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读后感

时间:2022-09-16 11:21: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乌塔》读后感(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乌塔》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乌塔》读后感(15篇)

《乌塔》读后感1

  学了乌塔一课,我觉得乌塔非常棒,可以自己一个人出去旅游,甚至可以一个人出国旅行,还会把自己打理的很好,计划的很周全。

  乌塔这一课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作者在罗马的宾馆里看顾见了一位金发小姑娘,就是乌塔,她才十四岁,就已经去了很多很多地方,有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还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希腊和波恩。而且是自己去的,没有家人的陪伴,也没有人的保护,从这一点,我知道了乌塔是一个做事有计划、自主能力强、机智、又很聪明的一个小姑娘。

  和乌塔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以前我觉得我的自主能力差不多,因为我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写作业也不需要妈妈催,写完还会主动检查。我还认为我很勇敢,因为一上次我和好朋友一起去滑冰,我和好朋友手拉手,都没有看见地上有一个大坑,我们一下子都摔倒了,我的膝盖都流血了,我的好朋友并没有受伤,但她哇哇大哭起来,我却没有哭,而是一步一步艰难的走了回去。我的勇敢和乌塔是可以比一比的;我觉得我的计划性还需要向乌塔学习,因为我每一次收拾房间或书包,总是丢三落四,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这一点我应该好好的向乌塔学习学习,不再和乌塔落下这么远的距离,我要赶上乌塔。还有一点也是我要向乌塔学习的,我写作业时老是粗心,有一次写数学作业,要抄黑板上的题,把1。7抄成了17,把25抄成了2。5,结果得了99分,如果不是我把题抄错了,会考100分,我应该把这个粗心的毛病改掉,做一个认真仔细的小姑娘。做一名和乌塔一样棒的小姑娘。

  乌塔,你真棒,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再接再励,赶上你,和你一样优秀!

《乌塔》读后感2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字叫《乌塔》,主人公是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她令我非常敬佩。

  《乌塔》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描写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体现了这个少年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识很强的优点,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生动、通俗易懂。字里行间表现了乌塔独立自主意识和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我读到“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的时候,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乌塔这么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独自游览欧洲,让我体会到了乌塔做事非常细致,把事情全部考虑周全之后,然后大胆去做,令我非常敬佩。

  我在家里爸爸妈妈都非常宠爱我,别说是出国了,就连到我家附近的广场上去玩,爸爸妈妈也不让,而乌塔却是一个人独自出国旅行,又自己挣旅费。我们中国孩子的爸爸妈妈是特别宠爱我们,不让我们独自一人出游。而乌塔的爸爸妈妈也非常爱乌塔,但是他们让乌塔独自一人出国旅行,为的就是锻炼乌塔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我国的孩子没有这种勇气和胆量,而且父母也不会给孩子这样的机会。读完本文,我掩卷沉思:孩子要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一方面要靠孩子在实践中锻炼,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

  《乌塔》这篇课文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作为一个中国少年,我一定要学习做一个像乌塔这样独立的少年,将来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乌塔》读后感3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的感触颇深。从乌塔身上,我收获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

  现在的中国孩子,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护,什么事都不让做,而文中的乌塔却大不一样。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儿乌塔,自己一人游历欧洲的事情。乌塔为计划这次旅游,整整花了3年的时间来准备,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还要给家里寄张明信片或打个电话报平安。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乌塔自立、自强的精神。可我们呢?有的同学不仅自己不敢出远门,甚至连上学、放学都不愿自己走,更别说像乌塔那样游历欧洲了。乌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强,是因为她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时,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比如:周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周末时又是否遵守了呢?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渐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

  课文中还提到乌塔的旅费全部都是自己在课余时间打工挣的,没有拿家里一分钱。可我们却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钱,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没有攒钱,这实在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

  乌塔曾经说过“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们写完作业后,能看一会儿电视,读一会儿课外书,就已经很不错了,大多数同学都是把笔一挥,直接就出去玩了。而从来不会想到去亲身体验一番。光从一些课外读物和电视节目中了解世界,是比不过亲身体验完美的,而且亲身经历总比听说到的记忆要深刻,所以,只有亲自体会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从《乌塔》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了解一个和我年龄相仿,但行为却大不一样的小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好学生。

