,能清热利尿、消肿解毒。苏恭(苏敬,唐代药学家)说“荇菜生水中,叶如青而茎涩,根甚长,江南人多食之。”
除了吃,荇菜还有净化水质和观赏的作用。
明白了荇菜的用途,我又开始陷入自己的想象中了。古人做《关雎》一诗,诗中描写所追求女子只用了“窈窕”两字,我觉得却不尽然。对于自己喜欢的女子怎么可能简简单单两字就打发了?为什么要写女子采摘“荇菜”?“荇菜”喜静水,叶片呈圆形或卵圆形,5~10月会开出小黄花,艳丽而繁盛,极具观赏价值。诗中所写一个女子在长满荇菜的水里,双手不停地采摘荇菜,而男子眼里所看到的.是在点点黄花、碧水清波中有一位既美丽又勤快的水中仙子,在欢快的采摘荇菜,这幅画卷在他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难怪会“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了。所以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了。
《关雎》很美,朗朗上口。五个篇章看似简单,我却花了大力气查找资料整理。看似很难,但终究只是一首曲子,却传诵至今!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诗人能将这么复杂的情感写成一首朗朗上口的曲子,我觉得可以概括为“返璞归真”四个字。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自己也能参透这个道理。
关雎读后感 17
《关雎》自古以来便被世人当做爱情诗的典范,善良文静的姑娘,风度翩翩的君子,一段真的爱恋,即使间隔千年之久,也能唤起人们的共鸣。但若我们更深的了解这首诗,便会发现这首诗所要歌颂的远远不止这场单方面的暗恋。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关雎描述的是民间的爱情故事,但你可曾想过,这位君子究竟是什么人?在先秦,琴瑟和钟鼓都是贵族人家才有资格用的乐器,君子莫非是指君王之子?再者,描述爱情诗歌千千万,皆是情真意切,《关雎》凭什么放在诗经开篇?
搜寻了许多资料后,我得出结论,这位君子的确是贵族的'王子,正是他这种非凡的身份,使这首诗在千千万万的爱情诗中脱颖而出,为天下人所颂扬。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这位身世出众的年轻人,愿意谦卑的去追求一位民间女子,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以高贵的身份去轻视礼制,去藐视底层,这样的爱情,不论成功与否,都令人称颂。当被拒绝时,他并没有选择纠缠,即使“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也会在见到心上人时克制住自己的私欲,以绝对的尊重、绝对的平等对待这位来自民间的女子,作为一位贵族子弟,他并没有用自己的背景去求得一位民间女子的芳心,却愿意在对方应允之后带上琴瑟,带上钟鼓,带上一切在当时罕见的乐器,为她献上他眼中最好的婚礼。
若不是心中早有人人平等的信条,又怎会如此尊重自己的心上人,若不是心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又怎会以如此谦卑的姿态追求爱?
反观当下,当今社会早已没有阶级高下,人人平等的信条早已人尽皆知,却有多少人掩住了对体力劳动者的嫌弃与轻视?有多少人摘不掉对低薪工作者的有色眼镜?有多少人重视他人的出身、岗位而重于他的人品?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被偏见所牵绊,这首跨越千年而来的诗,才得以在旧观念不断淘汰的历史轮回里站稳脚跟。它带着远古的露水告诉我们,因为我们彼此平等,所以我们应彼此尊重。
也许这段爱情的感人之处并不只是赤忱热烈的情愫,还在于我身份显赫,但我仍愿意弯下腰来,平等的对待你、尊重你,希望你做我的皇后。
关雎读后感 18
在我看来,《诗经》就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诗集,它承载了中华千年的情愁。《诗经》里,有一种情,让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会心一笑,让人深深地震撼于那一个个字眼。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有关爱情、伦理、道德等诸多思想精髓。在《诗经》里,有一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它们都是以美好的心态来表达自己的情思。《诗经:风》,这个字眼,是古人对爱情的美好诠释,是中华文明最朴素最深沉的情感,让人感触良深。
《诗经》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都知道,在《楚辞》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古时候的一种美好的追求。但这种美好被一些人的欲望,为了追求物质生活,他们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最终被人发现,被送上断头台,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当他们得知自己真的已经被玷污时,不由得悲痛欲绝,最后,他们只好将自己的灵魂卖给真正需要的人。这种悲痛欲绝的情感在现在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达到像“窈窕淑女”一样的地步呢?
