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时间:2022-12-29 11:05:44 读书感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5篇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1

  读了《教学工作漫谈》之后,我真切地感受到魏书生老师那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气魄、未来学家的眼光。他那出神入化的教书育人艺术,民主科学的管理经验确实令人折服。

  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魏书生日记里写道:“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其实,反观自己,与魏书生老师相比,我们的办公条件、环境要比他优越,时间要比他充足,工作要比他少许多,但我们的工作成绩远不如他,不如他轻松。我想这主要是自己的工作态度不如他。正像魏老师书中写的那样:“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确实,回顾自己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顺时就有推卸责任,出现埋怨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想法或者说是不平衡心态的现象,却不懂或者不肯从自身出发找原因,不善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周围的环境。读过魏老师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这一短文章后,由此我也深深懂得: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熟悉、适应学生,由此才能去改变学生,使师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面对现实,坦然地面对班内残障学生,才能自信地工作,千方百计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做一个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师,学会“教”好书。

  魏书生是从一个农村的民办教师开始自己的教书生涯,对于教学,有的教师只重于眼前应试能力的培养,只重于分数的魅力,其实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帮助是及其微小的。魏书生在他的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智力能力的培养。而且就这些能力,跟学生做了专门的训练,例如:在培养记忆力方面,强调学生要背一些名篇名诗。他跟学生说:“我们读书,目的不单是为了考试,考试升学在人生旅途中不占主要的位置。我们学习主要为了使自己成为四有人才,成为自身与国家的主人。背一些激励人上进,教育人忘我,引导人开阔,启发人理智的文章、名句,本身就是养成完善人格的需要,是加强自身修养的需要。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并提高了记忆力。”像魏老师的这种方法我和一些老师也用过,但我觉得没有他的持之以恒和深入。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平时我们都说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但是想象力像一匹烈马,怎样驯服这匹马,我们平时只重于整体而忽视了个体差异,所以收益的也只有一部分学生。魏书生却能掌握好手中的缰绳,视不同情况而驯好每一匹“马”。

  第五章的《魏书生当班主任》更是让我收益匪浅。魏书生说过这么一段话:“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我明白作为一员特教班主任更要科学的治班,明白合理科学的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必要性,清楚管理不仅仅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约束。

  三、教学生学会做“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学生智力发展的前提是首先学会做人。平日里对于学生犯错,我们大部分教师都是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可是魏书声却能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每一次错误。从书中字里行间都透露出魏老师善待孩子的错误,但又有自己的“惩罚”方式。是啊,我们要帮孩子纠正错误,惩罚孩子都要建立在爱孩子的基础上,更何况使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既罚了学生又在学习上有所提高。我们平时常说,把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可是真正面对孩子犯错时,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也会气急败坏,更不会冷静地想出这些办法。所以,在这方面,很多老师都值得好好地反思。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真诚的爱,这样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让他们懂得(学会)做人的真正道理。

  只有使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及措施去精心经营,努力营造一个使班内十几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不厌其烦的去督促、帮助教育他们,才能更好地让他们继续巩固或养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顺利地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技能和知识。

  魏书生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平时的教学,努力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环境,在一日活动中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尽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魏书生高尚的育人观念。非常喜欢魏书生那一句坦诚的话:我觉得如果我能为这个世界多教育出一个好人,或者能让某人多一点真善美的品质,那就是一种贡献,一种幸福,就算是不枉此生。如果让国家少一个坏人,或让某人的思想少一点假恶丑的成分,同样也是一种幸福,一种贡献。我们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孩子年纪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人格,所以我们也要学习魏书生这种高尚的育人观念。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利,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能自己做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提高个人修养。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眼睛向内,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待机遇的到来。如果面对环境,并不尽如人意,那么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看完书,我思忖着,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托,是社会的重托,作为教师,怎能掉以轻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每个孩子得到最优质的教育,我们教师责无旁贷。我们要用心去爱孩子,用我们的“情”和“智”去培育学生,这是我们的本分。

