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时间:2024-07-05 09:09:59 晓凤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娱乐至死读后感范文优秀(通用16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娱乐至死读后感范文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娱乐至死读后感范文优秀(通用16篇)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我们每天习惯通过各种媒介获得信息,享受着先进的传播媒介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快乐。然而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

  作为新闻系大一学生,原先我对媒介的理解仅仅就是书本上麦克卢汉的一句“媒介即信息”。在看过书中的前两章“媒介即隐喻”及“媒介即认识论”后,我对媒介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所认识的世事是通过我们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而这种对话工具,即媒介,它的转变也就从根本上不可逆转的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对比一下美国的铅字时代和电视时代:铅字那种有序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它要求思考。而电视本身具有视觉冲击、营造非连续的语境和凸显着表现艺术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它要求娱乐。我们在看完一则谋杀的新闻后,主播说:“下一则新闻”,我们就跳跃地进行下去,心情不需要有过大的波动,因为这不是电视文化所鼓励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种媒介的表现形式不可以和这种媒介本身的倾向相对抗”,媒介形式将影响传播的思想内容。

  作者在整体阐述完对媒介的理解后,从政治、宗教、教育等各个方面具体论述了电视改变了公共话语的内容和意义,一切公

  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中国人信教的毕竟是少数,宗教内容在电视上也鲜少出现,所以我对书中提到的电视对宗教的影响感触不深。但是我对书中提到的电视广告、电视新闻、电视教育等内容感触颇深。

  广告作为电视台的主要收入,在我们收看电视节目时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各式各样减肥药品、令人眼花缭乱的化妆品、时尚服装、手机、汽车......以前是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现在是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更有甚者,出现了广告剧一说,湖南电视台的广告剧《丝丝心动》即为其中典型代表,观众被种种信息垃圾包围,却也无可奈何。

  电视新闻一向被认为是电视节目里最正经严肃的,波兹曼却认为电视新闻由没有逻辑、理性的话语构成。“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里面的开始、结束或中间都要插入一段音乐。音乐和新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有音乐?我想,这可能是和在戏剧和电影中使用音乐的道理是一样 的——制造一种情绪,为娱乐提供一个主体。如果没有音乐——就像有时电视节目中会插播新闻字幕一样——观众会猜想一定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例如死人了。但只要有音乐在,观众就知道没什么了不得。”书中波兹曼定义了新闻的奥义:“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需精妙含义;以视觉刺激代替思想:准确文字已经过时。”当一个个画面闪过时我们不会思考是必然的,因为简短大量的画面稍纵即逝,我们无法思

  考其中的道理,我们只能回味那些刺激眼球的画面而不会思考分析。从新闻中,我们确实接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量信息,但是我们很少有人想过那些新闻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何作用。澳大利亚的洪水缓解不了我们西南的'旱情,朝韩和谈对我们的统一大业也无甚帮助,我们不停地获得信息,却不关心信息的质量和用途,仅供娱乐而已。

  再就是我们的“电视教育”,我们国内很著名的电视科普节目。当然我并不说电视科普不好,我自己就曾经一度追捧cctv—10的百家讲坛。但是我认为硬要用电视做科普的话,无非是两种结果:一是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结果,做出的只是娱乐节目,但这偏离了我们初始设定的那种科普目标;另一种可能,是按照标准的科普目标去做,结果,因为与电视这种传播形式不相容导致传播上的失败。以百家讲坛来言,他的确使更多的人知道了易中天,于丹,钱文忠,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他们的风格或有不同,有一个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戏说,同时,他们也引发了这几年来对各朝各代历史的戏说,而这其中我想不用明说也可以了解有多少的滥竽充数。而我正认为这并不比那些改编的面目全非的电视剧的祸害更小一些。由百家讲坛引起的 “国学热”,我们到底是正光复这百家诸子的荣耀,还是黯淡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

  再想想近几年风靡全国的电视选秀节目。自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节目以来,各种选秀节目刺激着少年少女们一夜成名的欲

  望。他们梦想着通过娱乐的舞台让自己成为耀眼的明星。不少人荒废学业、不顾父母反对,远离家乡到处参赛。电视台暴露选手隐私,策划煽情片段来吸引观众注意,评委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热心粉丝手持选票积极为偶像呐喊组委,哭泣感动,完全入戏。俨然就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娱乐盛宴,但是一场热闹过后,还剩下什么呢?空虚、无聊而已。

  看到作者忧心忡忡的叙述,情不自禁想到上学期学到的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电视、网络等媒介像洞穴一样,而我们人类就像被困在洞穴里的囚徒,只能看见木偶被火光投射在前面墙上的影子。因此,确信这些影子就是一切,此外什么也没有。我们一旦没有了手机、网络、电视,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惶惑不安,就像只有在洞穴里我们才能有安全感。长期的囚禁会让我们丧失分析和判断能力,一旦当把我们解放出来,并让我们看清背后的火把和木偶,我们中大多数反而不知所措而宁愿继续待在原来的状态,有些甚至会将自己的迷惑迁怒于那些向他们揭露真相的人。这是多么可悲的一种状况啊!

  然而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还是有少数人能够接受真相,这些人认识到先前所见的一切不过是木偶的影子,毅然走出洞穴,奔向自由。刚走出洞穴的这些人不禁头晕眼花,开始,他们不敢直接正眼看光明的世界,渐渐地,他们可以直接看、仔细看清阳光下的一些,最后,他们甚至可以直接看清阳光的源头——太阳。作为新闻系的学生,未来很有可能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我希望自

  己能成为走出洞穴的人们中的一员。

  该书的封面是一幅发人深省的插图: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节目,然而,原本很和谐温馨的画面却让人脊梁骨发凉——这四个人都是没有头脑的!这画面让我想起书里最后一句话所警告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波兹曼在书的最后提出了改变“娱乐至死”的状况的方法,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和学校。我们的教育和学校要帮助年轻人解读文化中的象征,帮助他们学会疏远某些信息形式。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教育让我们跟一般的受众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头脑在泛滥的信息里寻找真理和真相,而不是一味地沉溺在感官的娱乐里。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2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尼尔·波兹曼

  当人们密切关注奥威尔关于1984年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的时候,在欢笑与兴奋的背后,人们忽略了赫胥黎的关于人类社会更为恐惧的预言,他说人们是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很多人会对这样的宣判不以为然,因为大多数人感到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生活是很迅捷与便利的,我们可以坐在家里遨游世界,我们的大脑可以更快地被四面八方的消息填充,我们可以实现“坐一隅而观天下”的绝妙优势。然而,我们都不知道,正是这汪洋如海的信息,我们会变得被动和自私。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必须感谢尼尔·波兹曼——这位伟大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甘于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验精华着书成册,他用自己谦虚的智慧试图警醒我们,我们的投入与沉浸已经超乎了本该有的限度。

  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话语:“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不过,波兹曼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者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媒介更像是一种慢性毒药,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它已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

  在环保观念蔓延的社会里,或许有人对过多的纸张性产品的出现不屑一顾,高打着“节约资源”的口号将目光投向更多的电视与网络媒介。印刷机生产的垃圾可以让大峡谷满的溢出来,电视产生的垃圾无足轻重。不过,我现在必须做一下观念的调整,从客观上,我们看到了印刷机排放的垃圾,更可悲的是,我们正在经历着思想和灵魂的垃圾污染与侵蚀。从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多多借鉴以前的社会形态模式,印刷统治下的美国所造就的印刷统治下的思想是多么的富有时代造就力和认识力。路易斯·芒福德写道:“印刷书籍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效地把人们从现时现地的统治中解放出来……铅字比实际发生的事实更有威力……存在就是存在于铅字之中:其他的一切都将渐渐地成为虚无。所谓学习就是书本的学习。”这是一个阅读蔚然成风的时代。所以,18世纪中期,报纸数量大增,詹姆士·富兰克林也在《纽约时报》上庆祝自己和其他报纸的成功:这是事实,报纸是知识的源泉,是现代人每一次对话的灵感来源。所以,聆听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时,听众可以津津有味地听取7个小时而不露厌烦之色,他们的演讲充满着浓郁的书卷气,那种强烈的共鸣感使人们看到用耳朵加工复杂的信息产生令人叹服的力量。

  当信息发展到用电视和网络进行传播时,我们更多的.是在追求什么?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被流行语占据。张柏芝、周迅等一线明星的照片出现在阴间结婚证上,她们被“冥婚”了;一位激进的言论者韩寒因为发表过多的被政府认为不当之辞,博客文章几番被“和谐”;还有人被审判……所以,我也紧跟时代这样说,信息的浪潮中,我们真真正正地被“娱乐”了。

