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关雎》有感

时间:2022-04-19 16:46: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关雎》有感600字(通用12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关雎》有感6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关雎》有感600字(通用12篇)

  读《关雎》有感 篇1

  《关雎》自古以来便被世人当做爱情诗的典范,善良文静的姑娘,风度翩翩的君子,一段真的爱恋,即使间隔千年之久,也能唤起人们的共鸣。但若我们更深的了解这首诗,便会发现这首诗所要歌颂的远远不止这场单方面的暗恋。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关雎描述的是民间的爱情故事,但你可曾想过,这位君子究竟是什么人?在先秦,琴瑟和钟鼓都是贵族人家才有资格用的乐器,君子莫非是指君王之子?再者,描述爱情诗歌千千万,皆是情真意切,《关雎》凭什么放在诗经开篇?

  搜寻了许多资料后,我得出结论,这位君子的确是贵族的王子,正是他这种非凡的身份,使这首诗在千千万万的爱情诗中脱颖而出,为天下人所颂扬。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这位身世出众的年轻人,愿意谦卑的去追求一位民间女子,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以高贵的身份去轻视礼制,去藐视底层,这样的爱情,不论成功与否,都令人称颂。当被拒绝时,他并没有选择纠缠,即使“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也会在见到心上人时克制住自己的私欲,以绝对的尊重、绝对的平等对待这位来自民间的女子,作为一位贵族子弟,他并没有用自己的背景去求得一位民间女子的芳心,却愿意在对方应允之后带上琴瑟,带上钟鼓,带上一切在当时罕见的乐器,为她献上他眼中最好的婚礼。

  若不是心中早有人人平等的信条,又怎会如此尊重自己的心上人,若不是心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又怎会以如此谦卑的姿态追求爱?

  反观当下,当今社会早已没有阶级高下,人人平等的信条早已人尽皆知,却有多少人掩住了对体力劳动者的嫌弃与轻视?有多少人摘不掉对低薪工作者的有色眼镜?有多少人重视他人的出身、岗位而重于他的人品?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被偏见所牵绊,这首跨越千年而来的诗,才得以在旧观念不断淘汰的历史轮回里站稳脚跟。它带着远古的露水告诉我们,因为我们彼此平等,所以我们应彼此尊重。

  也许这段爱情的感人之处并不只是赤忱热烈的情愫,还在于我身份显赫,但我仍愿意弯下腰来,平等的对待你、尊重你,希望你做我的皇后。

  读《关雎》有感 篇2

  参差荇菜里,有只小舟点漪而来;参差荇菜里,有位少女素衣袅袅;参差荇菜里,有个痴心人伫步凝望......

  这是《关雎》里神仙一般的浪漫,每每读来,不禁陶醉其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鸟清亮的一声长鸣,打破了远古的那份宁静,紧随一声呼应,遥遥相对。他双目远望,静静伫立,心却很乱。但他没有去打扰他所注视的那位“伊人”。而是回到家独自“辗转反侧”“日夜思服”。

  就算那般动了心,他不去走近,不去打扰她,他把他的渴慕,埋藏在了自己的心底。他爱,但他爱得有礼,有节。同时,他也在忍耐中磨砺自己的情感,忍耐,忍耐,再忍耐。不逾矩,不违节。

  也许是由于思念心切,他竟于不觉中产生了幻想,想象“琴瑟友之”,想象“钟鼓乐之”,想象八抬大轿迎她进门。

  但是,只是幻想,不是行动。是的,发乎于情,止乎于礼,他做到了。他承受着相思之苦——那是一种心如刀绞的苦痛,哪怕百般揉拧着被褥,也不去找她,坚守着他的原则,坚守着礼节。

  所以,《关雎》所抒发的爱情,虽然用心深切,思念深切,但其激情始终控制在一个理性适度的范围内。

  同样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来自于《鹊桥仙》的长叹,揭开了爱情长久的序幕,远在异地的一种相思之苦,也是对情感的一种节制。倘若日日如胶似漆,这种“黏”终一天会干,干了就会裂。在一处的朝夕相伴,也终比不上天各一方的相思之情。这是爱情的真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需要时间的考验,否则,那“寤寐思服”便没有了味道。

  曾经与张珙相爱并约会、以身相许的崔莺莺在张珙得到了高官后被无情地抛弃,这便是因为崔莺莺没有节制地去爱,发乎于情,但没有止乎于礼,她的不理智,也终酿成了她爱情的悲剧。