  我在想,将来我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将如何面对我的学生,面对将自己的孩子交给我的学生父母,我要学习魏先生,将每一个学生尽我最大的努力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2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一句佳话。在教师的岗位上,要当好学生欢迎的老师,必须要继续读书,不停地读书。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现在这一桶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需要有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活水河流。因此,我们要让自己的知识不断地充实,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河流,深刻领会“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要尽情地遨游在像金子般珍贵的精神世界里。

  的确,书带给我们的好处是很多很多的,因而有很多赞扬书的名言,如:“一本理想的书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前,我很喜欢读书,从小时候的漫画到大学时候的抒情散文和名著。总觉得我和书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它爱不释手。但是工作以后,似乎对书就有点忽略了,读书的时间真的少了很多,而且所崇拜的人已经是迥然不同了,我现在的偶像是窦桂梅、于永正,魏书生等等这些名师,真想学习他们扎实的理论,我第一次买的一本关于名师的专著就是魏书生的,魏书生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教学二十多年,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点化,学生快乐健康,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这本书里面,我学到了以前从没有学过的知识。

  带着对魏书生的敬佩,我读了他的《教学工作漫谈》,他是从教书、育人、修身、管理等四大方面的100 多种实际情况展开漫谈,涵盖了以教书育人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从教师自身定位,以学生为主体到发展综合素质、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细节,全面科学,实在又实用,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蕴涵深刻的哲理。闪耀智慧的光芒,令人心悦诚服。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魏书生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根植的很深很深。原来要做一名让学生敬佩的好老师,不容易啊!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还要有不断的实践经验。

  想想自己的工作,不读这本书真的不知道原来教书可以那么精彩,方法可以那么多,工作可以那么轻松。以这本书中的理论作为参考,真的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一、教书方面

  书中谈到“有个全校最差的学生,他对老师说,我学不好的,只考了8 分,老师说,你一不听课,二不写作业,三不看书,还能得8 分,这是天赋啊!他就来劲了。”“把人家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脑神经激发出来。我总是说,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读到这,就触动了我心中的弦,我想到了辅导好中下生,是我一直都薄弱的环节,我只认为他们是没有尽力去学,花时间在课下辅导,跟学生做思想工作,刚开始的几天,学生似乎是有所进步了,但总是坚持不下去,原来我一直所欠缺的是没让学生充满自信心,没有对他们的进步予以肯定。我就从来没有想过,对一个只考8 分的学生还可以表扬,原来老师的角色真的很重要。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他让学生感兴趣,学生自然就认真起来了,而这一点,我感到非常的苦闷,常常因为内容的枯燥,导致学生较被动,当然这跟我读书学习得少,理论知识非常贫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学实践没有丰厚的理论作为根基,是很难成功的。魏书生让我明白了,我要不断地学习,让自己的知识丰富,让学生的能力提高。

  二、育人方面:

  魏书生写到“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教师的工作,与孩子的接触机会很多,学生事无大小都会喜欢跟我投诉,总觉得,我对学生是缺乏了一份爱心,缺乏了循循善诱,我一直强调他们要学会做一个文明的人,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要怎样怎样才是好的,或许在这其间总会抹杀他们的创新精神,渐渐觉得,我在学生面前是高高在上的,这不是我想见到的,也许是我不够尊重学生,他们不太喜欢我!我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己该怎样去做一个有思想有品质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尊重孩子的自尊,老师的修养、老师的内涵才令人折服的。

  三、修身方面:

  魏书生认为“人与岗位,好比是娘与孩子。娘为孩子付出得太多了,因此,孩子总是自己的好。人家的孩子再好,你再爱又有什么用?爱也白爱。从利益来说,活在哪?爱在哪。一定要爱自己脚下这一片生存的土地。”

  我知道,一名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要做好工作必须要热爱工作,要尽心尽力地教好每一个学生,不求什么名利,只要对自己对学生无愧!一 个教师能不能与时俱进,关键看教师的学习力有多大,学习的知识能不能合理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和反映在教学效果上,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很好的运用教学机智,那将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到我要学。要做到这就必须要多读书多消化,借鉴别人的经验,融入自己的见解去做好工作。

  四、管理方面:

  “全员参与,相互制衡。在我的班级中,学生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利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如此管理,教师如何不轻松?”

