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后感

时间:2023-06-01 08:36:3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阿Q正传》读后感范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阿Q正传》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阿Q正传》读后感范文

《阿Q正传》读后感范文1

  寒假里,为了丰富我的知识,我到书店借了一本《阿Q正传》来读,里面生动有趣的情节深深的把我吸引住了。

  《阿Q正传》是20xx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它以辛亥前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以“法”为主要特征的流浪汉阿Q,描画出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魂灵。

  读完这篇小说,我深受感动。我认为阿Q是个可怜的人,因为,他总是受尽欺凌。例如,有一次他喝了两碗黄酒,便说自己是姓赵的,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结果第二天就被赵太爷骂了一顿,还被打了。看到这里,我想起了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他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我在想,如果阿Q真的是姓赵的呢?赵太爷可以姓赵,而阿Q却不能姓赵呢?只不过是个姓氏而已。这或许是与贫富有关吧,赵太爷是有钱人家,而阿Q只是个给人打散工的农民,是个下等人。别人根本不尊重他,在这种生活中,他只能用“法”我抚慰,自己骗自己,例如,有一次,他被别人打,他就自我抚慰说:“是打老子。”还有胜利感呢!

  《阿Q正传》这部小说十分的短,但却表现出当时旧社会的.弊处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是当时民众痛苦生活的缩影,我喜欢这部小说。阿Q的法在鲁迅先生的笔墨“传扬”之下得以流传至今。然而,鲁迅先生所想要传扬的不仅仅是这些。其中还有更深刻,更能发人深醒的东西。

  读完《阿Q正传》,我深深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写作这篇小说时的心情。鲁迅先生就是那一个时代的引路人,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痛苦,也看到了他们的希望。鲁迅先生奔波相告,企图告诉每一个人他所看到的世界,渴求给每个人带来幸福与快乐。鲁迅先生恨不得自己立刻变成一根巨大的蜡烛,即使燃烧自己,也要让每一个人看清前进的道路,让每一个人重拾前进的信心与勇气。

《阿Q正传》读后感范文2

  六年级书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走近鲁迅,这一单元几篇文章都是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的。这几天我们陶醉在鲁迅的“百草园”里,听着卜老师绘声绘色地描叙。于是,一个经常穿中式长衫,留着刷子似的短发,以及长着隶书“一”字型胡须的鲁迅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对于鲁迅的作品,我最感兴趣的是《阿Q正传》,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所欣赏。

  阿Q是未庄一个贫苦的小人物,他很穷,连名字都没有,人们都叫他阿Q。阿Q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平时靠给人家打短工挣钱养活自己。他又穷又瘦小,常常遭到别人欺辱,当人家嘲笑他连家都没有时,他却自吹“我的比你们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每次和王胡打架,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撞时,他总是用“这是打老子”的话来抚慰自己。挣来的钱被别人抢了,阿Q很生气很愤怒,会狠狠地打自己一个耳光,然后把它想象成打了别人一样,从而莫名其妙地又快乐起来。这就是阿Q的法,他总能用法让自己“反败为胜,反辱为荣”。

  读完《阿Q正传》,阿Q的形象便在脑中挥之不去,阿Q是一个被时代所抛弃的人。他的.法可谓天下第一,他常用法欺欺人,麻木自己,以求得心里上的抚慰与平衡。虽然我们已远离阿Q那个时代,但他的法却阻挡不了现代版阿Q的产生。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同学,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父母责怪时,便会自然而然地说,班上还有谁谁谁,比我还少呢!如果他考80分,会说还有人只考70几分,如果他考70分,那就会找出60分,甚至不及格的同学来,以此证明自己不是最弱的。

【《阿Q正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阿Q正传感04-13

阿Q正传的教案04-15

《阿Q正传》教案笔记06-12

《阿Q正传》的备课笔记02-21

鲁迅阿q正传简介03-17

鲁迅《阿q正传》的赏析06-17

阿Q正传语言特色03-21

阿Q正传教学设计04-23

《阿Q正传(节选)》阅读及答案06-11

《阿Q正传》读书笔记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