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

时间:2023-04-10 12:29: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通用10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通用10篇)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1

  经朋友推荐,前天带小朋友看了《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果然如其所说,节目充满正能量。以前只知道《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书中汇聚了很多中药知识,殊不知李时珍为写此书,竟然付出40多年的努力,可以说倾其一生来完成了这部巨著,让无数后人受益其中,源远流长,得到全球人民的尊敬。

  第二天早上送孩子上学时:

  孩子说:爸爸,你看药店的三七正在搞特价哪?

  我很纳闷,问道:你为啥关心这个哪?

  孩子说:昨天电视里说到三七呀。

  我:哦,我想起来了,里面说到三七可以活血化瘀,治疗跌打损伤。

  孩子:对,云南白药含有三七。

  我:说的对。

  可见,小孩多少还是学到了里面的一些有用知识。

  剧里有句话“医者贵在格物”,由“格物”联想到《大学》里的经典语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放在节目里,我理解的是医者贵在可以熟悉每种药的特征药效,然后更好给病人看病。回到工作中,作为技术人员,尤其是集成设计人员,其实也是“贵在格物”,如果把每种部件都能熟稔于心,知道其各方面特性参数,那么以此为基础,会有更大的设计能力、组合能力,更好满足市场的'各类需求。

  另外,里面还有一句话,叫“物各有性,性各有用”,和“是药三分毒”意思相近,不管啥药,其成分里总会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部分,但那“七分好”就足够用了。其实,人何尝不是如此哪,一个人身上会有各种各样的独特的特征因素,每种都有相应用处,只是有些是社会愿意接受的,有些是被鄙弃的。但好在物不能改,人可以改。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2

  若说中国古代医药方面的著作,当首推《本草纲目》。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本草纲目》的成就,首先在药物的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采用了“析族区类,振刚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将矿物分为水、火、土、金石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果、菜、谷、木等五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鳞、介、禽、兽、人等六部。此外还有服器部。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方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方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的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在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不仅如此,《本草纲目》还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如南星与虎掌,本来是同一种药物,过去却误认为两种药物;以前葳蕤、女萎认为是同药,李氏经过鉴别则确认为两种;苏颂在《图经本草》将天花、括楼分为两处,其实是同一种植物;前人误认“马精入地变为锁阳”、“草子可以变鱼”,一一予以纠正之。并且在本书中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对某些药物的疗效,李时珍还通过自己的经验作了进一步的描述。本书还载叙了大量宝贵的医学资料,除去大量附方、验方及治验病案外,还有一些有用的医学史料。

  更令人心生敬慕的是,本书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成就卓著,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比如,李时珍在书中曾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此外,李时珍从元气化生万物的思想出发,肯定阴阳调摄、五行胜复、物性相别的相互关系,最后达到天人统一、人定胜天的结论,处处表现出对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无怪乎李建元在《进本草纲目疏》中称赞:“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完成这样一部巨著,作者李时珍的付出自是令人高山仰止。为了完成这艰巨的任务,他几乎走遍了湖北省、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1岁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后来又在他的学生、儿子、孙子的帮助下,使《本草纲目》更加完整精美。一部《本草纲目》,包含着李时珍将近30年的心血,记录着李时珍饱尝苦辛的艰难历程。

  完成巨作之前所需的实践无可非议,而以拯救苍生为怀,以编撰药典为志更是令人感怀追忆。是以,1956年郭沫若为其题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3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春人,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被世人尊称为“药圣”。李晨珍不爱八股文,喜欢医术,在当时医术是“下九流”的,所以他爸爸希望儿子参加科举考试不让李时珍去学医,但是,李时珍为了学医写下了一首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父亲同意了。上山采草药,知道了很多草药的名字,把家里的医书全看完了。

  李时珍年青时给楚王的儿子看病,那些太医不知道王子肚子里有虫也不敢用泻药,只会开的是补药虫子越来越肥。李时珍知道了王子肚子里有虫,所以他大胆地使用了一般医生不敢用的泻药。楚王地位极高,弄不好可是要杀头的。李时珍心里有数,很有信心小王子会恢复健康。李时珍并不因此骄傲,更加刻苦研读各种医药书籍,先后读了八百多部书,记了大量笔记。他又用了十多年时间,采集标本,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科学精神与科学实践的结晶,是他倾注毕生心血的'成果,全书共52卷,是中国医药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我喜欢跳舞,我下定决心把舞跳好,把坏毛改掉。也要把学习学好。我从李时珍身上看到一个自信的人坚强的人,追求自己理想,奉献一身。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4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智者何以完成巨作,从下面的故事中,我备受激励!