  波兹曼谈论到的娱乐媒介都是以电视作为依托的,因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网络并没有像电视成为如此普及的事物。但是,这两者的信息传播都是相通的,电视的隐性娱乐化存在也是网络的一种折射。

  塔夫脱,美国第27届总统,体重200磅,满脸赘肉,或许他应庆幸自己生长在那个年代而成为领导人。如果是现在,他若能成为总统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更多的人关注的会是那些体型匀称,富有魅力的家伙。

  现在,即使是最优秀的政治家也要在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时更醉心于表现自己的最佳形象,谁不想让自己的形象好一点呢?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形象讨人喜欢,那他一定有问题。但是,电视和网络的存在的确损坏了“形象”的名声,因为在上面,政治家们给观众的并不主要是自己的形象,而是观众想要的形象。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政治知识”意味着图像而不是文字,可想而知,当政治这样严肃而理性的东西都要极力去跟图像、脸面挂钩时,其他的非严肃内容得去寻找多么荒诞的形式来娱乐我们的观念。

  于是,当《新闻联播》节目依旧以它每年不变的呆板模式出现时,很多人会在晚上7:00的时候避开CCTV—1频道转去看CCTV—3的《动物世界》或是看齐鲁电视台的电视连续剧;当各地都在争夺收视率的时候,更多的娱乐节目纷纷出台,主持人东一拉西一扯,南辕北辙的话好像说的句句是味,谁的造型雷人,谁更能吸引眼球。再者,一堆堆的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可是最后归类,换汤不换药的东西,有时候觉得那些人也真是辛苦,想要娱乐他人先要踏踏实实、彻彻底底地娱乐掉自己。

  有时候,网路和电视是同步的,有时候网络的信息比电视更具有灵活性,鼠标轻轻一点随处就是链接,我们无法去过滤,因为被吸引,所以被埋没。就这样,我们坐在了这些高信息流量的器材面前,任凭他们呼噜呼噜地将东西倾倒给我们的大脑,我们看到了娱乐,感到好笑。那就笑吧,笑声中,头脑就被冲刷了,变得麻木了。

  我们更关注赫胥黎的警告,当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后,我们就会面临着文化精神的枯萎,或许有一天我们面临的是笑容这个无形的杀手给我们造就的死亡案例。人们偶尔会感到痛苦,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今天,我们在这里,还是要再次感谢波兹曼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一卷精神财富,当我们在察觉即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时,就该多找个途径去塑造我们这个物种的本来应有的高等面目,我们应是媒介的主宰,而不是让媒介主宰我们。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3

  就当下文化而言,“娱乐”已赢取我们这个时代“元媒介”的地位。尤其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由印刷机开创并延续经年的所谓“阐释时代”已然让位于由电视机开创的“娱乐业时代”。电视及其文化如今既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为此,波兹曼说:“电视在安排我们交流环境方面的能力是其他媒介根本无法企及的”。而罗兰。巴特则说:“电视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

  波兹曼的忧心绝望之至,感人之至:“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

  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一句警言:“媒介即信息。

  事情。我们对语言的了解使我们知道,语言结构的差异会导致所谓“世界观”的不同语言无愧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定义了人的含义。但这并不是说,除了语言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媒介,人们还能够同样方便地以同样的方式讲述同样的。

  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确具体的说明,但是我们的媒介,包括那些使会话得以实现的符号,却没有这个功能。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图,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芒福德所指出的,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

  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后视镜”思维:认为一种新媒介只是旧媒介的延伸和扩展,如汽车只是速度更快的马,电灯是功率更大的蜡烛。在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中,这种人犯的错误就是完全误解了电视如何重新定义公众话语的意义。电视无法延伸或扩展文字文化,相反,电视只能攻击文字文化。如果说电视是某种东西的延续,那么这种东西只能是19世纪中叶源于电报和摄影术的传统,而不是15 世纪的印刷术。

  大脑和技术都是物质装置,思想和媒介都是使物质装置派上用场的东西。一旦技术使用了某种特殊的象征符号,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融入到了经济和政治领域中,它就会变成媒介。

  要回答“什么是电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当我们谈论电视的时候,我们不是指一种技术,而是指一种媒介。

  适应娱乐业的发展。电视之所以是电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看,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名字叫“电视”的原因所在。人们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成千上万的图片,稍纵即逝然而斑斓夺目。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

  屏幕一直有新的东西可看。而且,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看电视的目的只是情感上得到满足。就连很多人都讨厌的电视广告也是精心制作的,悦目的图像常常伴随着令人兴奋的音乐。

  这里想要说的不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电视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我们的电视使我们和这个世界保持着交流,但在这个过程中,电视一直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笑脸。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在思考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

  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主题是严肃的,而意义是无法理解的

  麦当劳的广告里没有可验证的符合逻辑的观点,里面有的是俊男靓女买卖汉堡、享用汉堡的表演,以及他们因为自己的好运而表现出来的狂喜。没有人表达任何意见,只有观众自己从广告的表演中找到某种感觉。你可以喜欢也可以讨厌电视广告,但你无法否认它的威力。

  电视广告把企业从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引向了设法使消费者感觉产品有价值,这意味着企业的业务已经成为一种伪疗法,消费者成了信赖心理表演疗法。

  因为电视广告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最多产的一种公众交流手段,美国人不可避免地要接受电视广告的哲学。所谓“接受”,是指我们已经把电视广告当作一种普通而合理的话语方式;所谓“哲学”,是指电视广告关于交流的性质已经形成了与其他媒介(尤其是印刷文字)相左的独特观点。

  现代人对于历史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因为历史对他们来说没有实用价值。换句话说,导致历史消失的是人们事不关己的态度,而不是他们的固执和无知。电视业的业内人士比尔·莫耶斯的话更是一语道破天机,他说:“我担心我的这个行业??推波助澜地会使这个时代成为充满遗忘症患者的焦虑时代?

  我们不是拒绝记忆,我们也没有认为历史不值得记忆,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已经被改造得不会记忆了。如果记忆不仅仅是怀旧,那么语境就应该成为记忆的基本条件——理论、洞察力、比喻——某种可以组织和明辨事实的东西。但是,图像和瞬间即逝的新闻无法提供给我们语境。镜子只能照出你今天穿什么衣服,它无法告诉我们昨天的情况。因为有了电视,我们便纵身跃入了一个与过去毫无关联的现时世界。

  赫胥黎的预测更接近事实:历史的消失根本不需要如此残酷的手段,表面温和的现代技术通过为民众提供一种政治形象、瞬间快乐和安慰疗法,能够同样有效地让历史销声匿迹,也许还更恒久,并且不会遭到任何反对。

  格布纳写道:

  自由不是靠关掉电视实现的。电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生活中最有吸引力的东西。我们生活在一个绝大多数人不会关掉电视的世界里。如果我们不直接从电视得到某种信息,我们也会通过其他人得到。

  我们的文化部是赫胥黎式的,而不是奥威尔式的,它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不断地看电视,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使信息简单化的一种媒介,它使信息变得没有内容、没有历史、没有语境,也就是说,信息被包装成为娱乐。

  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装。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4

  《娱乐至死》是我读的尼尔波兹曼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是《童年的消逝》。两部作品都旗帜鲜明地对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尖锐的批评。作者大力宣扬印刷媒介将人类带入理性、文明的时代,而电子媒介尽管在技术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但给予人们更多的是享受、娱乐,使人们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言,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几十年过去了,尼尔波兹曼的预言发展如何呢?《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想告诉读者的是赫胥黎的预言,即毁掉我们的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而非奥威尔的预言,即极权压迫。(时间有限,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未读),为此我特地读了下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农场》,即另外一种预言。读罢,冒一身冷汗。尽管中国现在民主法治逐渐步入轨道,奥威尔的预言似乎与我们再无瓜葛。但是,回头看看历史,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纳粹时代的德国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极其吻合的展现了奥威尔笔下的世界;放眼当下世界,刚刚垮台的卡扎菲政权、持续遭受军政府统治的缅甸、屡屡挑衅国际法而不知悔改的北朝鲜等均经历过或正在水深火热的极权压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波兹曼笔下的美国,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持续享受着相对自由的政治、高度发达的经济与科技、繁荣的文化所带来的种种福利。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似乎从奥威尔的笔下一步步走到了波兹曼的笔下,改革开放是转折点,尽管随之而来一些先前没有的问题,如贫富差距等,但瑕不掩瑜,即问题掩盖不了历史的巨轮向前推进产生的辉煌,最终也不会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