《乌塔》读后感4

  《乌塔》这篇文章里的内容是颇耐人寻味,不仅让小孩学会了独立,更多的是让大人们学会放开孩子的手,让孩子在蓝天上自由地翱翔。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十四岁的小女孩,名叫乌塔,让我震惊的是,乌塔竟然小小年纪就环游了亚洲各地,并且没有一个大人陪伴,简直是史无前例!当然,旅途里遇到困难是难免的,但是这一切困难在乌塔眼里都是浮云,她总能想出办法克服这些困难,让挡在她前面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它那高昂的头,其实乌塔能有一个完美的旅行,靠的是旅行前的充分准备和她的独立,在旅行前,她从来没向父母要过一分钱,她努力地为别人打工,通过自己的恒心和毅力,终于筹齐了旅行需要的钱。她很小的时候,凡是在电视上看到了各个国家的美丽风光,她都想要去,因为从那时起,她就觉得,在电视上看到的风光是不真实的,要身临其境才能目睹它真正的风光。乌塔刚环游完亚洲,又在筹备下次的中国之旅了。

  看看乌塔,再想想自己,我的脸一下涨得通红,我与乌塔相差不了几岁,但在人家环游亚洲时,我可能正在跟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造成这种结果也是因为父母的原因,相信许多父母都十分溺爱孩子,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让孩子变成了家里的“小姐”“少爷”“俗话说:“温室里的小树是长不高的,笼子里的小鸟是长不大的。我们就是小鸟,父母的溺爱成了我们的牢笼,我们渴望父母不再溺爱,让牢笼打开,努力飞翔,慢慢变成独立的孩子,成为下一个乌塔!

  父母们,请打开你们的“牢笼”,让“小鸟”飞翔吧!

《乌塔》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乌塔》。这里面的主人公非常勇敢。我很钦佩她。

  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叫乌塔的小姑娘,她只有十四岁。可她独自游遍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还要去希腊,她还很希望来中国玩。

  像乌塔这样的孩子,在中国很少有,希望中国的家长让中国的小孩和外国的孩子一样,锻炼自己独立的精神。

  有一次,妈妈让我独自一人去姥姥家,我一听便想:“去姥姥家要坐公交车,万一在车上被坏人拐走了怎们办”?于是我请求妈妈陪我一起去姥姥家,可妈妈的态度非常坚决,只让我一个人去,唉!于是我独自一人走向车站,掏出钱上了公交车。在车上,我提心吊胆地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来。可时间对于等待时间的人来说很漫长,好不容易等车到站。刚一下车就见到姥姥在等我,有惊无险,一切顺利。我大步流星的扑向姥姥,姥姥在到家后给了我一杯水压压惊!回到自己家后,妈妈说:“你看,这不是很顺利吗?做事要勇于挑战,才能成功。”从那以后,我的胆子越来越大。

  没过多久,我又坐车去乡下奶奶家玩,我想这没有什么大不了,不就是一个人坐车嘛!这次上车后我不在提心吊胆,而是神态自若。到了奶奶家,奶奶直夸我:“孙子呀!你终于长大了。”顿时,自豪感充满了我的心中。

  看来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不惧怕才能圆满完成任务。可我终归是我自己,和乌塔比起来,我们相差甚远,我希望家长们不要认为我们离开你们就不能生活,不!事实相反,只有离开你们我们才能长大,懂事。中国的爸爸妈妈们,请张开你们的怀抱,让我们自由飞翔吧!