  如此,你还觉得《关雎》只是凄美的“单相思”故事吗?它真正展现的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一种独特的方式。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这是属于中国的浪漫。

  读《关雎》有感 篇3

  小生闻,爱情是充满灵魂的,是澎湃汹涌一发不可收拾的,是唯美浪漫、纯情而又带着毁灭性的。对小生而言,小生不敢一股脑什么也不想地渴望恋爱。小生只是爱慕着一个姑娘,保存着对爱情的崇尚、信仰、珍爱。

  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好似一条缠绵不断的绸,将姑娘的轮廓顺入小生心底;湖是硬的,它是一块无暇的翡翠,闪着耀眼的微光,好似姑娘美玉般的肌肤与容颜。

  姑娘是否听见那关关和鸣的雎鸠声。一双雎鸠在湖泊中隐约映现的狭窄陆地上,发出沉闷的啼声,却又紧挨在一起,不受任何事物的搅扰。这使得人烟稀少的小岛瞬间芳草如茵。这种不需要语言,不需要一字一句便能了解对方的感情,小生读懂了。望着,小生默然,禁不住羡慕雎鸠,羡慕这所谓专一不弃的爱情。姑娘与小生从未有过长篇对话,小生看不透明艳动人的姑娘,而姑娘似乎也无关痛痒。

  小生不才,怯与姑娘正面交谈。原谅私意,小生曾隔着清澈无暇的湖泊,隔着水面上氤氲的朦胧望姑娘。长长短短的荇菜,随风浮。小生对姑娘的心,无物可扰,跳动、不止。姑娘肩后飘曳着翠水薄烟纱,一颦一笑勾小生心魄,姑娘顺着水流左右采摘荇菜,或许也无意关注小生。小生单望,足矣。

  小生日日夜夜牵念姑娘,思念之情绵绵不尽。长夜漫漫不到头,夜晚的辗转反侧无法使牵挂停滞,无法让姑娘的身影从小生脑海悄悄抹去。

  窈窕姑娘,小生只得弹琴鼓瑟表示亲近,姑娘只由敲钟击鼓感到欢悦。姑娘可否对小生存在过模棱两可的情愫,小生从不奢求,也不敢奢求,虽不甘限于友,但只企望能恒久见到姑娘,小生足以为乐。

  雎鸠湖央飞,荇菜迎风浮。小生希翼与卿姻,然恐卿,无关痛痒。

  读《关雎》有感 篇4

  读《关雎》,感悟古时候人们对爱情的态度,发现爱情从古至今并没多少变化,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精神寄托之一。到了物欲横流的今天,相信还是有不少的人期望遇到真正的爱情,当然在这个时代,真爱变得越来越稀少,也越发珍贵。读《关雎》,感受爱情带来的美好憧憬。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这首诗之韵味,便在这男子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梦寐以求女子的一种狂热的思念和想念。

  一见钟情,是这首诗男主人公看到美丽女子的状态,看到了,就喜欢了,就有和她相伴一生的愿望,这是爱情最原始的一种表现,喜欢了就表白了,直接说了出来,对爱情不遮遮掩掩,直白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显得更加真实。

  对照现代来讲,一般遇到喜欢的人直接表白人家多数会以为你太不认真,认为你傻,或是直接想玩弄感情,只有天天努力追求很长时间后才进行考虑。但往往不计后果天天死乞白赖的追来追去的人却是真真实实玩弄女人的渣男。女人在被玩弄了之后,往往会感叹天下男人都一样,没一个好东西。却不知,好男人往往她都发现不了,或者在追求她时被认为没耐性或觉得太傻太老实,要不就是嫌弃太穷。

  真正的爱情往往能让人感到振奋和幸福,太拘泥于物质的爱情往往变成了一种仪式,失去了灵魂,她是感受不到真正爱情的滋味的,也许,她也不会明白真正的爱情是什么。

  心底纯洁,才能有机会体会真正爱情。

  读《关雎》有感 篇5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关于“诗经”的专题课文,每首诗都各具特色。唯《关雎》这首写爱情的诗,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学过这首诗,我的脑海中常常反复吟唱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首优美恋歌牵动着我对爱情的思考。

  《关雎》是诗经的首篇,它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我还觉得这首诗表达了男主人公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惆怅之情。“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君子爱淑女,却爱而不得,无法入眠。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只是觉得很有趣,但并没有切身的体会。

  但是有那么一次,外地工作的姐姐独自回来了,留姐夫在他乡,我缠着姐姐和姐姐一起睡。夜里,姐姐翻来覆去,迟迟无法入睡。现在回想起来才似乎有些明白,那时的姐姐不正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吗?