  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传说明代名医李时珍,一天外出采药,看到一个村庄田园荒芜,无人下地劳动,原来这个村的人都得了“流感”。在一个茅草屋里,他看见一位老人正在床上呻吟,急忙取出药来,让老人喝下,停了一会,老人出了一身汗,症状减轻了许多。李时珍询问了一下情况,才知道村里先后来过几个走江湖的郎中,给他们开过药,还说什么“吃上一副药,包管你药到病除”。可是吃了十来副了,仍不见效。李时珍便找来煎过的药渣,仔细一看,大部分是假药。假药怎能治好病呢?老百姓上当受骗了,他们对庸医痛恨不已。李时珍看药渣的事,传遍了附近的村庄,人们纷纷把江湖郎中配制的草药和带来的药渣叫李时珍鉴别,因为人太多,看不过来,只好让大家把药渣倒在村前的路口上,一个个摊开放好,逐个查看,拣出真药,扔掉假药、劣药,并教大家如何识别伪劣中草药,防止再上当受骗。从此以后,病人就把煎服过的药渣倒在路口处,盼望过路的良医识别真假,于是这个风俗就盛行起来。

  完成巨作之前所需的实践无可厚非,更令人感动的是智者确立志向的伟大,拯救苍生的慈怀!李时珍从元气化生万物的思想出发,肯定阴阳调摄、五行胜复、物性相别的相互关系,最后达到天人统一、人定胜天的结论,处处表现出对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因此可以说,《本草纲目》不仅在医学上树立了丰碑,同时对古代自然哲学的发展,也有其独特的历史贡献。

  读完此书,让我终身受益匪浅!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5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圣李时珍历经三十余年写成的。

  翻开书,我第一眼就看到《本草纲目》这本书条理清晰。全书共436页,1000000多字,分草部,菜部,果部,谷部,木部,禽部,虫部等好多种啊!

  他没有采用《神农本草经》的分类方法,而是另辟蹊径,正名为纲,纲下列木,纲目清晰。书内对所记录的药材的形态,功能,方剂都有记载,而且每一味药都附有插图。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还不知道连平常炒菜用的葱,都可以用来治感冒

  这本书里有大白菜,红色的萝卜,好吃的莴苣,大大的冬瓜等等等等,有我认识的'、有我不知道的,有平常饭桌上就能看到的、有藏在山中不易被发现。这些东西原来都是可以治病救人啊!

  我很好奇,李时珍是怎样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采集到那么多的药材并画出它们的呢?

  看了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李时珍身背药篓、脚穿草鞋;披着蓑衣、拄着拐杖,穿梭在名山大川之间孤独而坚毅的身影;看到了李时珍顶着烈日的炙烤和蚊虫的叮咬,仍然不停的脚步。

  那时,太和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官府严禁他人采摘。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来试试看,有什么功效。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摘了一颗。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飞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功效。

  从这几件事上,不难发现李时珍坚定的信念,对医学热爱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读了这本书,我得到了许多的医学知识,了解了许多生活中的医学小常识。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这本书,也希望这本书里的知识能流传的世界各地,给人们带来幸福。

  我还要学习李时珍对医学的热爱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把它用在学习上!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6

  漫长而炎热的假期,难免使我们觉得厌烦,但是有一本有意义的书陪伴你度过,那就不一样了,为了培养兴趣、增长见识、充实假期生活,我去书店了一本书籍——《本草纲目》,这本书内容趣味丰富、深奥、实用深深地吸引了我,并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是无限的。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杰出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针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花了将近30年时间而写成的。它是东方药学巨典,具有“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的美誉。

  《本草纲目》一共有52卷,190多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水、火、土、草等16部62类;附药方11096则;附图1160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明叫纲,名字注释叫做目,其次集解、辨疑、正谈,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根据祖国药物学著作的传统名称,仍以本草命名。