《乌塔》读后感6

  读《乌塔》

  乌塔是一个独立性相当强的女孩。她小小年纪,就已经独自游历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可是我呢,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觉得我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独立,每天回家,妈妈就把饭做好了,我只需要动一下筷子,把它送进嘴巴里;衣服脏了,爸爸妈妈会让我脱下来,我从来不用动手;每次出门,都有人陪着,一个人哪都不敢去。

  老师已经把这篇课文讲完了,可我还沉浸在对乌塔的想象中。乌塔的父母也很爱她,但她从不依赖父母,她有自己的思想,她想到哪里玩,并不是说去就去,而是要做充分的准备。其一,她要读很多书,查阅相当多的资料,反当地情况做滥熟于心;其二,次费问题怎么解决?她支分发广告,陪人家小孩子玩等等,从不依赖家人;其三,保证安全,每到一地,先去公安局查清电话号码,给家里发信或者寄出一张报平安的卡片。这样做到心中有数,家里人肯定放心,她也很轻松。我要向她学习,以后无论做什么时候事情 要做个计划,步步为营,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

  小时候听妈妈讲故事,在我们国家象乌塔这样的少年有好多。甘罗十二岁就不费一兵一卒使秦国得到十六座城池,官封上卿;打柴放牛的小区寄,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杀死了两个比他高大很多的强盗;三国时的周瑜,七岁学文,九岁习武,十三岁就统领千军万马;还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勇敢……这一桩桩,一件件,在我的眼前渐渐展开,让我思绪万千。

  我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向这些榜样靠近,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学习,克服依赖思想,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要多读课外书,不做分数的奴仆,用知识武装自己。

  ……

《乌塔》读后感7

  最近,我学了一篇课文叫《乌塔》。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回想,品味着小姑娘乌塔的一个个神情,一句句话语,我思绪万千……

  想想乌塔的年龄,14岁,她才14岁!可是,她却独自先后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再想想我吧,我的年龄和乌塔相+仿,却比她差远了,我最多也就到过东莞,而且还是因为爸爸工作的原因和妈妈弟弟一起去的。

  想想乌塔在旅游时是多么惬意,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让大人都精疲力尽、十分疲倦的旅程,乌塔却十分舒服,这更能体现出她的独立生活、自立意识的能力是多么强。而我,顶多在家里就是扫扫地,洗碗都怕碗会摔破,更别提做菜了。我每天早上都要妈妈叫,红领巾、校徽也要妈妈催促才不忘记带,有时妈妈有事,我就连对照顾自己都一无所知,更何况照顾弟弟……跟乌塔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想想乌塔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准备了这次旅行,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真是不打无准备之仗。我呢?每次旅游前的准备都是妈妈做的,要是让我自己去准备,准会丢三落四,到了火车上缺这缺那,那可真不快活。乌塔自己挣钱,我却每天都向爸爸妈妈要钱,而且都是一次性花光,根本没有考虑到攒钱。

  乌塔说过“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她也是去亲身体验。我却最多看看新闻,看看书,根本没想过要去亲身体验一番。写完后总是大笔一挥,连最后一个句号都没写好,就出去玩了,不知道要检查。

  乌塔身上有许多我比不过的优点,我要向她学习,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小学生。

《乌塔》读后感8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游欧洲的事。乌塔用了三年的时间,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周末一有时间就去帮餐馆和超级市场发广告单挣钱。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乌塔能耐住三年这么多的时间,而我一个星期都耐不住;乌塔能一个人游欧洲,我却连绍兴也不敢一个人游;乌塔自己挣钱,我只能向父母伸手要钱;乌塔像一颗在户外的小草,而我却是温室里的花朵。我要学习乌塔的自主生活的能力和独立自强的精神,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生活。有一次,爸爸和妈妈带着和姐姐一起去游乐园玩,由于那个游乐园太大了,我和姐姐走着走着就和爸爸妈妈分开了。当时,我才上三年级,所以特别害怕,而姐姐去游乐园的时候,忘了带上手机,所以也有点害怕。这时一个阿姨走了过来,问道:“小朋友,你们是不是找不到爸爸妈妈了呀?”我和姐姐点了点头,那位阿姨拿出了一个手机给姐姐,让姐姐打电话给妈妈,不一会儿,妈妈和爸爸就匆匆地赶来了,谢了那位阿姨后,就带着我和姐姐离开了。我觉得我应该向乌塔学习,遇到危险和困难时向相关人员请求帮助。从乌塔“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这句话中,我觉得乌塔说的非常对。因为我们从电视、图书中不能完全感受到那些地方的美,要感受到它们真正的美,必须要我们自己去实践。我要好好学习乌塔勇敢、有耐心、胆大的精神。我觉得要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就要去闯,乌塔就是一个值得我好好学习,乌塔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爸爸妈妈为了让我像雄鹰一样飞翔,请放手!