  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娱乐性会把人类从理性的公民变成不再思考的傻瓜,他显然严重低估了受众的智商和情商。即使电视如波兹曼所说,“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此种情况下娱乐是仅仅是手段,而手段可以大于内容对观众产生影响力。由此看出,波兹曼是“魔弹论”的忠实信徒和发扬者,他忠实的相信电视以娱乐手段作用于观众的强大力量,并且不限内容,只须有一种娱乐手段就能产生出枪弹射入身体的效果。要达到波兹曼所说的效果,观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电视成为唯一接触外界事物的媒介;电视说什么就信什么;只看电视而不再进行人际沟通;分不清电视里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等。显然,电视环境下长大成人的美国人依然有众多好手考上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名校,而且他们取得的成就丝毫不比前人(即生活在电子媒体出现前的人)差。

  由此可见,电视没有阻止精英的辉煌。 波兹曼号称印刷时代的人多么具有理性的光辉、思辨的能力,但史上种种丧失理性的群体暴力事件均出现在印刷时代或以印刷为主的时代,法国大革命、德国法西斯、文革等,电视的流行是人们变得不再思索、感情用事,但却再无此类破坏巨大的事件。当然这其间的主要差别并不在于印刷和电子的差异导致,我在这里只是想说明电视也好,报纸也好,均是一种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并不起关键的支配作用。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技术,而非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人。“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议程,都是等待被揭示的一种隐喻”,我同意技术存在隐喻,但揭示隐喻的是人,而且人在隐喻起作用的过程中扮演决定性角色。所以,比起尼尔波兹曼,“魔弹论”观点的代表者夸大其词的能力显然略逊一筹。

  人有追求快乐的权利,而人活着的最终目的也无非就是不断追求更大的'快乐。同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差异化的,即对快乐各有各的定义和理解。政客争权,商人逐利,学者求真,都是对快乐的向往。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衣食无忧、家庭和睦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他们对于政治常常不抱太大兴趣。波兹曼认为电视将政治娱乐化,一个选民同时又是电视观众的话,恐怕很难做出理性的选择,只能浪费手中的选票,最终丧失政治话语权。按照波兹曼的观点,如果选民不是一个电视观众,而是一个崇尚阅读的人,他必将在选举中做出理性的选择,选出合适的公职人员。我完全同意比起视听元素文字有助于培养理性思维的观点,但是这一点在政治上不灵。人类历史发展表明,精英统治平民、平民有所制约是目前最为合理、有利的政权组织形式,如果二者角色对调,往往引起轩然大波和社会不安。相比较,精英是理智的,平民在这方面较为欠缺,如果平民通过学习开始变得理智,那他会逐渐向精英阶层流动,或者推翻现有的精英阶层,自己掌权。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广大平民并不具备这样的特质,而他们也没有必要具备。因此,波兹曼无需为他们担心,政治是复杂的游戏,平民多是看客,而看客只需带着眼睛和好心情就行。尼尔波兹曼担心的是统治阶级以以娱乐麻痹民众,这样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比起历史,如今可以娱乐政治是社会开放和民主风气的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文明不是一步到位的,循序渐进才有章可循。

  在看书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敢苟同的观点,如对麦克卢汉的盲信,电视“信息—行动比”极低,电视取代教室的功能等。有趣的是,对于一些作者引用的观点,我却极为推崇。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中小学教育不用再说,一切为了分数。高校的学生不再苦恼于分数,但毕业时找工作、考研的种种心态和动作极其吻合了西塞罗的说法。约翰杜威在《经验和教育》中写道,“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这个观点主要是有感于自己的考研过程和过年回家遇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侄子贪玩、不爱学习。一段时间积极努力的自主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受益终身。如果小孩从小就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将来恐怕很难在学业上走得更远。在中学时代,所谓“差生”不如“优等生”的地方不在于小学那点皮毛知识,而在于多年来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它们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学,有可能是一生。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5

  “娱乐至死”这四个字,既骇人听闻又习以为常,可能它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代名词。在飞机上看完了《娱乐至死》这本书,发现就算把书的核心思想放在今天,也一点都不过时,仍然很有代表性。

  该书出版于1985年,作者尼尔?波兹曼主要讲述20世纪后半叶,电视作为最流行的媒介是如何改变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的。

  “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也就是说,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媒介,而每一种语言媒介都有其独有的隐喻,比如中文是象形文字,而英文是表音文字,这两种语言本身所代表的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就是媒介的隐喻;同时,隐喻的不同使得使用这两种媒介的人创造出了不同的文化。

  再举一个例子,推特(或微博)是现代的一种沟通媒介,它只允许用户发140个字;140字的文字数量限制就是推特这个媒介的隐喻(特性)。当我们使用推特发表内容的时候,受限于它的隐喻(特性),我们只能简短或含蓄地表达我们的内容,所以这个媒介的隐喻直接或间接地塑造了我们要表达的内容。

  “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这是书中详细论述的一个点,回归到电视最流行的20世纪后半叶,在电视被发明之前,人们主要通过文字和电报信息进行交流,一切信息交换都主要基于文字语言本身;但当电视被发明以后,声音、图案和影像一起加入到了信息的传递过程,而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它的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大。而电视,自然而然地给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提供了一个新的定位。

  “电视为真实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定义:讲述者的可信度决定了事件的真实性。这里的“可信度”指的并不是讲述者曾经发表过的言论是否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它只是指演员/报道者表现出来的真诚、真实或吸引力(需要具备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点)。”

  在过去,政客主要以自己的政治见解和素养吸引大众为其投票,但因为电视的媒介隐喻(特性),观众更多地关注政客看上去是否真诚和是否具有吸引力;观众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被转移了,从“政客所表达的事实真相”转移到了“政客本人看上去是否真诚和具有吸引力”上。

  “不管是在口头文化还是在印刷术文化中,信息的重要性都在于它可能促成某种行动。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新闻都是不起作用的,至多是为我们提供一点儿谈资,却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的行动。这正是电报的传统:通过生产大量无关的信息,它完全改变了我们所称的“信息—行动比”。”

  无论是在电视或电报流行的年代,还是当今互联网横行的时代,信息的过载使得人们的“信息—行动比”大大下降,每天来自朋友圈、微博和电视上获得的信息,貌似并不能让我们促成任何行动,而这些信息大大地消耗了我们的注意力和时间。

  “所有这些电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躲躲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躲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躲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

  所以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刷不完的朋友圈、微博和抖音视频,然而这些信息之间没有任何的连续性,它们只是让我们不断得到感官刺激和新鲜感的“伪语境”,在我们的感官得到满足以后又很快地消失,娱乐过后接着而来的是新一轮的娱乐。

  过去是电视媒体,现在是互联网社交网络和所谓的新媒体,每天制造海量的“娱乐信息”,使每一个人目不暇接,时间不知不觉地被消耗,直到每一个人的时间被耗尽。小编就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很强迫症地一定要把微博、朋友圈和豆瓣广播刷完才睡,然而认真思考一下,这些信息和娱乐对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古往今来,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媒介能像书一样让我们感受到过去是如此有用。在关于书的一次谈话中,卡莱尔说,历史不仅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鲜活的世界,虚幻的反而是现在。”

  回到实际生活当中,《娱乐至死》这本书从侧面上鼓励大家去重新拾回书本,回到那个为了解决问题而去搜寻信息的年代。因为书本所包含的信息是连贯的,成系统的。通过阅读文字本身,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而不是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和无限的娱乐循环当中。

  作为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自然涉及多种传递信息的媒介,板书和handouts,老师的口述,还有视频和语音的应用等等。那么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如何选择适合的媒介就需要考虑所用媒介的隐喻了。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6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网上大小事件人人都能发表评论,微博上永远都有刷不尽的热门话题,朋友圈天天都会更新几波动态,各种娱乐方式已占据我们绝大部分时间,打开手机,第一时间就是各种刷,刷微博,刷看点,刷综艺直播,聊天,游戏,手机党修炼到又一层到手残党,看到什么就想戳两下。

  捧着手机刷,这是现代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捧着手机刷,这是所有人现在精神生活最生动的状态。

  看上去大家都在发表意见,看上去大家都在关注外界事,但只要仔细就能发现,微博评论区一片片的都是什么样的语言,粗俗不堪的喷子传达出深深的恶意,键盘侠们不惜撕破脸皮以维护自身队伍,大家关注的事情总在娱乐圈的那些事上,今天某某某出轨事件人尽皆知,明天某某某明星胖瘦穿着,公众人物随随便便一个举动,都能让粉丝媒体回味无穷,理解出几百个不同的意思。

  越是层次低的人,越喜欢把时间花在八卦娱乐上。

  有人说,娱乐圈拉低了我们的品味,矮了我们的思想,窄了我们的格局。我们渐渐对同一事件有着统一的看法,而丧失了个人更深层的思考,我们关注的那些信息大部分都是无聊烂俗最没用的东西,所以说,占据我们大部分时间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的娱乐与八卦。