  魏书生经常出外参加各项活动,但他的学生还能自己管好自己,学得那么好,跟他的善于管理是密切相关的,想想我自己真的自愧不如,天天对着学生,却没能管理好,也许是自己没能放手让学生改,也许是没有教给学生管理的方法。我真的需要多看看有关部门管理方面的书籍了。

  感谢魏书生,是他让我知道了我需要进步,是他让我重获对读书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我要提高我的素质,增长我聪明和才智,增强我的教育艺术,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我教的学科。我要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3

  学校推荐我们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读着魏老师的文字,领略着魏老师的智慧。读了以后可以说句句都让我震惊。虽然说魏老师的种种具体做法对于我们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可能并不是很适用,但是这桩桩件件背后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读第三辑《效率是关键》时,我的感受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读《培养学生的效率感》时,我体会到魏老师教书的敬业精神。

  在文中,魏老师提到“假如,我们的学生都懂得劳动前分析一下劳动产生的效果如何再做,都知道计算时间的利用率,那么,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减轻很多负担。从长远的观点看,一个有效率感的人和一个没有效率感的人,在事业上的差异也将是很大的。”可见培养学生的效率感之重要。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像魏老师那样重视学生效率感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效率感作为一个专题去抓,每节课都应有针对本节知识点的极富特色的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好完美的开端。

  魏老师在文中谈到让学生找学习中的无效劳动,我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找课堂上的无效劳动,老师也可以找课堂教学的无效劳动,从而减少无效劳动,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中,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与学的协调一致,应当不是难事。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和学生都应仿效魏老师的做法去做,如:减少犹豫的时间,明确任务;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利用生物钟的规律;订计划,做总结等,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在校内培养学生的效率感,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适应需要,最大限度地做实事,做有效的,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社会的事。这样我们教师也就问心无愧了。

  二、在读《高效学习日》《一分钟竞赛》《45分钟写完2420字》时,我体会到魏老师育人的聪明才智。

  在《高效学习日》一文中,魏老师提到“应该经常对自己提出高效工作的要求,也应该对学生提出高效的要求,设立高效日便是提高效率的具体办法之一。”是的,每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教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充分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学生才能珍惜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最大限度地做与学习有关的活动,才能高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在《一分钟竞赛》一文中,魏老师提到“一分钟竞赛,用的时间少,每节课都开展一次,也有条件。经常开展这样的竞赛,增强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同学们的效率观念和竞争意识。”是啊,每节课拿出一分钟,一周下来就是30分钟,一个学期下来就是600分钟,一年就是……学生一旦养成了习惯,会自觉地利用时间自己的事情,不用督促,不用看管,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很省力,家长再也不用时时刻刻盯着孩子了很省心,老师也可以安安心心的教育教学了,这是多么划算的事情啊!魏老师是多么聪慧的老师啊!

  在《45分钟写完2420字》一文中,魏老师提到“我开始还有点责备体育委员不该订这么狠的惩罚措施,过后一想,倘不这样严格同学们训练也不能这么刻苦。仔细分析,这样严格要求,使张鹏飞等同学失去了什么呢?可能失去了一点学习时间,但另一方面,他却提高了写的效率,增强了毅力,增强了体质。”是啊,没有严格的要求,没有完善的检查措施,没有公正的执行人,谈何让学生以及我们教师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又如何能在单位时间内最大化的完成各项任务。人,不是没有能力,而是能力没有被挖掘出来,只要用对方法,人的潜力是可以充分的开发出来的。只要人的效率感培养出来,就会加快节奏,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提高效率,从而体会到快节奏工作的幸福。魏老师是多么睿智的老师啊!