《乌塔》读后感9

  你相信一个14岁的女孩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吗?你肯定会说:不相信、不可能。让我来告诉你: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趁暑假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还要去希腊……

  乌塔是一个做事认真、心细的小姑娘。她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和危险时请求帮助;每到一地就给家里打个电话或寄明信片,向家人报平安,可以让家人知道自己的行程;为了这次行程,用了三年的时间阅读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做好旅游攻略。

  乌塔是一个做事独立的小姑娘。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而我们呢?一心只顾读书,什么事情都不操心。吃完饭,推开饭碗,就去读书了。衣服脏了,还让父母帮助洗,我们事事都要依赖父母。想了很久,我才明白为什么我们和乌塔的差距那么大,因为我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经不起挫折。

  看看乌塔,再比比我们,她虽然只比我大几岁,独立性却那么强,为此我感到惭愧。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每个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缺点是依赖性太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让我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爸爸妈妈经常在假期带我去各地游览,游名胜古迹、观各地名校……但是每次都是爸爸妈妈做好旅游攻略,都是用爸爸妈妈的钱去吃、住、行。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养成独立的习惯,向乌塔学习,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做一个独立的阳光少年,不做母鸡翅膀下的小鸡,要做真正的雄鹰搏击长空!加油!

《乌塔》读后感10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新课文《乌塔》,课文里,乌塔是个勇敢、自理能力强的小女孩。课文主要讲述了乌塔独自一人去许多国家旅游,并在旅游前做的各项准备。现在,就让我来说说我的感想吧。

  乌塔去这些国家前,做了很多的攻略,别小看“攻略”这简短的词,它就整整花了三年时间!通过查阅书籍收集资料,在电视上收集相关信息。当我看到“三年”这个数字时,心里暗想:啊!这么长,我从来没有为一件事做过如此长时间的准备。就像去年春节,我们去江浙一带旅行,出发前两周,妈妈让我试着做此次旅行的攻略。那时,我做攻略只用了三天!三天和三年比起来,就光是这个时间差就是没法比的,更别说攻略的内容了。我当时只做了我要去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景点,当地有什么好吃的。结果,我写的这些,事实上根本就没派上用场,对我们的旅行没有任何帮助,我还不如不做了!

  不过后来,我明白了,做攻略,要抓重点,我做的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路程和路线,规划好时间,并了解好要去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等相关资料,这样旅行时就能节约时间和精力。最后,乌塔的旅游经费全是她自己挣来的,乌塔在别人家帮忙带小孩和发广告单等方式,用自己的劳动换回报酬。

  乌塔也是个勇敢的小姑娘,自己一个人去了很多国家,但我就是一个相反的例子。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在小区里跑步,我跑了两圈就累了,妈妈还要跑,于是就叫我到小区的池塘边等她,我等了一分钟,就开始害怕起来。前面那个叔叔为什么一直看着我,那是个坏人吗?妈妈多久才会回来?一个个问题一直离不开我心里。我好怕,要不要去追上妈妈?我就鼓起勇气继续跑了一圈找妈妈,但是我跑完了也没找到妈妈,等我再回到池塘时,看到了焦急的妈妈,我赶紧跑过去抱住妈妈。我真想改掉胆小的毛病啊!

  学完这篇课文,我也希望自己拥有像乌塔一样独立自主的能力,像乌塔一样勇敢!