  读了这本书,我惊奇地发现医学界竟是如此神奇,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平凡的物体竟可成为治病的良药。比如水部中的露水,书中这样注名著,露是阴气积聚而成的水液,是润泽的夜气,再道旁万物上沾而成的',味甘,性平,无毒,秋露水凛成夜晚的肃杀之气,宜用来煎润肺的药,调和治疥、藓、虫癞的各种散剂。想不到吧,平凡的它们,却有不平凡的医疗作用,相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平凡的物体等着人们去发现它们的价值,那将会带给我们另一个惊奇。

  从这里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中注意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它会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发现很多东西,同样也可以解决很多疑问。再刚刚露水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书中记载的任何药物,他都有有注明有毒或是无毒,这跟人差不多有善恶之分,提醒我们用药要注意,就像我们生活中要小心与人打交道一样。

  《本草纲目》里还收集了很多有医疗作用的花草树木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可以说是大开眼界,它们有些长得很漂亮,有些长得很奇特,也有些长得很渺小……它们还解开了很多疑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活中,有些我只知道它们的名称,却不知道它们的样子,比如冬虫夏草、海藻等等;而有些,我只知道它们的样子,却不知道它们的名称,又比如金毛狗脊等。这样一来,我有增长了对植物的见识。

  在这里我也给自己提了个醒,那就是,对事物的了解和对问题的认识,不可以不清不楚,那样,就会使心中的疑惑越积越多,不知道到哪天才能解开,或许永远都不会解开。

  《本草纲目》它又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书。读完了它,每一次的回味都能让人懂得不同的道理,懂得了这些道理,就让人有方向的前进,把这些道理当作做人的原则,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读了这本书,使我对医学越来越感兴趣,也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赞美这本书,它不愧为医学宝库。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7

  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秋风再一次掠过我的耳旁,我似乎可以听到桔叶从枝头掉落,载着那些地老天荒的慢慢从我眼前滑过。

  千山万水中有着你忙碌的身影,山涧中清脆的鸟叫若一支深远的骊歌,悄悄为你唱了几十年,一边是官高禄厚的宫廷御医,一边是华佗再世般光荣的声誉,可是你偏偏要饮露珠曝烈日跋涉在一片草莽中,摘取一片片绿叶,拔起一株株绿草,多少个日夜你只有孤灯为伴,在缕缕微黄的光中白发苍苍,但是伴着你的双鬓斑白,一部《本草纲目》流传千古,你的毅力也瞬间惊动了数百年,当人们抚摸着《本草纲目》的帧面时,人们不断地重复着你李时珍的。

  听着百姓沉重的叹息,看着将士们无力的剑戟,你彷徨了,是做一个至死不降的英雄,还是当一个卑躬屈膝的君主?残阳如血,无限地拉长了你孤单的身影。

  为了越国的存在,为了社稷的荣耀,你最终选择了为吴王牵马坠磴,最终选择了仍要做一个君主,只要越不亡。你送走了越国第一美女西施,看到她的泪流过白皙的脸庞,世人不知你的心,血也刹那间满腔。你卧薪尝胆,十年,二十年,你等待,你积累,因为你要以一个君主的姿态站在吴差的面前,看到他面如土灰的'脸庞。

  十年教训,十年生养,二十年默默无闻,在群雄并起的时代,足以让人把你遗忘,可是二十年后的第一天你便喊杀到了姑苏城下,完成了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个神话。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便是今天人们讲到你勾践最常讲的一句话。可歌可泣的!

  在默默无闻的时候,我们的英雄积累着,等到春花漫山的时候,厚积薄发,创造惊人神话,一生只为一瞬,一瞬决定一生。

  有些心情在岁月中早已难辨真假,有些还没有讲完,那就继续听吧。听着,任风雨一次掠过耳旁,我慢慢闭上眼睛,期盼默默无闻的自己,厚积薄发,积蓄能量,创造奇迹。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8

  《本草纲目》本著篇幅太过弘大,而且所录的一些物类当代未难以访。果此,咱们进行了切于实用的编译,将今人常用和尚能访求的物类加以收录,以使该译本更利于天下生夷易近正在家居日用饮食时加以披览,使一样平常所食之物实反发挥养生、疗疾的功效。

  朝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家居蕲州瓦硝坝,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科学家。