  三、在读《用好“边角斜料”》《生物钟——高效来自科学》等文时,我体会到魏老师对待教育教学的探究精神。

  在《学会使用“边角斜料”》一文中,魏老师提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零碎时间,培养学生的惜时观念。”是的,学生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整块的时间都用于课堂学习了,课堂上没完成的任务、或者课外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就必须利用“边角斜料”的时间,零零星星的学习,零星的、细碎的时间长期积累起来却是个不小的数目。如果有效利用这些“边角斜料”,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信息技术教学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不足,如果像魏老师那样,指导学生利用零星的、细碎的时间,把整块的难题化解在细碎的时间里,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魏老师真是一位善于研究的老师!

  在《生物钟——高效来自科学》一文中,魏老师提到“我喜欢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讲人体生物钟的奥秘,讲人脑的 奥秘,讲整个人类还处在年轻时代,还有许多更诱人的奥秘远未被人类发现。使学生从小便建立人类还很年轻的观点,会使学生变得目光远大,变得不那么急功近利,变得实事求是。”魏老师应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工作有法可依,变得轻松自如。魏老师的每一个教育教学措施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是他对教育科学刻苦专研的结果。如果,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能像魏老师那样,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将会有多少学生增强效率感,增强集体观念,增强与别人协调一致的能力,能理智地自我约束,鼓起学习的勇气。我们的成绩还怕提不高?

  总之,在字里行间,我品味着魏老师的敬业精神,品味着魏老师的聪明才智,品味着魏老师对待教育教学的探究精神。“不能奢望在学生荒芜的心田上撒几粒种子,淌几滴汗水,就能收获丰硕的自我教育的果实。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地坚持下去,学生自我教育的步子才会越走越坚实”。如魏老师所说,只要我们用心去爱事业,爱学生,爱平凡的小事,爱平凡的课堂,用心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去反思我们的教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我们的教育教学终会见证奇迹。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4

  这个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紧张而有序的日子,不仅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还特意的抽出了点时间来看书,补充自己,使自己更加完善。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是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读完以后,思虑良多,禁不住想写点东西。

  把心灵的摄像机对准真善美,教会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教育孩子孝敬父母,使孩子得到心灵的洗礼,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

  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魏书生成功的要决,首先靠他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靠他正确的教育思想的引导,靠他对教育改革的执着追求,对教育理论孜孜不倦的学习以及对教育理论的.实践。因此,他在班级管理中、教学过程中更能得心应手。爱的教育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是教育成功的基石。魏书生外出期间,他的学生轮流管理班级,语文课全凭学生自学,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然是那么的显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魏书生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不管学生多气人,多淘气,当他站在你面前时,你都要坚信,他是最棒的,他能帮助你。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和学生建立起助手关系,就会进入左右逢源的教育境界。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我也深深的感到: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是那么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需要我们长时间反复的学习、实践、再学习

  魏书生的教学特色是民主育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因此他们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是民主的对象和主体。他们是一人为全班,全班为一人。魏书生把班级的事务分解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当家作主的感觉,于是便习惯为班级作出贡献。这种由集权制向分权制发展,把每一位同学都调动起来。每个同学都能各显其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才干,既为集体和他人服务,也享受集体与他人对自己的帮助。

  魏书生在谈到自己教学和管理班级的经验时,常常提到一个词:商量。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布置课外作业,要商量;制定班规,组织班级活动,要商量;甚至在外地借班上观摩课,也要和学生商量,临时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所上的篇目。魏书生的巨大成功,固然有很多原因,如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锐意改革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渊博的学识,但他极简单朴素却又有丰富内涵的“商量”二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具现代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崭新的教育观。有利于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集思广益,形成集体凝聚力和教育合力。