《诗经》不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还有着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其中有两句是:“《诗经:风》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须念极深,且念极深。念极深,则无边欲穷千里目”。这两句诗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不断的追求。我们在现在的'社会中难道不应该有这种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志向,不应该像“风”一样,因为它的远大而忘了追求,而忘了这其中的美丽风景,这样是对一个美好的社会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应该像《诗经》中的人物们那样,不断的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这样才会更上一层楼。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经,它饱中华千年的文化,让每个读过它的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不管有多远,它都是我心中的一个梦。
关雎读后感 19
“同学们要多背诵一些优秀古诗词,长大以后才能文思泉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就有大量的优秀古诗词,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孔子在论语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说《诗经》是真实反映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有感而发。《诗经》中大量的诗句,因其美好,内涵丰富,意味深长而被世人不断引用。
《诗经》的开篇《关雎》,就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爱情诗篇。诗中的男子,遇见心仪的女子,却顾虑重重,羞于开口。他沉浸在爱的幻想中,这种爱,朴素而纯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寤寐以求”、“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等成语均出自于《关雎》。相反,《诗经》中的另一篇《氓》,则反映了一个女子刚烈果断的性格,以及对爱情的失望之情,诉说了婚姻的悲剧。“夙兴夜寐”、“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等成语就出自于《氓》。
《诗经》中自然不乏描述战争的`诗,最为典型的就是《击鼓》一诗,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厌战的情绪。诗中的男主人公曾与妻子发誓白头偕老,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这美好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多么真挚的承诺,却只能叹息“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或许这只是一个士卒的心声,却表达出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安定的向往。
“百善孝为先”,《诗经》中描写孝顺的也有很多篇,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南方吹来的暖风,温暖了万物,滋润着成长,这是母亲无私、不辞辛苦的品质啊!幼小的孩子在母亲抚养下健康成长,全是母亲辛勤哺育的功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到了老年,虽然有七个子女,却无人尽孝,让人对母亲深表同情,鄙视这不孝子女,让我心灵震撼,感悟孝顺不能嘴上说说,要实实在在行动。
《诗经》中,还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夙夜在公”等脍炙人口的名句,都让我受益匪浅,学有所用。
深读《诗经》,让我感受到它不仅是诗歌总集,也是当时人们生活的活字典,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关雎读后感 20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千古流传的话,几乎被每个人熟知。大到年至古稀的老人,小到四五岁的孩子。在我们的意识中,这似乎是一句撩妹的句子。然而,这句话出自的诗《关雎》,它背后所蕴含的诚挚感情却是令我意象不到的。
在这首诗中,处处体现了一个君子对淑女的爱。“钟鼓乐之”中钟鼓是在婚礼中所使用的乐器,这说明君子对淑女有着一份认真、负责的爱。
我无法想象,穿梭到至今两千多年的年代时,人与人之间便有如此忠贞、纯洁的`爱情。正是这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为之着迷。我似能看到君子思念淑女,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的场景,我似能想象,君子与淑女大婚时,十里红妆的场景,我似能想象他们婚后琴瑟和鸣的场景。但我无法想象,究竟怎样的的女子才能得到这样的爱?诗中甚至没有一句描写她的外貌。
一份不掺杂任何目的的爱,是现代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啊!有且仅有一个他∕她,在如今似乎很难遇到了。许多人趁着年轻谈了许多场恋爱,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可能是为了疯狂罢。
每次走在街上,看见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情侣我不会觉得羡慕。相反,我却十分羡慕一对满头银丝的夫妇。我想,能在对方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一起走到两鬓斑白时,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他们经历了一切考验,到最后,相依为伴。这样的一份细水长流的爱情,难道不比年轻时一场短暂的爱情更加动人心魄吗?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遇见一个如《关雎》里的君子一样的人。
关雎读后感 21
“《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汉儒的《毛诗序》对《关雎》为何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它又为何能成为诗三百当中的首篇?这一切都缘于它对当时社会的教化作用。
“礼”是一个人立德树人的标准和前提,但在西周之前,没有夫妻匹配的道理,男女关系比较混乱,而随着周礼制度的出现,古代的婚姻制度开始变为一夫一妻多妾的状态,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们从“未有夫妻匹配之道”的野性转变为“有规范婚配要求”的理性。
野性人皆有之,但能否在野性的基础上保持冷静,理性的心态才是“礼”的关键所在。如《关雎》中的君子,他对善良、文静的淑女充满了无限的`爱慕之情,但尽管朝思暮想,他仍旧用理性、礼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用理性的方法释放野性,这才是有“礼”的君子之道。
无论是两性中的任何一方,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一定要守“礼”,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哪怕是文静美好的淑女,也要守住理性的底线,男性就更不言而喻了。“礼”仿佛已在当时的社会中生根发芽,它长在了人们的心里,“礼”甚至成为了择偶的基本标准和对对方印象的重要因素。是否懂礼俨然成为了能否收获爱情的条件。
从封建统治王朝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千年里,“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固化,男强女弱,男高女低,似乎成为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但这个“事实”在《关雎》中完全没有得到体现;反之,《关雎》所传递的是爱情面前男女平等的爱情观。在《关雎》中,“君子”是主动方,“淑女”则是被动方,与当时社会上的固化思想截然相反,更能合理地体现爱情面前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关雎》不仅是当时社会上男女择偶方向的指明灯,更激起了人们对爱情自由、无拘无束的向往。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而《关雎》作为“风”之始,更被广泛流传于民间。他对当时社会上对性别持有偏见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更教育人们要形成爱情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传递了爱情的自由美好。
【关雎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雎的教案11-04
关雎——《诗经》06-13
《关雎》教案06-07
关雎的教案06-07
关雎的作文12-03
《关雎》改写12-27
关雎翻译01-07
关雎译文05-14
诗经《关雎》06-09
诗经关雎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