  李时珍家四代行医。少年李时珍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对医学很感兴趣。但由于当时医生社会地位低下,父亲希望李时珍跻身仕途。李时珍曾于14岁时考中黄州府秀才,后来在17岁、20岁、23岁时3次赴武昌应试,没有考中,于是决心弃儒从医,继承父业。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9

  疫情期间的时候,学校不开学,图书馆里边也不开馆,让我们原本枯燥的日子没有一点新奇。妈妈给我推荐了西安市临潼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说让我空闲时可以看看。

  我喜欢读《本草纲目》,六年级的时候喜欢了草本植物,到处逛书店,一直没有找到,刚开始我抱着试试的态度,关注临潼区图书馆微信号,点击云阅读的超星读书,没想到,真的找到了。原来你就在我身边。

  中华有很多经典名著,这些名著都很受人们的喜爱。每一本名著都有着自己的优点,使读者对作者的敬佩油然而生。而我最喜欢的是《本草纲目》。

  相信读过《本草纲目》的人都知道李时珍,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被世人尊称为“药圣”。

  起初我看《本草纲目》源于好奇,可是我看了不久,我便喜欢上了这本书。这本书对草药的讲解很细致,气味主治,附方都可以——列举出来。我有时也会按照书上讲的内容,对某些草药进行验证,验证出来结果也是符合的。我对这本书的`作者有一种说不出的敬佩,他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求证,把这些草药写得那么淋漓尽致,这本书可谓是“上自坟典,下自传奇,凡有相关,莫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完成巨作之前所需的实践无可厚非,更令人感动的是智者确立志向的伟大,拯救苍生的慈怀。李时珍从元气化生万物的思想出发,肯定阴阳调摄,五行胜复,物性相别的相互关系,最后达到天人统一,人定胜天的结论,处处表现出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李时珍是个勤奋的人。他年轻时虽然科举考试落了榜,但是他仍然在努力的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写出了一本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作《本草纲目》,让后世敬仰。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10

  一次无意中注意到了李时珍这位中医学家,便对他作了些了解。对于《本草纲目》这一伟大的医学著作,我想很多人都并不陌生。记得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就已经有关于李时珍和他那《本草纲目》的相关介绍。犹记得,李时珍那不怕辛苦,刻苦钻研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一个小女孩的脑海里。转眼间,小女孩已经成为一个高中学生。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对医学有着很大的兴趣。不但能识辨草药,还能了解草药的用处。到了少年时,医学在那时被视为杂流。医生很卑微的活着。李时珍的父母希望他考科举。不希望他做为一名医生被人瞧不起。14岁那年,李时珍考取了秀才,后来又多次参加科举,但都失败了。于是李时珍恳求他父亲让他学医,结果答应了,经过多年的钻研,李时珍成了有很有名望的医生。

  李时珍在35岁的时候开始编著《本草纲目》为了写这本书,花费了10余年的时间。阅读各种参考书,引用书目多种,并对以往的那些著作进行了鉴别和考证。纠正了多次错误。为了弄清一些药物的形状,特性,功效,跋山涉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深入民间,进行调查请教。他即使走到一棵极寻常的柏树旁边,也要仔细看看,摸摸,再静下来想想。再观察它的形状,特性,功效,然后记录下来。李时珍非常认真,凡是有所怀疑的,都要弄的水落石出。他还在自己的家里载种了几十种药材。并亲自炮制药物来摸索药物的'药性。为了弄清药物的效果,他以身试药。并亲自记下感受。经过27个春秋的摸索探索,于61岁完成了这部中药医学的初稿。此后,经过3次修改,最终定稿。1596年,正式出版。此时李时珍已经去世3年了。《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革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面对浩瀚的本草宝库,如何驾驭、操纵它便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可以说这是李时珍最大的贡献之一。他不仅解决了药物的方式、检索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对植物分类学方面的新见解,以及可贵的生物进化发展思想。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尤其是“发明”这项,主要是李时珍对药物观察、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新发现、新经验,这就更加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

  《本草纲目》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向以中国风作为自己音乐风格的周杰伦也曾经唱过一首以《本草纲目》为题目的歌曲。通过歌曲的传播,我想《本草纲目》在各地的影响会更加的深远。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读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06-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6-20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0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28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20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27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优秀03-30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最新06-12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范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