  爱情真是人类神奇的情感。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有一篇罗素的短文,也谈论了爱情是罗素一生追求的目标之一,他这样说“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它带来狂喜——它是如此令人心醉神迷,我常常会为了这种短暂的欢乐而牺牲余生。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它能孤寂——身临这种难耐的孤寂。一个人战栗的目光会瞥过尘世的边缘,直透那冰冷而不可测的无生命的深渊。我寻求爱情,还因为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和诗人在梦想中描绘的天堂的神秘缩影。”看来,爱情是人类美好神圣的情感,尤其是“发乎情,止乎礼”的君子和淑女的爱情更是最美的诗篇。

  但是现在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正是读书的好时机,颜真卿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的我们就应该奋发图强,努力学习。要为学习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要为学习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且让将来最优秀的自己能遇见最优秀的那个他。

  读《关雎》有感 篇6

  “关关,关关......”

  和鸣声在耳畔响起,青灯下,执着毛笔,在记忆中勾勒起勾人魂魄的倩影,立在碧波荡漾的湖水前,望着那远处的河中小洲,浅浅地笑着,一眼情深,想是入了相思门。

  初见,少女眉目如画,着那素白长衫,披着浅蓝外纱,笑靥如花,眸前一亮,缓缓蹲下,想要取那水中荇菜,平添了份烟火气。

  陷入在她的漩涡当中,与她对视一眼,心中的情绪便翻山倒海,之前所做的准备似乎都是浮云,被眼前明眸善昧的少女看一眼,就像被一口仙气吹的轻飘飘的。可,婉言谢绝的少女,在那几天在我的眼前重复,苦,闷,痛,各种情绪在心中交替。

  想是该离去了,在临别之时,少女在湖中伴着小舟穿梭,纤纤玉手时不时试探着碰一下一片片的荇菜,眼前的画面单纯而美好,叫人不想破坏眼前的岁月静好。对少女的喜爱难以言表,可是自己终究不是伴其一身的良人。起身,我拍拍灰尘,在一旁取来了伴随已久的竹笛,吹奏一曲《玉连环》。

  “公子,方才一曲可是《玉连环》?”

  我诧异地抬头,爱慕之人便在眼前,心中的倾慕难以言表,连带着脸上多出了些许笑容与手足无措。

  少女笑著,看著我,“公子可否再奏一曲?”

  “那在下便献丑了。”

  “公子请。”

  一砚春水,晕染一顶乌蓬,少女与少年并肩而立,一个静心听乐,一个满目欣喜。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伊人在旁,长相思兮长相忆。

  一卷云霞,少年执一息灯火,夜星寥落,相伴相依,坐在船头,低低地吹着曲子,怅惘那何去何从。却不知,少女在乌蓬内春心萌动,愿我星君如月。

  “姑娘,在下要告辞了。临别前,不如再奏一曲,如何?”

  “不如何。不如公子以后只为我吹笛,可好?”

  “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读《关雎》有感 篇7

  这一周我们和孩子一起欣赏并朗诵了《诗经》第一篇《关雎》,想必收获不少。作为发起人,我也是尽我所能让这件事做的更好些,让大家都能有所得。但凡事总不可能完美,每一次的前进也是在磕磕绊绊中摸索。比如关于《关雎》中一些字词的注释考虑的还是不够完善,因为孩子在读经中问了我一个问题“荇菜可以吃吗?”我居然答不出来。我考虑到介绍这种植物,却忘了诗中本意。“为什么摘荇菜?”“荇菜可以吃吗?”是啊,看似多么简单的问题,居然把我难住了!后来查找资料,终于知道荇菜是可以吃的,也可以作为猪和家禽的饲料。全草均可入药,能清热利尿、消肿解毒。苏恭(苏敬,唐代药学家)说“荇菜生水中,叶如青而茎涩,根甚长,江南人多食之。”

  除了吃,荇菜还有净化水质和观赏的作用。

  明白了荇菜的用途,我又开始陷入自己的想象中了。古人做《关雎》一诗,诗中描写所追求女子只用了“窈窕”两字,我觉得却不尽然。对于自己喜欢的女子怎么可能简简单单两字就打发了?为什么要写女子采摘“荇菜”?“荇菜”喜静水,叶片呈圆形或卵圆形,5~10月会开出小黄花,艳丽而繁盛,极具观赏价值。诗中所写一个女子在长满荇菜的水里,双手不停地采摘荇菜,而男子眼里所看到的是在点点黄花、碧水清波中有一位既美丽又勤快的水中仙子,在欢快的采摘荇菜,这幅画卷在他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难怪会“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了。所以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了。