  不得不佩服智能手机功能真强大,看得了视频,刷得到各种新闻娱乐,搜的到各类好坏消息,后来秀秀每天早上起床就拿手机各种刷,渐渐也被手机同化,一打开手机就不停的刷,即使站在厨房一边炒菜还留个眼神去瞟手机,手机,网络上那些最庸俗的东西成功让我们上瘾,然后不知不觉中,慢慢蚕食我们的思想,侵蚀我们的思想和灵魂。

  后来我想想,平时刷的那些东西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吗,为什么自己就必刷不可,一放下手机就浑身不舒服,那个什么明星我明明都没看过,为什么就一定要关注喜欢她,那个什么衣服我天天看那么贵我又买不起,沉下来想想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关注的简直就是一大群没用的垃圾废物,但它们却占据了我们宝贵的时间,而我们也乐此不疲的接受着那些没营养的内容。

  尼尔·波滋曼在《娱乐至死》里说道:在这个万物尽演的时代,一切都心甘情愿得变成了娱乐的附庸,娱乐至死。难以止息的所有,都是那么的令人发指。

  是的,越来越多的人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大家对娱乐事件越来越上瘾,沉溺在虚拟的世界无法自拔。

  成了一副透明的躯体,依然沉浸在那些感官娱乐里,被手机支配,成为网络最忠实的奴仆。

  每每想到这儿的时候,不自觉的就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当我们沉溺于综艺与电视剧的时候,执行能力越来越差,当我们的学习时间被手机娱乐八卦占领的时候,变得越来越沉默,只想一头扎进去世界只剩自己一个人。

  不刷朋友圈不会让你错过任何一条关于别人的信息,停止一天看微博也不会让你少了一项娱乐项目,而长久的停止深度阅读却能让你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深思熟虑的规划则会让你浑浑噩噩,摇摆不定,你天天这么忙,却也不清楚时间到底去了哪儿。

  只有把时间花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才能拓宽你生命的宽度,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当你对着一堆娱乐八卦各种恶意评论,素质形象全无,当你坐在电脑桌边不肯挪动半步,纵容自己的身体横向发展,然后叫嚣的明星胖,明星瘦,却也是你走向肤浅的开始…

  最后愿所有人都能从网络的泥潭中挣开来。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7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娱乐至死》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

  这本书结构清晰,以时间为序,介绍了美国社会由印刷机统治的“阐释时代”,经过电报、报纸、摄影术这样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到最终电视出现,是如何一步步向娱乐时代转变的过程。并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向娱乐附庸趋势发展的`影响,阐述媒介危机,令人深省。

  作者之所以把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时期称为“阐释时代”,是因为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那个时期因为印刷技术的普及,“阅读蔚然成风”,书本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把这个世界展示出来。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而电视时代中,公共话语逐渐向脱离语境、肤浅、碎片化转化。电视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具体的图像,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靠中看的外表,名人效应和电视广告适应娱乐业发展。

  《娱乐至死》并不是一味反对电视,也不是反对娱乐,正如作者本人说“娱乐本身并没有过错,有些精神病学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会筑起自己的空中楼阁,但如果我们想要住在里面,问题就出现了”。波兹曼更看重和担心的是不该娱乐的也娱乐了,人们一味沉迷于娱乐而形成的娱乐性思维,慢慢失去对社会事实的基本判断能力,最终思维钝化。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层出不穷,人们在简单的百来字下发表见解,传播信息。速度取代质量,大量信息铺天盖地,造成信息过剩,书中作者提到信息过剩会导致“信息——行动比”失衡。信息不再服务于人们,相反,人们服务于信息,也即“现代的信息恐慌”。我们应该清醒,媒体应该成为拓展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灵魂。

  如何利用信息,不被裹挟,才是重中之重。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8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封面就是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的手,而大人的脑袋却被一个电视机所替代,很快我们就能从这本书的封面中解读到这个时代的趋势:媒介即信息。而作者也是从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出发的,然而作者与麦克卢汉的观点也有不同,作者更加注重的是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媒体,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正如作者所说的: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是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公众的话语方式规范决定了华语的内容。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娱乐真的能致人于死地吗?开篇的几行字成了读完这本书的动力,在看到奥威尔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和赫胥黎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我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来说,更认同的是一场滑稽戏的言论。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很多种传播文化的媒介,从最早的口口相传到后来的报纸,电视和现在的电脑,如果作者知道有微博那一定也会写在书中。这种趋于大众的话题都日渐娱乐方式出现,使人们缺少了思考,谈何创造呢。在这个时代里似乎娱乐成为了一种生活状态甚至是生活目标。这一点印证了作者的说法“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同时我觉得我们应该认识到,作者这种观点是基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大环境提出的,运用到21世纪的中国似乎刚刚好。人们关心的不再是大会中提出了什么方针和政策,关心的是那些政治家们的花边新闻和八卦,对他们的办事能力毫不关心。大量的信息不予筛选的就在电视节目上播出,新闻和信息铺天盖地的向我们大众运来,只为了提高收视率,真正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想的内容却一笔带过使其无人问津。作者在书中用一种真诚方式来谈论这个时代愤青的话题,同时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人能在那么早的时候对这种社会现象提出理论系统的研究是难能可贵的。

  如作者所说的,这个时代已经不再以记忆力的好坏评论一个人的智商的高低,在印刷术发明并大规模普及以前,人类处于长久的口述文明之中,语言是主要的媒介,人们非常看重记忆力,由于没有书面文字,头脑必须成为流动的图书馆,文化的传承是靠口口相传交流和延续的;印刷术特别是印刷机普及后,人类由口述文明转化为书写文明,在由铅字组成的文化里,文字取代口述成为文化的重心,思想变得更富抽象性,语言、可解义、逻辑性成为内容的标准,思想的深度亦得以展现;摄影、电报、电视等电子媒介把人类带到一个电子化的世界,在这种由图像构成的语境里,事物均以直观的方式呈现,连贯性和逻辑性不再重要,“知道”比“理解”变得更加现实和迫切,事物的界限变得随意而可以分离,就像苏珊桑塔格说的“碎片式”世界一样,“存在的只是现在,而不是任何一个故事的

  一部分”。作者所担忧的是,电子和图像革命所产生的后果,由其作为媒介呈现出的世界在我们眼里不再新奇有陌生感,而是自然而然。人们会不自觉接受了新媒介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义,无聊、琐碎、语无伦次变得有意义和合情合理,严肃的公众话语将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思考不再那么重要,什么都事不关己。

  但是我想说的是在电子和网络发达的今天是作者没有想到的,电视像是得到应有的报应一样,网络里面微博论坛的出现是这种公媒操控人类思想的结束,私媒以他运用人数广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茁壮成长,人们开始对身边的事情发生了思考,去编辑新闻,在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能的,然而现在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就可以成为一个记者,去发现身边的事情,去思考,去传播得到公众认识的便会成为一个话题引来更多人的思考。可是私媒也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很多人用游戏人生的态度去对待游戏新闻。

  总之,这个时代使人变得需要运用在社会大环境下的常识去理解和判别信息。作者的担忧是必要的但不是必然的,而文化在未来可能会被束置高阁,从文化中会分离出来一种信息,不是真理也不是是非,而是新闻。所以文化不会成为滑稽戏,新闻才是滑稽戏。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9

  第一部分的从字母、语言到印刷术到电报、摄影术到电视,即媒介逐渐走向娱乐化;再通过第二部分描写电视将娱乐渗透到新闻、宗教、政治、教育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表达他的一个观点:娱乐的破坏力强大到可以毁灭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个国家,能够毁灭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恶的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我也喜欢娱乐文化,因为在这个社会中完全摒弃娱乐似乎是天方夜谭,但是我却也爱印刷媒介,相比于火爆的'电子书、电子杂志,我更喜欢纸质书和纸质杂志,也就是波兹曼所说的铅字。

  他在书中也摆出了一个事实:“印刷文字或者建立在印刷文字上的口头语言更具有某些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具有逻辑命题的内容。”波兹曼在用赫胥黎的预言警告我们,娱乐正在改变我们的话语形式,攻击我们的文化。

  我认为,对于每一种思想的新工具,有时是得大于失,有时候是失大于得。我们在或毁或誉时要十分小心,因为未来的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10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一句特别醒目的一句话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人类是死于压迫还是死于娱乐。暴政的危害人人可见,而娱乐的危害却潜移默化。而这本书所要叙说的就是人类终归会毁灭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至于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请大家跟一起我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吧!在那个时期美国电视行业急速兴起。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注意力转移到了电视上。这些由声音和图像组成的方盒子逐渐把政治,教育,宗教等一系列严肃文化变成了娱乐的附庸。作者敏锐的察觉了人们从书中获得的丰富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正在丧失。作者正是由于这样的.担心才写下来这一本书。

  本书首先介绍了媒介的隐喻作用,继而接下来从美国的印刷时代到图像时代将美国的社会剖析的淋漓尽致,最后作者给出了警告: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在思考。

  美国印刷时代曾有一个独特的集会方式——肖陶扩,在这个集会上,教育家,艺术家,文学家各自交流自己的想法。而到了图像时代,这个方法便成为了历史,却时以电视为新媒介的时代信息的传播快了很多,这种方式也是时候落伍了。但作者长篇论证到:传播方式的变化必定影响传播内容效果的变化,而这种以图像和声音为主的传播方式又是怎么样影响我们的呢?