《乌塔》读后感11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它使我深受体会,也让我受益匪浅,文章主要写了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身一人游历欧洲的事。从这件事中我想到了中国和外国的教育问题。

  有的外国孩子2岁时父母便开始训练他们独立的能力。美国有的孩子在9岁时就不想被父母所限制,要求独立自主。在上小学时,欧美一些国家的老师就教育孩子们要有独立情,不能依赖家长,不做温室里的花朵。在美国,孩子们在学校中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交易,可以卖糖等。老师们不但不反对,而且还鼓励他们这样做下去。很多美国老师认为,这会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定的基础。在德国,学校主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德国孩子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帮助餐馆和超市发传单,做小工来挣零用钱,根本不用跟父母拿。而且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来学习的是,外国孩子每周都要写一遍论文,涉及经济,人物,动物,科学等各方面的。

  看看中国孩子,很多是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是温室里的'花朵。有一个报道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92年,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参加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中国孩子病了回到营里睡大觉,日本孩子生病了硬挺着走到底。到了营地,日本孩子麻利地搭建好了炉子,用一些简单的食品做出了晚餐。可中国的孩子既不会做饭更不会搭建炉子。最后还是厚着脸皮地吃日本孩子的饭。教官说你们别人的饭,心里不会难受吗?而有些中国孩子听了很麻木,没有什么反应。

  中国孩子的娇生惯养,没能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不像乌塔那样的外国小朋友们,从小就锻炼生存本领,自立自主。

《乌塔》读后感12

  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姚嘉昵

  读完了《乌塔》,我既感动又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乌塔是一位小学生,年仅14岁的德国小女孩,平时她不满足从书本上或电视上学到的知识,她觉得那样认识世界是不完美的,于是她决定独自一人去周游欧洲各国,去认识真实的世界。

  她为了这次旅游,足足花了三年时间去读了很多关于这些国家的书籍。不仅如此,更了不起的是她每逢周末放弃休息玩耍,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牌;假期,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把挣得的钱作为游资。虽然,游资只能应付一半,另一半是爸爸付的,但她的这种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我,教育着我。

  我读到这里不禁赞叹:“好独立的小姑娘啊!你真棒,你这样做,不仅减轻了父母的负担,而且在生活中也锻炼了自己。”想想自己真惭愧,在学校里整天捧了本书,连书本上的知识也没念出什么名堂来,更说不上主动学习课外知识。在家里娇生惯养,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一旦摆在外面,就经不起风雨。而乌塔呢,就像外面那傲然挺立的小草,风吹雨打全不怕。虽然我们年年也有春游或秋游,按理说也可以从大自然中学到很多知识,可我们没有,我们只是走马看花,凭兴趣玩,不仔细去看,去想,只知道吃或大把大把地花父母挣的血汗钱,回来以后,老师布置的作文,我们一窍不通,因为我们在玩中没有联系实际去欣赏去观察风景或去思考展览馆中的成果,作文也只能文不对题地乱凑一通。乌塔呢?她是用心去观察研究,体会各国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从中获得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乌塔更可贵的是独立自主能力强,她不仅到各国观光,而且研究市场,研究如果遇到危险怎样解救自己……这些我们跟她比科有天壤之别,相差十万八千里啊!我真希望学校、家庭,赶快放下包袱,让我们去闯,不要处处设卡,多加责备。

  啊,乌塔,我真羡慕你,我要向你学习,改变过去裹足不前的思想,平时有意识地去磨炼自己,去锻炼自己,支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乌塔》读后感13

  今天,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感到很吃惊:乌塔仅14岁德国孩子,竟有能力一个人独自游历欧洲!她这种独立自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去感悟和学习。

  课文中讲到乌塔为计划这次旅游,整整花了3年的时间来准备,也就是她10岁左右就开始计划这次旅行,阅读有关书籍,而我们整天还在因为一些小事纠缠不清,甚至有些同学是被家长逼迫着学,连上学放学自己都不愿意走路,吵着要坐车,更别提像乌塔那样游历全欧洲了。

  另外,文中还提到乌塔为了挣旅游费,整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而我们都是向父母要零花钱,一点也没注意节俭,实在应该好好反省。

  乌塔通过亲身到各国体验,认识到“百闻不如一见”,中国也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知道了:自己听说的或从书本上看到的知识总不全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在脑海留下深刻印象,对事物的认识才能更全面。

  乌塔有着很强的独立自主能力,自己游遍欧洲,中国的孩子大多数还是“

  衣来张手,饭来张口” 。两者之间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这和父母的关念也有关系。乌塔的父母认为:爱孩子,就应该让他们经受磨难和挫折,而中国的父母还是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生怕他们受到一点委屈。但同学们,你们也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了!也许现在看不出来,下一代看不出来,但如果不及时更正,下下一代的中国人就会被外国人看不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加强生活能力的锻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吧!