  《关雎》很美,朗朗上口。五个篇章看似简单,我却花了大力气查找资料整理。看似很难,但终究只是一首曲子,却传诵至今!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诗人能将这么复杂的情感写成一首朗朗上口的曲子,我觉得可以概括为“返璞归真”四个字。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自己也能参透这个道理。

  读《关雎》有感 篇8

  翻开书,看过三两页,我心里说,大学女老师写书,怎么都是这种类型?

  留给我这种印象是因为阿袁,她的《鱼肠剑》细腻优美,我之后买了她的一本合集《郑袖的梨园》,反而有些失望,因为里面的几个故事都是一种套路,讲大学教师间的情感纠葛,文字美则美矣,但情节就像简化版的琼瑶,看多了难免无聊。

  所以拿到《关关雎鸠》时,难免先入为主。

  但仔细看完,得夸一下这是本很优秀的作品。

  虽然都是写女老师之间的阵风往来,明枪暗箭,但多了筒子楼这样一个生活背景,由住房产生许多矛盾,就更有情节冲突,更容易出彩。

  蔡小容写活了一场筒子楼里的人间百态。

  小楼里对对夫妻,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烦恼。论语言的优美华丽,小容是比不过阿袁的,阿袁的文字细腻优雅,有着中文系的华丽,而小容的语言,就如严歌苓所说,像朴素的白描。

  但白描有白描的味道,阿袁的人物读起来大同小异,如出一辙,《关关雎鸠》中没有这种问题,筒子楼里一对对夫妻形象各异,特色鲜明,在人物的刻画上,小容显露出她卓越的洞察力。

  最出彩的无疑是戴氰,这个如同王熙凤一样的角色在书里书外,都最吸引眼球,文弱坚毅的柏舟,开朗大方的颜立菲,文学女性张燕,有洁癖的秦凌……形形色色的女人间你来我往,交锋不断,却纹丝不乱,小容在本书里表现出对人物、对情节优秀的把控力。

  夸完了说说缺点,本书的主人公小鱼,比起其他角色,没有鲜明的性格,她的生活就像一笔流水账,记录而已。

  大概因为主人公小鱼是作者本人在书中的写照,所以对其他的角色,有讽刺,有夸张,味道很辛辣,各自的私心写的惟妙惟肖,一旦到自己头上,刀下留人。

  给人的感觉就是配角风风火火,主菜寡然无味。

  蔡小容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但慢有慢的细致,《关关雎鸠》像是以一个当事人的角度,来看一幕发生在小空间里的生活轻喜剧,这部剧节奏紧凑,角色鲜明,会带给你轻松愉悦的阅读感受。

  读《关雎》有感 篇9

  说《诗经》就定然不能不说《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这句是很多人第一次读到的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诗经经典了,在我们青涩的年华里,多少人曾经为这一句而迷醉沉吟,憧憬着那些与爱情有关的字句篇章。事实上,《关雎》还是《诗经》的第一篇,少时学《关雎》,记得老师只是不停地给大家讲解着其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赋比兴之类云云,今时今日,那些修辞手法大部分都早已忘记,然而诵读诗文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同学们懵懵懂懂的笑声,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每次读到这句,胸中都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有故事,或许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物是人非的交替,生命就是一次又一次永无止境的轮回吧。诗句中,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思绪纷繁,百感交集。那些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我们呢?我们经历过一些事,看过一张张面孔,一次次遇见,同时也一次次擦肩而过,虽与征夫殊途,实际上我们同归。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我们仍然会继续这样的生活,但是只要自己觉得没有遗憾,生活应该都是完美的。

  读《关雎》有感 篇10

  《关雎》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诗经》中的名篇,是描写我国古代男女青年爱情的杰作,我反复读过之后颇有感慨。请看这首诗的内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的开篇一下笔就奠定了男女双方“人”的基础,那是“君子”与“淑女”的爱情,爱的双方人格是高贵的。再往下看,他们的感情怎样?