  魏书生说:“民主化与科学化是互为条件的,民主本身就需要科学,另一方面更需要在民主的土壤上生存。没有民主常常找不到科学的方法,即使找到了,也常因缺乏民主而难以实行。”由此可见,班级民主管理至关重要。学生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热情,但这种热情只有善于唤起,才能迸发出能量。学生是老师教学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对象,是直接实践者,也是最权威的评判者。措施是否有效,学生的感受最具体。只有班上建立了民主制度,学生才会畅所欲言。当学生的意见真正为教学和班级建设所用时,他们才会有成就感,才会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使决策更有科学性。这样集思广益,人人为集体建设出谋划策,使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形成教育合力,班级自然会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整体大于个体之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未与学生协商,只由老师独立做出的决定,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认为那无非是教师作为管理者的需要而做出的决定,自己只是被管理者,甚至是被束缚者,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了教师的对立面,消极应付,使决定的效力打了折扣。而经过学生酝酿讨论作出的方案,既“避免了脱离学生实际带来的较大失误。同时,又获得了学生们自觉、热情的支持。因为学生都有维护自己选定的方案的心理。”(魏书生语)

  这样的方案,学生会感到那是教师帮助自己进步的方案,是师生的共同需要。这样,才有可能变“他管我”为“我管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真正成为管理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受益终生我们的社会无疑正在走向法制、文明、进步,同时又需要与此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来推动时代车轮。班级民主制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沃土,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自尊、自信、自爱、自强。

  魏书生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成就魅力使他在恶劣的环境中催化自己发奋图强而更加卓越,他以自己的经历勉励着取经者要做到“天人合一,解放自我”,正是这种解放才使魏书生有能力有勇气去创造一般人难以创造出来的奇迹。做为一个师者,不能用狭隘的人与人之间权与利争夺禁锢自己的聪明才智,歪曲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要努力管理好自己的内心世界,作自己的心灵主人,胸怀坦荡,淡泊名利,发扬光大自己内心的大智慧,真正的将生命付于教育事业,真正地做到燃烧的蜡烛,在发光发热中不断思考、学习与进步,自强不息,真正做到博学为师,厚德为范。

  通过阅读,我深刻体会到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与责任。老师就是给孩子提供服务,要给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服务,要以孩子为中心,牢固树立服务的观念。“没有坏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要琢磨怎样才能发挥它的艺术性,我们要把能走上讲台培育下一代,能传授自己的所学所知而感到自豪和荣耀。书中我也非常欣赏的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当你每做一件极小的事,都能做得如诗如歌,有滋有味,你就能够享受快乐!”。现在让我也这样想:我正在从事着快乐的事业,也正在享受着快乐!作文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5

  《教学工作漫谈》一书从教书篇、育人篇、终身篇、管理篇等四个方面展开漫谈,涵盖了以教书育人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是广大教师的必读教科书。魏书生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的教改严整而科学,他的教学理念极具前瞻性。十几年前他的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指导思想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以上是百度的介绍,这本书也是好评如潮,非常感谢学校和教研组把这么宝藏的书籍分享出来,不过由于时间原因,我还只看了教书篇前面的一点,以后会接着拜读的。

  在教书篇开篇,魏老师分享了他教学生涯的一段经历:两个全校最差的学生进了他的班级,魏老师没有选择抱怨,而是找到两位学生,让他们找出自己的优点,当学生觉得自己没有优点时,魏老师果断否定,并说出他找到的两处优点。后进生可能对批评已经免疫了,但你跟他说优点就可能能够直接破防,从而激发其积极、向上、乐观的脑神经,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而魏老师的做法也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教育名言: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当然,这主要体现的是魏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也是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具备的。而关于课堂教学方面我撷(xié)取了以下几点:

  一、导语设计好,学生兴致高

  好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虽然魏老师是教语文的,他所举的例子也是用于语文学科的,但这种利用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值得所有学科老师学习的,特别是我们数学学科。

  数学知识大多抽象,枯燥无味,如果我们只是单纯乏味地讲解,学生则木然置之,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教和学都很被动。如果把一节数学课中的知识点比作珍珠,导语就是串起这些珍珠的精线。一个好的导语、一个好的导入情境,可以撩拨起学生沉寂的心弦,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其对本节课知识的渴望,从而能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地探求新知,让学生充分体会思维之趣、成功之乐。