《乌塔》读后感14

  上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题目叫《乌塔》。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她叫乌塔,他靠自己发广告赚钱,独自到欧洲各国去旅游的事。他一个人游览了欧洲许多国家的名胜古迹。他每到一个新地方就先查找警察局的电话,以备遇到麻烦事求救。之后再给家里打个报平安的电话。然后他就尽情地去玩。她还说回国以后还要继续挣钱,有机会到我们中国来旅游。

  看到这里,我既惊讶又惭愧还羡慕。她太了不起了!她的胆子真大!她的能力真强!相比之下我也太渺小了,换做是我还不把我丢了啊。想想我,只能去楼下的超市买一块雪糕,从来没一个人去过大一点儿的商场,自己从来没买过一双鞋,一个背心。和乌塔比我觉得自己很无能,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认为我就是家里的太阳,一家人都得围着我转,上学妈妈送,放学爸爸接,连书包都是他们背着。每顿饭吃什么姥姥都要向我“请示一下”,否则饭菜不合我的胃口,我就会撅起嘴巴挑三挑四。

  想到这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和乌塔相比我是幸福还是悲哀呢?我们的幸福过头了,这是一种悲哀。我想大声的对我的长辈们说:我已经长大了,有许多事让我们自己做吧!你们对我的爱有些过分了,以后不要再这样呵护我了。让我学着做一些家务活,尽管衣服没有你们洗的干净,饭做得不如你们做的好吃,可是我们会慢慢学,从教训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学会生存的本领。将来您老了,干不动了,而我们什么都不会,那该怎么办啊?我还想对所有的中国家长大喊一声:放开你们的手吧!给我们一块自由的空间,让我们也能像乌塔那样自由的飞翔吧!

《乌塔》读后感15

  今天上午上语文课,易老师叫我们先预习课文《乌塔》。于是,我们很认真地读了课文。

  刚开始,我一看题目《乌塔》,以为是什么塔,后来才知道乌塔是一个德国小姑娘的名字。我被这个小姑娘的胆子吓呆了,没想到一个14岁的小姑娘竟独自一人游欧洲,而且是自己利用玩的时间来挣旅游的费用。我太佩服她了。

  乌塔是一个有主见和做事有条理的人,自己游欧洲前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一次旅游。她每到一个国家,就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给家人报个平安。还有就是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查当地警察局的电话,以便遇上了事就打电话给警察。当她没有钱的时候就去给超级市场发广告单,或去别人家陪孩子玩。乌塔这种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们中国孩子生活在父母的翅膀下,凡事依靠父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己没这胆量与能力,就算有,家人也不会同意你一个人外出的。就拿我来说吧。有一次,二爸在北京,特地叫我过去玩几天,还专门拜托几个熟人带着我。妈妈为我做好了一切准备,我还是很怕,我怕妈妈不在我身边,遇上了事没人管我,最后我还是放弃了做梦都想去北京的机会。我读了这篇课文后,感到很惭愧,自己简直没法和乌塔比!

  我读了这篇课文还体会到了中国的大多数家长非常溺爱孩子,唯恐孩子有什么闪失,什么事都帮孩子办好,这样是很不好的。“盆景长不出万年青。”“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中国家长把孩子捧在手心上,是剥夺孩子学习本领的机会,是在害孩子。“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的明天,不仅仅中国家长要觉醒,我们也要觉醒,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克服依赖思想,积极尝试,勇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锻炼,并逐步走向成功。

【《乌塔》读后感】相关文章:

乌塔读后感06-11

《乌塔》读后感09-01

乌塔的读后感04-05

乌塔 读后感05-01

《乌塔》读后感05-04

乌塔读后感01-05

《乌塔》读后感01-08

《乌塔》读后感01-05

《 乌塔》读后感05-07

【乌塔】读后感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