  你看那追求爱情的男主人公,“寤寐求之”、“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不是逢场作戏,也不是三分钟热度,这份情感是深挚的,有着永恒的力量。接着他开始行动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他充分的考虑对方的感受,用美妙的音乐去吸引对方,用诗意般的.倾诉向对方表白爱慕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是何等的高雅。这就是我国古代男女青年的爱情,人格高贵、感情深挚、表达方式高雅是他们对爱情三要素的基本要求。

  他们淡化了权势和钱财庸俗,脱离了原始冲动的低级,追求的是一种高品味、高格调。全诗音律和谐,一咏三叹,也采用了《诗经》惯用的比兴手法,特别是它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不仅给人以如见其人之感,那主人公用情之真切,追求之执着令人为之感叹。总之,在我看来,古今描写爱情的诗文比比皆是,但真正像《关雎》这样有格调的诗文实在少见。

  读《关雎》有感 篇11

  你在河岸那头,好似决绝的回望,笑回我的多情。

  陈年的杜康啊,解不了三千年的忧,却酝酿了三千年的期待,纯而烈,心里的话带着酒香,醉不了你的芳心,爱的呢喃是那么的甜蜜哦。入腹三千杯,湮灭几世愁,却只是换回了你的一个字。

  三千年的寤寐求之,三千年的辗转反侧,琴瑟未调,钟鼓未敲,冷了千年明月,成万世沧桑,也许,某一天,突然想再听一听那欢快的曲子,爱情的旋律呵,有了一种感动,如潮起,飞涌于天际,漫舞于山崖,有一种刻镂心肺的感动源自亘古的记忆。

  尘封了吧,追求了三千年,我是你温柔劝退的潮,不断地清洗着别人走过的成双成对的幸福,却使我更加坚定了三千年的信念,让我一次一次的在你的面前大声宣誓海枯石烂的永恒,更让我逾越了三千年的黑暗津渡,然而,还是换不回你的两个字。

  蔚海蓝天,潮起潮落,浩渺苍穹,物换星移,唯一不变的是隽永的情怀。

  那斑驳的倩影,是天空对大地的承诺,“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是我对你的承诺。发乎情而止乎礼,但我仍有“万千军马吾往”的胆识,却从时间的风里搔首踟蹰,揣测着你的芳心为谁开放,情意徘徊的我,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梦幻,我乐意想象,当雍容高贵的你出阁时,我喂好迎亲的白马,踏过万花丛,做那最幸福的新郎。

  读《关雎》有感 篇12

  许多年前就在朋友的杂志上看过《日居月渚》。

  小麦的每一本书我都爱,都买,只是发表《日居月渚》的那本《十月》发行量太小,过了那个月,就不能买到了。

  可是过了这么多年,她又出现了,改了名叫做《关关雎鸠》,真是惊喜啊。就像你偶遇一个人,惊鸿一瞥后杳无消息,过了很久,竟然蓦然回首,那人却说:“那就是我,我在这儿呢。”即使换了名字,还是那副容颜,那般心肠。多好。

  多年后再看《关关雎鸠》还是真好。筒子楼里的生活亲切,对白里的武汉腔亲切,有些人物是当年在麦琪的散文里早就熟悉的。武军追林烈;颜立菲就是颜如玉;柏舟有林展的影子吧……再看就像碰到老熟人一样,还是亲切。小鱼善良。善良,聪慧而细腻的人往往有轻俏的刻薄,损人不显山不露水的,这个刻薄也亲切。

  小容也应是善良的人,但是谁说善良的人不可以无伤大雅地刻薄一下子?那叫风趣那叫慧黠那叫伶牙俐齿,那叫看透世情人心又善于删繁就简。让你读来会心一笑,也让你知道一下子——小鱼是单纯,可不是傻呢。

  爱她文章的人大概都有这种聪明的傻气,又或者叫傻气的聪明。

  这样的小刻薄,是钱锺书常用,是张爱玲常用。

  看关关雎鸠的时候我就常常想起这两个人来。

  张爱玲写过一篇《必也正名乎》,小麦也写过一篇《说说名字》。想起这两篇的时候总是弄混,会搞不清楚其中的一句话到底是张爱写的,还是小麦写的。

【读《关雎》有感600字(通用12篇)】相关文章:

《诗经.关雎》赏读12-09

读《养花》有感(通用15篇)04-17

读《匆匆》有感(通用15篇)03-24

读边城有感(通用15篇)10-21

读边城有感通用15篇06-19

读《边城》有感通用15篇05-27

读《蝶恋花》有感通用2篇04-06

读劝学有感(通用50篇)04-18

读《水调歌头》有感通用11篇02-12

读《水调歌头》有感(通用11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