  《谈数学课堂导语设计》一文中还强调数学课的导语设计要能体现出趣味性、故事性和生活性,并分别举了一个例子。体现趣味性的例子和我之前公开课上的内容差不多,是在讲方程时采用的,它的导语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个数学游戏。你们每人心里想一个数,记住它,然后把这个数加上2再乘以2得到的积减去5,最后再减去原来想好的数。好了,现在只要你们把最终的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立刻猜出那个数。”当然,只要学生中间的计算没算错,就能根据最终结果得出之前所想的数,而当老师多次准确无误地“猜”中后,学生肯定觉得不可思议。这时我们就告诉他们,学了解方程之后他们也能拥有这样的“超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渴望本节课的学习。

  我在读这篇导语的时候也是感觉设计的不错,然后我想起了702班学生在面对程序框图这类题目时所暴露的问题:一是不明题意,二是直接顺着框中的步骤列式子,不打括号。我就想着如果把导语中的运算步骤换成程序框图的形式或许能够一石二鸟。

  经过这次的学习,如果再讲一堂方程课,我有信心能够讲的更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更高涨!文中还有两篇导语,分别适用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圆的教学,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总之,导语的设计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我们要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把握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新颖、有趣的教学导语,让学生一开始就随着老师的思维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避免学生因数学课的枯燥乏味而丧失学习兴趣。

  二、老师“会”说话,学生才会学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同一句话,会说的把人说得笑起来,不会说的把人说的跳起来。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注重数学语言的表达艺术。

  1、调整音量和音调

  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大音量容易引起学生注意,但长时间一直保持大音量教学的话,不仅老师讲的累,学生也听的累。有时在大音量之后再用小音量,学生反倒更感兴趣。音量大小适当变化,才能用较小的力气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而音调则是声音的频率。有的教师讲课调值较高,但音量不大,很好听,叫做高音教学;有的教师说话调值低,但音量大,听起来浑厚有力,叫做低音教学。如果调值高,音量再大,容易使人紧张疲劳。反过来,调值低,音量再低,同样会使人觉得有气无力。有时教学语言要带有一种一气呵成的语势,有时教学语言要平缓清晰,一字一句,字正腔圆。好的音调节奏,完全是为了适应听觉的需要,符合学生思维活动规律,增强语言的艺术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语速研究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不管课程理念多么新颖,不管教学设计多么科学,课堂质量都要取决于教师讲课的语音水平,而语音形式基本体现于语速。为了让教师讲课少受累,让学生听课少遭罪,让教学质量少受损,研究教师教学语速十分必要。

  教师教学语速一般分成三种类型:慢语速(1~2字/秒)、中常语速(3~4字/秒)和快语速(5~6字/秒)。慢语速一般用于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导引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浅显到深入、由单向到多向的问题思考与解决;中常语速一般用于陈述性语言,叙述导语、归纳总结、强化结论,使用中常语速要有一颗“平常心”,“平”取稳定、平衡、轻松之意,“常”取恒常、不乱、不变之意。快语速一般用于激励性语言,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注意力、求知欲的激发、维持和推动。

  而说话速度的变化也能影响到学生的兴趣,有时语速极快或极慢都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但往往要大家重视的是快说之后慢说的那部分内容。其实老师也好,学生也好,都喜欢听别人抑扬顿挫地讲话,喜欢听别人疏密相间地发言。如果每句话都用平均速度,不仅听的人容易疲倦,讲的人其实也容易感觉累。

  说话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谁都能说话,但说得好却不容易,说好了,别人高兴,自己愉快;说的不好,别人心烦,自己也别扭。要说好话,就得从研究说话的声音做起,用吸引人的音量、音调、语速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感染、教育学生。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01-10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03-06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01-05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12-29

漫谈契诃夫12-06

漫谈《边城》12-10

漫谈散文08-28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范文07-03

关于《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07-03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精选7篇)01-23