  首先人们看文字需要理解,而看图像却只要辨认。这就表明了在图像时代人的认知能力会大幅度的下降。其次电视是一种连续的信息传播工具,一个节目播放完后会马上插入下一个信息,就算你获得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却也没有时间思考,这时总不会有人看完一段视频会把电视关了想想再看下一个吧。

  电视还让人们开始变得拒绝记忆。在图像时代,人的思维方式也开始转变,他们很难记得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破碎的信息也很难形成一个整体。而这一切并不是人们觉得这些历史不值得记忆,而是他们被改造的不会记忆了。

  温水煮青蛙,可谓是一种最温柔却最残忍的谋杀,它让人们在安慰疗法中逐渐走向灭亡,而这也正是作者担心的事情,人们为了适应这些科技而逐渐改变自己,殊不知在这条路上已经慢慢丢失了曾经最珍贵的品质。

  反观当今社会,图像时代并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从电视走向了网络。庞大的信息和碎片化的阅读使得我们甚至还不如电视时代,但人们却并没有走向衰亡。我们在娱乐时代里笙歌燕舞地生活着,逐渐生出了更多种娱乐形式,我们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个社会,渐渐不再能够独立思考,注意力不再集中,连阅读一本书都变得困难,变成冷漠的低头族……

  人们从来都无法预料自己的文化会在怎样一种形式下灭亡,而人类的发展过程无不证明着技术会改造人类,从而改写文化,图像时代赋予我们更多的娱乐,但却让严肃逐渐走向没落。怀旧是人的本能,印刷品时代的人们怀念口头传授知识时那种无法用文字去形容的哲思,电视时代的人们怀念书籍给我们带来的逻辑以及思维上的深刻影响,网络时代的人们怀念一家人团坐在电视机前那种其乐融融的场景,恐惧的不是娱乐会不会致死,恐惧的使我们对未知的未来的种种黑暗猜测。

  但,即便如此,作者在书中的一句话却让我印象深刻,那句话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11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书中写道“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书中还提出这样一种预测:“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句话充满警示意义,我们要客观地看待一些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活动,当然,在我国,就目前而言,政治不太可能成为娱乐的附庸。

  芒福德的著作《技术与文明》中,展示了从14世纪开始,钟表是如何把人变成遵守时间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现在拘役于时间的人。“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难觅踪影,对日月变化和季节更替熟视无睹,时间都成了精确的数字,冰冷得让人麻木,但它的流逝又让我们慌乱。

  时间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时间的秩序》作者卡洛·罗韦利认为“记忆把分散在时间中的过程联结在一起,而这些过程组成了我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存在于时间中。”这个观点其实苏轼也同样表达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虽然一切偶然无定,但若有共享回忆之人,便拥有了人世间的温馨,因此要注重人生体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作者还在书的最后写道“我们渴望永恒,我们忍受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因时间而受苦。时间即苦。”听起来,很悲观,就像叔本华说人生本就是无意义。你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认同,甚至践行上述观点,当然,你还可以有其他的观点。

  作者尼尔·波兹曼在书中写道“在阅读的时候,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他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面对印在纸上的句子,读者看见的是一些冷静的抽象符号,没有美感或归属感。所以,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项理性的活动。”我审视自身,我平时说话喜欢用热梗,聊天离不开表情包,算不算对理性阅读消亡的妥协呢?能静下心阅读,更多的时候是在读专业书籍,复杂术语和晦涩难懂的语言不得不用尽脑力去理解。可是,大脑总容易偷懒去接受奶头乐,刷刷微博,逛逛豆瓣,玩玩知乎,看看B站,接收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又看了些什么。柯勒律治有言到“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也许很能代表现在的信息环境:我们身处信息的'海洋,寻找有用的信息却如此费力。作者提出“现代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态度: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作者说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其实,网络上很多视频仿佛要告诉你各种经验,然而对我们生活其实也没有真正的联系和作用,唯一的用处是娱乐。

  作者在论及电视时评价道,无聊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充满了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在如今网络时代,脱离了热门梗和表情包,便显得无趣呆板,严肃地公众对话转化为幼稚的婴儿语言,许多人已面临着文字失语的问题。此外,很难想象过去创造计算机的人在期望未来的人如何使用计算机创造什么伟大的事情,怎么会预料到我们很多人用手机在看猫咪拉屎的视频(当然,我不是说猫咪拉屎就一定是小事哈),又怎么会体验到我们整活恶搞视频的乐趣?甚至,如果我们中的某些人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模式,那么在我们看来,是这些人不合时宜、行为乖张,而绝不是这个时代有什么问题。

  相信,我们不少人已经发现生活的空虚和痛苦之处,苦恼着自己为什么沉迷于奶头乐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人的成长是依靠自我反思和内省,当被喂各种杂七杂八的思想时,这个人是被视为没有尊严的客体,无论怎么竞争,也不过是垃圾群里竞争,看谁不那么垃圾,最终,整个社会朝着没有希望的方向发展。不妨,停下来,,着眼于自身,不被各种高效做事技巧和时间管理方法迷了眼,有些人可能热衷于这些技巧和方法,因为我曾是这样的,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对浪费的时间也会懊恼不已,确实,我收获了某些成果也失去了某些体验,更多的时候我倍感压力和空虚,总在积极和消极两个状态里反复横跳。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时间的有限,承认自己不得不荒废一些时间,无须对充满着缺点的自己过于懊恼,慢慢来,不急,只要你是在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血淋淋的资本而活,不是为吃人的机器助纣为虐,而是拥有作为人的尊严而生活。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12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曾出版过20余部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等影响巨大的名作。《娱乐至死》发表于1985年,该书从一问世就立刻引起巨大反响。在这本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传媒对人们的思想、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向的影响,表现了西方人文学者对社会一贯的睿智和忧虑,既发人深省,也让人对作者的深切人文关怀肃然起敬;不仅有诸多精当之处,而且表现出了作为一名学者应该持有的对社会有关发展状况予以批判性审视的自觉性。该书自2004年由章艳翻译出版后,在国内立刻引起热议,并获得2005年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该书的影响力十分巨大,为研究大众文化不可不读之书。

  波兹曼提出的观点与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娱乐化趋势密切相关。

  从社会思潮方面来看,传统的价值理念遭到了巨大的颠覆。以“节俭”、“勤奋”、“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规范逐渐被以享受和身体感官的满足为核心的享乐文化所取代。整个社会开始注重自我个性发展、“感性解放”,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娱乐精神,西方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受到愈来愈多人的欢迎,追随商品交换法则的文化工业,让受众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情趣之中。

  从传媒体制来看,美国主流传播媒体的运作方式都是商业化的,营运的根本目的在于赚取利润。而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玛罗理沃伯认为,“越不用花脑筋、越刺激的内容,越容易为观众接受和欣赏,这几乎是收视行为的一项铁律。”因此,为获得收视率,赢得广告客户的青睐,媒体在内容选择、内容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媚俗取宠倾向。

  总的来说,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动荡后,在八十年代终于再次安定了下来。但传统上重视节俭和勤奋、反对纵欲享乐的新教伦理已被倡导感性解放的'自由运动冲击得七零八落。在

  一场轰轰烈烈的感性革命后,人们再也找不到不去享乐的理由。八十年代后美国社会开始转型,美国民众变得更加现实,更加浮躁,比起印刷机统治下提供的深奥信息,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电视时代提供的肤浅而有趣味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作《娱乐至死》来批评电视媒介对于人整体生活方式和社会总体存在方式的负面影响。

  波兹曼认为从古至今人类的交往媒介主要经历了三种形式,即从口语到铅字再到电视。每种媒介对于文化的精神中心和物质中心的形成都有着决定性影响。比如在铅字印刷出现以前的口语时代,作为生活经验浓缩的谚语和典故受到人们重视。久经世故的老人可以用它们作为调节争端的“法庭”判词。而在铅字印刷出现以后,人们更看重印刷出来的文字的权威,而不再是口头语言。口语不再被看作是可信赖的对象。从口语到铅字的媒介转换在波兹曼看来是一次巨大的智力进步,它使得话语变得更加严肃和理性。

