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时间:2020-12-13 10:13:53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关于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一本重要的社会学著作,是社会学研究的一本奠基性作品,对社会学研究者具有启发性意义。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关于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一】

  【第一章 乡土本色】

  1.农业社会有不流动性

  2.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3.社会形态可以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4.乡土社会的孝和信用

  【第二章 文字下乡】

  1.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就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

  (这是否是简化文字符合文字本身发展潮流的例证?)

  2.1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2.2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第三章 再论文字下乡】

  1.我想说明的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因为不需要)

  2.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这句话确实打通思路,从来没想过“忘时”这个概念)

  【第四章 差序格局】

  1.私往往战胜公的原理,和劣币驱逐良币同。

  2.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从前家里有猪就是家了,西方的家更像是法律概念,我们的家的概念则广阔和模糊得多)

  3.乡土中国里面家的概念——这个网络象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4.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象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5.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人伦,伦理,费老先生在这里的解释真好!)

  6.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说得真好真好!)

  7.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第五章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1.孔子有不少次数说“不够说是仁”,但是当他积极地说明仁字是什么时,他却退到了“克己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惠”这一套私人间的道德要素了。他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

  (这一段作为解释孔子为何对“仁”没有直接定义的原因,说得真好)

  【第六章 家族】

  1.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与西方差异巨大)

  【第七章 男女有别】

  1.如果要维持着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其实,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所以我在上篇曾说纪律是排斥私情的。(通了!通了!哈哈!那么多五四时期的青年打破家庭的枷锁,这个枷锁不就是这里的“无情”么!)

  2.乡土社会中“家庭”的团结受到了这同性组合的影响,不易巩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这就是家族存在的合理性)

  3.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第八章 礼治秩序】

  1.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人治是内在发生,自觉行动;法治是外在约束。

  【第九章 无讼】

  1.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讼,是因为有了争执,这在礼的社会中,就是不礼,说明道德教化不够。所以,无讼,就是理想社会。)

  【第十章 无为政治】

  1.如果有一天“阶级斗争”的问题解决了,社会上不分阶级了,政府、甚至国家组织,都会象秋风里的桐叶一般自己凋谢落地。——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好名字……)

  【第十一章 长老统治】

  (这一章让我想起来的倒是昨天读到的世界最大党里面提到的7大长老)

  【第十二章 血缘和地域】

  1.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2.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帐”。“算帐”、“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这是信奉AA制的西方人不能理解的地方,也是生活在国外的很多国人总是感觉不自在的地方)

  【第十三章 名实的分离】

  1.在中国的思想史中,除了社会变迁激速的春秋战国这一个时期,有过百家争鸣的思想争斗的场面外,自从定于一尊之后,也就在注释的方式中求和社会的变动谋适应。(社会的强烈变迁才能带来思想的多样化,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今天一个国家孤立自己,不和其他的国家交往,那么最后会首先在思想上死去)

  【第十四章 从欲望到需要】

  1.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那是人类行为的过程。

  2.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二】

  正如费孝通先生这部作品的名字:乡土中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纯粹的乡土社会和农业地域,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中华文明因而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以工商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西方文明截然不同。

  近代以来,西方工商业蓬勃发展促生的的资本主义力量在全球扩张,并按照西方文明的框架构建了当今的世界体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当今的中国虽然在以积极的态度迅速融入时代,但根深蒂固的乡土性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潜在冲突严重制约了中国健康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如洪水般涌入的西方理念与中国的乡土文化发生了激烈交锋。当今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从中探究出一定原因。

  麻木、冷漠、自私,鲁迅在八十多年前如此形容那时的中国人,后人更称其为“国民劣根性”,仿佛这就是中国人的本性。在传统的乡土中国中,社群的建立于形成依靠的是学院和地缘,不同村落与家族之间相对孤立和封闭,各自守着一亩三分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这种乡土哲学的所追求的最佳境界。然而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城镇里,居住在周围的人基本上是没有联姻与血缘关系的,就像乡土社会中的“外村人”。中国传统道德提倡社群内部的团结互助,但对于“外村人”关心甚少。现代的社会分工使得家庭得轴心由纵向的亲子关系转为横向的夫妻关系,家庭小型化和独立化,血缘上的紧密性被削弱,地缘上的集中性不复存在。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博爱”“平等”等思想却并未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在国民心中扎根。我们平日谴责的麻木与冷漠,并非中国人素质不高,实乃乡土文化中的排外习惯在社会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效果。

  在费孝通言明的“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退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际关系网”。由于乡土社会中的人相对稳定地在一定地域内活动,其形成人际的网络范围也就有所局限;另外,维持乡土社会秩序依靠的是“规矩”和“道德”,即“长老权力”,是教化的力量。然而在工业化的城镇中,由于传统大家庭结构的解体,“长老权力”被严重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同意权力”,即法律。中国社会目前可以说正处于这两种权力的交替时期。

  在工业社会的城镇,现行法律制度在社会分工的作用下瓦解了“长老权力”的`基础,但“同意权力”却并未起到替代之的教化作用(法律在西方人心中的地位更像是道德教化,因为他们的法律一定意义上是宗教戒律的世俗化),目前只能说是一种威慑力。对于铤而走险者来说,这种威慑力是可以加以挑战

