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生读后感

时间:2022-08-23 16:12:4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借我一生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借我一生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借我一生读后感

  余秋雨曾经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这些散文集我都曾经爱不释手。有一段时间非常崇拜他,认为他研究过那么多的文明形式,是个学者。后来,他在网上遇到了一些麻烦,批评之声日起;再加上我读了《文化模式》一书,顿时觉得余秋雨的观点也有些靠不住。也就不再迷恋他了,对于他的作品自然也就不关心了。

  当有人向我推荐《借我一生》这本书时,我才想起原来好久没读他的书了。细细读之,他的文笔一如既往的优美。只是,我对他已不复当年的崇拜,而只想从他的书中学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了。

  荐者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时候,是作为小说来推荐的;但是,读之却依然是散文一样优美的语言。

  书的第一章《长辈的山》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作者的外公——当时的上海商业巨子朱承海先生力排众议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家道中落的余家。当时余家因为作者的爷爷去世,作者的奶奶一个人抚养七个子女,因为疾病和能力有限,不断的有孩子死掉。——是个倒霉透顶了的家庭;而且更过分的是:余家要求过了门的朱小姐与婆婆一起住在乡下,让余秋雨的父亲余学文一个人在上海谋生,以便节省开支。

  这要是放在今天怕是不会有女方家长同意:女儿刚过门就要两地分居,而且还要与婆婆一起到穷乡僻壤吃苦。但是,朱承海为了把女儿嫁给忠厚的余学文毅然同意了余家的要求。就这样,作者的父母才得以结为连理。也才有了后来的余秋雨。作者做了这样的描写:

  那天在上海,外公与一位叫余鸿文的老朋友一起喝酒,随口提起了我爸爸。余鸿文先生叹道,余家如果不是突然变得如此多灾多难,这个忠厚的后生实在可以成为嫁女的最佳候选。

  当时外公随手拿起那杯半温的黄酒,说了一句:“这个后生,可以成婚。”

  订婚在上海。订婚时男方托媒人提出,目前对余家来说,安家在上海有点昂贵。能否先让新媳妇陪着婆婆到乡下住,由新郎一人在上海谋生,以后再作道理?

  外公说:“那么干脆,婚礼也可以在乡下办。”

  媒人问:“到余家已经够苦,再到乡下,小姐受得了吗?”

  外公说:“她没吃过苦,但吃得起。”

  媒人把这番对话传给我爸爸听,爸爸傻立半晌,心想不管怎么样我迟早总要把这个家带回上海。

  订婚的时间,是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地点在上海,这天是星期一。

  结婚在两年之后,是一九四五年一月九日,地点在余姚乡下,这天是星期二。

  作为读者,连我都不得不佩服朱承海先生。他当时的一个英明决定造就了六十年后中国最富有的作家。让人感叹:嫁女当如此啊!

【借我一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借我一生歌词01-30

樊小纯《借我》诗歌12-02

借我一双慧眼作文07-18

记叙文:借我锦囊,送我东风11-19

假如借我十个胆作文11-26

借我一双慧眼作文800字10-26

借我一辈子歌词11-17

中班亲子游戏借我一双眼睛教案04-01

借我一双慧眼-记叙文作文800字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