  但是,为了吸引观众,电视不得不追求节目的新鲜和刺激。时不

  时地以各种奇闻轶事和娱乐噱头来控制观众注意力。电视看似给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战争、灾难、事故、政治、科技等无所不包。但这些信息却几乎没有多大价值。它的重要性似乎仅取决于电视播放的范围和速度,以及时为我们增添一道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信息根本无须我们“理解”,只要“了解”就够了。我们只是在“看”电视,而不是“读”。用波兹曼的话说,在今天,“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

  不可否认,电视的娱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的渠道。没有哪一种节目能像娱乐节目一样,可以如此彻底地摒弃观众的各种差异,在不同阶层的观众面前实现如此平等的沟通;也没有哪一种节目可以为范围广大的观众提供轻松忘我的休憩环境,让观众在紧张的社会节奏下进发会心的微笑。正如波兹曼所说,“我们要反思和批判的并不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一种“泛娱乐化”现象。”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消解崇高、解构经典、恶搞历史、窥视明星。我们的政治、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已经被影视剧、综艺节目、八卦新闻所充斥。“读图”时代确实给我们一道道视觉盛宴,而且其所具有短时间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大部分文字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如此丰盛的享受到底又留下了多少有意义的东西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在一味地看,一味地接受电子媒介传达的讯息,却忘了思考或来不及思考。如此过度的娱乐让我们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游戏已经进行了很久, 如果还意识不到它的后果, 真是不可原谅。我们人类无法命令电子媒介时代倒退回印刷机时代,完全拒绝电子媒介是极端而愚蠢的。我们应该探索的是,怎样去利用这些媒介——用另一种方式, 继续我们的生活,拯救我们的文化。

  庄子说“至乐无乐”。就连最倡导快乐之上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也认为真正的欢乐在于内心的平和,而并不是感官的满足。不知我们在一次次短暂的、批发式的快感之中,是否离真正的快乐越来越远?成了只会娱乐却不懂快乐的动物?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该认真思考“娱乐至死”这样一个命题。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13

  令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这是一本写给电视时代的图书,但是其所蕴含的道理与关怀在网络时代也毫不过时。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那些花边新闻如洪水般涌入,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多配以噱头的标题和血腥的图片,或干脆用戏说的形式。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来消化所得,我们的感官感受更甚于我们头脑的追求,而电视这些媒体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把这种不易察觉的文化伤害以及对人自我意识的彻底剥夺表达出来,在本书中一步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引用。

  作者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又有一种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是一剂精神,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这剂毒药已经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了。

  波兹曼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说“我们并不一定是为了看时间而去看表”因为“有部分人只是好奇于表示时间的方式”。当传媒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而只是满足当代人浮躁的社会心理与挑剔的口味,那么娱乐业就应运而生了。在印刷时代,印刷品的出版与读者意见的反馈是有时间差的。因此,当我们发现只有报纸与杂志才能达到承载海量信息的功能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读者去适应印刷品的品味乃至排版要求。这时就需要人们思考,选择汲取知识,所以在纯印刷年代,娱乐对于传媒的影响很小。

  但是,电视时代的到来,宣布了“娱乐”概念的汹涌澎湃也同时到来。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反馈快、形式多、内容大等特点,因此对于观众口味的转变,电视制作部门往往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这除了与信息时代到来有关外,与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的指标就是收视率,你只需动动鼠标,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节目在群众中的被认可程度。所以这说明了为什么每当一档节目走红后,会有无数的跟风者一拥而上,如《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

  而赚取足够的收视率又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广告收入的增长。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广告,我们常常听说什么格莱美、《中国好声音》拍出破纪录天价广告费。这样一来就可以理解电视台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追求收视率了,虽然收视率本身并不会赚钱,但是它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所以当经济命脉也变得商业化时,节目的商业化也不可避免,为了满足社会浮躁心理带来的对快餐文化的渴求,电视节目愈来愈往戏说、炒作等方面发展。比如看《非诚勿扰》,看《快乐大本营》,我们张大嘴巴肆元忌惮地笑,但是等节目结束,我们往往是捧着有些酸痛的面颊,然后头脑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斗争的苦海之中。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对娱乐文化有疯狂的追求,这可以理解。可是,当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也倾向于用娱乐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观点时,我只能用疯狂二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了。

  某次竞选失败,气急败坏的尼克松拒绝检讨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妆师大发脾气,一口咬定该次失手,原因全在于化妆师蓄意破坏……如你所知,这样的茶余饭后的笑点其含义已经和八卦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至少,它让我们在听说当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竞选热浪中亦不忘为自己特聘“笑话”参谋这样的新闻时,不再惊诧……“政治”正演变为一种娱乐——尽管刘晓庆的脸、周杰伦的女友等其实无关政治。

  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一切都可以成为可能。记住,这不仅仅是玩文字搭配的游戏,是我们的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在消费年代里都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娱乐的附庸。

  如果以上我所说的还让你觉得将信将疑,那么我来举一个你肯定熟悉的例子:一直都很受欢迎的让学术与明星联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固然,用电视做文化普及很好,很不错。但是一旦需要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就会慢慢偏离我们初始设定的目标。以《百家讲坛》为例,它的确让我们记住了于丹,记住了钱文忠,他们或许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戏说形式:戏说三国,戏说明史,戏说红楼以至戏说《弟子规》。个中引起的争议,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很多了。当学术成为了“戏术”,当一个社会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也开始向娱乐献媚,我想这只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来抒发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柏拉图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洞穴理论。他说人类一直被困在一个洞穴中,只能看见被火光投射在墙上的影子,便执着地以为这些影子就是一切。现代人类也处在一个大洞穴中,只不过这些洞穴是由强大的传媒、信息网络构建的,我们只有拥有一件现代的电子产品,才能保证自己还活着,保证娱乐还存在着。在这种可怜的依赖感中,我们还能找到心中最初的童话吗?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14

  1932年,美国作家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写了他心中的未来世界:人们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在自己所爱的事物的毒害中死去;17年后,美国作家奥威尔在《一九八四年》中描写了他心中未来世界的模样:人们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文化受到政府压制。无疑这两个人都是伟大的预言家。这两种情况,在世界上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都有所存在,有些国家是其中一者的极端表现,比如美国、朝鲜;有些国家的文化则是两者的混合体,比如中国。本书的作者尼尔,则作为来自其中一种文化的代表,用自己身处的文化中的现象,论述了上世纪90年代娱乐对美国文化的作用。

  作为当时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无疑也拥有与之对应的文化形式(科技为何决定了文化?这个在后面会说明)当时的美国面对的文化问题: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娱乐侵染了文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政治、宗教、教育……并且重新定义着许多原来文化形式中的概念。而现在,中国也逐步走入一个类似的时代,不过也许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更大作用的是网络,而非电视。即便如此,作者在书中的论述,对于娱乐化时代到来的原因、娱乐如何影响文化生活以及这种时代的特征等等,都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借此,我们可以从更高的理论高度探究一下我们曾经热议的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问题。

  我们的文化史可以划分为三个表达阶段:口头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和娱乐时代(信息时代)。本书用两章的内容简述了各个阶段的文化特征。口头时代,指的是从产生语言开始,到文字被广泛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之前。我们熟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口头时代的人。那时人们传播思想的方法是在公共场合辩论,用寓言、比喻等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那时的“逻辑”其实是感性而非理性的,是现实而非抽象的(论点依靠于所举的例子,《理想国》的内容就能充分表现这一点)。之后到来的印刷时代是文字时代的一个终极形式,是文字时代的顶峰,也是它最后的绝唱。印刷时代的文化是逻辑的、理性的、抽象的。人们需要用严格的证明来论证自己观点的真实性。这也极大锻炼了民众的思维和理解能力。随之而来的信息时代具有与印刷时代相反的特性,它的信息支离破碎、无序、无逻辑、情绪化,需要人们认知,而非理解。

  总结文化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媒介不是一个外壳,而是决定表达内容;技术并非工具,而本身带有倾向性。当工具发展,表达方式发生改变,同一个表达内容将无法保持它原来的样子,所以自然地,当媒介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我们表达的内容也随之变化,比如口头表达时代是语言、神话,文字时代是逻辑、辩论,电视时代是娱乐。新媒介不是旧媒介的延伸和扩展而是一种否定和攻击,我们不可能试图将原来的媒介中的内容塞到现在的媒介里。而且这种改变是涉及每一个角落的。比如,它的性质与使用媒介者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相对应,因此古代人们记忆谚语的能力很重要,近代人们的逻辑思辨、整合信息的能力很重要,现代呢?也许是包装自己、娱乐他人的能力变得重要了吧。