的。没有了道德的潜意识约束,很多人很会认为只要做的违法行为没被发现就万事大吉。这种心理是知法犯法的一大根源。平时办事时,人们不是想着怎样按照程序来,而是先“找关系”。在“长老权力”和“同意权力”都未处于强力位置的情况下,“关系”越找越广,程序越来越畸形,违法行为也越来越肆无忌惮。

  在依然是农业社会的乡村,现行法律制度产生了“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建立起法治秩序”。文化水平偏低的广大乡民除了将法律当做一套新的行为准则以外是极难理解所谓“法律精神”的。法律冲击了旧有道德和规矩的权威,同时给予了一些人不顺从者反抗“长老权力”的借口和武器,甚至扰乱了乡村原有的稳定秩序,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本人学识有限,未在费孝通先生的著述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探究。但我坚信一点,不读懂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就无法解决好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三】

  费孝通以论而再论的两章篇幅阐释“文字下乡”对于乡下人之无用。若只闲闲地读,可能也就一带而过了。但是,我想从中抽出些什么,颠来倒去翻了又翻以后,却感觉费大学者把一些易懂的观点绕来绕去的解释一通后,反要让我挠头了。

  我姑且先以大白话来解释他的观点:乡下人不使用文字不是因为愚,是因为生活中不需要。从空间上看,大家成天面对面的,有什么需要交流,用语言更直接,以说话的方式就行,更熟悉的,甚至不用说,只用手势或眼神就行。不必求助于文字。从时间上看,人们用文字记录下东西,是为了后人从中得到经验。而乡土社会,语言足可以传递经验。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总会从年长的人那里问到解释问题的经验。哪里还用着上文字?文化传承可以在亲子、邻里之间传授无缺。所以,无论在时间和空间的格局上,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生活的需要。或可说,因为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存在,文字这种居高的庙堂之物没有扎根的土壤。

  以费孝通的观点,乡土社会中,“文盲”可以很好地世代顺畅地生活。提倡文字下乡要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只有中国社会的基层乡土性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之 一

  许多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是凭什么?如果说乡下人到了城里不知如何应付汽车,东避西让慌里慌张是“愚”,那城里人分不清包谷和麦子,一听狗吠脸变色又作何解呢?只能说,这些是知识问题而非智力问题。

  又说,乡下人愚是因为他们不识字,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这也难让人心服。“愚”如果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那么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我们不能因为乡下人不识字,而武断地下结论,乡下人识字的能力差。

  费孝通举了个例子:教授的孩子在乡间小学学习,课程上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教员总夸奖这些孩子聪明、智力高。可是,放学回来在田野里捉蚱蜢,这些“聪明”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乡下的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此间诸多缘由,最根本的是环境。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到字,没有日常混熟的易于识字的环境。教授的孩子日常不在田野里跑,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也不容易。这样一比较,自然不能说乡下人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

  乡下人智力不差,却多文盲,为什么?

  其一,乡土社会无空间上的约束。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因为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比如,广西瑶山,部落有急,以送铜钱的记号向其他部落求援。这也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

  而乡土社会,一个典型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是面对面的社群。在熟人社群里,甚至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门里人可以通过足声、声气、甚至气味来判断门外来人。如此熟悉,如此近距离,何用文字?

  其二,文字的表达有局限,不完全。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像老早以前的青年们谈恋爱,受着直接社交的限制,流行写情书,而很多悲剧就是因情书的误会而发生的。这不完全是“间接接触”惹的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表达情感通常是和当时的外部环境相配的,这些情意异了环境有可能“走样”。这时,运用文字就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了。

  而说话却便宜得多,不需要注意文法,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这让我想到,网络上交流,一句话的后面配个表情,语言生动许多)面对面的语言交往如此直接,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交流方式而采用文字呢?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

  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表达情感。语言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这个筛子虽则有助于人和人间的了解,但同时却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熟人中,话少,就是因为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直接的会意了。

  乡土社会中多“文盲”,并非因为乡下人“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之 二

  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可以依本能而活动,人的当前却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要力求发展。

  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历世不移的结果就是,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长大。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会传下去,成为子孙们将会得到的经验。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踏着先人的脚走同一条道,他先走,你后走,踏着先人的脚印,口口相传,难有遗漏。不必依赖于文字。时间没有阻隔,全部文化可以在这个地方传授无缺。

  乡土社会,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有语言而无文字,是因为生活中对文字的不需要。只要基层的乡土性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

  而今,基层的乡土性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一个朝代,除了战争、饥荒,没有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人口的加速流动,科技的日新月异,土地的集中流转,城镇化的阔步前行……,文字早已渗入社会的每个机体。我想,这其实也反证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不复存在。

【关于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04-24

《乡土中国》学生读书笔记(精选8篇)03-05

乡土中国节选阅读答案 乡土中国节选阅读理解赏析10-18

最新《乡土中国》读书体会例文04-12

高考满分作文:美丽中国,乡土味道01-25

费孝通《美美与共》阅读练习及答案06-05

林清玄乡土散文特点09-15

中国名人故事读书笔记03-16

中国师德手册读书笔记03-16

余光中的乡土情结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