  无疑,作者的观点是稍显极端的——他认为,媒介决定表达内容,电视造就了娱乐时代。可以承认的是,同一内容,在不同的媒介中的面貌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比如同一个故事,把它讲述出来、把它写成小说、把它拍成电影,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是否在不同的外壳下,内容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呢?比如作者说,在印刷时代中的教育是严肃的,而在娱乐时代中,娱乐从一种教育手段变成了教育目的。老师们把历史事件、时间编程摇滚乐,人们观看长篇动画故事来学习-这更像是,我们问“娱乐有什么好处?”有人说“也许可以用来教育。”而非“怎样能使教育的效果更好?”有人回答“用娱乐作为手段。”——娱乐已经成为了目的。

  由于我不能再读后感中过多地再现作者的观点,而只能挑选重要观点并进行分析,所以在一些部分,会让人觉得有严重地逻辑跳步。比如前面说到科技和文化的关系。既然这样,让我们好好论述一下娱乐文化到来的前因后果。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生产力增加的呼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发展科技。在当时的社会中,信息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比如哪里发现了石油,哪里需要石油,哪里可以提供这些石油……只有供和需之间信息的交换加快,整个国家的.经济才能处于活跃状态,物质交换才能顺利进行。而当时最快的文字传播媒介就是报纸,这显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于是,电报应运而生。它的传播速度可以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在西海岸的一条消息在一秒之内就可以沿着磁性电报线被东海岸的人们了解。但是,这种过于通达的信息传播通道超过了需求——供不应求时危险地,供大于求同样是。经济危机的产生不就是如此?这导致了垃圾信息的产生——“当我们架起了缅因州通往德克萨斯的电报后,第一个传入耳中的却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曾经,只有目的明确的信息才会被传播、才会被接收——每一条信息都要对我们现实的生活有指导意义,人们接受一条消息之后要做出行动上的反应,这条消息才是有价值的——这就是所谓的“信息-行动比”。而现在,过于通常的渠道减小了“信息-行动比”。这就是所谓的信息时代的信息具有“无意义”的特点。

  在这种信息爆炸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停地接受最新消息,对每一条消极作出反应,甚至理解和思考这些信息的意义已经不再可能。于是又一个重要的印刷时代的特点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人们最重要的信息处理能力不再是理解,而是认知。如果只需要满足认知的目的,文字显然显得不合适了,因为它需要的思维量和逻辑能力过大,因此顺理成章地被图片取代——摄影术在此时诞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对物质资料的需求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在这一种科技的影响之下,我们产生了和这种科技的“倾向性”相对应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产生,会作用于当时的人们,人们对于文化态度的变化,又会引起新的媒介的产生。这种媒介又会反作用于文化,形成正反馈循环,最后产生那一时代的文化特点。

  图片是一种什么样的符号呢?是不需要语境和背景知识的,是支离破碎的。而且是感性的,不逻辑的。当时的信息何尝不是?每一条信息都被压缩到最短,为的是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输送更多信息。每条信息不需要语境,因为人们不具备理解和思考的能力,而是只需要认知——了解最多信息的人,便是具有最高“智力”的人。这种人便会在信息时代中取胜。

  这种特点与印刷时代的特点完全对立。这也使得原来印刷时代中的政治、宗教、教育无法正常地在娱乐时代中生存。而什么最适合这个时代的特点呢?娱乐。

  印刷时代中的逻辑、思考无疑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聆听一位总统候选人7小时的书面语化的演讲需不需要非常好的文字功底、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对于现在的人来讲这是极其枯燥无味并且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林肯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那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给予那些人们的特点。他们最适宜的文化形式,就是逻辑的、理性的、严肃的。但是现在的人们不具备这些适应严肃文化的能力了。吸引我们的是什么?零碎的小道消息、色彩缤纷的广告招贴画、口号式的竞选宣言。这些在娱乐中全都能找到。

  看起来,这一逻辑链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作者只是在拿着现实,寻找一个符合它的理论解释——能解释得通,就认为这个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大部分的科学研究、理论建构都是通过这个途径——分析现实,找到适用的模板,就认为这是现实内在的本质,并且应用到未来的研究中。马哲就是这样建立的。马克思研究了人类的发展史,概括出一些提纲挈领的通性,认为这是内在规律、将适用于人类未来的发展,并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推测出人类发展的终点——共产主义。但是其实这种方式存在着它的问题。因为能够解释这个现实的方式有很多,我们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一种。我们只知道这个“不错”但是不能认定这个“对”。比如,掐一下你的肚子,你叫了一声,于是认为“肚子是发声器官”——从现象上来看,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显然这是谬误。

  还记得上学期的作文中,我在探究“校内网”(现在叫“人人网”)到底为何对我们产生了这种影响时说,是因为人本性中的一种“暴露欲”和“好奇心”——前者使我们主动制造垃圾信息,后者促使我们去了解这些信息。但是当时的我忘记了研究,为什么在以前的时代中人的这种本性没有被体现出来?可以这么说,人性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就像一本很长的书。但是并不是在所有时候,人性的所有内容都要表现出来。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它会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就像有时这本书的59~61页被朗读了出来,有时候是103~109页。那么是什么决定了那一页被朗读出来呢?应该就是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了。而这种氛围又会加重我们人性中的这些点,形成正反馈循环——我们会发现,人类社会中的很多东西都是正反馈形式的。比如,人的主观倾向促使客观事物改变,这种改变又助长这种主观倾向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自然界中的负反馈是占主导的。比如,狼和兔子的数量此消彼长——兔子多了,狼的食物就充足了,使狼种群数量增多,于是兔子的数量就减少,于是狼的食物减少了,种群数量减少,于是兔子数量增加……这只是两种生物,就能形成这种相互制衡取得平衡的效果。而事实上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数量庞大,而且还有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共同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平衡,即中庸,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负反馈机制,会让偏左的情况出现时,自然界主动产生偏右的趋势,如此反复,得到动态平衡。但是正反馈,只会获得滚雪球的效果,比如房价的上涨——房价涨,我们买,于是更涨,我们加劲买,最后崩塌。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也导致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在处理问题上的不同结果。所以当人类用自己的方式干预自然地平衡时,必定出现问题。

  总是这样,再现实的问题,讨论讨论着,就回归到了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上去了。但是,探究这些东西最终的目的还是指导实践。就像我开篇说的,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应该就是为我们研究自己国家的娱乐文化提供了思路上的指导。在现实问题的讨论上,毛主席说的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基于现实情况,才能分析出问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提出理论和解决办法。在这里,在这本书的启发下,恐怕我也就只能生发出比较形而上的思考了。当然,这些东西我会应用到以后对于实际问题的探究中。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15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

  当下非常流行着这样一些文字:蜗居、宅男宅女、剩男剩女、地球村……造就这些物种现象的功臣是电视和电脑,特别是互联网与电脑这个黄金搭档。蜗居的人比在外面奔波的人还要忙碌,不会无所事事,也不会难以打发时间。

  打开电视,有24小时的新闻频道,足不出户也足以了解天下事;有各种各样的电影频道和电视频道,每个电影、电视频道都有各种专题电影电视和国际电影电视剧,打发只有24小时的一天时间绰绰有余;还有那些制作精良的《国家地理》以及各式各样的纪录片和电视节目等,可谓是应有尽有,应接不暇。

  打开电脑,道理、情况,一样,甚至更上一层楼。有各种各样的门户网站,有几个混得不错的论坛,有几个交友聊天的QQ号和mSN,有微博和博客,时刻关注着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崇拜的偶像歌手、明星,在微博里追踪偶像发帖及时发表自己言论,与他们进行互动,发表生活琐事和小感悟,还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篇章大论。有十几个购物网站,及时为生活需要购买各种物体,有三五个邮箱和好几个网络游戏……总之,看一下新闻八卦,网上购一下物品,发表一下言论,追踪一下偶像,和朋友QQ一下,玩一下游戏,都一下地主,偷一下菜,除一下草等,看似什么都是一会儿功夫的`鼠标点击,都不需要很多时间,一天能有几个一会儿?所以一圈下来,刷新几下,都还来不及杀毒呢,一天时间就过去了。

  《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灭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如今,我们正趋向于赫胥黎所担心的情况,我们由于享乐而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空间,失去了童年的梦想,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真实的亲情和友谊,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很多人会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生活由于有了电视和电脑与互联网的黄金搭档变的更加便捷,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遨游世界,体验各国风情,实现“坐一隅而观天下”。然而我们可知正是这汪洋如海的信息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填充我们大脑,而使得我们变得如此被动和自私?上面提到的蜗居、宅男宅女、剩男剩女、地球村……不正是很好的证明吗?

  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掌握话语权以及潜移默化的特性,即在它指导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的介入到我们思想和骨髓。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迎来了全民娱乐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欢呼,并衷心地迎接这个“伟大”时代的来临。可谁又知娱乐时代精心培养的是一代遗忘症患者和判断能力低下病人。

  坐在电视机面前,我们毫无意识毫无准备,看着屏幕上的闪动的画面,听着传出来的声音,我们自以为是地以为遥控器握在自己手中,等于是自己掌控着这一切,殊不知,正如孙悟空在如来佛手心里翻了十万八千里筋斗的那般讽刺,其实我们早已将整个儿控于某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之下。这就是媒介。在它供给的娱乐中,我们不能自拔却浑然不知。电视以娱乐的方式向观众传播信息,让观众欢笑,放松身心,忘却现实中的烦恼,进入到电视所设计的幻想世界。即使是悲剧和血淋淋的场景,也能通过电视优美的音乐和巧妙的光线布置展示出和谐的一面,让魅力十足的主持人以幽默的口吻变相地逗乐观众,使得观众对此一笑而过。电视节目的运作机制不允许我们休息,因为休息就意味着我们有时间思考。电视需要的是掌声,而不是反思。因此电视带给我们的文化影响是我们接受了电视上所展示的那个世界,人们不再彼此交流,而是彼此娱乐。

  由于因特网和电脑,这对黄金搭档发展的非常迅速,更普及、更低廉、更方便、更娱乐,弥补了前任们欠缺的互动性,现在的网络更是一个无底的娱乐深渊。我们每天在网上冲浪,浏览无数或欢喜或悲伤或有趣或无聊的帖子,打开微博和博客发表言论和文章,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演完一出又一出,某女很傻很天真…我们用“灌水”、“顶”、“挺”、“某某到此一游”等无意义的词汇作着所谓的回应。在这里,鼠标是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也完成了由听众、观众到新闻发布者的转变,似乎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里。我们似乎在坐观一场又一场娱乐盛宴,殊不知,自己也在日常的生活中拼命演出,为旁人提供着娱乐的源泉

  波兹曼写道,“印刷机统治的社会里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但是电视机统治之下,却变得无能而荒唐。”可以看出作者为铅字时代的渐渐逝去而扼腕叹息,为这个各个角落无不充斥着娱乐的时代的到来惶恐而满怀批判。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给了我当头一棒,把我从电视和网络的桎梏中解救出来,让我重新思考这个充满娱乐世界的电视和网络。波兹曼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这一卷精神财富,当我们在察觉即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时,就该多找个途径去塑造我们这个物种的本来应有的高等面目,我们应是媒介的主宰,而不是让媒介主宰我们。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 16

  读完了尼尔·波兹曼的这本对于我们现在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时代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批判与警示作品,不得不让我反思电视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甚至让人产生了一种对于享受所谓“娱乐”的后悔与恐惧感。是不是未来我们的发展真的会如同波兹曼在书中所说的那样,“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应该说作者想要给我们传达和表达的是这样一种信息:如果沉浸在以电视为主的电子媒介中,慢慢地失去思考,那么电视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最终将这种不易察觉的文化伤害以及对人的思考,自我意识的剥夺进行彻底的、全面的揭示和强调,在本书中一步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比较,引用。作者先把媒介的本质以他的观点向我们作了阐释,“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接着详谈了印刷时代下的美国的变化,涉及美国的宗教、政治、广告及传媒业等,述说了印刷时代下的书面文化带来的优势,促进人们的发展。再着,讲述了电报的发明发展给传统媒介带来的影响,以及电视兴起后以娱乐为主的娱乐业的发展带来的后果。最后,着重讲了以图片形式、视觉角度的电视节目给我们思想、思维方式等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提出了教育的形式的变化,以电视节目为载体的娱乐形式成为了教育的趋势主流带来的问题。以各个领域在从印刷时代进入到电视时代的变化背景下为例,显示出与以前的对比变化,引人思考。

  这本书重点放在了媒介形式对于媒介所承载的内容的决定性影响的阐释上。前部分讲解了印刷机下的书面文字,后部分讲解了电视机里充斥的图片与音乐。媒介所承载的内容若想通过特定的媒介来得到传播,那么必须要符合该特定媒介的特性和本质要求。就好像河道里流的是液体而不是气体,媒介形式就是河道,媒介承载的内容就是液体。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电视需要的是图片,传播的是视觉,需要人们来看,而印刷时代则是以书面文字为载体,需要人们来阅读,而不是看电视的“看”。

  可是,以电视为主的电子传媒时代,它究竟有什么不妥呢?电视实质上是电报与摄影的延伸。在电报创造信息的时代,“人们失去了行动的能力”,人们对于这种信息无能为力,或是无关紧要,没有必要采取行动。比如某些国际事件,虽然看起来是很有重要性的,但是对于我们又有什么相关呢?它只是告知我们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却无法做什么,事件发生地与我们所处的地方的距离增加了信息的“无关性”。摄影也差不多,只是“像电报一样,照片把世界再现为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电视,是“一种媒介”,而不是“一种技术”,“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电视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电视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以电视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作者在本书中举的例子,宗教传教士若将传教搬上舞台,制作电视节目,那么他传布道义的初衷就变了,凡是以电视节目为形式的内容,终将以最大限度吸引观众为最高目标。“并不是所有的话语形式都能够从一种媒介转换成另一种媒介的”。

  谈及电视的广泛普及,不得不谈电视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正是由于电视的广泛普及,它的影响之巨大是其他媒介所不能比及的。我想,主要是电视给我们带

  来了最大限度的娱乐与精神享受。的确,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刺激与满足,现在的我们不仅仅满足于以往书本上的描绘与刻画,还不断追求视觉上的`新鲜,形象的美感和好奇感。于是,我们就逐渐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现在的人们更倾向于读图,而不是全览白纸黑字。图片确是对世界的展现,但却把我们的世界分割成一张张毫无联系,前后不相连接的片段。电视带来了丰盛的视觉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植入了娱乐的细胞,况且把这种思维观念称作为细胞,是因为我认为娱乐性终将在我们这样物质欲望不断膨胀的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成为我们所追求的第一精神需求。并不是说娱乐本身不好,读完这本书,我却对娱乐产生了一丝反感与思考。娱乐是能够给我们带来精神愉悦,缓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承受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但是娱乐过了度就恰得其反了。

  当前的趋势,全国都兴起了一股娱乐潮,凡事都以娱乐为目的。首先在我们的电视节目中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势。不管是已经红了10年多的《快乐大本营》,还是《天天向上》,以及今年走红的《非诚勿扰》,这些栏目都是以娱乐大众为目的。当然,作为娱乐节目,娱乐大众,吸引收视率本身就是其原则,但是我们应当思考这样的模式,这样的传媒效应带来的社会影响和对大众长期进行而终将形成的心理暗示——一切以娱乐为准。电视,电视节目以其独有的魅力,一步步将我们这些受众变成了一个个不加思考,不加分析,不持批判主义的盲从者,顺留者。这种影响还波及到受众的现实生活,而非仅仅局限于受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何以见得?娱乐的时代,浮躁的时代,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倾向于追求过度的娱乐与快乐,不仅仅娱乐自己,还要尝试娱乐他人,甚至达到迅速蹿红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众多博客,众多视频网站频频出现所谓恶搞内容,甚至涉

  及暴力、凶杀、色情内容的思想根源和动机,其实这也是社会上出现的网络亚文化现象的原因。人们为什么会关注“春哥”、“曾哥”、“犀利哥”、“凤姐”这些网络“热点”?无非就是娱乐本身的影响所致。

  电视确实让我们暂时忘记了思考,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纠正,只要是在意识层面持有批判和怀疑的态度,并不是屏幕上所展现的都是真实的,正确的,可信的,有用的,我们还是需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抬眼观望,有区别地对待电视节目和电视给我们所呈现的内容。电视节目娱乐性过重的问题,其实不是节目制编人们的错,而是电视这个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无法避免的缺陷。电视媒介,以传播新鲜,视觉刺激,动态的内容,不允许电视节目制编人以传统的书面形式传播信息。

  总之,在电视媒介给我们带来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冷静,否则危险就将来临。正如作者在书中举例谈及宗教与电视节目的问题,“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宗教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成为宗教的内容”。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相关文章: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01-25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12-20

娱乐至死读后感04-26

娱乐至死读后感(精选6篇)03-07

至死不渝的句子11-08

林清玄散文《至死靡他》03-25

至死不渝的爱情句子10-18

(优秀)娱乐活动的英语作文15篇06-01

娱乐策划方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